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221章朕这里刚好有一份认罪书
作者:唐晓非的小说      更新:2021-09-23

  深夜,大雪纷飞。

  兵部主事张朔急匆匆赶到了兵部郎中李光甫府中。

  “开门,快开门,我有紧急事情要见李大人。”

  门开了,准备睡觉的李光甫换了一身衣服出来。

  李光甫拿起一杯茶,慢条斯理送到嘴边,道:“这么晚了,你来我这里作甚?”

  张朔显得十分紧张,甚至有些慌乱:“大人,半个时辰前,大内中官王承恩到兵部,将顺天府这一次的抚恤金发放名录取走了。”

  李光甫手一抖,茶杯摔落在地上。

  他却浑然不觉,而是猛然站起来:“你说什么!”

  “皇帝陛下的近侍王承恩在半个时辰前,将顺天府这一次的抚恤金名录取走了!”

  “他取抚恤金名录做什么?”

  “下官去北镇抚司衙门那里打听过,说是今天北镇抚司衙门抓了守城的把总刘仁德,据说刘仁德在城门口殴打一个民妇,被出城打猎回来的皇帝抓住了,带到昭狱里去审问了。”

  “陛下亲自审问一个把总?审问出什么了?”

  “听说那个民妇的丈夫在辽东从军,战死在辽东,说没有发抚恤金,便来北京来状告。”

  “坏了!快!快去兵部一趟,将所有备案一把火烧了。”

  张朔下了一大跳:“大人,烧兵部,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现在哪里还管这么多!赶紧派人去办,要不然大家都得死!”

  “您的意思是?”

  “皇帝陛下肯定已经知道了,所以才派王承恩来取。”

  张朔瞬间脸色苍白如纸,其实他心里也已经猜到一二,所以才慌慌忙忙来找李光甫。

  他起身道:“烧兵部,这找谁去?”

  “北京城街头那么多快要饿死冻死的乞丐,快去!”

  “是!”

  这一夜,有些人睡不着了。

  第二天大一早,崇祯刚刚起来,更完衣,正在用早膳,骆养性来了。

  “什么!”听完骆养性说的,崇祯眉头立刻皱了起来,“有人要火烧兵部!”

  “是的,陛下,是北京城的几个无业游民,臣已经抓住了,严刑拷打,但并不能描述清楚背后指使的人。”

  崇祯放下筷子,站起来,沉思起来,过了一会儿才说道:“没有任何蛛丝马迹?”

  “没有。”

  “好,你下去吧,兵部守好了,没有朕的命令,一只苍蝇都不能飞进去。”

  “是!”

  第二天一大早,兵部尚书王洽发现自己进不去兵部了,兵部被锦衣卫围成了铁桶。

  兵部被围的消息立刻传开,引起了广泛的议论。

  但大臣们依然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三天后,枢密院派下去调查的结果回来了。

  一共调查了三十家殉国的,结果就是,都没有发抚恤金。

  而兵部的备案上却记载着已经发放。

  不仅仅顺天府的记载了发放,连真定府、保定府的也记载了全部发放。

  又过了两天,保定府的调查也回来了。

  同样的结果!

  明末是一个兵变高发的时代,只有你想不到的兵变,没有不可能发生的兵变。

  为什么会兵变?

  因为不发钱,不给军饷。

  也就是说大家免费卖命,还要挨饿。

  张晨现在最敏感的就是军队的军饷和军粮!

  这关乎到军队的稳定,更准确的来说,是军队对朝廷的信任。

  新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了信任和威信。

  现在兵部突然来了这么一手,如果不严惩,会有什么后果?

  告诉你,皇帝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朝廷威望和信任会快速崩塌,尤其是在新军中崩塌。

  所以这件事没有任何需要思考的,直接处理就行了。

  他现在已经不想知道是谁打算烧了兵部了,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些发放文件上有签名的,有盖章的,全部都要抓起来。

  十一月二十二日,早朝。

  皇帝坐在龙椅上,群臣们在下面。

  “兵部武选清吏司郎中李光甫!”

  李光甫心头一沉,出列道:“臣在!”

  “朕心中有一疑惑,你来给朕说说。”

  “请陛下明示。”

  “崇祯元年,辽东兵变,辽东巡抚毕自肃自杀身亡,你来告诉朕,这件事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何处?”

  李光甫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自唐以来,武人跋扈、骄躁,不听调遣,此等事多有发生,臣以为根本原因是治军不严。”

  “那毕自肃因何而自杀?”

  “士兵哗变,他自觉无颜再见陛下圣颜,遂自裁谢罪。”

  “李邦华。”

  “臣在。”

  “你来说说,辽东当年为何有哗变?”

  “因朝廷欠饷,又因军饷补给不足。”

  “韩爌,你呢?说说!”

  韩爌已经闻到了最近的风声,不过他还是如实说道:“臣也以为当年是朝廷欠饷所致。”

  “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无人作答。

  皇帝道:“诸位都认为,拖欠军饷久矣,则导致军队哗变?”

  “好,既然诸位都这么认为,看来朕的朝堂还没有到无药可救的地步。”

  他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张名单:“骆养性。”

  “臣在。”

  “这些人,全部抓起来,带到昭狱里好好审问,朕不允许有一个漏网之鱼。”

  骆养性连忙接过那份名单:“臣领旨。”

  骆养性转身道:“来人!”

  外面立刻有一队大汉将军进来了。

  骆养性开始一个个念名字,其中包括兵部郎中李光甫,兵部主事张朔,户部郎中李瑞清,户部主事张朝安等等。

  兵部郎中李光甫道:“陛下这是为何,臣等不知所犯何事!”

  他心中当然知道原因,但他已经做好了打死不承认的准备了。

  这事也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不承认。

  “不知道?”皇帝语气瞬间锋利起来,眼神仿佛也化作了一柄锋利的剑,“顺天府的抚恤金现在在何处?”

  “自然是在运输的路上。”

  “何时运出?”

  “十一月十八日运出。”

  呵,好家伙!

  崇祯抬起眉头来,到了这个时候,还能狡辩。

  这货大概就是准备说,文档流程全部先走了一遍,但是具体的执行还没有开始。

  不是臣不发钱,是臣刚开始执行,陛下您不要急。

  “那这些文书上写的十月十五日是为何?难道是朕看错了?”

  “陛下没有看错,只是银子筹备需要时间,臣等先走完流程,再开始筹备银子发钱。”

  你不得不承认,能站在朝堂上来的官员,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到了这个关头,还能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狡辩。

  只要还有一点点希望,就绝对不承认,将狡辩进行到底。

  崇祯从桌案上抽出一张供书:“李大人是不打算承认么?好好好,朕这里倒是有一份认罪书,你要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