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美食大王 第九十一章爸妈的心思
作者:沉默散步的小说      更新:2020-10-01

  等师傅们都回去了,一家四口收拾好东西,围坐在一起。

  “阿灿,等房子造好后,你说是找师傅打家具,还是去家具店买?”方玉枝一脸期待地问儿子。

  原本商量好的是请人过来打,只是房子造得这么漂亮,她又担心乡下师傅打的家具,比不上城里家具店买的洋气,她又犹豫起来。

  “如果你们打算买成品,我是没有意见,不过最好到熟悉的家具店去买。”徐东灿稍懂了妈妈的意思,所以并没有反对。“有的家具店为了省事,用胶水和钉子固定,不用传统的榫卯结构,这样的不能买——”

  以前造房子,都得找一个值得信任的大师傅来挑大梁。

  他们这次起房子,用的是水泥钢筋结构,所以没有找木工师傅。

  打家具也一样。

  以前房子造好,还得干很长日子的木工活。

  主要城里家具店越来越多,样式好看,价格也不高,只要付了钱,就会开车直接送到村里。

  他担心的是,买来的家具用了太多的胶水和钉子,这是他难以接受的。

  抛开样式和寿命不说,胶水含有二甲苯,对身体有害,就算用了很多年,依然难以挥发干净。

  特别是现在大家对它的污染情况一无所知,所以家具厂用起来更加肆无忌惮。

  徐东灿前世对一件事印象深刻。

  有朋友的父母给他买了套房子,还进行了装修,他带着炫耀的心理,带自己去新房那边参观。

  打开门后走进去,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他猝不及防之下,眼泪鼻涕都一起流了出来。

  朋友已经来过几次,所以并不在意,只是捂住脸去打开窗,说过些日子就好了。

  他后来才明白,九十年代装修确实都这样,新装修好的房子,必须空几个月,等气味散尽再搬进去。

  问题是气味淡了,并不表示安全了。

  他有时候恶趣味地想,八十年代末开始,人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差,各种以前非常罕见的慢性病症,变得越来越普及,医院也越来越忙,或许跟这个有关。

  不管是刚出生的孩子,或者健康的成年人,在这种污染严重的环境下工作生活,还没有一点预防措施,身体不出毛病才怪。

  所以他计划造房子时,就决定只用石灰刷墙,不用涂料和墙纸。

  如果嫌单调,宁愿再买其它装饰品布置。

  “如果这样,那就去隔壁村里买吧!”徐建根听了后,说了自己的想法。“方祖光不是你初中同学吗?他现在和他爸开了家具厂,只要提前打声招呼,应该没问题——”

  现在大家贪方便,越来越喜欢买现成的家具。

  所以乡下聪明一点的木工师傅,开始在村里开家具作坊,样式学县城流行和款式,然后向附近村子兜售。

  他跟方祖光的父亲以前很熟,有一次去镇上碰到过一次,才知道这件事。

  “如果这样,那最好不过了。”徐东灿觉得这个办法不错。“那我们把需要的款式定下来,让他们去做,等房子造好,差不多就能送过来了。”

  他也想省事,既然有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自然不会反对。

  又想到宋鸣,他不是觉得乡下没有合适的项目可以做吗?或许开家具厂也是个办法。

  可以精心扶持一两个懂管理的木工师傅,找个交通便利的地方造几间厂房,只要他能帮忙贷款和打开市场,后面就不用担心。。

  县城现在需要购买家具的地方非常多,新开的店铺,刚买房子的居民,工厂办公室装修,机关单位办公家具更新等等。

  到时在县城开一家门店,招一个销售经验的业务员,只要质量和款式达标,大家肯定愿意给宋鸣一个面子。

  当然他也可以参份股,这样的话,工厂的底气就更足了。

  “那就这样说定了。”方玉枝听完后松了一口气。

  从造房子开始,夫妻俩除了天天要买菜招待这些师傅吃喝,还要换上旧衣服打杂,长时间这样干,真的非常累。

  想到房子造好后,还得再请木工干个十天半月,然后还要刷漆,干完后就快要割夏稻了,连喘口气的时候都没有。

  所以才想着省些事。

  “你们在家辛苦了。”徐东灿感受得到妈妈的压力,提议道:“再过十天,西首的房子应该造好了,如果时间上来不及,北首那边,等双抢结束再找时间造吧!”

