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种田 第342章,真格的
作者:第九片树叶的小说      更新:2020-08-25

  乡里招工事情,闹的轰轰烈烈,为了一个名额,几个生产队打的头破血流,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没办法啊,名额就那么多,乡镇户口分掉一部分,剩下来的名额,几个生产队,怎么也不够分啊。

  每月18元啊,就算为了那个工资,也要打出几条人命来。

  老乡肚子饿,营养不良,可是,打架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

  鲁长松羡慕的说道:“大毅啊,王乡的纺织厂已经开工了啊?”

  “什么?开工了?”周大毅惊讶的问道:“他们拿什么开工啊?”

  纺织厂开工,要厂房吧,要机器吧,要技术员吧,要原材料吧,现在,什么都没有,拿什么开工呢?

  “真的开工了。”鲁长松无奈的说道:“昨天,县里的领导还来了,充分表扬了李辉,说李辉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奋斗个毛啊?

  没有设备,没有原材料,怎么奋斗,都是扯淡。

  后来,周大毅终于知道了,麻的,李辉用的土办法,找一些空房子,把农村的老式织布机都整出来,集中在一起,纺织厂就办成了。

  我的天啊。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用这种古老的木结构织布机啊?

  难道李辉不知道么,这种古老的织布机织造出来的布料,都是粗糙的土布,没有任何一家工厂,需要这种土布。

  布料厂不需要,染色厂也不需要,服装厂更加不需要,唯一这些土布的地方,就是一些布料不够的家庭。

  麻的,50万元的投资,就算为了搞一些没人的土布吗?

  你好歹也买一些机器设备,至少看起来,让人觉得高大尚啊?

  据说,骑驴找马,先用土设备,把纺织厂办起来,让工人开始干活,早点创造工业总产值,然后,一边创造财富,一边朝着机械化迈进

  哇塞,想法真好,厉害啊。

  “大毅,你上次说,给机械厂的领导汇报一下,搞一个饲料厂的事情,怎么样?”鲁长松着急的问道:“厂领导没有批下来啊?”

  饲料厂?

  我晕,那是我随口说说啊,还没有报上去呢?

  就冲了那100多头猪,搞一个大型饲料厂,那不是笑话吗?

  “鲁二号,我给厂领导说了。”周大毅胡扯的说道:“可是,厂领导不同意,因为他们是机械厂,除了销售粮指标,什么都没有?”

  “没关系啊?”鲁长松热情的说道:“我们也可以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啊,没有原材料指标,我们的自己解决?”

  “你怎么解决原材料?”周大毅不信的说道:“你们种田都忙不来了,哪里还有多余的饲料指标啊?”

  “乡里都没有指标,县里更加没有指标。”周大毅叹气的说道:“这个时候,都是自己顾自己,谁还顾得了别人啊?”

  鲁长松看到自己忽悠不过去,有点郁闷了。

  机械厂不支持的话,难道自己就不能搞一个独树一帜的工厂,就不能在几个公社当中,脱颖而出?

  社办工业,能有几个选择吗?

  公社里面,穷的什么都没有,拿什么去办工厂吗?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啊?”周大毅看到鲁长松很失望,忍不住诱惑的说道。

  “老弟,都火烧眉毛了,你有什么办法,直接说,只要能行,我全力支持你。”鲁长松激动的说道。

  “最近,县里把老山和丁山两座山头批给我,要是可以开荒种植的话,种上1万亩高粱或者苞谷的话,那饲料的来源问题解决了,厂里肯定会批准的。”周大毅诱导的说道。

  “那还简单,快点种植么?”鲁长松激动的说道:“一万亩,又不是多大的事情啊,早点动起来,我们可以找县里申请拨款啊?”

  哇塞,乡里的同志,都是这么牛吗?

  一万亩啊,按照一个劳力,10工分的整劳力,一天开荒三分地的劳动量,1万亩荒地,至少需要3万个整劳力。

  一个袁庄公社,整劳力能有多少呢?

  算了一下,整个袁庄公社,差不多3000个整劳力,不可能全部抽调出来,最多可以抽调1000个整劳力,那就至少需要30天的时间。

  那仅仅是开荒的时间,还有种植呢,需要的劳力和时间更多了,而且,现在的整劳力,还顶不上以前的半劳力呢,所以,这个开荒种植,更加艰难。

  周大毅以为鲁长松知难而退呢,谁知道,第二天的时候,袁庄公社居然进行大会战方式的进行大协作。

  每个生产队,抽调200名整劳力,7个生产队,差不多1500名整劳力,分成两支队伍,一只队伍去了屋山,一只队伍去了野鸡山。

  两只队伍,相互竞赛,相互竞争,你追我赶,看看谁想完成开荒5000亩的指标。

  鲁长松做了三本账,第一本账,那是保证指标,三月底之前,每支队伍保证开荒5000亩,要在4月中旬之间,完成种植任务。

  第二本账,争取指标,要在4月中旬之前,每支队伍争取开荒1万亩,要在4月底之前,完成基本种植。

  第三本账,期望指标,要是4月底之间,每支队伍期望开荒15000亩,要是5月中旬之前,完成基本种植。

  因为到了五月份之后,小麦和油菜,开始夏收了,那个时候,所有的劳力,全部参加夏收抢收的工作,到时候,就顾不上周大毅的开荒了。

  幸好周大毅只知道鲁长松的两本账,要是知道鲁长松的第三本账的,估计要被吓晕了。

  麻的,一个队伍开荒15000亩,两只队伍,那就是3万亩啊,一个袁庄所有的耕地加起来,也才4万多亩啊?

  那可是几千名老乡,几代人,辛辛苦苦上百年,留下了多少汗,费劲多少心血,才给后人留下的,赖以生存的家底子。

  麻的,一开口3万亩,老子去哪里搞那么多种子啊?

  3万亩贫瘠的土地,一旦种满庄稼的话,不管是大旱,还是洪涝,自己都伤的起吗?

  鲁长松也是一个狂人啊,带着1500多号人,浩浩荡荡去开荒了。

  周大毅气的要打自己嘴巴,麻的,老子随口一说,你至于那么认真吗?

  一万亩啊,还是在荒山野岭种开荒出来,怎么可能?

  鲁长松也是一个瞎眼的,你看看那些老乡,要么瘦的都是骨头,盯着两个大灯笼,要么就算浮肿,浮肿的跟猪头一样,走路都在摇摆呢,还有劳力去开荒吗?

  李忠明看到上千人进山了,把他吓一跳,马上带着白羊村的老乡,还有李岗村的老乡跑路了,以为自己事情被人举报了,来抓他们的呢?

  老乡一旦动真的了,周大毅只能佩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