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种田 第395章,丰收
作者:第九片树叶的小说      更新:2020-08-25

  陶元山阴沉脸色,看着远处的忙碌的景象,疑惑的问道:“小骆,你知道这个养殖场,当初谁批的吗?怎么把那么一大块肥沃的田地,批给别人做养殖场,这不是影响全省粮食生产的大局?”

  陶元山心情不好,嘴边的一大块肥肉,可是,别人在品尝,自己只能干看着,没有自己的份啊。

  粮食生产是大局,原则上,任何项目,都不能占用大面积的耕地,特别的肥沃的良田,所以,陶元山不甘心。

  骆贵华解释的说道:“陶组长,这一带,以前就是养殖场的范围,不过,当初是养牛的,后来,不是解决大牲口么,牛没有了,就荒废了,去年年底的时候,划给了老田继续搞养殖场。”

  “这一代,明明都是肥沃的良田吗,怎么变成荒地了呢?”陶元山气愤的说道。

  “这片土地,本来是高产的大豆试验田,当时的负责人还是田国栋呢。”陶元山上眼药的说道:“后来,在李辉手里荒废了,就成了荒地了。”

  李辉这个人,比较讨厌,骆贵华也不喜欢他,有上眼药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而且,骆贵华也没有说错,这片大豆试验田,还有养殖场,确实毁在李辉的手里。

  哦?

  陶元山有点明白了怎么回事了,田国栋的项目,可是,人走茶凉,李辉看不上,所以荒废了。

  可是,田国栋杀了回马枪,把这片良田要回来,重新搞养殖场,结果,又大丰收了。

  所以,李辉是蠢货,把这么好的良田,白白送给别人了,让县里损失了惨重,所以,都是李辉的罪过。

  “小骆,我们的责任很重啊,要是完不成粮食指标,我们都落不到好啊?”陶元山提醒的说道。

  骆贵华应付的说道:“我也知道啊,我在想办法呢?”

  想办法?

  想个屁办法。

  骆贵华代表县里,去年秋收之前,来到这片土地之后,就一直留在这里搞粮食生产,结果呢,差点被饿死,伤心失落之后,也不搞粮食了,尽搞徐璐了。

  搞徐璐的时候,也要胆战心惊啊,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安全措施啊,万一搞出人命了,骆贵华就要倒霉了,可是,没有想到,一下子又来了工作组。

  省里的工作组来了之后,骆贵华一下子成了边缘人物了,现在,失势的骆贵华,连徐家都护不住了,徐璐都不让骆贵华耕田了。

  这种情况下,陶元山还想让骆贵华卖力解决粮食,那不是扯淡吗?

  熬到这次夏收结束,骆贵华一年的期限到了之后,立马回城,坚决不留在这里,简直就算遭罪。

  “哦,对了,陶组长,我们住的这个房子,还是周场长呢?”骆贵华恶心的说道:“他们单位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会不会把我们赶出去啊?”

  “啊?”陶元山惊讶的问道:“这房子不是村里的吗?”

  “不是,这是周场长的房子。”骆贵华刺激的说道:“以前,周场长负责这一代的养殖场,所以,房子盖在养殖场边上。”

  “后来周场长去了屋山养殖场,这里的房子空着,暂时借给我住而已。”骆贵华解释说道。

  陶元山听到这个理由,顿时郁闷的要死,想搬走,可是,有点不舍得啊,因为周大毅房子附近有几颗果树。

  特别是李子树,现在树上都是李子呢,随时都可以吃,酸甜酸甜的,味道很好,就算陶元山是省里来的,可是,在N城,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干事,哪能吃到的李子呢?

  李子树过后,还有桃树;桃树过后,还有梨树;梨树过后,还有枣树,住在这里,水果还真的不少。

  王清树和钱晓峰溜达一圈之后,回来了卡车这边,他们都是有备而来,已经把帐篷给支起来了。

  麻的,不亏是大工厂出来的人,真是财大气粗,居然还带着帐篷,以前,老乡参加大会战,都是露天宿地啊。

  周大毅把去年的茶叶,拿了出来,泡了两大桶,等着那些干活的工人累了之后,可以及时的补充水分。

  王清树好奇的问道:“小周,这片油菜田,有多少亩啊?”

