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美食大王 第九十四章宋映的事业心
作者:沉默散步的小说      更新:2020-10-01

  接下来两天,徐东灿把主要精力放在写娱乐中心的计划书上。

  他会这么认真,其实有自己的私心。

  绝味美食店已经开了近两个月,去除各种成本,足足有五万多利润。

  而张鸣洋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以及郑煜峰对他的评价,徐东灿觉得他人品没问题,能力也足够独档一面,该给他加担子了。

  至于分店开在哪里,他其实考虑过很多次。

  县城规模小,繁华地段南北和东西直线距离,不会超过两公里。

  现在这家店开在新建路,在虞城算是偏西南方向,所以新店必须选在偏东北一带才行。

  那边合适的地段,要么是凤山路,要么是青春路,现在还比较偏僻,人流量也少,生意很难做。

  一直要到汽车东站搬到那边,然后虞城最大的社区恒利小区开始规划建造,那一带才真正兴旺起来。

  而袁志国的录像店开在青春路,如果第一家分店开在新建的娱乐中学旁边,算是搭了便利车,能省下不少麻烦。

  虽然那个地段离新建路略微近了点,不过也可以接受。

  可惜没钱,否则在那一带弄一块地,建几间店铺,几年后收租都能年入百万了。

  如果卖掉,至少千万以上。

  开发区那边暂时不考虑,那边现在只有几十家新建的工厂,还没有开始建造小区,平时除了几个乡下来城里打工的年轻人,县城人很少去那边。

  还有一个原因,自然是过江不方便。

  计划开发区的时候,在曹娥江上修了一架桥,人民大桥还没兴建,从这边去开发区,要绕一个圈子,太不方便了。

  中午宋映过来,接过徐东灿特意为她准备的果汁,美美是喝了几口。

  看到桌上有铺开的纸,猜测是他刚才写的,就趴在他旁边安静地看起来。

  “阿灿,你说我也开家店怎么样?”她看了一会,突然偏头问徐东灿。

  她跟袁志国其实不熟,因为跟哥嫂关系不错,多少了解一些情况。

  纸上写的是怎么建娱乐中心,肯定是为他准备的,想到身边这些人,都有了自己的生意,她也心动了。

  “为什么?”徐东灿愕然地问。

  这小丫头心野了啊!

  除了水利局的工作,现在又在读夜校进修,怎么还有精力搞别的事?

  “就是想开一家。”宋映撅嘴回答。“总不能以后都用你的钱吧!”

  她可是信奉男女平等的人,自己就算比不上他,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就靠他养活吧!

  至于水利局那点工资,以前觉得还不少,跟徐东灿认识后,生活标准有了明显的提高,那点钱就不够用了。

  “你的意思是,决定嫁给我了?”见她说的这么可爱,徐东灿一个没忍住,搂过她的身子,探头在她脸上重重亲了一下。

  两人到现在,也只到这个地步。

  以宋映的害羞程度,如果想更进一步,只怕得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你胡说什么呢?”宋映羞不可抑。“我的意思是,哥嫂和他的朋友,你都帮他们赚钱了,总不能不管我吧!”

  说完后腿一步,脸已经红得像苹果,又偷偷往厨房那边看了看。

  见他们没注意到,这才安了心。

  至于坐在一边安静啃鸡爪的小雅,她眼里只有食物,才不会管其它人在干什么呢?

  “那现在的工作呢?”徐东灿知道不能继续逗下去了,免得把她吓跑。“继续干下去,还是辞职专门开店赚钱?”

  倒不在乎她的选择。

  以宋映的性格,这个工作也是临时干干,等以后结婚生子,肯定会离开。

  “我嫂子不是边工作边开工厂吗?我也可以这样啊!”宋映认真地回答。“你这边肯定有我适合开的店吧!”

