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座星系为何这样穷 地44章 募集
作者:黄文才的小说      更新:2021-08-31

  得到村支书张富,也是张加一二大爷的大力支持,张勇翡很开心。

  但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二大爷,我还有个计划没说呢。是这样,除了养蛤蟆,我还准备种木耳。咱们村的荒地多,大家都不种,干脆……”

  本来,张富确实是支持张勇翡带领村民致富的。可现在,他却犹豫了:“小翡,你这步子迈的有点大了吧?”

  许多人穷尽一生,未必做得好一件事。

  可张勇翡倒好,双管齐下。年轻人啊,精力就是旺盛。

  “您别着急啊二大爷。之前,我不是建立了一个鹿岗岭公益事业的账户吗?钱也不都是村民掏,公益事业账户出很大一部分。再者,我自己也不是干打雷不下雨,为了给大家信心,不敢说太多,但是我肯定是出钱最多的一个。如果赔钱,就让我张勇翡倾家荡产好了。”

  张富还能说啥,感情你小子从干委员那一刻开始,就默默地策划这些事。

  深谋远虑,未雨绸缪,说的就是你啊。

  当真是学不分先后,达者为师。张富活了一辈子,还真没见过张勇翡这号走一步看三步的人。以前怎么就没看出这小子,城府这般深呢?

  今天没活,张加一和郝建都在休息。

  干脆,张勇翡叫上这两人一起,加上一头钢鬃,在鹿岗岭溜溜达达,沿着堤坝观察,指点江山,提出意见。

  郝建说:“哎呀,我也没啥钱,到时候投多少钱合适呢?”

  张加一看看他:“你跟着大家干活这些天,没少挣吧?钱都哪去了?”

  郝建挠挠头:“到了出钱投资的时候,顶多攒个一两万,好干啥?”

  憨厚如张加一,都忍不住提高了嗓音:“一两万还不多?你以为每家每户能掏出多少钱?许多人家,可能一两万就是全部家当了。你小子真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郝建嘿嘿一笑:“加一哥,你能出多少?”

  “我?”张加一琢磨了一下:“我这两年攒了点钱,本来寻思买一辆车。车就先不买了,蛤蟆能投三万,木耳投一万吧。”

  连张勇翡都吃惊了:“小胖,你啥时候偷摸的攒那么多钱?”

  张加一歪着嘴笑:“没啥花钱的地方,我爸我妈几年都不买一件衣服。这几年,我挣的钱,都攒着了。加上干两个月的活,约么能攒够四万块钱。”

  原本,张勇翡还以为自己拿出的钱,足以震慑村民,安定人心。现在看看,可能自己小觑了天下英雄。连张加一这个“后起之秀”都能偷摸的攒三四万,那鹿岗岭其他的攒了一辈子家底的人呢?

  只有钢鬃心思最简单,在路边的草丛里钻来钻去,经常一探头,发现张勇翡走远,像二哈似的愣头愣脑,忙不迭的屁颠屁颠的追上来,然后又拱进草丛里。

  毛上黏上了苍耳子,张勇翡就将它叫来,帮它弄掉。

  张加一指着一个快干涸的水湾:“这里,前些年一直有蛤蟆产卵。这几年水干了,蛤蟆就不来了。要是能把那条改道的水渠挖开,引水进来,肯定能有蛤蟆产卵。”

  张勇翡点点头,拿出本子记下来:小顺子家门前的水湾,挖水渠引水,扩大水湾,预计铲车费用500元,人工费200。

  继续朝东走,郝建指着一个小池塘,里面有三两鸭子在游动,说道:“翡哥,这里去年大党还放水抓蛤蟆来着。这里肯定能行。”

  张勇翡看看池塘的位置,确实得天独厚,采光巨好,就是池子有点圆有点大,并且在堤坝的另一边,蛤蟆上下山会有堤坝阻拦。

  他皱着眉头想了想,在本子上记录:大党家门前的池塘,挡薄膜趟子400元,重修堤坝上下口300元,改池塘铲车600元,人工费400。

  这样,三人一猪,溜溜达达,直逛到了东沟。

  东沟是鹿岗岭的最里面,到头就是群山,那里还有幸存的老林子。

  这一路上,张勇翡找出了十五处可以修建池塘的位置。除此外,山上还有两处。

  投入不小,但是可以预见,如果养蛤蟆成功了,这十七个池塘带来的效益,能让鹿岗岭村村民的嘴咧到耳后根,能笑抽了。

  别看只有十七个池塘,但是根据张勇翡小时候的记忆,那会儿一个池塘秋天抓出来的蛤蟆,换到今天的价格,卖个一两万不成问题。十七个池塘操作好了,按照盘山岭刘思国描绘的前景蓝图,恐怕只多不少。

  张加一和郝建对他无条件信任,他敢干,两人就敢投钱,自是不必说。

  张勇翡野心勃勃,立刻回到村部,向村支书张富报告了这一天的所得。

  张富则交代:“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要知道,咱们村不富裕,村民能拿出来的每一分都是血汗钱。”

  “放心,支书,我张勇翡哪怕再不靠谱,也绝对不会拿村民的钱开玩笑。”

  张勇翡信誓旦旦的保证。

  就如张富所言,张勇翡将拿到的每一分钱,都沉甸甸的,都是村民土里刨食抠出来的。

  当天下午,张勇翡开车,载着徐太保和王青花,从村里第一家开始走访。

  “陈叔,张加一在养蛤蟆项目投钱三万,种木耳投钱一万。郝建养蛤蟆投钱一万,加上他家里一共投两万,种木耳投一万。我本人,养蛤蟆投资八万,种木耳投资三万。这是我全部家当,如果赔钱了,我张勇翡第一个砸锅卖铁。另外,村部的公共事业账户,将投资四万。投资的钱,未必全都用得上,其余将用在扩建和后续投资上。”

  “养蛤蟆确实见效慢,第一年投钱,养一年。第二年秋天能看见收益,至少能回本。第三年,干挣钱,预估至少让投资的钱翻倍。第四年,那就是纯挣钱,有可能挣投资的三四倍。”

  “木耳见效快,和种地一样。春末上菌种,秋天收木耳,利润薄了些,但是肯定比苞米强的多。另外,咱们集中管理,集中灌溉,比个人投入要节省的多。咱们村的荒地多,都种上木耳,第一年就能看见钱,除去成本,至少能翻一番。但是这个因为咱们地的数量有限,种不了太多。”

  张勇翡费尽唇舌,说的口干舌燥,尽量打消村民的疑虑。

  并且承诺了许多还看不见的东西,可饶是如此,还有许多人犹豫。最终,还是有一部分人,被张勇翡的“大手笔”给打动了。

  张勇翡敢投资十一万,在鹿岗岭人看来已经是天文数字了。最重要的是,张勇翡竟然能拿出来十一万。要知道,之前他在外面做生意欠了不少钱的事,在鹿岗岭传的沸沸扬扬。他不但还清了债务,竟然还攒了十一万,实在令人大跌眼镜,同时震惊他是怎么做到的。

  小小的展露了一下筋肉,让一部分人开始信任他。

  有能力的人,总是更容易令人信服。

  结合张勇翡当委员以后,干的一桩桩一件件事,好像都挺靠谱的。他善于解决争端,处理矛盾,处处维护鹿岗岭村民,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可能不说,但是心里明镜。

  除了三人组敢并且舍得投钱外,还有一个人让村民刮目相看,是老姚家的姚老二。

  姚老二卖了一部分邮票,拿出了六万块钱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