  他没有经历过这样,自然不大明白农村造房子的压力。

  或许这也是爸妈把这件事抢过去的原因,是怕自己没经验,根本搞不定。

  同时也舍不得自己吃这个苦。

  “只要不打家具,肯定来得及。”方玉枝语气肯定地回答。

  现在才六月,离双抢还有一个多月,等东首房子处理好,拆了老房子马上动手,应该六月底就能造好。

  到时再休息十几天,才迎来最忙的日子,她们撑得住。

  “那你们自己看着办。”徐东灿知道爸妈有自己想法,也没勉强。“如果累了,就多请几个小工来干活,你们自己好好休息。”

  倒不担心他们身体累垮,喝了这么长时间的空间灵泉,他们的体质已经比普通人好太多了。

  “你那边的店生意怎么样?”方玉枝又问道。

  虽然相信儿子的能力,不过没听到具体的答案,总归不放心。

  最关键的是儿子现在谈了对象,对方还是领导子女,想娶这么出色的城里姑娘,肯定得在县城买房,

  “放心,比你们想像得要好。”徐东灿笑着回答。“等那个店长能独挡一面了,就会开分店,到时就能赚到双倍的钱。”

  张鸣洋总的说来,符合自己的预期,只是性格略微有些软。

  他现在比较发愁的是,等分店开起来,该给他配一个怎么样的助理。

  如果性格同样绵软的,万一碰到难缠的顾客,只怕他们解决不了问题。

  但是性格强势一点的,他又怕张鸣洋压不住手下,那以后就谈不上管理了。

  当然也可以考虑招一个女孩子,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也不容易起冲突。

  就怕两人天天在一起,擦出感情的火花,那又要头疼了。

  总的说来,徐东灿觉得自己更适合用前世的经验,做前期的策划和统筹,或者当神棍给人灌灌鸡汤,具体的管理事项,他并不擅长。

  “那我就放心了。”儿子说得这么肯定,方玉枝和徐建根自然不会怀疑。“你还年轻,如果碰到不确定的事,多跟你姐姐商量。”

  女儿虽然感情问题没处理好,但是工作能力肯定没问题。

  作为家里的长女,以前自己去大队挣工分,老公在工厂上班,她在家带弟弟妹妹,还要做饭洗衣服,把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

  “等我毕业了,也来帮你管一家分店。”徐东莉听了,兴奋地嚷道。

  她早就这样的心思了,只是以前不敢说出来。

  既然哥哥现在有需要,她就不用客气了。

  “好好读你的书,争取考上高中,给家里争口气——”方玉枝瞪了她一眼,没好气地叫道。

  女儿最近越来越皮了,她担心是儿子给她的零花钱太多了,让女儿静不下心来读书,所以态度也越来越严厉。

  以她在班中中等偏上的成绩,想考上高中估计很难。

  只是儿子突然的变化,给了她侥幸心理。

  或许女儿以前只是不够专心,所以成绩才这样,只要管得紧一些,说不定像儿子一样,突然开窍了,那别说高中,只怕大学也有希望。

  “妈,让小妹尽力就行,你别给她太大的压力。”见小妹求助的目光望过来,徐东灿顿时心软了,“其实读书也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如果她不是这块料,以后过来帮我管公司也不错。”

  这是他的真实想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妹妹如果能考上大学,当然求之不得。

  问题是如果她没有这个本事,却逼着她去考,那种折磨肯定不好受。

  徐东莉一听,顿时眯眼笑了,悄悄朝哥哥竖了竖大拇指。

  她就知道哥哥对自己最好,不会逼自己干不想干的事。

  “那能一样吗?”方玉枝依然不乐意。“如果是大学毕业,只要分配一个好单位,就能吃公家饭了,开店就算赚再多的钱,也比不上国家干部吧!”

  其实不止是她,所有农村人都认为当干部远远比做生意厉害。

  你看那些赚了一些钱的,看到领导过来,还不是点头哈腰,小心讨好?

  如果家里出一个干部,那徐家才是真正发了。

  徐东灿听了哭笑不得,又无法反驳她的话,只好给了小妹一个你自求多福的表情。

  “对了,如果县城有合适的人,记得介绍给你姐。”方玉枝忽然叹了一口气。“以她的脾气,肯定不会主动去找男人了,问题是她才二十五岁,如果一直一个人过,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这话原本不适合当着儿女的面讲,不过阿灿现在长本事了,认识的人大多不简单,她希望女儿再嫁一个出色的男人,把以前那个王八蛋比下去。

  只有这样,女儿才能风风光光地回娘家做客。

  否则的话,就算赚再多的钱,穿再漂亮的衣服,也无法在村里抬起头。

  农村里的观念就这样,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放心,我会替姐留心的。”徐东灿一脸郑重地回答。

  这件事确实马虎不得,必须时刻放在心上。

  只是现在自己认识的人还比较少,确实没有遇到合适的人。

  回到房间,徐东灿进了空间,整理今天的收获。

  先给几株兰花仔细浇了灵泉,希望它能早点开花,方便自己确定它们的品种。

  又拿出一把修枝剪,给那些新移进来的树桩修理一样枝条。

  家里没有电视,这么早又睡不着,所以找点事情做,比较容易打发时间。

  简单修了修,对自己的技术不大满意。

  又感觉自己这样杂乱在空间种东西,太乱了,于是决定根据植物种类,把它们分别移到不同的地方。

  自从能直接把外面的植物,移植进空间后,他对空间的掌控已经强了不少。

  像现在,只要他想,可以把身边的植物,随时移到其它地方。

  最终空间被他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只是每种植物的数量都比较少,就像在围棋盘上,散落下了十几颗子,望过去非常空旷。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徐东灿性格偏谨慎,不可能像小说男主角一样,有了空间后,大量种植有灵气的植物,然后高价卖出去,一点也不担心被人发现后,抓起来研究怎么办?

