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种田 第325章,灯灭
作者:第九片树叶的小说      更新:2020-08-25

  孙驼子带着一个小徒弟到了周家,看着周大毅准备的木材,羡慕的说道:“这些都是松木啊?”

  周大毅点头说道:“都是松木,本来想找柳木的,可是,没有找到。”

  周大毅有两座山头,山上的松树多得很,可是,柳树呢,都是生长在河边和水边,前年大炼钢的时候,柳树早就砍光了。

  “松木比柳木好多了,结实,防虫,几十年都不烂,普通的人家,可用不起啊。”孙驼子感慨的说道。

  “孙师傅,这十多根松木够不够?”周大毅担心的问道:“要是不够的话,我找人再砍几根。”

  “够了,够了,肯定够了。”孙驼子急忙说道。

  “孙师傅,我们对这个东西不懂,你是老师傅,你看着标准来吧?”周大毅无奈的说道。

  “穷人么,有一副棺材就行,那有什么讲究啊?”孙师傅摇头说道:“最多就是上油和雕刻?”

  上油?

  就是刷漆吧?

  雕刻?

  这么讲究啊?

  “孙师傅,你去问问我老爹吧?”周大毅随意的说道:“孙师傅,把你的手艺拿出来,要是做得好的话,我养殖场的还有很多木活,都交给你做了。”

  孙驼子听到很多木活,很激动,拍着胸脯保证呢,绝对把活做得漂漂亮亮的,保证让周正明满意。

  周大忠跑过来,想摆一下做大哥的谱,按照农村的规矩,老爹的身后事,作为老大,应该他出面张罗。

  可是,周大忠怕承担责任,躲着起来做缩头乌龟呢,等到周大毅把木材拉回来了,木匠都请回来了,不要他出钱,也不要他处理,他又开始撑头呢,做给谁呢?

  周大毅没有搭理他,孙师傅看到周大毅态度,也懒得理会周大忠的废话,周大忠看到周大爱一副想干架的姿势,吓跑了。

  周大孝站在远处看了看,想过来,可是,没人搭理他。

  周大爱拿着斧头帮忙打下手,知道周大孝想过来帮忙,就是张口一句话的事情,可是,就是不给你台阶下。

  兄弟之间,真的结仇了。

  “老爹,你怎么出来啊?”周大爱惊讶的喊道。

  彭小慧扶着周正明,一摇一摆的出来了,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天气还是非常冷的,万一冻着了,怎么办啊?

  周正明不理会周大爱,仔细的看着地上的木材,满意的说道:“都是30年以上的老木头,值不少钱吧?”

  “周四哥,你有福气啊。”孙驼子讨好的说道:“这个松木,可是上好木头啊,保证让你住上一百年,都没有问题。”

  孙驼子和周正明都是老相识,说话没有那么见外。

  “孙师傅,辛苦了,辛苦了。”周正明满脸笑容的说道。

  到了周正明这个年代的人,一点也不避讳死亡的问题,反而对身后事,非常关注,要不然,也不会在这么冷的天,还专门跑出来吧。

  周正明的气色不错,心情比较好,还去周家老宅转了转,可是,都变成荒地,格田成庄,麻的,现有的田地都种不过来,谁去宅基地那块生土上种粮食啊?

  彭小慧急匆匆的跑过来,急切的说道:“老七,你爹想喝点小酒,吃上一顿红烧肉,你能不能想点办法啊?”

  喝酒?

  红烧肉?

  哎,老爹没有几天好活了,虽然看起来精神挺好,可是,是人都能感觉到,周正明不行了,要不然,老妈也不会那么着急。

  行,没有问题。

  周大毅急急忙忙往家里跑,上次王清树送过来几瓶白酒,不知道被两个老家伙喝光了吗?

  麻的,果然,两个老家伙,真的到头光。

  周大毅只要去县里,找到胡万才。

  “白酒?”胡万才委屈的问道:“老弟,你逗我玩吧?上次问你,要不要白酒,你说不要,要不然,我怎么给你留一点啊?”

  “老胡,我老爹不行了,最后一点念想,你给我想点办法?”周大毅无奈说道,

  “啊?”胡万才惊讶一下,马上点头说道:“行,没有问题,你等我一会。”

  白酒有了,还是双沟老窖,别说老爹,就算周老爷子,都没有喝过的好酒;肉也有了,不但有猪肉,还有羊肉呢;还有鱼肉,年年有余么;大米饭也有了,老爹喜欢吃大米饭,又香又软。

  周正明看着一桌子菜,觉得很满意,都说自己是富余的老乡,可是,自己一辈子,都没有过上一天的好日子。

  现在,要走了,终于体现到什么叫做富余的老乡的生活了,吃上这么一顿饭,才不枉背上这个身份。

  可是,总是觉得缺少一点么?

