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美食大王 第九十八章乡下的房子建好了
作者:沉默散步的小说      更新:2020-10-01

  徐建根上午去田里放水,回来听说这件事,也非常吃惊。

  他比老婆现实多了,担心宋家会阻止两个年轻人来往,害儿子白高兴一场。

  割早稻的前些日子,必须把稻田的水放干,这样割稻时就会省力许多。

  大家都怕去低洼地的烂泥田割稻,别说拖动打稻机很累,单是深一脚浅一脚地割稻,就是苦差事。

  在这样的泥田里踩一天,整条小腿的肌肉都会酸痛得受不了。

  家里最近因为造房子,他已经去晚了。

  好在自家的田地势比较高,只要把稻田周围的稻块拔起来,方便水流出来,用不了几天,就能让黑黑的稻田变白田。

  “咱家阿灿这么能干,什么样的女人娶不得?”见老公说得这么没信心,原本患得患失的方玉枝,又转头护起儿子来。

  在她这个母亲的眼里,儿子长得高大帅气,人又能干,谁嫁给他都不会亏。

  忽然注意到儿子确实长高了一点,又怀疑自己看错了。

  印象中他身高最多一米七六,现在快有一米八了吧!

  不过有的男孩子长个晚,二十多岁还会长高,加上现在他在县城吃得好工作轻松,再长几公分也正常。

  “这件事我们说什么都没用,还得儿子自己想办法。”徐建根习惯了退让,就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跟老婆争下去。

  他当然也希望能跟宋市长家结亲,只是想归想,在没有成功前,最好还是低调一点,免得最后不成,反而被别人嘲笑。

  方玉枝觉得这话在理,就没有继续说这件事。

  中午三人主要聊家里的事,毕竟新房子造好后,还有很多细节工作要做。

  在徐建根夫妻看来,农村房子能建成这样,已经非常圆满了。

  最多把院子整一整,种些花草树木,其它地方弄成水泥地,或者铺上石砖,这样下雨天也不至于脏了鞋。

  徐东灿主要是关心厨房和卫生间这些地方,根据他的要求,提前挖了个化粪池,用来排污水,厨房和卫生间都接了水笼头和洗水池,就连抽水马桶和热水器的水管也接好了。

  接下来就是买设备和安装,家里不能洗热水澡,不能用抽水马桶,实在太不方便了。

  自家人还好一点,如果宋映来做客,让她去柴房方便,只怕会崩溃吧!

  听说儿子会请城里人来做客,加上未来儿媳妇也是城里娇娇女,方玉枝就马上觉得儿子这样安排有先见之明了。

  于是意见统一,下午徐东灿去镇上买设备,同时让人安装。

  吃了午饭,徐东灿骑上自行车去镇上,找了家能代为安装的私人店,把东西买好后,一起回家。

  车子开进村里,无法开到家门口,于是又让父亲借了辆双轮车,把它们搬到家里。

  邻居们听说徐东灿家要装热水器和抽水马桶,都来看稀奇。

  这东西只有城里才有,没想到乡下也有人家装这个了,感觉太奢侈。

  等全部安装好,看到他们在家里弄了几个卫生间,又觉得太败家。

  方玉枝自然不会把这些话放在眼里。

  他们只是妒忌自家罢了,每个房间弄个卫生间和浴室多好,大冬天的半夜想方便,披件衣服就能过去。

  不像以前,窝在被窝里能忍则忍,毕竟去一趟楼下的柴房,得哆嗦半天。

  弄不好还得感冒。

  现在家里房子这么宽敞,根本不用担心不够地方住。

  她现在非常享受被人羡慕和嫉妒的感觉,谁让自家儿子这么能干呢?

  徐东灿明白妈妈的心思,只会想办法让她开心,所以打算院子也好好拾掇一下。

  于是决定在院子中间,铺一条十字形的水泥路,方便行走。四角各弄一个小花坛,种上一棵果树一些花草。

  原本想用地砖什么的,又一想,就算家里不种田了,依然需要晒一些东西,比如芝麻、绿豆这些,有几块水泥地比较方便。

  徐建根觉得可以。

  于是提出自己的打算。

  在院子门后的两边,一边种一棵葡萄树,到时搭一个高一点的棚子,夏天可以用来乘凉。另一边种一棵枣树,到时果子成熟了,满树都是黄里透红的枣子,光看着就诱人。

  另外两边分别种一棵桔子树和琵琶树,桔子树成熟得晚,可以跟别的水果错开,吃完的桔子皮可以晒干制成陈皮,泡茶不错。琵琶树的叶子可以治咳嗽,到时家里有病人,摘几片煮火喝很方便。

  当然琵琶也可以熬琵琶膏,既可以当水果解馋,又可以治病,非常实用。

  “没问题。”徐东灿一口答应。“不过四个角地方这么大,只种一棵果树有点浪费了,不如再种一棵桂花树,一棵梨树吧!”

