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种田 第421章,重视
作者:第九片树叶的小说      更新:2020-08-25

  今天的鲜茶叶,差不多300斤,看来,杂粮的吸引力,比自己想象的要大,为了所谓的粮食,老乡也真够拼的。

  周大毅看着徐璐在那里认真的记账了,打断的说道:“徐璐,天黑了,你跟着七队的老乡一起回去吧?”

  徐璐惊慌的说道:“周队长,你不要我记账了?”

  记账啊,可是有8个工分,很多劳力,辛辛苦苦干一天,也只不过8个工分,这么轻松的差事,谁愿意放弃啊。

  “回去吧,要不然,你爸爸又要担心了。”想到昨晚的闹剧,周大毅不想惹麻烦,干脆的说道。

  徐璐的眼泪,忽的的控制不住了,伤心,难过,失望。

  自己有心照顾徐璐,可是,徐文海不放心,何必惹麻烦呢?

  经过昨天晚上的一顿饭,徐顺利和周大毅真的亲如兄弟了,这种炒茶叶的事情,也基本不用周大毅操心了。

  徐顺利,在白羊村的地盘上,那可是土霸王,谁敢在他的面前玩猫腻,所以,茶叶的事情,放心吧。

  这几天,日子过得不错,周大毅满意,徐顺利也满意,天天都有白米饭吃,采茶叶的老乡也满意,茶叶采的多,分的杂粮比较多,自家的日子也好过点。

  周小菊的日子也好上那么一点点,毕竟每天都带粮食回来,一家人都指望周小菊了,加上徐顺利老婆的警告,胡家的老妖婆,态度好多了。

  老乡在继续采茶叶,周大毅在哪里坐着发呆呢,忽然看到一个老乡,急匆匆的跑过来,大声喊道:“周队长,乡里的领导来了,徐队长让我告诉你,准备一下。”

  乡里的领导?

  周大毅还在纳闷的时候,看见几个身影,从山底下慢慢走过来了。

  咦?

  田国栋,叶旭,马宁,哎呀,这是乡里排名前三的领导,全部出动啊,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情吗?

  田国栋看到周大毅,笑呵呵的说道:“大毅,我们来看看茶园,你带着我们参观一下。”

  参观?

  就这么屁大的茶园,一眼就看过去了,参观个屁啊。

  很无奈,总共就30亩,几步就到头了。

  田国栋嫌弃的说道:“这个茶园有点小吧?”

  “是有点小。”周大毅配合的说道:“当年可是有上千亩呢,好几个山头呢,可是,都荒废了,只剩下这么一点了?”

  叶旭摘了几个小茶牙放在自己手里,又看了看老乡篮子的嫩芽,疑惑的问道:“大毅,这样的嫩芽,一天有多少斤啊?”

  “嫩芽差不多300斤,炒出来之后,干茶叶差不多70多斤。”周大毅介绍的说道:“10斤鲜茶叶,3斤干茶叶?”

  “不是吧?”田国栋失望的问道:“这个产量,也太低了吧?”

  “田一号,这个产量,非常高了。”周大毅解释说道:“你看看,就这么大的茶园,能有多少产量啊?”

  “上面又不提倡种茶树,否者,开荒500亩,那个产量,一天都是几百斤。”周大毅无奈的说道。

  开荒种茶树?

  那不可能,今年的首要任务,那是粮食产量的问题,现在,上面再三强调,粮食的产量的第一位,不可能抽调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搞什么茶场。

  原则问题,不容动摇。

  再说,茶树这个玩意,没有几年的事情,不顶事啊,不像粮食,半年种不好,那就要饿死的人节奏。

  叶旭解释的说道:“老马的一个战友,在江东茶叶公司工作,我们可以从他那里拿到指标,是出口用的,我们可以换到一些外汇指标,可以买到很多难得的东西,所以,茶叶越多越好。”

  马宁笑呵呵的说道:“出口啊,那可是光荣,我们可以用小小的茶叶,从老大哥哪里换取重要的物资。”

  外汇啊?

  多遥远的词语啊,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小乡村,也能创造外汇了,这是天大的好事情啊,要不然,叶旭和田国栋,怎么一下子都赶过来呢?

