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种田 第373章,借指标
作者:第九片树叶的小说      更新:2020-08-25

  周大毅的粮食大丰收了,别的不多,就是山芋多得很,足足260万斤啊,那么山芋,粮仓放不下,只能堆在外面。

  不行,这么多山芋,不能放在自己手里,万一烂掉的话,自己真是造孽啊。

  造福老乡,必须要造福老乡。

  谁对自己好,自己心里有数,这个时候,还人情的时候到了。

  周大毅有这个想法,可是,还没有行动了,老乡就主动找上门了。

  废话,早起的鸟儿有虫子吃,为什么要等呢?

  鲁长松和严世劲,一大早,就来找周大毅,看到外面都是山芋,充满了激动。

  严世劲嘲笑的说道:“李辉那个蠢货啊,要不是他把周大毅赶走,这么多山芋,王乡公社怎么吃的完啊?”

  “呵呵,别说王乡公社,就算加上我们袁庄公社,也是一样吃不完啊?”鲁长松乐呵呵的说道:“足够全县的老乡,吃上一两个月了。”

  “哎,李辉那个蠢货啊。”严世劲鄙视的说道:“不过,要感谢李辉这个大好人啊,要不然,我们今年的日子,要难过了啊。”

  “哈哈,是啊,回头送一面锦旗给李辉。”鲁长松讽刺的说道。

  周大毅看到严世劲和鲁长松在那里满脸笑容的讨论着,忍不住走出来,大声问道:“严一号,说什么呢,怎么那么开心啊?”

  “哈哈,大毅啊,看到的山芋太多,担心你吃不完啊。”严世劲马上把李辉的事情扔到一边去了,开始集中精明,攻山头,借粮食。

  “那你打算的借调呢,还是打算置换呢?”周大毅笑呵呵的。

  “我想置换啊,你愿意吗?”严世劲没好气的说道。

  借调,那是要还的,可是置换呢,拿山头换,不用还,如果可以的话,谁都想要不用还的粮食吧?

  不过,袁庄公社才置换了5做山头给周大毅,都荒着哪里呢,要是继续置换的,呵呵,这么不要脸的话,严世劲有点不好意思。

  周大毅反问道:“严一号,你们答应我开荒一万亩的啊?怎么样啊?”

  “哎,畜力不够,劳力不够,这不是,找你求助来了吗?”鲁长松马上接话说道,作为二号人物,这么丢脸的事情,鲁长松当然要出面。

  “呵呵,你想怎么办啊?”周大毅稳重钓鱼台的说道。

  “呵呵,有点不好意思开口。”鲁长松红着脸说道:“借点粮食吧。”

  “可以。”周大毅痛快的说道:“多少?”

  “20万斤山芋?”鲁长松试探的说道。

  “哎呀,这么少啊?”周大毅吃惊的问道。

  “枪打出头鸟。”鲁长松无奈的说道:“粮食多了,也会惹事,只要能让老乡有力气干活就行了。”

  严世劲和鲁长松,还在为了上次被调走了40万斤粮食的事情,耿耿于怀呢,这次,表现的比较本分。

  “呵呵,老鲁,你在暗示我么?”周大毅笑呵呵的说道:“我现在就是那只出头鸟啊。对,我得让厂部,尽快把粮食拉走才行。”

  “周老弟,我可什么都没说,我就是借粮食而已。”鲁长松明哲保身的说道。

  “当然,我什么也没有听见。”周大毅配合的说道:“借你20万斤,你们拉走40万斤,多的,算我还你们人情了。”

  “那不用,公家的事情,一码归一码,周老弟,你的给粮食再多,又不是我们自己的。”严世劲摇头说道:“这样吧,周老弟,我让各个生产队,在你们这里借指标,以后,让各个生产队自己偿还。”

  “不过,周老弟,能不能均一部分蚕豆或者豌豆给我们?”严世劲期待的说道:“老乡身体有点浮肿,要吃点豆子,才能消除浮肿。”

  “可以,严一号,你开条子就行。”周大毅点头说道:“山芋的指标,不超过40万,蚕豆的指标,不超过1万。”

  “那谢谢周老弟了。”严世劲真诚的说道:“这样吧,我们让各个生产队,自己出面来借指标吧,粮食的事情,我们乡里,不插手,你看,可以吗?”