  老家这边,有在院子里种黄花梨的习惯,反而是桃树和李树,不会种在院子里。

  其它石榴什么的,因为徐东灿不爱吃这种水果,所以没种的打算。

  “好,就照你说的办。”徐建根觉得主意不错,点头答应。“我找熟人问问,谁家有大一点的果树,如果自己种小树苗,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吃到水果——”

  家里一切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他现在也希望能为家里做点什么?

  这样儿子女儿回家团聚,看到面貌一新的家,肯定会更开心。

  特别是外孙女现在跟女儿在一起,他想着家里以后不用种田了,可以帮女儿带孩子,如果在院子里做个秋千,陪她一起玩,外孙女应该愿意在乡下陪外公外婆吧!

  “果树的事,我来想办法吧!”徐东灿空间现在有不少果树,只是不方便拿出来。“等下半年树叶落了,我找些树回来种。”

  空间的品种,比爸爸从外面弄来的好多了,没必要让他去求人。

  至于小雅的事,他自然不知道爸爸还有这样的心思。

  否则肯定会劝他别操心了。

  在他看来,孩子还是在父母身边比较好,外公外婆再用心照顾,也给不了父母的爱。

  等她上了初中,开始喜欢独立了,再回来陪爸妈就没问题了。

  至于进屋酒,他的意思是晚一些日子再办。

  反正家里不缺钱,不像别的人家,梁一竖起来,就马上办酒席。

  这样收上来的礼,还能补上造房子的亏空。

  爸妈知道儿子女儿都忙,也没在意,让儿子定日子。

  “下半年九月份或者十月份办吧!”徐东灿说了个大概的日子。

  那时候袁志国那边的房子造好了,第一家分店也开起来了,自己时间比较宽松,可以把这些新交的朋友都叫过来,一起热闹一下。

  爸妈不是要面子吗?那就办得热闹一点。

  前世自家在村子里一直默默无闻,倒是有亲戚当了领导后,对自家一直爱理不理。

  自己或许没本事超过那个亲戚,但是自己可以扶持别人上啊!

  比如宋鸣。

  等自己和宋映一结婚,他就是自己的大舅子。

  妹夫帮大舅子,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何况宋家底蕴不弱,自己只要锦上添花就好了。

  徐东灿这次在家呆了两天,把家里的水电等设施全部安装好,这才回到县城。

  到了那边,姐姐照例来问家里的情况。

  徐东灿一一说了。

  “好想回家看看啊!”听说家里有这么大的变化,徐东芳呐呐说了一句。

  和女儿住在弟弟这里,她的心其实一直空落落的。

  女人离婚后,总感觉没了根,夫家回不去了,娘家又算不得真正的家,越是这样,越渴望去看看那个从小长大的地方,发生了哪些变化。

  只是想归想,却不好说出来,免得回家给家人丢脸。

  “那你带小雅回家住几天好了。”徐东灿耳朵灵,听到了姐姐的话,“这几天我不算忙,你这边的活,可以交给我——”

  其实就算只有李小明一个人,应该也问题不大。

  只是他不希望压榨他们,毕竟一个人干的话,晚上必须加班到十来点才能完成。

  自己和姐姐这样没问题,他们是招聘的人,不能太过份。

  “还是等过段日子再说吧!”徐东芳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徐东灿也不勉强。

  有些事说教是没用的,他只希望时间久了,姐姐能慢慢想开。

  可惜身边没有她的同龄人,如果姐姐能多交些朋友,或许会更快接受自己新的身份。

  或者不是姐姐交不到朋友,而是她一天到晚在这边忙,根本没时间出去。

  这样一想,徐东灿就有些内疚。

  看来是自己忽略了,不应该让她这么忙。

  要不,另外招个人,让姐姐多些时间陪女儿?

  或许心情变了,她也愿意多出门走走,然后认识一些新的朋友。

  宋映读夜校,不是认识了不少朋友吗?

  姐姐还年轻,也可以去学一学财务知识,到时帮自己管钱也更容易。

  忽然想到青春路那边的分店开起来,自己必须把加工点移到那边,这边地方太小,到时人一多,根本挤不过来。

  两家店同时出售,还得搞一个仓库,用来存放成品。

  否则加工这边一出问题,就得马上关店了。

  这样的话,还得买一台大冷藏柜,里面至少能放几千斤熟食,根据先进先出的原则,每天送到两间专卖店。

  也就是说,必须在青春路的店铺附近,弄一个适合做为食品加工厂的小院子,单独用来生产。

  想到这里,徐东灿决定抽个时间去那边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租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