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种田 第355章,忧心
作者:第九片树叶的小说      更新:2020-08-25

  周大毅很开心,名不正,言不顺,现在,自己当了副厂长,虽然是临时的,可是,加油努力,也可以转正的么。

  所以,粮食问题,还是比较重要的,开荒的工作,还是不能停下来,趁着还没有到夏收,老乡都闲着,自己要多开荒,多种植。

  粮食,都是种出来的,种的越多越好,所以,周大毅打算去找田国栋,让他充分发挥他的人脉优势,找劳力给自己种田,

  田国栋也听到周大毅当临时场长的消息,坐在那里,默默的思考呢,觉得他的心思没有白费,周大毅果然能折腾,当了场长之后,底气更足了,关键是,自己修复了他和周大毅的关系,又和好如初了。

  上次,周大毅送生猪给N城机械厂的时候,居然能够想到田国栋,不等田国栋开口,主动以田国栋的名义,送了一头生猪过去。

  这个事情,让田国栋很欣慰,周大毅养猪的好手,养牛更是好手,现在当了副场长,肯定要大干一场,自己是不是要搭上这个顺风车呢?

  这个时候,田国栋和叶旭都明白了,周大毅绝对是种田的好手,当初那片半死不活的大豆,为什么高产,那是周大毅的功劳。

  可惜,明白的有点晚了,但是,也不算晚,现在,依然可以好好合作么。

  叶旭也不是傻瓜,机械厂拉走那片山芋之后,叶旭心里就有了自己的计划,今天,叶旭下乡了,先去看了看之前的大豆试验田。

  5000亩小麦啊,3000亩油菜,1000亩蚕豆啊,200亩土豆啊,400亩山芋,50亩南瓜啊,50亩胡萝卜,60亩白萝卜,80亩大白菜,60亩豌豆,50亩辣椒。

  麻的,这片庄稼,为什么长得这么好呢?

  田国栋也来溜达呢,刚才他自己的那片田地过来,田国栋又不是傻瓜,周大毅那么疯狂的种田,他怎么可能闲着呢?

  小麦和油菜,田国栋不敢大面积种植,可是,蚕豆,萝卜,大白菜,豌豆,胡萝卜之类的时令蔬菜,田国栋也种了上百亩亩,要不然,田国栋怎么有底气养猪呢?

  田国栋多精明的人,手里一点东西都没有,完全指望别人么吗?

  笑话,田国栋有那么蠢吗?

  不过,田国栋种的蚕豆,萝卜,大白菜,胡萝卜,还有豌豆,长的不怎么样,跟周大毅的相比,差的太远了。

  田国栋有点想不通,郁闷的在田间溜达呢,结果,和叶旭碰到一起,两个一起合作差不多10年呢,关系那是杠杠的。

  叶旭看着远处的庄稼,忧心忡忡的说道:“老田,今年夏收的情况,看样子不乐观啊?”

  两个人在这片土地上工作10年了,当初,一无所有,还有土匪在捣乱,能有今天的局面,他们两个人,对这片土地,还是充满感情的。

  田国栋也担心的说道:“是啊,你看看那片麦田,100多亩吧,和他麻的秃子一样,你觉得还有产量?”

  叶旭看着远处红山生产队的一大片麦田,顿时无语了,那片麦田,实在是太惨了,这还是种粮食的田吗?

  很多麦田,荒芜的跟荒地一样,什么都没有,别说麦子了,连野草都没有,与其说的麦田,不如说是荒地。

  一亩麦田,需要10斤种子呢,很多老乡,为了多打粮食,播种的时候,要多上几成,搞不好,麦种都要去掉15斤呢。

  可是,麦种撒下去了,麦苗呢?

  没有看到麦苗,麦种都没有出芽,估计都窝在泥巴里面,都当肥料了吧。

  有的麦田呢,绿油油的一大片,可是,麦子没有几根,都是野草,看起来长的不错,可是,哪有产量呢?

  小麦比较惨,可是,油菜更加惨。

  油菜这个东西,太娇气,不耐旱,也不耐涝。

  去年的秋季的大旱,真的把油菜给坑惨了,很多油菜,还没有活苗,都完蛋了。

  要是以前,这种死了的油菜苗,开春要抢时间补种的,可是,今年开春之后,老乡都跑路了,谁去补种油菜苗?