  目前,外汇的指标,也是重要指标,谁让我们穷的,每年,要从老大哥那里进口打量的物资,唯一能抵债的,就是轻工方面的一些产品,例如:棉花,瓷器,纱布,白酒,茶叶,白糖。

  茶叶,在出口方面,还是比较收欢迎的,可是,因为地域限制,因为肥料限制,产量严重不足,所以,还是比较稀罕的。

  谁不知道茶叶稀罕,看看茶叶的价格,就知道茶叶是好东西,可是,谁有本事大面积的种植呢?

  粮食的问题都没有解决,谁顾得上茶叶的问题呢?

  “大毅,现在茶叶的事情,交给马三号负责,你有事情,直接给老马汇报。”叶旭交代的说道。

  “小伙子,我们东北人,说话比较直接,我要是说话重了,你可不要哭鼻子啊。”马宁笑呵呵的说道。

  “呵呵,那不会。”周大毅讨好的说道:“领导批评我,那是为我好,督促我进步,以后争取让领导不批评,获得表扬。

  “不错,小伙子有觉悟啊。”马宁表扬的说道。

  田国栋和叶旭很快走开了,留下马宁。

  马宁虽然长的五大三粗的,可是做事还是比较认真,在哪里认真研究茶树的事情,然后又看了看远处的荒山,估计想开荒呢。

  马宁皱着眉头问道:“大毅啊,这个产量,还能想点办法吗?要是今年的茶叶产量够多,我们可以搞到化肥指标。”

  化肥?

  那个可是好东西,都是提供给国营农场的,有了化肥,粮食的产量,一下子增加好多,两三层都没有问题。

  “马三号,今年就难了。”周大毅解释说道:“春茶的采摘期,马上就要过去了,就算加大肥料,也来不及啊?”

  马宁也有点无奈,这个茶园的事情,乡里的反应太慢了,要是早点到话,还是能有点作为呢,不过,按照这样的标准,10多天的碧螺春,一天60斤的话,那就是600斤。

  600斤碧螺春,一斤5块钱,那就是3000元,还真的能够换一台拖拉机回来呢,这可是意外的收获啊。

  而且,后期还有炒青,炒青的数量,应该有小2000斤,一块钱一斤,那是就是2000元,这样一算,两台拖拉机,基本差不多了。

  马宁来了,周大毅尽量淡化自己的存在,没有必要,和领头抢风头吧,抢赢了,又能怎么样呢?

  可是,周大毅万万没有想到,马宁比自己想象的要大气多了,虽然他来了,还是,没有事事插手,小事不管,只管大事情。

  采茶叶的劳力问题,粮食补贴问题,怎么吃饭问题,这些马宁都不在乎,马宁关心的是每天的鲜茶叶有多少,干茶叶有多少,这样的产量,还能坚持几天。

  马宁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茶叶,自己的外行人,这个茶园,是周大毅搞出来,既然是他搞出来的,还是让他继续负责。

  马宁认为,周大毅的年纪虽然小,可是,牛放的好,萝卜种的好,茶叶也搞得好,既然搞得好,那就应该加油么。

  男人么,谁不喜欢权力,虽然是管理茶园的权力,可是,在老乡眼里,周大毅绝对算是一号人物。

  至少徐顺利看到马宁对周大毅的态度之后,他的态度,变得更加恭敬了。

  周大毅心情很好,茶叶的产量就要增加,这几天,新茶的数量,又增加了一大截,一天的鲜茶叶数量,达到400多斤,干茶叶也差不多100斤。

  马宁满意的说道:“大毅啊,这批茶叶的事情,你的功劳最大,你想要什么奖励啊?”

  马宁看到茶叶的产量,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拉拢周大毅,而不是过河拆桥,对于马宁来说。

  摘桃子?

  不存在。

  周大毅的种的桃树,桃子肯定的自己,周大毅哪有资格和自己抢桃子,既然自己拿走了桃子,当然要对种桃子的周大毅好点,要不然以后哪有桃子呢?

  功劳?

  老子要功劳,有什么用呢?

  周大毅的最大的期待,就是给自己发工资。

  工资,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可以有粮食补贴,就冲今年茶园的表现,以后,要把茶园拉入公社的计划指标之类,按照出工天数,给周大毅算工分。

  这个工分,和养殖场的工分,那是分开的,意思是,周大毅多拿了一份工分,算是包工吧?

  不过,要是利用茶园的优势,成立林场的话,周大毅还是有希望拿工资的,马宁的心思,当然不仅仅是一个茶园了。

  马宁想把茶园,果园,还有几座山头,组合成一座林场,好好运作起来,然后,自己当林场的场长,总比王乡的三号人物,要重要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