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种田 第389章,眼红
作者:第九片树叶的小说      更新:2020-08-25

  鲁长松一脸的无奈,带着几个同志,有气没力的朝着养殖场的走过来了。

  那几个同志,高高在上的神情,穿着干部装,上面的口袋,还插着一直钢笔,一看,那就是领导的姿态啊。

  又来不速之客啊。

  这又是哪一路神仙啊?。

  “鲁二号,你们找我啊?”周大毅硬着头皮上前问道。

  “周老弟,这是省里下来的夏收工作组的陶元山,陶组长,这次过来,找你了解一点情况。”鲁长松介绍的说道。

  “陶组长,别看周老弟的年轻,可是,那是响当当的小伙子,那可是N城机械厂养殖场的负责人,都是自己的同志,你有什么问题,直接问吧。”鲁长松介绍的说道。

  那个陶元山认真的打量一下周大毅,N城机械厂,他当然知道,都在一个城市,谁还不知道哪家单位的情况吗?

  “小周同志,找你了解一点情况,都是工作需要,请你不要介意。”陶元山虽然不在乎周大毅,可是,机械厂的面子,还是要照顾的。

  “嗯,领导请吩咐啊?”周大毅客气的说道。

  “昨天,我在王乡公社的红山一带,看到5000多麦田,还有3000多亩油菜,据说,那片粮食,都属于你们单位?”陶元山直接问道。

  “是啊。”周大毅解释说道:“当初,那一片都是荒地,是我们单位,组织人手开荒种植,就连种子,都是县里粮食局帮忙借调的?”

  “小周同志,我有几个问题,想找你核实?”陶元山不客气的问道。

  “嗯,你说啊?”周大毅点头说道。

  “你的养殖场,在袁庄公社,可是,你怎么想到去王乡公社去开荒呢?”陶元山好奇的问道。

  “陶组长,那片土地,不是王乡公社的。”周大毅纠正的说道:“那是红山养殖场的,红山养殖场,属于江东制造总厂的下属养殖场。”

  “我么,原来也属于江东制造总厂,后来去了N城机械厂,所以,我和江东制造总厂合作,那是正常的事情,不知道,你想了解什么呢?”周大毅解释的说道。

  陶元山有点晕了,怎么又冒出了一个江东制造总厂呢?

  那个单位,可不好惹啊?

  “那片土地,不是属于王乡公社的吗?”陶元山吃惊的问道?

  “以前的属于王乡公社,可是,后来划给了江东制造总厂做养殖场,和王乡公社没有关系?”周大毅解释说道。

  “小周同志,那你的意思,那片小麦,不在计划指标粮食之类吗?”陶元山紧张的问道。

  “那肯定的。”周大毅甩黑锅的说道:“养殖场的所有粮食,都是作为饲料粮的指标,最后怎么处理,那是领导的事情。”

  “那片油菜呢?”陶元山紧张的问道。

  “油菜也是一样。”周大毅提醒的说道:“还有,浮山的一片苞谷,那片苞谷,也是养殖场开荒种的庄稼,到时候,也是养殖场的饲料粮指标。”

  “可是,小麦的统购的粮食吧?”陶元山不甘心的说道。

  “陶组长,你想表达什么意思啊?”周大毅装糊涂的问道。

  “小麦,油菜,那是统购统销的物资,必须由公家制定的单位负责,你们虽然种了小麦,可是,不能买卖小麦?”陶元山提醒的说道:“小麦,要交给我们,统一处理?”

  “我们不买卖小麦,再说,我们单位,又不缺钱,至于去买卖粮食吗?”周大毅拉着虎皮说道。

  “5000亩小麦,亩产300斤,那就是150万,你们单位能吃的完吗?”陶元山提醒的说道:“3000亩油菜,,亩产200斤,那就是60万斤,把油当水喝吗?”

  麻的,想摘桃子啊?

  你做梦吧?

  周大毅提醒的说道:“我们机械厂有6000多人,江东制造总厂,有3万多人,加在一起,差不多4万人,就算有150万斤小麦,平均下来,一个人不到40斤,我想,内部可以消化了。”

  “油菜也是一样,60万斤油菜籽,也是18万斤菜油,每人4斤多点,那就差不多。”周大毅算账的说道。

  “再说,组建养殖场,那是我们单位,相应上面的号召,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己解决粮食问题,上面可是明文规定的:单位种的粮食,归各个单位支配。陶组长,这个问题,你应该很清楚才对吧。”周大毅反问道。

  “好吧,我就是了解一下,既然那片粮食,属于N城机械厂,那就没有问题了。”陶组长看到周大毅不好对付,轻飘飘的带过,解释的说道:“我就是担心,下面的同志,故意隐瞒粮食产量。”

  啊?

  不是吧?

  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不放下怎么办?

  周大毅背后有机械厂撑腰,陶元山再厉害,属于农业系统,难道还敢去抢工业系统的粮食么。

  种田的人,找不种田的人要粮食,这话要是传出去,农业系统的脸面还要不要啊?

  “小周同志,要是你们有多余的粮食,可以卖给我们,我们可以当做返销粮指标,留给你们单位做预备粮指标。”陶元山换了语气的说道。

  “谢谢陶组长。”周大毅推脱的说道:“我只是负责种田,可是,粮食怎么分配的问题,那不是我说了算的?”

  陶组长觉得周大毅说的对,毕竟周大毅的年纪摆在哪里,任何一个单位,都不可能把那么多粮食,交在一个孩子手上,否者,那是对组织不负责。

  城市里面,缺粮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所以,为了这次夏收,省里专门成立夏收工作组,他们的任务,就是为了这次夏收的粮食。

  陶元山这个工作组,负责袁庄公司,王乡公社,磨乡公社的夏收工作,这次的任务很重,按照上面的计划指标,小麦的亩产,要到750斤。

  结果,到了乡下之后,陶元山傻眼了,因为目前的情况下,小麦的亩产,别说750斤了,能够达到150斤,就算老天保佑了。

  就在陶元山觉得没有希望的时候,眼前突出出现一大片小麦,超过5000亩,而且涨势非常喜人。

  5000亩小麦啊,这个数量了不少啊,要知道,整个袁庄公社,因为山区比较多,小麦的种植面积比较大,可是,全部加起来,也才3000多亩小麦。

  关键是产量上差距太大了,周大毅的一亩小麦,顶的上别人的2亩,红山那片5000亩小麦的产量,比三个公社小麦的产量加起来都要多。

  这种情况下,陶元山当然心动了,就好像一个嘴馋的人,眼前出现一只小肥羊,当然顺手撸几把,万一撸到一块肉,那不是意外之喜呢,就算什么都没有撸到,自己也没有损失啊。

  走了?

  周大毅有点诧异。

  工作组长,他们可是穿着黄马褂的钦差大臣啊,别说生产队的那些土霸王,就算鲁长松他们这些领导,在这些钦差大臣面前,都是胆战心惊,生怕一点不满意,尚方宝剑亮出来了。

  可是,威名赫赫的钦差大臣,就这么溜达一圈,无疾而终了吗?

  不走怎么办?

  别看陶元山很牛气,可是,那是针对那些土霸王而言,可是,不管在N城机械厂眼里,还是在江东制造总厂的眼里,陶元山算个屁。

  想在他们嘴里抢粮食,做梦。

  陶元山又不是傻瓜,既然惹不起,怎么可能做那些自不量力的神情呢?

  周大毅还没有意识到呢,可是他抱得大腿,又粗,又大,又长,又硬的那种,至少一般的人,会保持对机械厂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