  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地,因为油菜苗死了,没有及时补种,都成了荒地了。

  可是,荒地,就算荒着,没有上面的命令,谁也不敢铲除了改种其他的作物,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荒掉。

  再说,从去年5月份开始,农村已经没有植物油的指标了,所以,油菜就算死光了,老乡的眼睛都不眨一下。

  夏收,就是小麦,油菜和早季稻,现在,小麦和油菜都没有指望了,只能指望早季稻了。

  呵呵,早季稻?

  那就是水稻了?

  你觉得,这个时候,还能指望水稻吗?

  老天爷啊,关键时刻,也来捣乱。

  今天开春之后,雨水真的很少,少的很多稻田都没秧水了,没有秧水,水稻怎么活呢?

  别看那些水稻长的挺好,可是,结稻穗的时候,都是稻瘪子,没有产量,一旦收获,空欢喜一场。

  田国栋作为养殖场的场长,对粮食的产量,还不怎么关心,可是,叶旭,作为粮食局的二把手,顿时充满担心。

  粮食局,要完成上面的粮食责任计划啊,可是,看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可能还完成计划指标呢?

  “老叶,别的地方情况怎么样啊?”田国栋奢望的:“是不是比我们这里好点啊?”

  “嗯,北面的几个公社,情况好一点,毕竟靠近运河呢,能解决水的问题。”叶旭无奈的说道:“不过,按照计划指标,早季稻的亩产要达到1260斤呢,这个指标,基本不可能完成了。”

  田国栋没有说话,这个早季稻的情况,谁的心里还没数么,怎么可能达到计划指标的产量啊?

  不管是早季稻,还是晚季稻,要是真的有传中的那么高的产量,周围的老乡,怎么可能还缺粮食呢?

  “我们这里,想要种好水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水的问题。”田国栋十分真的说道:“虽然年年都在大修水利,可是,遇到大旱,水的问题,还是没有办法解决。”

  这种废话,说了很多年了,可是,有什么用呢?

  “今年的雨水,比往年的雨水少了很多。现在,早季稻都是问题了,晚季稻还不知道怎么办?”叶旭十分无奈的说道。

  “实在不行,只能像周大毅学习了,多种一点苞谷,黄豆,黑豆,还有山芋之类才行。”田国栋十分中肯的说道。

  “可是,水稻的指标,棉花的指标,这些的硬性指标啊,这个指标不完成,其他的东西,什么都种不完啊。”叶旭为难的说道。

  粮食,棉花,油料,三大作物指标,那是农村压倒一切的指标,这个指标完不成,队长下台,这种压力下,那个队长,不是为了指标,在拼命呢。

  确实,外面的情况,虽然很严重了,可是,不管是老乡,还是生产小队的队长,或者的生产队的队长,再或者的公社的领导,都只能干瞪眼了。

  祈求老天下雨吗?

  废话,现在的劳动人民,那可是心高气傲的主,伟大的劳动人民,可以改天换地,怎么可能向老天投降呢?

  老天不下雨,自己想办法,可以把大江的水,引流到这里来,所以,水利工程不能停止,还要大干特干。

  什么?

  还有修大兴水利啊?

  很多老乡,顿时不愿意了,现在,自己还有劳力吗?

  春天到了,老乡的日子好过点了,因为有野菜和野草可以救急了,你也说了,那是救急,长期的营养不良,现在的老乡,都是在熬日子啊。

  老乡忧心的不是老天,也不是田地的粮食,而是担心老乡他们自己,长期的缺乏营养,很多老乡,身体都夸了,随时可能完蛋。

  老乡可是种田的基础,他们一旦不出力的话,粮食还要保障吗?

  叶旭经常乡下,检查粮食工作,每次下乡的时候,很愤怒,也很无奈,因为所有干活的老乡,表现的非常明显,都是在磨时间,哪里还有一点种田老乡的本分啊。

  现在,粮食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很多老乡的家里,都有人熬不住了,可是,到了这个地步,就算的动物的求生本能,也要好好干活吧?

  可是,老乡的求生本能,都用在偷懒的上面了。

  叶旭很无奈啊,老天爷在捣乱啊,老乡也在捣乱啊,夏收的庄稼,再不好好抢救一下,真的没有指望了。

  一旦夏收歉收的话,已经熬不住的老乡,怎么撑得到秋收呢?

  再说,按照目前这种状态,夏种也是问题啊,一旦夏种不能保证的话,那个后果,真的难以想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