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美食大王 第八十二章寻求合作
作者:沉默散步的小说      更新:2020-10-01

  “那你给自家制衣厂的定位是?”徐东灿好奇地问。

  当初做计划时,他给制衣厂的定位是替别人加工,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

  会这样安排,原因很简单,因为罗家兄妹都没有经商的经验。

  步子一下子迈得太大,容易出错。

  等他们经营一段时间后,再提醒他们自主营销的好处。

  那时候多招一些设计人员,把工厂重心放在研发上,不管是模仿别人也好,走自己的路也好,都不用担心大方向走偏。

  没想到罗秋蓉眼光毒辣,学东西这么快,已经提前发现了这一点。

  那就需要有人帮她做出弥补,免得在设计团队不得力的情况下,服装大量制造出来后却卖不出去,帮忙变成了害人。

  “你的意见呢?”罗秋蓉也不是神仙,一下子哪里能想得到?只好反问他。

  甬城那个朋友工作的制衣厂,主要给欧美国家的服装大牌做代加工,所以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这也是她忽略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

  “制衣厂定位,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一句两句话可以说得明白的。”徐东灿当然无法替她作主,让她以后生产哪一种类型的风格。“最好由你自己来决定。”

  前世很多企业,为了对外有一个清晰的定位,邀请专业团队来替企业把脉,花了很大的代价,才完成这项工作。

  因为定位跟一家企业的对外形象息息相关,如果你提到一家服装企业,马上能跳出几个跟它们相关的词,那说明成功了。

  否则的话,顾客对你们的定位还是很模糊,需要进一步研究。

  “我们到办公室详细说。”罗秋蓉相信徐东灿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于是邀请他到那边细谈。

  并没有打算把这块工作交给请来的厂长,他是自己意志的执行者,不是来替自己规划企业的,这一点她分得很清楚。

  而且他在这方面的经验,肯定还不如徐东灿。

  一路上碰到好几个穿着工作服的年轻人,见到罗秋蓉后,都停下来问好。

  罗秋蓉点点头,也没有替徐东灿介绍,最后来到一间挂有总经理牌子的办公室,推门进去。

  徐东灿一看那块牌子,就知道她的打算,这是准备把企业抓在自己手里,厂长的权利主要在生产那边。

  也就是说,销售和设计那块,她自己在负责,难怪这么重视设计。

  进去后罗秋蓉请徐东灿在沙发上坐下来,又泡了茶端上来,然后坐在他对面。

  “阿灿,你刚才提到的定位问题,能不能详细说明一下?”

  当初和哥哥请他吃饭时,他的一些提议,确实让她大开眼界。

  等到接触了这一块,并参观了同行企业的情况,一些管理上的事,经同学指点后,很快就掌握了。

  后面又具体筹备了制衣厂,等于把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了,她自认为在企业管理方面,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

  回头再看徐东灿这份计划书,也没那么神奇了。

  现在听他提出定位问题,才恍然明白,自己引以为傲的进步,其实还局限在他的计划书里。

  否则的话,为什么不能跳出框架,主动想到这个问题,并做好准备呢!

  “当然没问题。”徐东灿为她所做的一切,是看在宋映的面子上,怎么可能半途而废?

  她是宋映的嫂子,为了减少两人在一起的阻力,让她的哥嫂站在自己这一边,所以才主动示好。

  加上自己在虞城没有人脉,他希望通过她,多结交一些朋友。

  至于最后结果怎么样,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那你慢慢说。”罗秋蓉正了正身子,做出一付洗耳恭听的模样。

  心里已经做了准备,如果他的话确实能帮自己理清思路,那以后得好好笼络他。

  “产品定位和企业定位,其实意思差不多,就是告诉顾客,你们是一家什么样的服装企业——”徐东灿没法用专业的语言解释这个,只能照着自己的理解来说明。

  不管是开工厂,还是开店,其实都要面对一个问题。

  那就是你的产品,到底卖给谁?

  这包括两个意思,首先是对市场的定位。

  对服装业来说,必须搞清楚一些问题,那就是现在到底哪个年龄段的人,最舍得花钱买衣服?她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款式?能承受什么样的价位等等。

  另一层意思,是针对企业本身,你的设计能力怎么样,一年能生产多少服装,能加工高档服装还是中低档服装等等?

  比如一家刚开的服装厂,如果没有一批技术精湛的熟练工,想加工高档的服装,就是痴人说梦。

  如果一支厉害的设计团队,想生产一批大受市场欢迎的衣服,同样不现实。

  不管是质量还是样式,都需要人来设计加工,离不开专业人员。

  至于企业定位,则是到了一定层次后,想打响自家的品牌,向外界传达的信息。

  你生产的服装到底是给年轻人的,还是中年人的?