  这不是她心血来潮,是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读了一段时间的夜校,认识了不少人,大多数人都是在工厂上班的普通工人,他们读书的目的,就是想考一个证书,然后获得一份好工作。

  毕竟财务人员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工资也高,比一线工人体面多了。

  她知道自己不用担心这个,所以对学习的目的迷茫起来。

  当然也没想放弃,大家在周末晚上聚在一起,学习两个小时,她感觉比上班还开心。

  “你让我想想。”宋映的突然袭击,让徐东灿一时有些挠头。

  能开的店当然很多,随便去街上转一圈,看看别人的店,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就能找到思路。

  只是要他马上给出答案,而且符合她的心性,就有些难了。

  “没关系,你慢慢想就是。”宋映体贴地回答。“不过最好不要卖吃的,我对这个一窍不通。”

  说是这样说,其实是嫌食品行业太麻烦,像徐东灿这边,天天买食材,还要洗干净卤制,太复杂了。

  最好是玩具店什么的,拿了直接放到店里卖,又方便又好看,她最喜欢了。

  “好。”徐东灿也不想随便说一个糊弄她。“我回头仔细研究一下,保你满意。”

  下午把写好的计划书送到录像店那边,准备好好观察一下周边环境,把分店的地址定下来。

  别看他重生已经近三个月,其实还没有好好在虞城溜达一遍。

  倒是熟悉这边,只是脑中的印象全是前世留下的,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袁志国听说徐东灿来了,连忙迎出来。

  他平时没事,会在录像厅里面的一个小房间里坐着,里面同样有一台电视机,可以看录像。

  虽然雇了个人帮他卖票和放录像带,只是这种行业注定不太平,经常会有顾客争吵。

  因为坐的是板凳,人与人之间离得很近,有人嗑瓜子吐到前面的人身上啊!不小心碰到谁家女朋友啊!这种小事,隔三岔五会发生一次,需要他出面解决。

  在附近混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很少有人敢不给面子。

  还有一个原因是,经常有朋友找他帮忙,长期在这里,就容易找到人。

  虽然大多数朋友都买了BB机,不过这玩意还要回电话,大家嫌麻烦,不如直接上门。

  他后来买了一台冰柜,放在这里,底下有轮子,可以移动。

  放录像的时候,把冰柜推到墙角,找开上面一个小窗口,有顾客想买东西,也很方便。

  “里面空间还蛮大的。”徐东灿跟他走进里面,看到足有二十平米的房间,墙角放了一套带茶几的简陋转角沙发,还有一张写字台和冰柜,笑着说道。

  至于电视机,则放在一个铁架搭起来的专用柜子里,晚上可以上锁,是大多数录像厅通用的方式。

  “没办法,经常有朋友过来,有了这个地方,方便招待一下。”袁志国大大方方地回答。

  他的性子就这样,并不觉得在这样的地方招待朋友丢脸。

  说完,用一次性塑料杯泡了杯茶递过来。

  徐东灿接过,放在前面的茶几上,从口袋掏出写好的计划书,递了过去。

  这份计划书,分成A、B两个版本,所以有些厚。

  “谢谢。”袁志国打开后看了几眼,马上郑重起来,“难怪阿蓉根据你的计划,这么快就能把工厂建好,就算换了我,估计也能做到——”

  实在是写得太详细了,换个从来没有经营过这一行的人,只要照着做,也能干好。

  再次为自己的先见之明松了一口气。

  如果他把这份东西给了别人,等人家把娱乐中心建起来,那自己录像店的生意,只怕剩不下一成。

  “客气。”徐东灿无所谓地摆摆手,笑着回答。“你给了我一成股份,自然得努力帮你赚钱,你赚得多,我也分得多——”

  比起分钱,他更看重的是与他的交情。

  前世很多人回忆起九十年代,一致认为那是个百年一遇的赚钱好时机。

  不管以前,还是将来,都不可能再碰到类似的发财机会。

  也有人说,机遇很重要,如果站在风口浪尖,母猪也能飞上天。

  似乎只要是个人,都能赚到大钱。

  徐东灿却清楚,现在赚钱确实比其它时间段容易,但是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你必须拥有一些人脉。

  比如你有能力和见识,想投资开厂开店,如果拿不出本钱,银行那边也贷不到钱,那一切就是空话。

  还有就是现在的法制绝没有那时候健全,胆子大的人到处都是,想想那几次严打,就知道这时候的社会风气是怎么样的?

