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种田 第285章,棺材本
作者:第九片树叶的小说      更新:2020-08-25

  周大毅看着出现自己面前的周大国,差异的问道:“五哥,你怎么了?”

  自从周大毅从周家出来,快2个月了,老爹没有来过,老妈没有来过,周家的兄弟,都没有来过。

  就连黄老头和张老头,都问过周大毅,是不是孤儿呢?

  可是,今天,周大国怎么出现了呢?

  “老爹和舅舅吵架了,老妈气病了?”周大国气呼呼的说道。

  “老爹和舅舅吵架?”周大毅差异的问道:“为什么啊?”

  “老爹找舅舅借钱,舅舅不同意,说了难听的话,然后吵起来了?”周大毅解释说道。

  “五哥,你能不能说清楚点。”周大毅不满意的说道:“老爹为什么找舅舅借钱啊?”

  “老七,我七小队的情况很差,家家户户都断粮了。”周大国难过的说道:“我们家里也断粮了,吃的杂八拉。六弟,先华和先智的身体吃不消了。”

  “大舅的儿子,不是有工作呢,每月有工资,老爹就打算借点钱,买点细粮,给六弟,先华和先智养养肠胃,结果舅舅不愿意,就吵起来了。”周大国解释说道。

  不愿意?

  彭友山儿子工作,还是周大毅给推荐名额么,那是免费给的,现在发了工资,借点钱给周家,为什么不愿意呢?

  为什么要愿意呢?

  彭友山自家的日子,都过得苦巴巴呢,虽然儿子拿工资了,可是儿子本身有一家人,加上彭友山其他的儿子,自己的儿子都顾不过来,哪里还能顾得上外甥呢?

  对,工作的周家给的。

  可是,在生存面前,不要脸皮,忘恩负义,又不是彭家一家人。

  就连彭家老太太都说了,孙子比外孙重要,何况还是重外孙呢,所以,彭家的钱,不能借给周家。

  周正明的孝顺,周正明的恩情,彭家的记在心里,可是,借钱,那是万万不能。

  这点打击,不算什么,可是,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所以,彭小慧病倒了。

  “老爹让你来找我?”周大毅好奇的问。

  “那没有,我气不过。”周大国气呼呼的说道:“我们家对外婆多好,那次有好吃的,不是送一份给外婆,可是,在外婆眼里,我们还是比不过他的亲孙子。”

  “这不是废话吗?”周大毅没好气的说道:“在老妈的眼里,大姐的儿子,比得上周先华吗?”

  “我气不过,老七,你还能把工作名额要回来吗?”周大国不甘心说道。

  “五哥,家里断粮,你们吃什么啊?”周大毅好奇的问道。

  “乱七八糟的都有。”周大国忽然小声的说道:“老七,你知道吗?老爹偷偷藏钱了,还是大洋呢,我那天夜里看到了,老爹拿着大洋,让大哥出去买粮食呢?”

  什么?

  周正明还有大洋?

  呵呵,看不出来了,老好人,也有私货啊。

  其实,不止是周家,其他很多人家,都比外表看起来有钱的多,按照老人的思想,钱财不外露,而且,上百年的战乱,老乡别的没有学会,可是,藏钱,那是人人都会的本事。

  周家可是富余的老乡,当年的周家有100多亩田呢,又没有被炒家,怎么可能一点家底子都没有呢?

  周家的老爷子,可是逃荒过来了,经历的绝望的他,怎么可能一点后路都没有了,除非儿子败家,否者,多少都有家底子。

  老爹够狠啊,明明有钱,还找周大毅借钱,前前后后,拿走周大毅多少钱了?

  周大国确实没看错,周正明确实有钱,应该说,那是棺材本,一直死死的藏着呢,可是,这个时候,周正明感觉到了危机。

  要是一般的危机,周正明绝对不会动用棺材本呢,可是,这次的危机,肯定与众不同,因为大家的家底子,全部吃光了。

  家家户户,村村队队,情况都是一样,没有家底子,遇到粮食危机的时候,怎么熬过去呢?

  所以,周正明把家里的棺材本拿出来了,交给周大忠,让他想办法,托托关系,买点杂粮,只要能糊口的就行了。

  所以说,姜还是老的辣,周正明他们那种老狐狸,不是周大毅这种新生代可以理解的,结果,周大毅现在没钱了,老爹居然还有棺材本。

  有棺材本的老家伙,当然不止周正明,还有那些老爷,谁知道他们有没有藏一点私货呢?

  这个时候,提前藏了私货的老家伙,都暗地里开始行动起来,要不然,怎么说老乡都是属老鼠的呢。

  董华山也悄悄的找到周大毅,疑惑的问道:“大毅,你说你认识一下县里的大人物,他能够搞到粮食?”

  “粮食?”周大毅疑惑的问道:“你们董家还缺粮食吗?”

  “当然缺粮食了?”董华山理直气壮的说道:“我们董家要断粮了,大毅啊,我们的大食堂,马上要停火了,以后,自己顾自己,你呢,早点想办法吧?”

  董华山知道,周大毅的自留地种的不多,还是可以顶上一段时间,再说,周大毅有退路啊。

  “不是吧?上面不让大食堂停火啊?”周大毅不解的问道。

  “谁说的,一小队的大食堂,也差不多停火。”董华山鄙视的说道:“没粮食,口粮都不分,拿什么吃大食堂啊?”

  “都停火了吗?”周大毅差异的问道。

  “不是停火,是各自解决吃饭的问题。”董华山讲究的说道:“大食堂还在,只要上面拨粮食,我们就开火。”

  农民式的狡猾啊,佩服啊。

  “买粮食,你们有钱吗?”周大毅提醒的说道:“现在,黑市上,山芋干要1块钱一斤,大米要2块钱一斤啊。”

  “不是吧?”董华山惊讶的问道:“怎么那么贵啊呢?我们这里,山芋干才2分钱一斤啊?50倍啊?”

  “呵呵,老董,你还是有多余的粮食,也能卖一部分啊?”周大毅笑呵呵的说道:“现在黑市上上的粮食价格,那是天价啊。”

  “那我们用水稻换粮食行吗?”董华山期待的问道:“换一些山芋,大豆,苞谷之类的。”

  “那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可以介绍一下,你自己抽空去一趟县里,自己去问问吧。”周大毅随意的说道。

  董华山居然没走,还在那里思考半天,咬牙切齿的说道:“老弟,你还是帮我打听打听买粗粮的价格吧,我们大概能够凑出300元,老弟,那是我们董家全部的血本啊,一定更要帮我们多买点粮食啊?”

  “300元?”周大毅惊讶的问道:“你们董家,怎么有钱啊?”

  “那是董家老祖宗的庇佑,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动用。”董华山愤怒的说道:“董家后人不孝,要仰仗老祖宗的恩惠,再能渡过这个坎。”

  不是吧?

  这帮老家伙,太精明呢,刚刚秋收呢,眼睛都盯着明年的事情,难道真的有那么长远的眼光啊。

  不过,有眼光也没有,没有权力,种什么东西,都不是自己说了算,明明知道的命运,没有办法改变,只能想办法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