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种田 第212章,门路
作者:第九片树叶的小说      更新:2020-08-25

  黑市?

  那不是一般人敢去的地方啊。

  一旦抓住,那是一辈子都不能翻身啊。

  以前,去公社换点吃的,老乡都是胆战心惊的,何况去县城了?

  人生地不熟,要是被人坑了怎么办?

  周正明没有同意周大忠的想法,毕竟,周家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周家还有周大毅呢,真的过不下去的时候,周大毅哪里还有吃的呢。

  越往后,断粮的人家越来越多,家家户户大门关的更紧了,不串门,也不欢迎别人连串门。

  人越穷,越抠门,也越冷漠。

  前几年,积累起来的人情冷暖,在这场粮食危机面前,变得更加冷漠了,为了生存,别说的亲兄弟,就连亲爹都管不了。

  很多地方,为了一点粮食,儿子要防着老子,老子要防着儿子,不过,周家几个儿子,还算孝顺。

  周大毅坐在家里发呆了,自家的也没有多少粮食了,虽然藏了粮食,可是,总共就几十斤,这么多天吃下来,虽然很省了,还是,还能剩下多少呢?

  这几天,周大毅尽量吃萝卜和大白菜了,可是粮食还是眼见着一天比一天少,马上过年了,要不想办法搞点粮食,年后的日子,怎么过啊?

  周大毅的日子不好过,可是章家和徐家的日子更加难过了,他们都是坏分子,以前都吃不饱,更没有机会藏粮食,从大食堂停火的那一刻开始,他们两家人,都在为了吃的在头疼呢,

  也不知道他们怎么过日子的,反正这么多天,很多老乡都饿的吃不消了,可是他们两家,还没有饿死人,也没有跑路了,晚上时候,他们两家,还能开火,不知道哪里来的粮食。

  呵呵,看来小资分子,在投机倒把方面,有着天生的门道,人生地不熟,居然能够搞到粮食,厉害啊。。

  不用猜了,他们有钱,肯定拿钱去买粮食了。

  成败论英雄,只要你能搞到粮食,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是你的本事。

  有句老话怎么说的,蛇鼠有道。

  周正明趁着夜色出门了,悄悄的来到周大毅家里,紧张的看了一下章家和徐家,幸好他们两家的房门,关的紧紧。

  周大毅听到敲门声,看门一看,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呢,周正明做了禁声的动作,然后悄悄的把门关上。

  “老爹,你吃饭了吗?”周大毅关心的问道。

  “吃过了,找你有事情。”周正明小声的说道:“你大哥等到消息,后乡公社最近有一批稻瘪子,五毛钱一斤,问你要不要买一部分?”

  “稻瘪子?”周大毅差异的问道:“买那个干么?我没有养鸡啊?”

  “什么养鸡?”周正明压低声音的说道:“人吃的?”

  “人吃的?”周大毅惊讶的问道:“稻瘪子,五毛钱一斤,还给人吃的?”

  “稻瘪子,里面碎米头比较多,拿着地窑子冲一下,捏成团子,有营养,还能抗饿。”周正明经验十分丰富的说道。

  我晕。

  周大毅不知道说什么了?

  稻瘪子,还居然有营养?

  抗饿肯定的抗饿,那个玩意,磨碎了,和喂猪的糠的一样的成分,粗糙的要死,难以消化,当然抗饿了。

  不过,相对老爹吃的油渣来说,稻瘪子里面还是有碎米的,味道还是比油渣好多了,而且还是有营养的。

  不过,五毛钱一斤。

  一根草,问候他祖宗,这是抢劫吧?

  一斤水稻,才9毛钱,一斤小麦才一毛五,那个稻瘪子,还不知道有多少米头呢,肯定的计划指标不要的,留作饲料粮的那部分,怎么能买到5毛一斤呢?

