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种田 第87章,隐瞒产量
作者:第九片树叶的小说      更新:2020-08-25

  一大早,天还没有亮呢,听到周大国挨打的惨叫。

  怎么了?

  一大早,还让人睡觉吗?

  周大毅一头恼火,这个家里,挨饿就算了,可是,天天都在打,天天都在闹,一天的安心的日子都没有,还让人能够好好的活着吗?

  周大毅爬起来之后,周大国还在那里不服气的神情,嘴里还在叽叽咕咕呢?

  “爹,家里真的有粮食啊?”周大仁忍不住问道。

  “老三,你给老子闭嘴,你听老五胡扯,那个粮食是社里的啊,谁敢动一颗,刘大田能够弄死我们一家人。”老爹着急的吼道

  粮食?

  家里的有粮食?

  还不是自己的?

  什么意思啊?

  老爹背着我们干嘛?

  “老爹,社里的粮食怎么可能放我们这里啊?肯定你偷偷那工分换的?”周大国为了粮食,打死都不会放弃。

  “你这个祸害,老子打死你算了,省得留着你祸害家里。”老爹恼火的又来打周大国。

  “爹,粮食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周大仁忍不住问道:“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不能说的啊?”

  “哎,不告诉你们,那是为你们好,万一出了问题,老爹一个人扛着。”老爹叹气的说道:“你们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啊?”

  “爹,你还是说吧,总不能让我们蒙在鼓里吧?”周大爱也好奇的问道。

  “好吧,”老爹思考一会,严厉的说道:“你们知道就行了,已经要拦在肚子里面,千万不能说出去,否者我们一家人都要倒霉。”

  老爹慢慢说明了粮食的来源,原来这批粮食,真的的社里的粮食,只不过算在借支的口粮之外的粮食,这批粮食,混合借支的口粮里面,不管算借支数量,是隐形粮食。

  隐形的粮食,不明白?

  就是瞒报产量,想办法降低早季稻的产量,在上面领导核实重量之前,尽可能让社员多分粮食。

  为什么瞒报产量?

  为了多留一点粮食下来,为了生存。

  责任粮和义务粮任务太重,大家被逼的没办法了,都是生活了几十年的老把式,要是一点未雨绸缪的打算都没有,坟头的草都三尺高了。

  以前没有瞒报产量这个事情,那是因为家家户户都有救急的自留地,就算遇到什么坎,有自留地地在,就算只有3分地,大家心里依靠。

  可是,自留地取消了,大家心里的那个依靠就没有了。

  猪没有了,鸡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万一遇到一点饥荒,你让老乡依靠什么去熬过那个艰难的岁月呢?

  关键是自留地取消的原因,让稍微有点危机意识的老乡,都充满了忧虑。

  为什么取消自留地?

  因为责任粮的指标不达标。

  既然夏收的责任粮不达标,那么秋收的责任粮呢?

  大家又不是傻子?

  心里都明白的很。

  为了责任粮的指标,今年秋收之后,肯定加大指标任务,到时候能够留在老乡手里的粮食肯定更加少了。

  没有自留地来救急,这个冬天,比较难熬?

  就算熬过冬天,可是春荒呢?

  社里终归要为社员考虑,经历了那么多饥荒,谁心里还没有谱呢,所以,刘大田和社里的领导,就想尽可能为社里多留一点粮食。

  可是,社里收了多少粮食,上面的同志回来审核的,根据社里所有田地的产量,一张条子和一杆秤,就能把你社里的粮食给调走。

  社里的产量越高,调走的粮食越多,粮食是按照人口定量的,就算上面给钱,可是,你拿着钱,去哪里买粮食呢?

  对于种田的老乡,粮食就是一切。

  多分一些粮食,到时候审核的时候,产量就低一点,调走的粮食就少一点,社里手里的粮食就多一点,大家活下去的希望就大一点。

  当然,遇到灾荒的时候,那是有救济粮的,可是,想吃到上面的救济粮,估计早就饿死一大片了。

  社里库存的粮食,都是有定数的,种子粮和饲料粮,这个数量,上面都是再三审核的,不是你想留多少就可以留多少的,你想要在这个数量上做手脚,那是不可能。

  所以,想要做手脚的话,只能在借支的口粮上做文章,每人悄悄多领一部分粮食,这个时候,粮食刚刚收获,还没有来得及称重。

  借支100斤口粮的话,社里多拨40斤给你,这个40斤,和你的口粮混在一起,上面的领导想要发现这个问题,除非一家一家的核对。

  不过,就算一家一家的核对,吃掉一部分粮食之后,说不定粮食的数量已经扯平了,只要社员要定自己一斤粮食没吃,别人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找不出任何毛病吧?

  就算没有吃完,多出一部分粮食,你怎么知道这部分粮食是多分的,还是之前没有吃完的库存粮食呢?

  劳动人民,在生存方面的智慧,那也是高超的,否者,在几十年的乱世当中,怎么可能安安稳稳活到现在呢?

  周家多了一部分粮食,可是这部分粮食,是社里的,放在周家而已,周家不能动,否者,周家的人吃不了兜着走。

  周大毅有点失望,搞了半天,原来不是自家的粮食啊。

  估计,社里其他人家,也要一部分这个粮食。

  这个隐形的粮食,只能放在最靠谱社员的家里,否者的话,粮食啊,救命的啊,要是放在那种败家子家里,那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难怪老爹做的神神秘秘呢,不告诉家里的几个儿子呢,确实,这个事情,知道人越少越好,人多嘴杂啊。

  可是,周大国是怎么发现的呢?

  有点奇怪。

  哎,周大毅觉得这个年代的老乡,过得太悲哀了。

  种田的老乡,田地是自己的,粮食也自己种的,收获了粮食之后,完成了责任粮和义务粮之后,剩余的粮食,自己说了不算?

  奉献啊。

  就是因为种田老乡,六亿劳动人民的奉献,默默的为这个公家,贡献的自己的力量,所以,才有后世的美好的生活。

  周大毅,现在也作为其中的一员,有的时候,周大毅感觉到自己的真的很高尚,因为自己在做一件伟大的,无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