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种田 第453章,生产队
作者:第九片树叶的小说      更新:2020-08-25

  四月份的天气,比较让人失望,好像很少下雨,总共不到10毫升,这个降雨量,实在有点少啊。

  春雨贵如油啊,一个月10毫升,那是真的比油都贵啊。

  几个公社的领导,为了这个雨水事情,头发又白了一大片。

  这个早季稻,真的太坑了,现在没有雨水,怎么办呢?

  怎么办?

  等,等到老天下雨就行了。

  不过,老天无情人有情,这个时候,新的政策来了,还是三级基本核算单位,不过,生产队的部分所有制,和向生产大队进行三包。

  原来的生产队,改为生产大队,原来的生产小队,改名为生产队,这不仅是名字的上变化,可是权力的下放,现在,生产队基本恢复到初级社的时代了。

  当然,不可能是初级社,否者,那是走回头路,那就意味这几年政策,都是错误的,所以,现在叫做生产队时代。

  这个生产社的时代,一直惯着到70年代末的分田到户,往后的这些年,农村的基本政策,没有多大的变动了。

  不过,最关键的是,大食堂解散了,对,是解散,不是停伙,这个消息,让所有的老乡,都忍不住开心的跳起来了。

  食堂没有优越性,不节省劳动力,不节省烧柴,而且,社员吃不够标准,浪费劳力,浪费时间,吃饭不方便,一年到头吃糊涂饭。

  所以,生产队办不办食堂,完全社员自己决定,这个规定出来,那个社员还愿意办食堂,一哄而散,回家吃饭。

  之前的供给和工资三七开的规定,也取消了,不概论是包产收入,还是包产之外的收入,一律按照劳动工夫来分配,这就是高级社时代的分配方式。

  工分真的回来了,以后,老乡的所有的生活,直接和工分挂钩,不再有所谓的供给部分,靠劳动吃饭,靠汗水吃饭。

  董华山找到周大毅,笑呵呵的说道:“大毅,你的房子还一直在我们生产队,现在,上面要归还社员的财产,你的房子,按照规定,都要还给你。”

  “啊?”周大毅吃惊的问道:“房子不是说生产大队的出钱的吗?”

  “那是老黄历了。”董华山开心的说道:“再说,那是陈家的人强词夺理,现在么,都按照新的规定来,赵队长让我找你,十分肯定的说,那个房子,是你出钱盖得,那就是你的房子,房子周围的果树和宅基地,也都是你的。”

  麻的,一会是我的,一会又不是我的,真的让人受不了啊。

  “好吧,帮我谢谢赵队长了。”周大毅客气的说道。

  “大毅,原来的徐家和章家搬走了,他们的自留地,生产队要收回去了,你的自留地,还继续留给你?”董华山讨好的说道。

  “自留地?”周大毅思考一下说道:“算了吧,现在我也没有时间种啊。”

  “留给你吧。”董华山热情的说道:“现在重新划自留地呢,不要白不要,你没有时间种,你告诉我种什么,我们董家全包了。”

  周大毅对董家的恩情,帮忙种点田,算什么呢?

  “好吧,谢谢老董。”周大毅感谢的说道:“中午留下来喝几杯。”

  “不了,现在老乡好不容易有盼头了,要抓紧时间干活才行。”董华山抵制白酒的诱惑,坚定的说道。

  以前,虽然也有自留地,可是,自留地都是交给大食堂管理,就算十分团结的董家,把自留地交给大食堂之后,也是基本没人在打理过,基本都是荒地。

  现在,食堂解散了,自留地回来了,那些自留地都荒着呢,老乡着急的眼红了,现在5月份了,还不抓紧时间,拼命的抢种啊?

  以前,生产队的时代,那是严重平均啊,生产小队之间的借调,都是有借无归,社员之间的大锅饭,更加平均了。

  现在,工分回来了,从零开始,所有的老乡,都充满了干劲,没有干劲不行啊,等到夏收的时候,借口粮,那是用工分抵债了。

  想到以前,欠工分的时候,口粮都拿不到,所有的老乡,顿时更加着急了。

  周家几个兄弟,又坐在一起。

  “老五,现在工分回来了,你是继续当学徒,还是回生产队挣工分?”周大仁忍不住问道。

  七小队的条件,还是不错的,工分回来了,口粮加上工分,一年的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

  可是,种田的再不错,也顶不上工人吧?

  为什么要回来呢?

  因为周大国太废物了,徐德盛看在周大毅的面子上,那么照顾他,结果呢,烂泥扶不上墙,硬生生把饲料厂工人,得罪一个遍,把徐德盛气的不再搭理周大国。

  也不知道周大国怎么做到的,要不是看在周大毅的面子,周大国早就被赶回来了,可是,就算这样,别人都在孤立周大国。

  周大国在饲料厂的日子,比较难熬,所以,周大仁问问周大国,实在混不下去了,是不是回来种田,至少不受气。

  “三哥,我不回来种田。”周大国嫌弃的说道。

  “好吧,现在回来的话,你的工分可以定为8个工分,要是以后,那就难说了。”周大仁提醒的说道。

  周大国气呼呼的不说话。

  挣工分么,首要要定工分,以前,周大仁只有6个工分,可是,现在周大仁是记工员,理所当然的10个工分。

  剩下的事情,就是周家兄弟的工分了,不用说了,周大忠,周大孝,周大爱,全部都是十个工分。

  周家的兄弟很高兴,工分回来了,自己开火了,特别是周大仁和周大爱,家里有工人,那个生活,在生产队肯定的顶尖了。

  周大忠看了看自己的女儿周先红,这个不争气的东西,多好的差事,现在呢,差事没有了,人家城镇上的工业户,看得上乡下的野丫头啊。

  自以为是的周先红,要是把这个事情和周大忠商量一下,老谋深算的周大忠,肯定安排十分妥当,所以,一切都是活该。

  就在周家的人高兴的时候,彭小慧回来了,顿时,周家的兄弟都郁闷了,县城的生活不好吗,为什么要回到乡下呢?

  什么?

  外婆不行吗?

  切,过年的时候,就说不行,想吃猪肉饺子,现在又不行了,难道又想吃猪肉饺子吗?

  人生七十古来稀,外婆都73了,也该走了吧,留在这里干嘛呢?

  周家的兄弟不在乎,可是,彭小慧在乎啊,收拾一下行李,带着口粮去了彭家,一点也不在乎工分的事情,反正有儿子养活,不用担心。

  刘全海家里比较郁闷,因为定工分的时候,他只有5个工分,算是半劳力了,刘全海不服气,凭什么啊?

  不但刘全海只有5个工分,刘大田也只有8个工分,因为刘大田劳力不够,只有8个工分。

  刘全海不服气,想打架吗?

  可是,刘全海的底气不足,因为刘全堂居然没有帮刘全海他们说话,这个事情,有点奇怪啊。

  以前,他们刘家人,都是一窝子一起上啊,这次,怎么不护窝子呢?

  刘全堂阴沉着脸,什么话都没说,还打架?

  为了刘全海儿子的事情?

  自己已经够惨了,再打几次,生产队都混不下去了。

  胡志全有点遗憾,这次生产队的工分回来了,以后借调生产队的劳动力,那就比较麻烦了,不能免费借调了,要算工分了。

  而且,生产队的自主权大了,就算你给他们算工分,可是,他们要是不愿意的话,你也没有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