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美食大王 第四章回家
作者:沉默散步的小说      更新:2020-10-01

  离开宋映,徐东灿骑自行车回到宿舍,拿了帆布袋回家。

  上车后,看到口袋里还有不少刚才编手链剩下的绳子和人造玉石,于是又编了一条雏菊手链。

  他虽然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

  姐姐已经出嫁了,外甥女都已经四岁。

  妹妹今年十五岁,还在读初中。

  她的脾气跟自己和姐姐都不同,是个敢爱敢恨的泼辣性子。

  参加工作后,每次回家,都会跟老妈顶起来。

  记得前世老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抱怨自己在医院生她时,是不是抱错了?怎么会有一个脾气这么火爆的女儿呢?一点都不像徐家人?

  在徐东灿看来,自己和姐姐的性格都像爸爸,老实懦弱,烂好人一个。

  而妹妹更像老妈,两个同样强势的人,才更容易针尖对麦芒,遇事就吵起来。

  不过现在她还小,没胆量跟妈妈顶嘴。

  倒是自己跟老妈已经争吵过很多次,甚至觉得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恨不得离她远远的,再也别见到她。

  现在想来,其实妈妈也没有恶意,只是性格使然,加上家里穷,爸爸又撑不起这个家,只有她这个女人站出来,充当了恶人。

  如果自己能赚到钱,让妈妈松一口气,她应该不会表现得这么粗暴,这么急功近利。

  手链很快编好了,戴在手上试了试效果,确实非常漂亮。

  妹妹肯定会喜欢这个小礼物。

  “同志,你这条手链编得好漂亮,能教教我怎么编吗?”旁边坐了一位二十四五的少妇,全程观看了他的编织过程,因为动作太快,她到现在还没搞明白,所以恳切地问道。

  现在农村普遍穷,没几个女人买得起金银饰品,如果能戴一条这样的手链,绝对美翻了。

  “不好意思。”徐东灿笑着摇摇头。“这是我自己设计的款式,还要用它来赚钱,不能外传——”

  如果是前世,他肯定大方地教她了,还包教会,毕竟公共汽车还要开很长一段时间,足以教几遍了。

  现在的他,可不会做烂好人,谁开口都答应。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真正的好东西,得送给真正值得的人。

  心里已经有了计划,如果回家后没有找到合适的赚钱办法,可以先编织一些类似的手链去赚钱,利润应该很可观。

  就怕卖不长久。

  这东西没多少技术含量,如果被有心人买去,很快就能破解出来了。

  只有不断设计新款式,拖延时间,等赚够几千块钱,有了第一笔资金,就可以开家小吃店了。

  “哦。”女人没想到他会拒绝,倒不好意思再开口。

  徐东灿把手链取下来放进口袋,闭上眼睛准备休息一会。

  这班车的终点就是龙潭乡政府所在地,而徐家庄村离得更远,还得再往里步行五里路。

  终于到站了,徐东灿下车前,向司机问了一下时间。

  听说已经过了四点,决定去乡中门口等妹妹放学,到时骑她的自行车一起回家。

  “哥,你回来了——”徐东莉推着自行车从学校出来,看到等在一边的哥哥,兴奋地大叫一声。

  妈妈一向重男轻女,有好东西总偷偷塞给哥哥,好在他记着自己这个妹妹,经常私下藏一些跟自己分享,兄妹俩感情一向不错。

  倒是大姐,因为嫁得早,很快又有了女儿,回娘家的次数比较少,感情反而变淡了许多。

  “嗯。”徐东灿应了声,随手接过自行车,把帆布包放在前面的车兜里,又从口袋里拿出十块钱递过去。“省着点花——”

  因为是走读,中午的饭菜也从家里带去的,所以妈妈几乎不给她零用钱。

  徐东灿自己有过体会,在学校没有钱非常不方便,比如饭后和同学去供销社那边闲逛,如果口袋一分钱也没有,万一有同学买东西,就会很尴尬。

  这时候的孩子,从小受艰苦朴素的教育,倒不用担心她乱花钱。

  “谢谢哥——”见他这次居然给了十块,徐东莉接过后,快速放进口袋里,似乎怕他反悔,又乐不可支地过来挽他的胳膊。

  以前哥哥总是一块两块地给,她也心满意足了。

  比起同学,她的零用钱已经比她们多了不少。

  “这个也给你。”见她财迷的模样,徐东灿笑笑装作没发现,又拿出手链,递了过去。

  “哥,你对我真的太好了。”徐东莉接过后,马上戴在手上,左看右看,喜欢得又蹦又跳。“这么漂亮的手链,你是哪里买的,花了不少钱吧!”

