回到过去当种田 第23章,粮食的学问
作者:第九片树叶的小说      更新:2020-08-25

  春荒时候的粮食,那是非常紧张的,要是以前合作社的时代,老乡家里的粮食还是比较多的,可是进入高级社之后,社员家里基本没粮食了。

  因为道理很简单,入社之后,所有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分配,那是社里统一确定的,社员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上面规定,现在的粮食,都是按照人口来分配的,俗称口粮,就是农村,也是一样的,按照人口分配粮食,根据你家的人口,定量分配粮食。

  至于多余的粮食,都是上交给公家做议价粮食的,家家户户,除了自留地,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

  社里的情况也差不多,要钱,可能还好商量,可是,要粮食,绝对没有,要不然粮食怎么是统购统销的物资呢。

  当然,社里还是有一部分返销粮的指标,可是,那是饥荒年代,备荒用的,总不能为了赔偿的事情,把返销粮的指标给用掉。

  这个年代,粮食中花样很多,作为社长,必须十分精通才行,否者,你要搞错了,会害死你的社员的。

  粮食,首先是义务粮,那是无条件的。

  义务粮之后,那是定价责任粮,那是公家按照你们社里的土地的情况,下达给你们社里的指标,必须完成,完不成的话,呵呵,你知道后果啊。

  详细说明一些,蔡庄七社,责任田有364亩,按照亩产500斤,每年的义务粮是27300斤,那是无条件的,除非天灾,否者,一点折扣的话,你们社里的领导,那就滚蛋。

  义务粮之后,那就是定价责任粮,定价责任粮,是上级年初下达的计划指标,是根据田地亩产计算出来的指标。

  去年,按照亩产450斤定粮食指标,可是,今年,按照亩产500斤来下达责任粮的指标,每亩定价责任粮100斤,364亩,就是36400斤。

  这个定价责任粮,上级付钱的,按照定价,去年的定价,水稻8元一担,36400斤,那就是2912元,这个钱,会打到社里的账户上。

  这个责任粮,有时候,会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按道理,你应该卖36400粮食才行,可是,如果粮食歉收的话,你们没有卖到足够的36400斤粮食。

  打个比方,按指标,责任粮是36400斤,可是粮食歉收,你们只卖了30000斤粮食,得到2400元。

  可是,剩余的6400斤粮食的缺口,对不起,会按照6400斤的粮食价格,,扣你的512元,也就是说,卖了30000斤,你到手的话,只有1880元。

  这个就是责任粮,没有完成责任粮,后果十分严重,搞不好,你们社里,一年到头,都没有结余的钱,可能还到欠钱上级单位的钱款呢。

  当然,这个扣款是暂时,如果你能补上缺口责任粮的数量,上级还是返还给你的。

  责任粮之后,如果社里还有多余的粮食,这个多余的粮食,花样就多了。

  首先,议价粮,所谓的议价粮,就是粮站的人,根据你们社里的粮食的档次和数量,来协商一个价格。

  所谓的协商,都是上面以收购价格略高的价格来购买的,籼稻的话,一担大概9.2元,要是粳稻的话,一担大概10元,目前,社里就这种两种水稻比较多。

  当然,你要是想多卖钱的话,议价粮的价格还是比较不错的,可是,议价粮卖出去之后,那就没有你的事情。

  很多社里的同志,有点担心,没有存粮,万一遇到灾荒怎么办呢?

  所以,这个时候,就有一个返销粮计划。

  所谓的返销粮,举例子说明吧,田地364亩,上面计划亩产500斤,每亩义务粮75斤,每亩定价责任粮100斤,全部交完之后,还剩下118300斤粮食。

  这个时候,粮食的产量不错,为了防备灾年,这个时候,卖粮食有两个选择,一是按照议价粮的价格卖给公家,二是按照定价的价格卖给公家。

  这两种粮食有区别,按照定价的价格卖给公家的粮食,公家根据你卖粮食的数量,给你一个返销粮的指标,就是在缺粮的时候,你可以按照售价,把你返销粮的指标给买回来救济用。

  可是,按照议价粮的价格卖出去的粮食,没有这个指标,也就是遇到灾难的时候,你没有返销粮的指标。

  粮食,都是按照指标来配额的,你没有计划粮食指标,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可是,遇到灾难的时候,总不能让老乡饿死吧,所以,有个时候,公家也会有个高粮价的指标,可是,这个指标,大部分是针对机关和重点单位,农村,基本没一个指标。

  当然,要是大面积灾荒的时候,上面也会有返销粮,可是,指标很少,就算有指标,也是高价。

  你买到的高价粮食的指标,第二年丰收的时候,这个指标,你要按照定价粮的价格,把这个指标给补齐了。

  补不起的话,对不起,扣你的钱。

  所以,各个社,都在积攒一定的返销粮指标,就是为了防备饥荒。

  大家是不是觉得政策也很合理。

  呵呵,我给详细说明一下,政策是好的,可是被一群歪和尚给念错经了。

  上交了完了义务粮和责任粮,还有剩下118300斤粮食,大家是不是很惊喜啊?

  蔡庄七社有39户人家,总共有262人口,平分分到水稻451斤,加上地里的山芋,大豆,还有自留地的一切青菜,老乡的日子应该过得美滋滋的吧?

  呵呵,那些都是扯淡。

  现实比较残酷,可以说非常惨。

  亩产500斤来定量,只有上面那些白痴,坐在办公室喝茶,才能做出来的产量估算,都是一群猪脑子。

  什么东西能够有亩产500斤?

  水稻?

  小麦?

  还是你麻的的扯淡。

  这个年代,水稻的产量400斤,那是不错的田地,要是平均产量的,撑死300斤够不到,这个年代的水利条件不到位,经常大面积的歉收。

  至于小麦,那就更惨,不错的田地,亩产200斤,平均产量的,撑死150斤,要是遇到虫害和气候不好,经常大面积的荒芜了,种了没人收,直接铲了做肥料。

  亩产300斤,364亩,就算109200万,义务粮27300斤,责任粮36400斤,今年剩余粮食45500斤。

  这部分剩余的粮食里面,要扣除5%的储备粮,5%的战备粮,还有种子粮,种子粮食的标准是每亩20斤,那就是6000斤,只有34950斤。

  按照人口262人,人均分到水稻是133斤。

  看到没有?

  这个是比较接近现实的情况。

  社里要想积累返销粮的指标,只能多卖粮食,社里的粮食哪里来呢?

  呵呵,只能在社员的口粮上想办法,那就是减少水稻的分配,增加大豆和山芋的分配,把多余的水稻,当做返销粮的指标,卖给粮站。

  除了返销粮之外,还有预备粮,饲料粮,调剂粮,救济粮,还有缺粮户。

  预备粮,那是社里预备特殊情况的粮食,不过,目前,各个社都没有预备粮都没有指标,没有指标,社里不敢多留粮食。

  饲料粮,按照指标,应该是3%,不过,目前,很多社,都是拿大豆来代替,谁敢用粮食做饲料粮啊。

  所谓的调剂粮,就是指有的社,有的村子,因为特殊情况,他们种的粮食比较少,比如说城乡附近的村子,他们不种粮食,种蔬菜和水果,可是,他们也要吃饭,所以,上级就调剂粮食给他们。

  救济粮,不用说了,只有非常贫困的村子,才能吃得上救济粮。

  缺粮户,只要是那些放牛的,放羊的,养猪的,或者残疾了,劳动力不够的家庭,工分不够买粮食的,只能依靠社里的调剂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