  是时尚活泼的,还是稳重大方的?

  是修身突出身材的,还是宽松舒适型的?

  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品牌。

  “你的意思是,一方面要根据企业的能力,合理安排款式,免得技术达不到,出现质量问题。同时研究市场,看它能接受什么样的风格,两者平衡好后,再推出产品?”罗秋蓉听完后思考了一阵,总结了他的意思。

  如果是以前说这些话,她或许会觉得很头疼,因为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了。

  现在有了一些基础后,就觉得容易理解。

  只是想做到这一步,也不容易。

  “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徐东灿没想到她的理解能力这么强,一下子抓住了重点。“现在工厂刚开始生产,想定位清楚并不容易,我的意思是,你自己最好有一个方向,然后慢慢调整。”

  比如你是男装为主,还是女装为主,或者两者一样重视?

  接下来是做年轻人的款式,还是做中老年的款式,也得有个选择。

  然后就是以休闲为主,还是正装为主,又或者主打运动风格?

  还有就是定在哪个价位,低价大量倾销,还是走中档路线,又或者走高档精品为主?

  任何一个刚进入行业的新人,想理清这些关系,都非常难。

  就像前世一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看到别人开服装店赚钱,也跟风开店。

  因为预先没有思考过定位问题,去余杭批货时,也很盲目,觉得哪个好看,就批回来销售。

  开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自己虽然每天都有营业额进帐,却总是看不到利润。

  原因很简单,你每天虽然有不少衣服辛苦卖出去了,剩下的库存却更多,它们把你的利润全部吃掉了。

  服装店向来这样,你批回一百件衣服,只有八成以上卖出去,才能赚到钱。

  如果有三四成库存处理不掉,你的利润还无法抵消卖不出去的库存。

  库存达到一半及以上,很快就会发现没钱进货了,这家店离倒闭就不远了。

  服装厂更严重,每件服装的利润更少,积压一多,资金就会紧张,最后就开不下去了。

  所以定位很重要,任何一款服装准备生产前,都要仔细核算成本,定好出货价格,最好先小批量生产,等顾客接受了,再增加生产数量。

  前世很多网站推出新款时,都是根据顾客的下单数量,再生产发货的。

  一些品牌店,同样会开订货会,根据分销商对每款产品的喜好程度,决定生产数量。

  “我明白了。”罗秋蓉给徐东灿加了水后,又皱起了眉头。“不过就算懂得这些,想做好依然很困难。”

  难怪父亲所在的企业,还有大量的国企和集体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

  那些企业*****惯了计划经济,根本连市场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会给产品定位。

  最后被私营企业瓜分市场,输得并不冤。

  当然失败还有其它原因,她也懒得管。

  “是的,都是说说容易做做难。”徐东灿深有同感地回答。“所以请一个高明的专业人员,帮你在这一块把关,非常重要。”

  国内大多数企业,都重视生产这一块,因为产品生产出来了,卖出去就是钱。

  轻视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觉得他们都是辅助人员,对企业的贡献不大。

  现在同行竞争没那么厉害,只要服装不是太难看,基本上都能出货。

  再过几年,行业就要开始洗牌了。

  大多数企业倒下了,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依然撑下来了。

  这些活下来的企业,很多成了行业领军人物,在二千年后,成功上市,变成亿万富翁。

  也有一部分沦为别人的加工企业,苟延残喘,等到经济危机爆发,因为工人越来越难招,最后也倒下了。

  “你看这样行不行?”罗秋蓉望着侃侃而谈的徐东灿,微笑着邀请。“由你来担任制衣厂的设计总监,帮我们把关产品样式,你以技术入股,占公司一成股份——”

  她有强烈的预感,如果徐东灿愿意担任这一职务,制衣厂最后一个问题,就能解决了。

  否则的话,就算去外面招一个能力更强的人,也未必比他做得好。

  加上他跟宋映在谈恋爱,以他的能力,说服公婆和爷爷,不过早晚的事。

  既然这样,提前对他示好,至少小姑会非常高兴。

  “也行。”徐东灿想了想,觉得只是把一下关,肯定没问题。“不过我无法天天来上班,最多每天过来一下,除非出了大问题——”

  总的说来,他看好这家企业,应该能赚到钱。

  照现在的规模,只要生产销售正常了,一年做几百万产值很轻松。

  就算服装业利润低,自产自销的话,三成应该还是有的。

  一个赚百万,自己就能分十万,太划算了。

  当然对罗家的好处更多,由自己这个重生替他们把关,肯定不是别人能比的。

  只要能减少一两成库存,就等于多赚了几十万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