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种田 第101章,再次拉拢
作者:第九片树叶的小说      更新:2020-08-25

  一社真富有啊,光光小麦就有400多亩,可是七社呢?

  整个七社,水田和旱地加起来,也才564亩,这个差距也太大了吧?

  哎,这就是穷社和富社的差距。

  麻的,一社有226户社员,水田和旱田加起来1400亩呢,关键是产量高,收获的粮食就多了,所以,日子越过越好,积累越来越多,积累越来越多,日子就越多越好。

  麻的,一社的日子,是良性循环,一个工分,2毛钱,而且还越来越高;可是,七社呢,恶性循环,日子越来越差,工分越来越不值钱。

  哎,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羡慕的看着他们。

  蔡荣进和陈华明都来了,种小麦,是一社的大事情,社里的主要劳动力都要出动,这个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人。

  一社的老乡,那个气色,面红肉多,喜气洋洋的神情,再看看七社的老乡,面黄肌瘦,垂头丧气的表情。

  哎,就明白两个社的老乡,在生活上的差距了。

  不过,一社的生活再好,也是种田的命,所以,轮到种田的时候,一社的老乡,也是要拼命才行。

  1400斤亩田地啊,那么多,一社的老乡,一直忙啊,忙啊,七社的老乡都开始收工了,可是一社的老乡还在拼命了。

  前段时间,一社的老乡拼命把油菜给种完了,可是,轮到小麦的时候,时间不够了,所以才找七社的老乡借牛。

  400多亩,按照一头牛一天犁田2亩田的标准,一社只有36头水田,一天只有72亩田地,那至少6天时间把?

  那只是犁田,还有平田呢,还有撒种子呢,还有浇水呢?

  不过,一社的田地就是见鬼,好像不用浇水,因为糯米土的水分高,到了夜里,自动返潮,泥土里面的水土,自动补充给小麦。

  麻的,田地都是这么欺负人,有什么办法呢?

  蔡荣进看着一边晒太阳的周大毅,悄悄的说道:“老陈,怎么样了?能把周大毅给弄到我们社里来吗?”

  “是啊,陈老七,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要说放牛的话,周家的呆子,绝对一人顶的上七八个。”蔡泽阳也笑呵呵:“我们一社的短板就是耕牛太少,农忙的时候来不及,要是周家的呆子来了,补上这个短板,我们一社的日子就好过了。”

  陈华明在陈家排行老七,和他关系不错的人,都喊他陈老七。

  蔡泽阳虽然是蔡庄村的民兵队长,可是,他现在也是蔡庄一社的社员,一社的收入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

  蔡庄的几个村干部,好几个都是出自蔡庄一社,村一号陈华生也是一社的社员,他们的口粮,都是一社负责分配的,要不然,一社的领导,也不会那么拽。

  村干部的工分,是按照整个村子的平均工分来计算收入的,就是蔡庄七个生产社的平均工分来计算收入的。

  村上一号,补贴的3000个工分一年;村上的会计,那是2500个工分一年;民兵队长800个工分一年;其他的干部,300个工分一年。

  这个工分,是补贴的工分。

  什么叫做补贴工分呢?

  就是因为工作需要,耽误了生产劳动,所以补贴工分。

  上面的政策虽然好,可是,村干部就算是拉屎,拉一天,谁敢扣他们工分呢?

  就算是拉屎,记工分也会记上:积肥,说明他们劳动,为了田里在积累肥料,不算是拉屎,所以,工分一个不少。

  村干部都是出自各个生产社,就算他们不参加劳动,生产社都是满工分的,加上大队补贴的工分,村干部的日子肯定好过不少。

  要不然,也不会人人都想当干部了?

  村干部工分补贴,那是村上的事情,可是,村干部的口粮,那是按照生产社来分配的,和村子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不管是哪个村干部,首先,他必须是村里生产社的一员,然后被选举出来当村干部,所以,归根到底,那还是一个社员,归属于某个生产社。

  既然是社员么,社里的一员,他的生活,就离不开他出身的生产社。

  社里的收入高,粮食分配比列高,村干部的日子就好过点;要是穷社的话,粮食分配的比列低,村干部的日子就难过点;要是非常穷的社,定量都完不成的话,村干部的日子更惨,肚子都吃不饱。

  所以,村干部的差别很大,谁不想让自己的日子好过点呢,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好过点,村干部都是有私心的。

  “老七?”陈华生果断的说道:“这个周大毅不错,你和老刘商量一下,把他的粮食关系,转到我一社来吧。”

  蔡庄村的一号陈华生,也忍不住了,为了一社,要是刘大田不同意的话,自己也要拿着本位分子的帽子扣死他。

  七社才7头牛,交给周大毅3头牛,这不是浪费人才吗?

