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种田 第257章,乐观
作者:第九片树叶的小说      更新:2020-08-25

  苏立东的脸色,一天比一天差,最近,简直就是一个随时爆发的火药桶,已经撤掉了好几个生产小队的队长了。

  可是,油菜的产量,已经的定局,无论你怎么折腾,都不可能有什么变动。

  田国栋也急了,办公室坐不住了,把公社很多干事,都赶下来了,每个生产小队定点,生怕老乡瞒报产量。

  事实证明,田国栋的想法,那是多余的,老乡只会瞒报粮食的产量,对油菜籽,老乡没有多大的兴趣。

  确实没有瞒报产量,就是产量太低,综合下来,油菜的指标,不到责任指标的2成,这个问题,麻烦大了。

  这个产量,距离责任指标,差距太远了,据说油库已经告急了,已经降到9.9亿斤了,听起来很多是吧?

  按照全国6.6亿老乡,平均下来,人均1.5斤的标准,这个事情,非常严重啊,油菜的收获,一年只有一次啊,这就意味着,下半年,老乡都没有油吃啦,

  上面的同志也着急了,植物油,那是仅次于粮食的一类物资啊,老乡嘴里说的油水油水,大部分指的是植物油,现在,植物油告急了,大家能不着急吗?

  按照标准,农村的老乡,每人每年有三斤植物油的标准啊,这个油菜已经收获了,是不是想把这个标准兑现了?

  兑现供应标准?

  一巴掌拍死呢?

  种田的时候不认真,分东西的是很积极吗?

  从今天起,今后四个月之内,都不给大家发油票了,想吃油,自己想办法吧。

  周大毅看到这个通知的时候,有点傻眼了,什么意思,把我们的油菜给收走了,就不给分油了?

  “颜队长,你们城镇属于农村的供应标准之内吗?”周大毅疑惑问道。

  “呵呵,大毅,我是拿工资的,你说呢?”颜大海笑呵呵的说道。

  “不供应油,那我吃什么啊?”周大毅气愤的说道:“做菜不放油吗?”

  油菜,属于一类物资,那是有指定的单位,统一处理,老乡虽然种油菜,可是,油菜不属于老乡,怎么分配,那是上面规定。

  “你们不是有自留地么,自己种点花生和芝麻,那个也可以榨油啊?”颜大海提醒的说道。

  麻的,要你提醒?

  三分自留地,早就种满了,现在哪里还有地方种花生。

  不过,要是真的没油的话,那个日子,确实不好过,而且还是好几个月了,老乡么,都开始想办法了。

  担心吗?

  切,这有什么好担心?

  没油就没油,乡下的老乡么,谁不是从苦海里面熬过来的。

  呵呵,说说而已,种田的老乡,日子那么苦,怎么能离得开油水啊?

  一个月三两油,四个月,那就是一斤二两,1斤花生三两油,那是4斤花生的样子,半分地的花生,差不多了,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有自留地在,老乡手里有退路,所以,不在乎。

  老乡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于是乎,纷纷开始想办法了。

  花生种,芝麻种,一下子变得抢手起来,很多老乡,纷纷开始种芝麻,开始种花生,这两种庄稼,出油比较高。

  一斤芝麻四两油,一斤花生三两油,那个出油,比油菜籽都高,就是产量有点低,要是季节合适的话,种点油菜,更加完美了。

  周大毅也没有办法了,去了自己自留地溜达溜达,三分地,看起来很大,可是,根本不不够用,实在是因为产量太低了,没有办法,只能以多抵产量了。

  周大毅看着自己的三分自留地,有点头疼,现在生猪的指标还没有下来,估计也要快了,自留地,又叫猪饲料地,既然把地给你了,那么生猪的指标,也不远了吧。

  周大毅的三分自留地,已经种满了蔬菜,怎么办呢?

  麻的,不能不吃油吧,难道把刚种是蔬菜,给铲除了吗?

  周大毅犹豫了,在哪里思考呢。

  没办法,油么,比较显眼,自己自留地种的出油的庄稼多,自己有油吃,对外面,也能堵住别人的嘴巴。

  养殖场的花生和芝麻虽然种的多,可是,一旦缺油的话,那些可以炼油的庄稼,大家的眼神都会盯着,总是拿养殖场的油,多少有点碍眼。

  拿点蔬菜,可能没人在意,因为蔬菜都是现吃的,可是,花生和芝麻不同,那个东西,自己又没有办法炼油,搞不好,刚成熟的话,都被乡里给抢走了。

  章连楚讨好的问道:“周队长,能不能均点花生种子给我啊?我们也想种点花生?”

  哎呀。

  这个知识分子,反应够快,他是什么时候学会种田啊?

  呵呵,不是学会种田,是学会如何在农村生活。

  没油了,这么大的事情,章连楚怎么可能不明白后果的严重性呢?

  章连楚也无奈,以前都是听说农村生活难,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生活居然这么难,种好的蔬菜,居然要铲掉,改种花生。

  而且,最为严重的是,种田的人,没有粮食吃,因为粮食自己不做主,种油菜的人,没有油吃,因为油菜自己也不做主,这个事情,想不通,可是,不敢问。

  这不是很好理解么,工厂的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可是,产品怎么销售,是他们说了算吗?

  周大毅看着章连楚带着家里的女人和孩子,一板一眼的种田呢,哇塞,到底的文化人,种田都那么有文化。

  你看看那些田垄,起的真够整齐的,简直和尺子量的差不多,而且,那些大疙瘩,打的真够碎的,泥土,翻的真够细的。

  看看章家和徐家的自留地,再看看周大毅的自留地,那个差别,真的太大了。

  读书种田,就是讲究。

  周大毅鄙视一番,然后把种子撒撒,悠哉的回家了。

  徐璐差异的问道:“爸爸,你不是说种子种完都要浇水吗?怎么周队长的不用浇水啊?”

  徐文海看着周大毅远去的背景,有点诧异,周大毅种田,有点与众不同啊,难道不浇水,产量更高点吗?

  周大毅觉得下半年的粮食和油可能更加紧张,找个机会,在深山里面,多种点粮食和花生吧,对,多种点花生。

  花生不显眼,那是长在泥巴里面的,一般情况了,别人发现不了,黄豆也要多种点,那个东西,不但可以炼油,也能当粮食吃。

  这次,老乡又有的忙了,原本都是种蔬菜和瓜果的自留地,纷纷该种花生和芝麻,千万不好小看那点植物油。

  那点油,对于很多老乡来说,那是保命的好东西,特别是依靠杂粮过日子的老乡,肚子没有油水,那会便秘的,搞不好,不是饿死的,是撑死的。

  不过,大部分老乡,心态很乐观,对于油的问题,压根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