  徐东灿能这么快把店开起来,是因为有重生经历和空间。

  还有宋老爷子的帮忙,否则前世为什么一事无成?

  他想轻松把钱赚了,光靠前世的经验和空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组建一张关系网,给自己保驾护航。

  “肯定能赚大钱。”袁志国在他旁边坐下来,兴奋地拍了一下旁边的拍手。“我现在才发现,给你一成股份,我绝对赚到了——”

  他的想法跟徐东灿不一样,更看重知识和点子,认为它的价值是无价的。

  只要有好的项目,他就能轻松把这些计划变成现实。

  自己一个人不行,可以找朋友,圈子里想赚钱又找不到方向的人多的是,大家合作起来,组成利益共同体,对自己有好处,还能帮到父亲。

  “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徐东灿没有继续夸自己的贡献。“对了,如果你选择A计划,到时给我留一块空地,我想建间店铺开分店——”

  这边有不少老房子,几年后拆了建成新的大楼,他不能说囤地很划算,只是用这样的方法,给他一个暗示。

  A计划是把几项娱乐项目,全部弄在一个楼层,那占地面积会很大。

  照徐东灿的计划,最少需要五百平方米了。

  现在估计几万块钱就能搞到,等到房价达到顶峰,就值几千万以上了。

  自己要的不多,只要在旁边弄一块一百平左右的土地,就能大赚特赚。

  “没问题。”袁志国大包大揽地回答。“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心里已经计划好了,到时不管他想建成什么模样,自己都帮他一起建造好。

  不过是几万块钱的事,大不了从银行多贷点钱出来。

  如果有困难,还可以找宋鸣帮忙,大不了分一点利润给他。

  他混迹社会的时间比宋鸣和罗秋毅都长,知道人脉和圈子的重要性,所以交朋友舍得花钱。

  而父亲平时也经常这样教育他,钱可以慢慢赚,但是跟朋友的关系如果闹僵了,可是花再多的钱也弥补不回的。

  徐东灿在他眼里,也是需要努力结交的人才。

  这种人就像是大人物身边的军师,随便出个主意,就能帮你解决困扰已久的麻烦。

  徐东灿和他喝了一会茶,又聊了些琐事,这才告辞离开。

  袁志国送他到街上,从口袋掏出一叠录像店的专用票递给他。

  他猜测徐东灿对这种打打杀杀的港片应该没兴趣,毕竟他刚才扫了两眼,就没有再看。

  不过他手下还有几个年轻男孩子,或许想看也不一定。

  送票给他,随时可以来看,就当是给他们的福利了。

  就算到了没位置,也可以到里面小房间看。

  徐东灿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收了票向他道谢。

  郑煜峰离家近,晚上早早回家了。

  而张鸣洋和李小明晚上住在文化小区的宿舍里,他还真的没关心过,两人晚上干什么打发时间?

  回到家里,把票子拿出来,撕下一半交给李小明,并告诉他去看的办法。

  “能白看录像,真的太好了。”听说是录像厅的票子,李小明非常激动。“晚上没事做,我和鸣洋去过几次,看一场要三块,太贵了。”

  他平时节省惯了,三块钱相当于在工厂上班时,半天的工资,肯定不能经常去看。

  如果一天看两场,那不是全花完了。

  现在这边工资比以前高得多,他更要努力存钱,明年给家里造房子。

  “如果没位置,就去找老板,他会帮你们安排的。”徐东灿又解释了一句。

  剩下的票,他准备给郑煜峰。

  毕竟他才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虽然他住在家里,其实离县城很近,有了这些票,他可以叫上朋友,骑车来县城看。

  倒不担心影响袁志国的生意,娱乐中心建好后,计划布置两百个位置,不可能天天顾客曝满。

  他的建议是,一百五十个位置,跟电影院差不多,用那种可以翻转的木椅子。

  剩下五十个位置,设置在楼上,全部采用皮沙发,三十个用双人座,方便情侣挤在一起做些小动作,二十个单人座,给讲究舒适的顾客。

  当然票价也得涨,这个就让袁志国自己去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