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使我成仙 第424章 攻城与攻城之后(写的蛮爽的,但不知文中的观点读者能不能接受)
作者:称孤道寡登徒的小说      更新:2021-09-04

  眼前这座小城,破的可怜,想必已是久经战火。

  城头变幻大王旗,今天,庞青云要在这小城头上插上象征自己的旗帜,那是一幅稻米与刀锋交叉的一幅旗。

  看的出来眼前这座小城的管理者是得过且过之辈,因为直到庞青云带着自己的军队到达城下的时候,城墙上才慌慌张张跑出来几十个守卒。

  至于城门,凑合能叫这个名字吧,上面已是伤痕般般,无从修复了。

  但好歹还能将人拦在外面。

  小城战略价值不大,所以不论是清军,还是天平天国都仅是将城中的粮草收刮一番,转头就攻占他地了。

  其实庞青云手上的人称呼为“军队”是较勉强的一件事。

  未真正的见过敌人的血,这些人最适合的称呼应该是“一群乞求活着的人”,乞活人。

  但奈何城头上的守军比他们还烂,多数人瘦的脸贴着骨头,一张嘴,满口的烂牙。

  那是嚼食劣质食物留下来的后遗症。

  所以穿越者们,别幻想着乡间能出什么美女子了,或许她们的五官会好看,但成年的姑娘们,一张嘴,铁铁的一口糟牙。

  当然,小姑娘还是有养成价值的。

  乞活人们比守军们的条件们好些,这要得益与他们的领袖,在野外林地之中,不仅发掘到了兵器,还找到了大批的粮食。

  庞青云披着唯一的一幅铠甲,站在前端,领着乞活人们鼓噪着。

  对于这么一座小城,他自然是看不上的,不过乞活人们需要,他需要借此打出乞活人的道德底线。

  让他们知道,在这个狗屁!比烂!的世道,敢杀人、会杀人的人能够过得更好!

  为了保全大胜,他在城中早埋下了间谍,或许这时,间谍就已经开始打开城门了。

  他耐心等待着。

  不过城头上的守卒们却失去了耐心,居高临下,几个颇有力气的士卒拿出弓箭来。

  零零散散的箭支破开风,射了过去。

  在古代战争中,军队所能承受的战损比是非常低的,一般几百人的队伍,打死几十人,打伤破百,就足以令他们崩溃。

  守卒们寄希望于射出去的箭支能令攻城者失去攻城的勇气。

  但箭支凌乱且无力,庞青云轻松用刀就拨开了射向他的箭支,而乞活人中,也仅有几个倒霉蛋被射中。

  这种损失,在股噪声造起的群体氛围内,还不会引起过度反应。

  弓手们没有丧气,正准备再接再厉,恰在此时,城门在间谍的努力下,豁然洞开!

  “儿郎们,城门已开,随我冲进去,吃粮啊!”

  庞青云脸上显出振奋的神色,双臂一举,身先士卒就冲了上去,旋即冲上城头。

  盯着扑上来的第一个守卒,庞青云神色未变,将刀遮在胸前,往前斩去。

  顿时,鲜血冲出,将一口铁刀染成血色,而在他身后,也有乞活人悍勇的冲了上去。

  不等守卒们投降。

  事实上,庞青云也不会受降,即使守卒们颇多无辜,但在这烂糟糟的世道,似乎每个人出生都带着原罪。

  这种罪,若想洗去,要么用自己的血,要么用别人的血。

  但有人要是想一直活着,那就要学着如何吸取别人的血。

  击败乞活人蜂拥而上,很快城头上就不见了活着的守卒,再之后,庞青云才带着因为杀人而兴奋的他们冲进了城中。

  大道上,除了乞活人兴奋的吼叫声,也没有其他的人,很是寂静。

  道路两边的房子墙壁上,不乏淋漓鲜血,至于火烧过的痕迹,那更是无处不在。

  活脱脱一个人间地狱。

  带人来到县衙,空无一人,这座城之前的管理者见机得快,很快就裹挟着不多的财物躲了出去。

  之所以用管理者,而不用县太爷这个“尊贵”的称呼,却是因为那人不知是何方的官。

  太平天国的官制太过混乱。

  在这方面,洪秀全太过放飞自己的脑洞,有时候后来者都怀疑,他们内部人是不是也会经常搞混这些官职名。

  并未有什么失望之色的庞青云叫出他较为信任的人物,让他带上他的队伍把守城门。

  然后准备呼叫中盟。

  他需要粮食,但遗憾的是,被各方势力几经收刮的小城无法满足他的这个要求。

  而中盟,则会适时的给他援助。

  粮食,兵甲,应有尽有,就是要让庞青云将这个比烂的世道改变,叫它不在比烂。

  天知道,我们在比烂的收获,西方人在如何进步。

  尽管他们起步晚,尽管他们在初期发现的部分都是我们祖先早已发现过的东西。

  但我们在比烂,从明开始,清朝走向巅峰!

  那帮混账的统治者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为了自己一家一姓的千秋富贵,把愚昧给了中华的百姓。

  因为他们知道,当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流传千古的时候,从那以后,所有中国人,都有了对中国的继承权。

  他们都拥有中国的正统,因为他们与统治者是一样的天然高贵!

  瞧啊,公平与正义,这两个词,在两千年以前,先祖就给予了我们,这也是我们的瑰宝!

  封建统治者们一直在不断的学习如何让自己的王朝寿命变得更长。

  但他们总是不知道,刘,司马,杨,李,赵,朱,乃至于爱新觉罗,都是百家姓中的普通一姓。

  他们,也都是百姓。

  当然许多人也知道,人们对爱新觉罗这个姓有争议,这是必然的,但在封建主义统治者的行列中,他与他们是一样的。

  很多人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满清而遗憾着,但我却为它是满清而庆幸着。

  当工业时代来临,如果我们因它们是汉人王朝而怜惜它,我不知道面对西方人滚滚的机械声中,我们还能不能迎头赶上。

  毕竟,皇帝这个名头,总是有魔力的。

  再说回庞青云。

  叫人去守住城门之后,他又将人分散出去,要将城中的居民全部聚集起来,别误会,他并不是要拉人头。

  如果这样的话,中盟绝对会断绝给予他的援助。

  庞青云聚集他们的目的,仅仅是向城中的居民们宣告自己的管理权,以及统计人数,析出工匠。

  统计人数是为了接下来的放粮做准备,毕竟不能比烂嘛。

  析出工匠则是因为稻米这种东西是可再生资源,但铁可不是,所以中盟在这一块的帮助比起粮食的支援力度可小得多了。

  庞青云需要自己冶铁,同时,城中各方面的修修补补也离不开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