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学概论 第38章 狼狈为奸
作者:炎炎正好眠的小说      更新:2020-09-05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音乐软件里的音源盈利有多高。举个例子,周董的告白气球16年发行,一首歌三块钱,在某音乐软件里卖出上千万份!一首歌三千多万,夸不夸张?

  音源的意思就是不需要刻录光盘,只需要把音乐的源文件上传到网上,因此形成的收入。

  但是这个年代,网上的版权意识非常差,很多人都是白瞟为主,但华夏那么多人,只要有一部分人愿意付费,那收入都是以十万为基本单位的。

  “没问题,合作愉快。”

  如果何远没记错,很多音乐软件现在已经在有了会员这项服务,再过一段时间,这个趋势会越来越突出,到14年左右,几乎已经开始限制白瞟了,为内容付费几乎是常态了。

  所以他并不担心这个谈判的问题,所有的这些互联网大佬没一个是傻子,能赚钱的买卖没人会拒绝,最多就是利益分成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我研究了一下华夏的一线明星,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喜欢炒作买热搜对不对?”

  “额……”

  这个问题好尴尬啊,连外国的朋友都在质疑自己国家的明星只会炒作买热搜,这你叫何远如何回答。

  有没有一心扑在作品上的艺人?当然有,朴永浩说的只是大多数人而已。

  “所以朴社长有什么想法?”

  “我的想法是需不需要找个明星炒作一下,先把智恩的热度炒起来再说?”

  你可别以为loen是吃素的公司,虽然除了智恩,他们公司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艺人,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会炒作。

  恰恰相反,他们的炒作很厉害。

  先是智恩出道时的“三段高音”,说句实话,智恩的唱歌水平怎么样?确实不错,算是同龄人里面出类拔萃的,但是有必要吹到神级的地步?没有。

  说句实话,跟智恩同龄的偶像里面阿粉的恩地还有姐妹团里的孝琳,唱功都是比她强的,甚至孝琳还去参加半岛版的我是歌手,建议观看一下现场版,真的slay。

  那为什么那么多人吹?还不是节奏带得好。

  接下来就开始炒作什么“国民妹妹”,长相清纯啊,人美歌甜啊,善良单纯啊,这种人设就跟不要钱一样往上套,摆明了照抄胜基兄的“国民弟弟”炒作套路。

  如果何远没有突然冒出来,很可能她就要搞出“手滑门”事件了。

  其实就是和银赫的亲密照被她自己“不小心”传到了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这是不是代表她真的跟银赫在谈恋爱要打一个问号,因为事件发生后很快,男方的公司就发表了声明,澄清了谣言,而用的理由是:“智恩生病了,银赫只是去探望而已,两人是至交好友”。

  是不是好友不好说,但以s-m的尿性,反应速度如此之快是绝对有问题的。

  一个公关事件,如果没有提前收到消息,从事件的发酵到统一口径,再到发声明澄清,需要的时间可不短哈,尤其是s-m公司一贯的尿性就是先让绯闻发酵一段时间,先把当事人的热度炒上去,然后再进行澄清。

  加上这是女方单方面的上传照片,倾向于是女方的公司设计的炒作,只不过s-m公司提前接到了消息,选择了不配合而已。

  否则这些反常的操作根本没法解释啊。

  至于手滑?别逗了,一般人发个朋友圈都得考虑再三:要给谁看,需不需要屏蔽爸妈,言辞是文艺一点还是霸气一点。一个明星,平时言论都被管制的厉害,他们发个通稿工作人员至少得想几个小时,你说手滑就手滑?

  所以智恩到底是个什么性格,绝对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不过既然提出来了,何远立马打蛇随棍上:“何必要去找其它人呢?这里不是有现成的嘛?”

  朴永浩眯起了眼睛,面前的年轻人很有想法嘛:“你是说你自己?不过你现在不是在拍假想结婚节目嘛?”

  “所以才有话题度啊!你想想看,一个现代版的陈世美,一个当今社会的渣男,脚踏两只船,欺骗无知美少女,啧啧,我听着都想骂两句。”

  朴永浩大笑出声:“何先生。”

  “嗯?”

  “能跟您合作真是太愉快了。”

  少时的黑海事件真的给了这些从事娱乐业的人不知道多少启发,人们对于什么事情感兴趣,黑粉也是粉,如何洗白,简直是经典案例。

  而何远不是从少时这边学会这一招的,当时他关注的是欧美的音乐圈,他是从比伯那学会的这一招。

  比伯中间有一段时间是个什么德行应该没人不知道吧,可最后他居然洗白了,也是让人叹为观止。

  总之呢,大家都懂这些道理,合作起来自然一点压力都没有,本来还想要偷偷实行炒作方案的,现在可以直接安排上了。

  双方都知情的情况下,那自然可以更好的配合。

  “我个人觉得吧,现在这个时机有点太早了,还是等作品都弄好了,再来这么一出,争取效果最大化。”

  “这个当然没问题。不过这次你回国还是主要以前面两项任务为主,钱很快就会到位的。”

  何远没想到自己只是到半岛出一趟差,居然有这样意想不到的收获,简直太幸运了。

  至于智恩,她应该会同意吧。

  何远还不清楚半岛偶像的地位是什么一个水平,但是他知道在华夏,偶像就是资本市场的玩物,大家坐下来聊一聊,今天捧哪个明星,然后一堆资源堆上去,热搜天天买,这个偶像立马就能红起来。然后就开始马不停蹄的赚钱模式,什么烂剧什么听都听不懂的歌发一堆,也不管这个偶像的未来发展,一旦发现他赚不到投入的资本或者已经赚够了钱,立马就成为弃子。

  残酷嘛?有一点,但不好意思,偶像并没有粉丝想象中那么重要,换下一个培养就行了。

  华夏一个音乐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市场都是这么回事,半岛那不是一样?智恩就算不同意也不能怎么样的。

  两个人狼狈为奸,一拍即合。

  带着愉悦的心情离开智恩的公司,他终于办起了正事:他来半岛是拍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