  去年还在反对浪费呢,刘大田要是敢说半个“不”,陈华生就让刘大田明白,什么叫做土霸王吧。

  陈华明看到村子一号,民兵队长都表态了,也不废话了,请示的说道:“社长,那我去跟小家伙聊聊?”

  蔡荣进满意的说道:“嗯,去吧,和他说说我们一社的好处,吃的好,拿得多,生活好,漂亮的大姑娘,哭着闹着嫁到一社呢。”

  陈华生看着周大毅在哪里睡觉呢,再看看田里干活的大牯子,一头大牯子,在一会的工分,犁田3亩了,比别的水牛一天犁田的数量都多。

  “周大毅,听说你们七社,今年分了不少青菜和萝卜抵粮食啊?”陈华明一针见血,紧紧的抓住粮食问题,刺激周大毅。

  粮食的定量,那是硬指标,就连区里的领导,都一点办法都没有,区里的领导肚子饿了,可以多吃蔬菜,但是,想多吃粮食,计划内指标,肯定没有,只能想其他的办法。

  “佬佬,都说你们一社有钱,你们一社的定量怎么分的啊?”刘大兴激动的问道。

  “我们一社啊?”陈华明骄傲的说道:“480斤定量,小麦100斤,水稻350斤,大豆50斤。”

  “不可能,你们怎么那么多稻子啊?”刘大兴激动的说道。

  “骗你有意思吗?”陈华明不屑的说道:“今年棉花高产,你们不知道吗?我们社里的收入,一个工分,差不多3毛钱?”

  “你们的工分太少?”刘大兴死撑的说道:“你们一社最多的工分不超过5000分,我们社里很多人都有10000个工分。”

  “工分多,有什么用呢?”陈华明嘲笑的说道:“累的半死,还不值钱?你们10000个工分,4分钱一个工分,那就是400块钱?”

  “可是,我们就算3000个工分,2毛钱一个工分,那就是600元呢,比你们的收入高多了。”陈华明牛气的说道。

  “再说,你的那么多工分,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陈华命同情的说道:“你看看你们,早工,夜工,通宵,那么拼命干活,简直都是玩命啊。”

  “你看看我们社里,最多也是夜工,除了犁田的,基本没有早工,你看看我社员的生活怎么样?”陈华明得意的说道。

  刘大兴不说话了,就是因为七社的工分不值钱,所以大家拼命挣工分,可是一社呢,工分很值钱,因为值钱,所以不能轻易的浪费,一般情况,不让社员轻易出工,因为出工都是要花钱的,不划算。

  穷社,累的半死,还挣不到钱,口粮都不够,饿着肚子干活;可是富社呢,悠哉悠哉的,挣了大把的钱,轻松买回来口粮,吃饱肚子在家睡觉,这就是差距。

  陈华明看着刘大兴气呼呼的不说话了,马上试探的问道:“大毅,你到我们社里来放牛怎么样?把你的粮食关系,转到我们社里来?”

  “你到我们社里来,480定量不缺,一点水分都没有,而且都是纯粹的粮食,山芋都不算粮食,免费分给大家吃的。我们的社员,不比镇上工人标准低啊,基本能吃饱肚子,加上工分高,好好干几年,就能盖房子娶老婆了?”陈华明抛出诱饵的说道。

  “佬佬,大毅到你们社干嘛?”刘大兴好奇的问道:“还是放牛吗?”

  “对,放牛啊,干他的老本行。”陈华明肯定的说道:“我们社里一头牛只有3个工分,不过,能放几头牛,看你的本事了。”

  “工分虽然低,可是,如果你的本事好,能够把牛放的像大牯子那样,我们可以把所有的牛都交给你。”陈华明忽悠的说道。

  就算周大毅再能干,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牛交给他,到时候,摘桃子,或者搭顺风车的人,肯定都冒出来,那么多工分,怎么可能便宜周大毅呢?

  不过,先把人哄过来再说,到了自己社里,怎么操作,那不是自己说了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