  能重生已经够幸福了,足够他用前世的经验,过上好日子。

  他觉得把空间当成锦上添花的东西,这样比较好。

  简单种些养些东西,给一家人和可以信任的人一起食用,让大家都保持身体健康,这就够了。

  第二天早上,徐东灿决定吃了早饭后回县城。

  既然家里的事插不上手,那就早点回去。

  吃过早饭,正要出门,看到一个高大男孩子从外面进来。

  “阿灿。”来人看到屋檐下的徐东灿,朝他挥了挥手,高声叫道。“还记得我这个老同学吗?”

  “祖光——你怎么过来了。”徐东灿走过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笑着问道。

  昨晚爸爸还提起他,说他们父子俩在老家开了家具作坊,没想到今天早上就碰上了。

  “还记得我就好。”方祖光熟练地从袋里掏出烟,递了过来,又朝旁边望过来的师傅们洒了一圈,这才重新站在徐东灿旁边。“听说你家在造房子,过来看一下。”

  他初中毕业后,就跟父亲学木工,这几年吃百家饭,比起同龄人老练多了。

  去年父子俩商量后,决定开一家家具作坊,这样不用出门,也没有空闲期,应该能多赚些钱。

  只是生意比想像得差。

  一方面县城和镇上的家具店款式多,选择的余地大,大家更相信那边的产品。另一方面,他们规模小,效率低,成本就比人家高,所以部分家具的价格还比家具店高。

  至于离村里近,人家家具店同样可以送到家里,他们并不占优势。

  还有一点就是来买的大多是熟人,谈价格比较困难,他们不好意思还价,如果觉得你要高了,就直接找个借口离开了。

  不像去家具店,可以随意还价,根本没这个忌讳。

  “那就进屋坐。”徐东灿猜到了他的心思,不过没说出来,把他带到堂屋,泡了茶端出来。

  方祖光身高超过一米八,相貌英俊,初中时,别人不过一米六几,他就比别人高一头了,算是班上少有的帅哥。

  只是那时候的学生比较单纯,更看重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而他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垫底,所以在学校并没有想像的受欢迎。

  如果换成以后,只怕会有大量的女同学给他写情书。

  两人寒暄了几句,话题一直围绕着初中的事。

  徐东灿是有意不提家具的事,想看看他最后怎么办?

  如果他能不着痕迹地向自己推销自家的家具,那他就服了他。

  “听说你在县城开了家店,应该认识不少朋友吧!”方祖光果然忍不住了,开始转换话题。“能不能帮个忙,把我的名片在你朋友那里发一下——”

  说完,从兜里掏出厚厚一叠名片,用专用的透明名片盒装着,递了过来。

  他也是没办法了,既然农村的生意不好做,那只能扩大圈子,尽管往县城那边试试效果了。

  “你让我帮忙介绍生意?”徐东灿愣了一下。

  原以为他想接自家的生意,没想到他的目标更大,想直接让自己帮他在县城打市场。

  “老同学帮帮忙。”方祖光以为他拒绝,连忙苦着脸叫道。

  最近他印了很多盒名片,走遍了在县城工作的亲朋好友,希望借助他们,帮自己打开销路。

  如果家具厂一直这样半死不活,那只能关了,老老实实上门帮人家打家具算了。

  至少那个不用成本,工钱也是稳的。

  “行,我帮你试一试。”徐东灿接过名片盒,答应试试。

  初中时,他跟方祖光坐前后位,关系还不错,没理由这种小事也推得一干二净。

  “谢谢,谢谢你。”方祖光向他合什道谢。

  他知道徐东灿的性格比较内向,担心他不会答应帮忙,所以才拖到现在来找他。

  “没事。”徐东灿笑了笑,“帮你介绍生意前,我家现在也需要一批家具,你先帮忙赶出来——”

  又提了自己的要求,必须全部用榫卯结构,不能用胶水和钉子。

  “没问题,我回去马上帮你做。”方祖光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兴奋地应下来。

  于是找来纸笔,写下需要打的家具。

  一些特别的样式,他特意画了草图,防止他打错。

  做完这些,又把爸妈叫过来,让他们看看有没有补充。

  这件事早晚要做,现在方祖光来了,爸爸就可以少跑一趟路。

  忙完这件事,又喝了杯茶,方祖光就提出告辞。

  今天这一趟收获不小,光是徐东灿家要打的家具,就超过五千元,他们至少可以赚一千多元。

  可以抵得上大半个月的利润了。

  “我们一起走。”徐东灿推出自行车,跟他并排往下面走去。“有空来县城找我玩,到时请你吃饭。”

  前世两人毕业后,并没有私交。

  徐东灿早上跟他聊了一阵后,感觉方祖光是个实在的人,能力又不错,那就结交一个,也是多一个朋友。

  “行,如果去县城,一定去找你。”方祖光是求之不得,点头回答。

  到了下面的平坦道路,两人一齐骑上自行车,往前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