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金牌律师 第一百章 这个问题解释一下(求订阅,求票票)
作者:长篇累读的小说      更新:2020-11-02

  好巧不巧的,郑嘉明走开之后,张远的电话又响了起来。

  黄立明?

  看到来电显示,张远突然醒悟过来,已经好久没有去过自己投资的黄立明他们那里了。

  “黄哥,有事?”

  相处的熟悉了,大家又成为了一个团队,互相之间的称呼也有了改变。

  “有好事!”

  从声音里便能听出电话那头的黄立明,情绪十分激动,

  “有天使投资人约我们去面谈了。

  就在明天。

  你这边的时间有没有问题?”

  明天?

  张远刚刚整理了手头的工作,接下来的几天都不忙碌,明天一起面见投资人当然是没问题的。

  “明天可以,你把时间和地点发给我。

  哦对了,最好把对方的公司名称也一起发给我,我提前查一下资料。”

  说这话的时候,张远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

  不然反而显得鬼鬼祟祟。

  等到挂断电话,坐在身后的马明又得开始局部范围内的八卦了。

  “看来又有业务上门了呀,张律师。

  你说你这究竟是实力的关系,还是运气的原因呢?

  怎么案子跟潘奎似的,一个接着一个?”

  “瞧你这话说的,当然是实力的原因了。

  你要知道,就我而言,除了实力之外,其他的资本等于零!”

  张远面带得意的笑了笑。

  投资的事情,张远一直没有对其他人说,而且也没有打算要说,所以黄立明的电话就让主管觉得是去面谈案件吧。

  “滚!”

  马明笑骂了一声,没再说话。

  此时,黄立明也已经将信息发了过来。

  张远打开一看,是一家名叫“明创资本”的股权投资公司。

  对于股权投资,张远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对这家公司并不了解,也是第一次听说。

  但明天就要去面谈了,花点时间好好研究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知己知彼还是很有必要的嘛!

  ******

  第二天一早,张远如约提前了十来分钟到达了明创资本所在的基石大厦楼下。

  等了一会儿,黄立明和吴谦、蒋建国三人也都到达。

  他们是团队里的骨干,也是股权份额最多的三人。

  所以这一次来见投资人,几个人放下手头的工作,一起都来了。

  互相打过招呼之后,由黄立明走在最前面,四人进入大厦,准时出现在了位于十五楼的明创资本的门口。

  与前台的小姐姐说明来意之后,小姐姐查了一下访客预约的名单确认身份,然后将四人带往了董事长的办公室。

  明创资本的董事长名叫冯昊,四十多岁,长得瘦瘦小小,与吴有诚看起来有几分神似。

  还有脑袋上独特的风光,让他显得十分聪明绝顶。

  “你们几人就是易企查的创业团队?”

  前台带着几人进入办公室,冯昊主动起身迎上前来。

  “对,我们就是易企查的团队的一部分。”

  黄立明作为团队的负责人,走上前与冯昊握了握手。

  “好,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

  冯昊邀请几人坐下,然后对旁边的前台小姐姐吩咐了一声,

  “去吧周经理一起叫过来。”

  “怎么样,先跟我聊聊你们的创业思路?

  是怎么会想到要做这么一个东西的呢?”

  坐下之后,冯昊亲自给众人泡起茶,随意地问道。

  “说起来,也能算是因祸得福吧。”

  黄立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第一次和投资人见面,还是让他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然后将自己一帮人被鼹鼠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接着进行劳动仲裁和诉讼,最后突然灵光一闪,想出这么一个点子的经过简单介绍了一下。

  “这么说起来,还真是因祸得福了。

  不然现在的你们,应该还留在鼹鼠公司享受福报吧,哈哈哈……”

  冯昊开了个玩笑,让现场的气氛轻松了不少。

  “即是因祸得福,也是机缘巧合。”

  黄立明点点头。

  这时候,周经理也抱着电脑走了进来。

  “小周,你先把电脑连上投影仪,我们一起再过一遍他们的计划书。”

  “嗯。”

  名叫周玲的投资经理点点头,飞快地将电脑连接上投影仪,接着也打开了黄立明们制作的ppt。

  “好了,咱们进入正题。

  就先请黄总给我们详细解释一下你们的产品吧。”

  冯昊说道。

  黄立明与张远几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勇敢地站了起来,拿着周经理递过来的遥控器,走到投影仪的幕布旁边。

  对于ppt的讲解,黄立明已经在私下里练习过许多遍。

  而且也是无数次地站在自己的团队面前进行模拟。

  所以这回介绍起来,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也难免紧张,但很快就进入了状态,越来越顺畅。

  “暂时的盈利模式就是这样。

  不过这些盈利模式还只是估算,具体怎么做,还是会根据产品的发展进行选择性地调整,尽量使公司和用户之间达到双赢。”

  “盈利的事情不着急。”

  冯昊听完,点点头道,

  “那么这一次融资你们需要多少钱?准备出让多少股份?”

  “资金的话,我们大概算了一下。

  目前的团队基本上不领工资,日常的开销也很少,所以行政和人事这一块我们可以省下不少钱。

  所以基于应付未来半年到一年的开销需求,我们打算融资一百万,同时出让百分之十的股权。”

  “百分之十,一百万,也就是估值一千万。

  固定的开销不大,所以你们准备把绝大部分的资金都用到市场的开拓上去是吗?”

  冯昊端起一杯茶盏,浅浅地抿了一口。

  “是的,我们准备尽快拓展市场。尽可能积累流量和数据,帮助我们产品进行更新迭代。

  不过这笔融资也不全是用于市场的拓展。

  我们会用一部分的资金充实团队,为团队寻找一位市场方面的专业人才。”

  “嗯,这一点我很认同。”

  冯昊说道,

  “从你对团队的介绍来看,你们的团队不缺技术,而知道自己的弊端这一点很重要。

  而且拿到投资之后的用法我也很满意。”

  “谢谢冯总!”

  冯昊的表态,让包括张远在内的黄立明一行人十分激动。

  这满意,那认同的,这不明摆地是在表达着资本对团队和项目的认可嘛!

  看来今天见的第一个投资人就很有戏。

  接下来要见的还有几波,要不要再把融资方案调整得对自己更有利一些?

  然后再来个反选?

  不过不急,认可在先,接下来肯定就是协商投资额,股份占比的事情。

  几人满心欢喜地期待着。

  “不过。”

  只是没想到,对什么都很满意的冯昊的手下,周玲突然代替自己的董事长来了个转折,

  “有个问题还需要你们解释一下。”

  周玲将电脑和投影仪的连接断开,然后拿出手机以投影的方式将手机界面投射到幕布上。

  “这个‘查一查’和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周玲点开手机里的一个名为查一查的app,锐利的眼神也投射到了黄立明、张远等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