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鉴 第零章 序
作者:雁伏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原天界战神龙魂,因恶意杀死同僚,触犯天条,判之下贬人间,经受轮回之苦,龙魂你可服判”缚龙柱上,一个魁梧的男人缓缓抬起头来,慢慢睁开双眼,眼神中饱含怨恨与不屑,嘴角微扬道:“服如何,不服又如何?天界已被魔君搞得黑暗如斯,我早已心无所恋”!“好,传令,将龙魂丢进谪仙池剔除神骨,送轮回池贬下天界,并且与斯有联之众神,也一并同罚”。(.l.)说完,此人冷笑一声,伏在龙魂耳边说:“什么战神,什么刚正不阿,如今还不是死人一个,没想到你的朋党也是如此下场吧,哈哈,你们在我眼里不过蝼蚁”。“你”!龙魂大怒,目眦尽裂,你杀我便是,为什么要连他们也不放过,你这阴险小人”!“哼,不杀光你们,难道留着让他们给你报仇?谁让当初你要认罪呢?们可是因你而死”。悲愤的龙魂挣扎着被一群神兵丢进谪仙池,谪仙池,天界三大神池之一,没有人知道这三大神池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即便是天帝、元君也不得而知,毕竟天神也并非是无所不知。谪仙池的作用就是惩罚所犯天条最为恶劣的天神,剔除神骨就意味着从此与神这个字再无瓜葛,而所谓的轮回池贬下天界,其实与死毫无区别,历史上被贬下天界的天神不计其数,可是没有一人回到天界,也没有人听说过他们去了哪,都说是去了人界,可是没人知道是真是假,甚至没人知道这个所谓的人界是否真的存在。龙魂从谪仙池爬出恨恨看了那人一眼,杀机动生,杀气喷薄而出,镇退了周围守卫,也把那人吓得滚出丈许。但是,这已是龙魂最后的神力,他神骨被剔,再也不是当年的战神了,顿时瘫倒在地。“哈哈,没想到你也有今天”,那人爬将起来,走到龙魂面前,踩着龙魂的头说“龙魂,你小子现在也快死了,不怕告诉你,是魔君大人要你死,而且你自己脑子不好认了罪,就是天帝和元君也救不了你,啊,对了”那人指着轮回池阴阳怪气地说“听说轮回池下面沟通的是人界,不过到底是不是呢?那可就没人知道了”那人使劲踩着龙魂的脸,左右扭了扭“战神大人,你不是号称天界第四大神吗?你就下去看看,要是真有个什么人界,别忘了回来告诉兄弟一声,啊”。“执法队听令,天法执行”!“是”!原天界战神龙魂,因误入他人阴谋陷阱,重伤恶贼,不愿与之争执,自愿认罪,最后落得个剔除神骨抛入轮回池的下场,与恶人斗,稍有一丝的懈怠,就难保尸骨无存。神洲大陆,一片由三大帝国——东北部的华夏帝国,西边的云梦帝国,南面的天枢帝国主宰,数百个诸侯小国并存的广袤土地。没有人能准确说去它的大小,因为从来没有人走遍过大陆的每个角落。而历史上统一过这个这片大陆的,只有一个人,他被尊为真神,帝皇的始祖,留下了一个定波斩青蛟,五岳镇天魔的传说,他的名字叫做轩辕神州,大陆的名字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在他之前的事,这大陆之上流传的都是一些不知道真假的传说。轩辕神州之后,大陆再度分裂,也就是现在的三大帝国,仅仅为了轩辕这个名号,三大帝国曾连年开战,最长第一次曾经长达数百年之久,致使数百诸侯独立称王,造就了今天的局面。也是直到近几十年,三大帝国之间才不再发生大规模战争,基本上国家间的事改为以谈判为主,老百姓也算是过上了一点好日子。因为三大帝国的连年开战,致使神洲大陆武学之风盛行,而人们所修炼的就是传说中的轩辕大帝所开创的八脉之术,人体有经脉无数,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十二正经,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阳,足三阴,只有十二正经畅通,人体才能正常有效的行动,运作。而在这十二正经之外,便是神秘的奇经八脉,冲脉,带脉,阳维,阴维,阳蹻,阴蹻,任脉,督脉。普通人只能依靠十二正经的联通在有限的程度内运转,而武者却可以通过对奇经八脉的开拓突破身体极限,达到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奇经八脉,每开一脉武者本身都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相应的进步的难度也是云泥之别,据传说将八脉尽开的人将变成世间无敌的存在。神洲大陆的武者到底有多少,没人统计过,也根本不可能统计得了,神洲大陆上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修炼八脉之术,而修炼八脉之术的自然就可以称之为武者,大陆之上,每天都有无数的武者或悄无声息或轰轰烈烈的死去,每天又会有无数的武者悄无声息或惊天动地的出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几十年。绝大多数武者的一生都是籍籍无名的度过,或许只有那些八脉武者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武者吧,不过谁知道呢,百年之后都是一堆白骨,卧榻之地不过丈许。有的人,选择一生追求王道霸业,有的人,选择一生追求金钱美女,有的人,选择为心爱的人肝胆玉碎,有的人,选择隐居深山不问世事。这大陆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或者说他们被迫做出选择,可以选择放弃,却不能放弃选择。这是生活的信条,也是人生的奥秘,有的人一生追求的或许就是可以真正的让自己去选择一回,而绝大多数的人或许到死了也没有发自内心的为自己选择一次。(这本书,是我构思了很久的一本书,或许它并不像其他小说那样写的荡气回肠,让人看得难以自拔,我的这本书所写的大多是我这些年所思所想,尤其是关于爱情,友情,亲情,本人文比不得大家,甚至连小家也算不上,但所书所写,皆发自肺腑,希望所写的一些事,一些情理,可以为读者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困苦起到一点借鉴作用,这也就是《谪仙鉴》书名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