  “3000亩的样子?”周大毅解释说道。

  王清树激动的说道:“大毅,这片油菜田,都是我们的吗?”

  “领导,几家分,我们有三分之一。”周大毅解释说道:“现在,公社的老乡,都在夏收呢,我们找不到劳力,只能找厂部求援了。”

  “当然没有问题了。”王清树满意的说道:“你放心,我们机械厂,就是你坚强的后盾,人手不够,随时给我们发电报。”

  当然满意了,三分之一的话,那就是1000亩,天上白白掉油水的好事情,王清树怎么可能不满意?

  就算和王清树最不对付的曾令辉,听到有油菜籽的时候,也是双手双脚的表示赞成,这不都是王清树的威信吗?

  “大毅,这片油菜,亩产有多少啊?”王清树开心的问道。

  以前,王清树喊周大毅为“小周”,可是,现在亲密喊“大毅”了,说明两个人关系,更进一步。

  “200斤应该没有问题吧?”周大毅保守的说道。

  哇塞,这个产量不低了,外面的油菜田,亩产很有150斤,就是高产了,可是,周大毅这里的平均产量都有200斤,绝对的高产啊。

  “1000亩,200斤,那就是20万斤啊?”王清树算账的说道:“那就是6万斤菜籽油啊,我们有6000多人,每人差不多9斤,一年多的油水都有了啊?”

  王清树很兴奋,麻的,一年不缺油水啊,多好的事情啊。

  “国栋,我们只有500亩吗?”钱晓峰惋惜的说道:“有点少吧?”

  “钱厂长,500亩,亩产200斤,差不多10万斤,四成出油,那是4万多斤,这个数量,不少了啊?”田国栋算账的说道。

  钱晓峰听到4万斤之后,忍不住激动起来,麻的,刚才纯粹的眼红,可是,一算账,才发现,自己的收获也不小啊。

  因为钱晓峰感受到了植物油的紧张,前段时间,为了油的问题,托了多少关系,花了多少人情,才搞了几百斤植物油。

  而且,那个植物油,可不是菜籽油啊,都是棉籽油和豆油,特别是那个棉籽油,那个味道,真的不好吃。

  豆油,就是大豆油,这个年代,老乡不喜欢大豆油,不是因为营养的问题,而是身体吸引的问题。

  菜籽油,人体吸收的程度非常高,所以,那是金贵的细油,可是,大豆油呢,那就是粗油,同等情况下,老乡都是喜欢菜籽油。

  以前,城市里面,植物油的标准是6两每人每月,可是,现在呢,3两每人每月,就这个标准,还是不能兑现的。

  可是,现在呢,一下子有几万斤,还是菜籽油,至少味道纯正很多,就算全场有3万多人,省着点,够大半年了的标准了。

  田国栋补充的说道:“钱厂长,我在山坡那边,还种了很多大豆和花生,要是油水不够的话,到了秋收的时候,多榨点花生油,大豆油也行。”

  还有大豆和花生?

  花生油?

  有点浪费吧?

  钱晓峰的心情好多了,他也理解,田国栋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已经非常难得,自己的要求,也不能太过分。

  江东制造总厂的下属的养殖场,有好几家呢,还有专门的农场呢,结果呢,谁有田国栋本事,不但提供粗粮,还能提供蔬菜,现在,连菜籽油都有了。

  不怕不识货,就怕对比,一比之下,田国栋的能力,还是非常拔尖,这些都是钱晓峰的功劳。

  不管是N城机械厂,还是江东制造总厂,马上开始干活了,这么多油菜,那个劳动量可不低,没有六七天的时间,根本收不完啊。

  收获油菜籽的事情,不用周大毅操心,田国栋全包了,不管是那个单位的份额,先把油菜籽收获了再说。

  虽然江东制造总厂的份额比较少一点,可是,钱晓峰心里也明白,今年的这批油菜,肯定都是周大毅的功劳。

  所以,干活的时候,也不用那么计较,再说,周大毅杀了一头猪呢,钱晓峰他们吃肉的时候,也没有客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