  周大毅疑惑的问道:“老爹,你想说什么?”

  “不说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管不了那么多了。”周正明颓废的说道。

  其实,周大毅知道周正明想说什么,就是想把所有的儿子,女儿,孙女,孙子,外孙,都喊过来,见他们最后一面。

  可是,这点卑微的愿意,那是奢侈了。

  周正明走了,悄悄的走的,走的时候,没人知道,就连彭小慧都不知道,而且,周正明走的时候,居然自己把寿衣给穿好,躺着棺材里面,就这么走了。

  遗言,没有;交代,没有。

  活着的时候,很烦心,也很让头疼,可是,走的时候,很安静,没有给儿子添麻烦,自己躺进了棺材。

  周正明感觉到羞愧吧,因为周大国才15岁啊,还没有结婚呢,按照农村的规矩,周正明还没有了手,怎么能就这么走了呢?

  周家,在周正明手里没落的,一直到死,周正明丢掉的田地,都要没要回来,而且,败光了周家所有的家底子,现在的周家,除了房子,真的什么都没有。

  没有粮食,没有存款,周正明是走了,可是,彭小慧怎么办?

  难怪要悄悄的走,因为没有办法交代啊。

  人死为大,丧事,怎么办?

  周小菊和周小莲,要不要通知他们呢?

  她们可是周正明的亲生女儿啊?

  要不要通知周正扬他们呢?

  周正明死了,他们可是周家的族老,按照农村的规矩,周正明的丧事,他们要出面张罗才行啊?

  还有彭家的人,按照规矩,也应该通知他们才对啊?

  不过,彭家的人,是不可能通知了。

  要不是彭家,周家也不会落到这个地步,150元啊,拿去买粮食话,周家的人,肯定过的很好。

  虽然不要彭家的150元,可是,彭家的人做事情,太让人寒心了,一个工作名额,白送给你们家,你们家,多少要表示一点吗?

  怎么一点人情味都没呢?

  彭友山和彭小慧,可是亲兄妹啊,你们的良心呢?

  所以,彭家这门亲戚,基本算是断亲了,不过,周正明走了,现在是彭小慧当家了,和娘家断亲,好像有点难啊。

  周大忠不发表意见,周大孝也不发表意见,不敢撑头,因为,这个时候,谁也办起丧事了。

  要不是周大毅,指望周大忠他们几个的话,周正明连棺材都没有。

  是啊,亲戚上门,要管饭吧?

  哪有粮食啊?

  再说,就算有粮食,也是留着自己吃,怎么可能给亲戚吃呢?

  周大毅也不敢撑头,周大毅每月的口粮的24斤,自己都不够吃,悄悄的拿点粮食,补贴给自己的父母,别人知道了,不会说什么。

  可是,要是大办丧事的话,拿那么多粮食出来的话,别人也不是傻子,肯定知道周大毅挪用了公家的粮食啊,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一切从简吧。

  老爹活着的时候,看着老爹的面子上,凡是还能容忍一点,老爹都死了,搞那么多虚不拉几的事情干嘛?

  这个时候,不是出风头的事情,外面一天死那么多人,都是悄悄的抬出去,埋掉,周家的人,也不能出风头。

  周正明上山那天,非常冷清,一大早,周大忠,周大孝,周大仁,周大爱四个兄弟,抬着棺材,周大毅和周大国,默默的跟在后面。

  于晓珍,总是惦记着周正明的粮食,可是,送周正明最后一程的时候,借口天气太冷,担心儿子,所以,带着周先智窝在家里呢。

  周正明挺可怜的,一心为了孙子,就连最后一顿细粮,都悄悄的留给孙子,可是,孙子记得他是谁啊?

  哎,人么,就是这么现实,彭小慧居然没有反对。

  哎,都是只顾活着的人,谁管死去的人啊。

  一座坟头,悄悄的立在哪里。

  不过,最近一点,新增加的风头有点多啊。

  那是有坟头的,还有很多没有坟头的呢?

  像周大勇,像周先华,这么没有成年人,也就没后人,按照农村的规矩,他们是不允许立坟头的。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连坟头都没有,哎,名字留在那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