  羊肉和牛肉,也才6毛或者8毛一斤;北方来的包谷,也才8分钱;多好的大豆,也才一毛五一斤;稻瘪子,居然买到5毛一斤,绝对是明抢啊。

  麻的,这个价格,搞得周大毅有点心动了,是不是用大树催熟一部大豆啊,拉到黑市去买卖掉啊。

  “老爹,我不用了。”周大毅摇头说道:“我的萝卜比较多,大不了吃萝卜过冬。”

  宁可吃萝卜,宁可天天放屁,也坚决不吃稻瘪子。

  “老七,你还有钱吗?”周正明忍不住问道。

  “老爹,我上次不是才给你20元吗?”周大毅忍不住问道:“就4个月的工资,一共40元,全部给你了。”

  “没有就算了。”周正明也知道周大毅没有什么钱,上次周大仁要说亲,周大毅出了20元,前几天自己说买糠皮子,周大毅又给自己20元,四个月的工资,全部给自己了。

  周正明悄悄的来,悄悄地走,没有惊动任何人。

  半夜的时候,周大忠悄悄的出门了,跟着朱长喜,傅学浩,傅学海他们一起,拿着扁担和绳子,悄悄的出发了。

  这个时候,能够起出门搞粮食的人,绝对是非常铁的关系,否者,被人出卖,钱粮两空,自己还要吃不了兜着走。

  这个时候,已经是腊月了,半夜出门,冻得人成冰棍了,可是,大家记挂着粮食,一点也感觉不到冷,都是低着头,着急的赶路呢。

  后乡公社,是附近比较富裕的公社,因为有一条运河,来来往往的船队,鱼龙混杂,浑水摸鱼的人很多。

  以前,还没有入社的时候,粮食买卖自愿,大批的私人粮商,聚集在这个后乡小镇,就成了粮油的交易中心,后来,粮食统购统销之后,粮食交易,集中在县里了,后乡变得冷清了。

  不过,后乡虽然冷清,因为经常有船队路过这里,那些门道比较熟的人,还是从事一些地下交易。

  这次牵头的是朱长喜,以前年轻时候,在码头上扛大包,认识的人比较多,因为断粮了,到处打听粮食的消息。

  前段时间,碰到一个以前一起干活的老乡,带给朱长喜一个消息,今天夜里,有一支船队路过后乡,上面有一些充当饲料粮的稻瘪子。

  跑船的人,胆子大,只要你肯出钱,人家愿意冒着风险,匀一部分饲料粮给你,不过,价格么,真的烂了良心,居然要5毛钱一斤。

  朱长喜一个人担心被人坑,跑船的人,有几个善良的人呢?

  所以,朱长喜把周大忠,傅学浩,傅学海喊着,四个响当当的汉子,就算遇到狠人,大不了不要钱,跑路还是有希望的,。

  周大忠他们到了后乡,虽然是黑夜,可是,人影重重,相互之间,都是充满了警惕。

  周大忠低声问道:“长喜,真的安全吗?”

  朱长喜冷哼的说道:“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选择吗?大忠,把你的斧头给我,看我的眼色啊,要是对方耍花样,就给他拼了。”

  周大忠把怀里的斧头递了过去。

  傅学浩摸了摸怀里的蔑刀,咬着牙说道:“到了这个地步,也没有退路了,长喜,我陪你去。”

  周大忠急忙把口袋的钱掏出来,都递给朱长喜,然后紧紧的握着手里的扁担,那笔钱,可是周家的全部家当,也是周家的命啊,千万不能有任何散失啊。

  周大忠有点后悔了,这种地下交易,应该把周大毅喊着的,周大毅带着大牯子来,谁敢黑周大毅的粮食,那不是找死吗?

  周大忠和傅学海在边上焦急的等待着,不但要防着对方搞鬼,还有防着其他老乡眼红,所以,一点懈怠的都不敢。

  一会的功夫,朱长喜扛着一个麻袋过来了,傅学浩在后面点后呢,周大忠急忙迎上去,还担心的看了看后面,生怕有人跟随而来。

  朱长喜干净利索的说道:“走,快点离开这里。”

  粮食到手,最快的速度往家里赶,因为路上也不太平,最近,缺粮食的老乡太多,人都饿死了,肯定铤而走险,要是拦路打劫可以抢到粮食的话,很多老乡,都不会客气。

  四个精壮劳力,轮流扛着麻袋,斧头和柴刀,亮在手里,告诉那些在黑夜中窥视的眼神,我们不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