  乡里不插手?

  奇怪了?

  严世劲这是把到手的权力,朝着外面推啊,有点奇怪啊?

  奇怪吗?

  当然不奇怪啊。

  只要有粮食,让老乡熬过这个坎就行,老乡自己借的粮食,老乡自己还,总不能种田的老乡,白吃别人的粮食吧,那可是不劳而获吗?

  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乡里没粮食,不用县里的领导惦记着。

  这个时候,任何一个乡,都是在等着县里的返销粮指标,可是,上次县里同志的做法,实在太寒心了。

  县里的同志一直都在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要给领导增加麻烦,可是,前面说的话,看到别人用自己的办法搞到粮食之后,立马当做放屁了,这个时候,居然还征调老乡的粮食。

  麻的,你让老乡自力更生,可是,那是老乡借调过来的粮食啊,你们凭什么二话不说,就调走了呢?

  所以,吃了这个闷亏之后,严世劲就学聪明了,想起来化整为零的手段,要是粮食都在乡里的手里,那么县里的领导,肯定会惦记这笔粮食。

  可是,如果粮食在各个生产队,或者生产小队的手里,县里的领导,他们怎么会知道呢,而且,就算知道了,也没有办法征调粮食。

  要是以前,严世劲他们,肯定的想尽一些办法,完成上面的指标,可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老乡过得实在太苦了。

  组织性,原则性很强的严世劲,都忍不住同情老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还是希望多照顾一点老乡了。

  城市的生活,和乡下的生活,那个差距,大家都看在眼里呢,再说,严世劲是袁庄公社的一把手,当然要为袁庄公社的老乡负责啊。

  周大毅想明白了严世劲的做法之后,非常支持的说道:“行,没有问题,严一号,你审核指标,我出粮食啊。”

  这就是默契,相互合作的默契,要是周大毅不同意,只认准乡里的话,那严世劲他们比较难做了。

  因为李辉的例子就在那里呢,前脚拉走的20万斤山芋,老乡还没有分到粮食呢,县里的指标就来了,5万斤山芋,就这么没有了。

  结果,王乡公社的老乡,都恨死李辉了,认为李辉拿着他们的血汗粮食,去讨好上面的领导。

  可是,20万斤粮食,只给县里5万斤,县里的领导,也觉得李辉不服从大局,有点小团体主义,李辉么,搬起指头砸自己的脚。

  要不然,鲁长松怎么只开口借20万斤呢,就是担心县里惦记,现在好了,一斤粮食都不用借,那是生产队和养殖场的事情,乡里不惨祸了。

  相互配合,接下来,几个人的关系,更加亲近了。

  周大毅笑呵呵的说道:“严一号,我这里有一些茶叶的种子,能不能组织劳力帮我种了啊?”

  “当然没有问题?”严世劲不在乎的说道:“多少亩?”

  “1000多亩的样子。”周大毅解释说道:“茶树,种植比较简单,种完之后,浇点水就行了,活苗的事情,就不用管了。”

  “才1000亩啊?”鲁长松轻松的说道:“当然没有问题,你把种子给我们,明天我就安排人手给你种了。”

  茶树的种子,都是马宁给的,可是,马宁比较惨,去年的茶树,因为大旱,死的差不多的,茶场的计划,严重耽搁了。

  要重启茶场,问题太多了,最关键的没有劳力,马宁手里没有粮食,根本找不到劳力干活。

  是啊,哪有劳力呢?

  白羊生产队和李岗生产队的老乡,都在帮周大毅开荒呢,现在,整个王乡公社,都在办周大毅开荒了,马宁手里,除了钱多,其他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