  小姑娘关注的重点跟男孩子不同,收到一串这么漂亮的手链,比十块钱更让她激动。

  身边走过的学生,看到他们兄妹俩打闹,都羡慕地望过来。

  这个年纪的孩子都这样,如果谁家有家人过来,就会自动先走,让他们单独说话。

  人家的哥哥真好,又是给钱,又给好玩的东西,可把他们羡慕坏了。

  “问这么多干什么?回去慢慢告诉你。”见她兴奋过度的模样,徐东灿有些不习惯,于是跨上自行车,让她跳上来,飞快地往前骑行。

  同村原本边骑边聊的同学,见他们超上来,也用力蹬起来,跟上他们的速度。

  倒有一半人没有自行车,只能步行回家,这时候三五成群,漫不经心地走着,特意不去看他们。

  很快到了村里,他下了车,推着往前走。

  他们家在村子东首的半山腰上,不过是低矮的丘陵,走几段斜坡路就到了。

  “放学了?”方玉枝这时候在院子的角落做茶叶,听到自行车声,也没转头,随口叫了一声。

  现在是早茶的季节,加工好的旗枪茶每斤可以卖一百多块,村里人每天起早摸黑,忙着摘茶叶和做茶叶,她也不例外。

  每天天一亮就出门,中午回来后把茶叶倒在竹匾里,晾干露水,吃了午饭继续摘茶叶,傍晚回来再加工,会有人挨家挨户收。

  也可以送到村里代收的点,会有人根据茶叶的好坏定价。

  现在是一天一个价,每年的茶叶收入,主要靠这几天。

  忽然听到两个人的脚步声,转头才发现儿子也回来了,脸上的喜色一闪而过,马上又瞪起眼睛。

  “还记得回来啊!”她故作生气地嚷了一句。

  对于儿子的不懂事,她依然余怒未消。

  可是看不到他,又想念得紧,所以只能安慰自己,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只好随他去了。

  “妈。”徐东灿望了她一眼,心情复杂地叫了一声。

  现在的妈妈还满头黑发,正处于中年时期,脸上的肌肤也很饱满,不像自己印象中风烛残年的模样,皮肤干瘪,一脸老年斑。

  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不敢继续看她。

  于是把自行车推进屋里,停在墙角的空地上,放下帆布包,去打水洗脸。

  接连绞了好几次毛巾,擦了好几遍脸,情绪才平复下来。

  倒了水,走到院子,看到地上的撮箕里,已经有一些做好的茶叶,随手抓了一把,放到鼻端闻了闻。

  乡下手工做的茶叶,没有放香精,所以茶香没那么浓。

  “小心些,别太用力,把茶叶捏碎了——”方玉枝见儿子没有像以前一样,回家避着自己,心里就有些满意,嘴里习惯地叮嘱了一句。

  越是在意儿子,管束就会越多,母子的关系于是走进了恶性循环,变得越来越僵,只是她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徐东灿这时候已经不在意妈妈唠叨了,所以两人才没有像以前那样,一见面又争执起来。

  妈妈电话里说没钱买化肥,肯定是骗自己,应该是想自己了,让自己回家吧!

  这几天就算每天做半斤茶叶,应该也有几百块收入了吧!

  不过他没有揭穿这个,只是点了点头,小心地把茶叶放回去。

  “对了,你的眼睛怎么了?”方玉枝注意到儿子的眼睛红红的,担心地问道。

  “没事,可能是刚才骑自行车吹了风——”徐东灿当然不可能说出实话,就随口找了个借口。“你还要炒一锅茶叶,那晚饭我来做吧!”

  妹妹这时候已经在做作业了,肯定不能让她来。

  “不用,等我炒好茶叶,再做也不晚。”方玉枝哪里要儿子干这个,连忙回答道。

  徐东灿像是没听见,进屋后开始淘米做饭。

  又打开碗柜,从里面拿出需要热一下的剩菜,放在饭架上,盖上沉重的木锅盖。

  家里做饭用的是土灶,没有经验的人,很容易把饭做得夹生或者烧焦了。

  他虽然多年没有用了,常识还在,倒不会担心这个。

  等饭煮熟了,又在屋里寻找炒菜的食材。

  现在没有大棚种植技术,四月中旬能吃的蔬菜很少,大多数瓜果刚开始爬藤,豆类也刚种下不久,只有绿叶菜已经有了一些。

  倒是毛笋虽然已经过季,依然会有几颗晚笋长出来,挖了可以炒咸菜吃。

  方玉枝炒好锅里的茶叶,进厨房看到儿子已经在动手了,感到非常欣慰。

  看来今天电话里,不是自己的错觉,儿子确实已经懂事了。

  见他找不到晚上吃的菜,于是把挂起来的篮子拿下来,从里面拿出一块酱肉,一把韭菜,还有几根野笋,放在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