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种田 第118章,老三说亲
作者:第九片树叶的小说      更新:2020-08-25

  今天一大早,老妈把几个兄弟都喊起来了,打扫卫生,好像今天跟村上的媒婆老十八说好了,带着女方上门。

  老爹和老妈比较激动,过了年了,老三就23岁了,这个年代,这个年龄还没有抬老婆的人,真的不多。

  可是,老三的条件,摆在那里,人家的女方,根本不愿意上门,这次,终于有个女方愿意上门了,周家的人,还是比较开心的。

  上门了,就有希望呢,肯定要认真对待。

  老妈也真的舍得,家里的大米,拿出来的,上次分的猪骨头和猪肉,也拿出来了,虽然不多,可是,代表着家里的诚意。

  太阳快到中午的时候,一个矮胖矮胖的老女人,带着两男两女上门了。

  两男两女,分别是女方,女方的父母,加上女方的弟弟。

  老十八是社里梅棚子的人,是梅容贤的老婆,今年的年纪不大,40多岁,比较臭美,所以别人取笑为老十八,意思是一直都是十八岁。

  女方是四社余棚子的人,女方的老爹,和周正明还算认识,不过,来往不多,对于周家的情况,多少也有点了解。

  四社老乡的生活条件,还比不上七社呢,因为他们人多田少,人均口粮,都是山芋居多,不像七社,一担水稻,抵4担山芋呢,他们四社,山芋和水稻的置换比列差不了多少,否者,女方也不会看中周家的条件。

  人么,都是现实的动物,嫁到你这里,要是你家的条件,还比不上自己社里的话,为什么要嫁过来呢?

  难道为了爱情吗?

  这个年代,爱情是十分奢侈的东西,穷人可玩不起爱情啊。

  像一社的社员,他们的粮食分配,都是实实在在的粮食,他们的山芋,都是免费分配的,或者作为饲料粮食来喂猪的。

  一社的女孩,好好的大米饭不吃,为了所谓的爱情,非要嫁到你们七社来,依靠山芋干和野菜来填饱肚子你?

  开玩笑吧?

  这个过日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不是为了美好的生活,难道为了你的这个人吗?

  老十八介绍说道:“余大哥,老周也是讲究的人,你们有什么要求,直接说吧。”

  “嗯。周大哥的名声还是不错的。”女方的爸爸夸奖的说道:“我还是比较看好周家的,否者,我们也不会上门了。”

  切,都是废话。

  不过,老爹确实是讲究的人,这个年代,不管谁家说亲,都是一切从简,找媒婆,那不是浪费糖果和谢礼吗?

  仓禀实而知礼节,这个年代,老乡穷,穷的自己连饭都没有吃的,谁还在乎那些乱七八槽的礼节呢?

  要是按照老祖宗的规矩,娶个老婆,三聘六礼,谁能吃得消?

  这个年代,工分至上的年代,社里领导不同意,你敢缺工一个试试,看看社里领导怎么把你整成狗。

  这个年代,连自己都是属于社里的一员,你哪来那么多的要求呢?

  很多人家找老婆,一切从简,简单到什么程度,你肯定不敢相信。

  男方带着聘礼上门,女方父母收下聘礼,然后男方就可以带着女方回家了,什么见证,什么酒席,什么讲究,统统都是扯淡。

  简单到比买卖都方便,就算你去买东西,还要货比三家呢,可是,这个结婚呢,真的太简单了,简单的几千年的规矩,在现实的面前,都成了扯淡。

  所以,像周家的这样的,邀请女方上门,至少要管饭一顿吧,就这个条件,很多社员家里,都是做不到的。

  口粮定量到自己的一张嘴,哪有多余的粮食请别人吃饭啊,就算亲儿子,都不舍得把自己的口粮给自己的亲爹吃,何况是那么外人呢?

  外人?

  老丈人和丈母娘是外人吗?

  当然是外人,亲爹都不顾,难道顾得上老丈人吗?

  两家开始谈条件了,这个年代,条件也是非常简单的,无非是粮食和钱而已,当然,大部分都是钱,很少谈粮食的。

  粮食定量到每一张嘴,你找别人要粮食,那就意味着别人少吃粮食,那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女方的父亲真诚的说道:“周老哥,我们都是河阳老乡,老一辈的交情还不错,那我就不客气,我家的条件,你也知道,所以,我就不说其他的客套话了。”

  “嗯,明白。”老爹通情达理的说道:“余老弟,不要客气,有什么话,摆开了说,要是亲事成的话,我们两家还是亲家,以后要多多亲近呢?”

  “那行,周老哥,那我直说了啊?”女方老爹不客气的说道:“一间房子,不管是土坯房子也好,土板房也好,只要一间就行,给小两口安个家,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嗯,余老弟,这个要求合理,就算你们不说,我们也要做到。”老爹满意的说道:“你也看到了吧,今年我们周家,拿工分从社里换了不少木材回来,等到开春的,铲点土坯,房子就能开工了。”

  “那行,那我就说第二点了。”女方父母来的时候,也打量过周家的房子,确实有很多木材,肯定是盖房子用的,继续说道:“周老哥,我毕竟把女儿养到这么大,嫁到你周家,就说你们周家的人了?”

  “我懂,老弟,老祖宗的规矩呢,这个也没有什么见外的。”老爹感慨的说道:“大家都不容易啊,你们把那么大的女儿,送到我们周家,我们周家也要表示表示吧?”

  “周老哥果然是厚道人。”女方老爹放心的说道:“我也不是不识趣的人,这样,周老哥,彩礼66元,或者36元彩礼,加上100斤谷物。”

  “爸,你是不是说错了?”女方的弟弟焦急的插话。

  当初在家,说好的,88元,或者66元加上100斤谷物,怎么到了这里,老爹一开口,马上打折了。

  100斤谷物,通常就算大豆或者水稻,不算山芋干,按照收购价,一担水稻8元块钱的话,100斤谷物才8元,总共也是44元。

  这个条件,对于穷人来说,肯定非常高了,可是,对于周家的家底子来说,这个要求,只能说有点难度。

  不过,要是8块钱,那没有问题,可是,要100斤谷物,这个难度有点大了,应该是女方故意的,给周家一个比较低的要求,但是,这个要求难以做到,估计周家,只能选择66元这个条件。

  66元,这个要求高了,就算女方有嫁妆陪送过来,最多几件衣服而已,再说,现在和以前的条件不同,要是以前,66元,应该没有问题,可是,现在呢,谁家都有难度。

  “闭嘴。”女方父亲严厉的说道:“我和周老哥说话,有你插话的地步呢?”

  这个年代,非常讲究规矩,长辈讲话的时候,小一辈哪有资格说话。

  为了这个彩礼,两家人虚情假意一个早上。

  中午吃饭时候,没有周大毅和小一辈的事情,家里来了客人,家里的小孩子是不能靠桌子的,以后谁说,家里的吃的都紧着小孩子先吃的话,周大毅打光他的牙。

  女方家人的脸色不好,因为他们开出来的条件,周家没有一口答应,说明周家觉得条件高了,顾忌女方的面子,没有讨价还价。

  这个时候,媒婆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相互传话,相互说和,争取把亲事给定下来。

  哎,希望老三把亲事定下来吧,要不然每次女方上门,都请吃饭的,要把周家的给吃穷了。

  今年,女方四个人,加上媒婆,每人都两碗大米饭啊,至少吃了4斤粮食,那些粮食都是周家人的口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