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人生的奋斗史 第三十章 债务纠纷
作者:沐子666的小说      更新:2021-08-18

  江小朵英勇跳下旋涡救上金锁后,这件事很快在全村传开了。

  村民们看到放假在家的小朵,都纷纷主动跟小朵打招呼,并且夸赞不停。

  “小朵,你可真行,那么急的旋涡你说跳就跳,换作我,也没你这个胆量。”

  “小朵啊,你妈宁珑有你这个女儿,以后肯定有享不尽的后福,你看你,小小年纪,就这么勇敢,以后,可是要不得了哦。”

  ……

  江小朵听着大家接二连三的夸奖,觉得有些过,心里思忖:

  “其实,救金锁当时完全是情急之下的下意识举动,也没想死啊活的,就想着,一定不能让旋涡把金锁给吞没了。再说,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碰到这种危机时刻,换谁都会下去救人吧。”

  所以,江小朵继续老样子,地里有活就帮妈妈宁珑,地里没活呢,就到镇上跟着王二麻子的工地打工。

  直到有一天打工回到家,天色已晚,晚霞映满天,血色黄昏,把天空拉扯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世界是如血的晚霞,一个世界是蓝天白云退却,灰色转暗的天空,看得江小朵有些沉醉。

  “桑榆虽已晚,微霞尚满天。”

  诗中描写的,应该就是现在这样的景象吧。

  推了破旧自行车放到堂屋,没见妈妈宁珑,却听到屋里传来压抑的哭泣声。

  “妈,您怎么啦,不会是谁又欺负您了吧?”

  宁珑依然低头默默垂泪,眼睛红肿,想必哭了有一会了,却只是默不作声,继续肩膀抖动着,用袖子不断擦拭流下来的泪水。

  江小朵急了,一把扳过宁珑的身体,“妈,您看着我,告诉我,谁欺负您了,我找她算帐去。”

  “小朵,咱家借二狗家的3000块钱,我过年后,拿你和我打工挣的钱,亲手还给二狗了,可他媳妇一口咬定我没还,这几天天天站在家门口,指桑骂槐,跳着脚骂我们家。”

  “而且,她还骂得特别难听,什么不还钱断子绝孙,出门被车撞死,将来生的孩子没肚脐眼。妈听了,这心里比拿刀子扎还戳心啦。”

  “妈,您别哭了,我这就找他们去,还有没有王法了,还掉的欠债,还想抵赖。怎么,她还想咱们家再还她一次,想得美,没门。”

  “对了,妈,您当时还钱的时候,借条拿回来没有?这个借条很重要,如果他们还有借条,就会一口咬定我们没还钱,那就没法说清了。”

  “小朵,当时妈妈把钱给了二狗,二狗把借条还给我,我当着他的面撕掉了呀。”

  “妈,这就好办了。您放心,这事,我一定能解决。实在不行,我们上法院告他们诬陷,我看她怎么办?”

  二狗媳妇不是本省的,是外地逃荒来的女人,说话说的外地腔调,本村人也听不怎么懂。

  二狗呢,正好光棍一条,没找到媳妇,就收了这个逃荒女人,二人结合成了夫妻。

  二狗媳妇在村里,跟谁都不合,跟谁也不怎么来往,动不动不知道谁惹怒她,一跳三尺高,叉着腰,披散着一头乱发,扯起嗓子骂人。

  所以,村里人看到她,都不敢惹她,远远躲开。

  更要命的是,也不知道她来自哪里,好像常年没有洗澡的习惯,隔老远就能闻到一股臭味。

  二狗倒相反,在村里为人谨小慎微,常年埋头地里辛苦,见到人也都是小心翼翼打招呼,所以,辛苦下来,倒是积攒了点家当。

  江小朵气呼呼摸黑来到二狗家门口,门打开着,二狗正在吃饭,“二狗叔,我刚打工回来,我妈妈在哭,您家婶子说我们欠的3000块没还,在家门口跳脚骂人呢。”

  “有这回事?我刚从地里回来,还不知道呢。这个臭婆娘,跟她说了千百遍了,钱已经还了,可她就是不信,看我不打她一顿,叫她再胡搅蛮缠。”

  二狗说着,立马放下碗筷,就几步跑到厨房,揪住他媳妇头发,狠命扇了一巴掌,口里骂道:“你个臭婆娘,跟你说了多少回了,宁珑家欠的钱还了,借条也撕了,你怎么就是不信呢?非得天天闹,我看你是欠打吧。”

  二狗话说着,巴掌又高高抬起,打算继续扇耳刮子,小朵赶紧上前拦住了,“二狗叔,我来呢,就是想把事情说清楚,打人是不对的,您还是不要打婶子了。”

  二狗叹口气,放下了巴掌,“这个女人,不可理喻,谁都结交不了,只有她自己,跟她完全说不通。”

  “二狗叔,要不,我来跟婶子说说看?”

  “行啊,你要能说通她,就好了。她脑子里一本糊涂账,根本搞不清楚。”

  江小朵将二狗劝去堂屋继续吃饭,然后拉着二狗媳妇的手,坐到烧火屋凳子上,生怕激怒她,轻言慢语开腔:“婶子,这钱,我妈已经还给二狗叔了,借条呢,也当场撕掉了,您怎么就是不信呢?”

  二狗媳妇抬起一头散发,张牙舞爪着回嘴:“没还就是没还,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别骗我了。”

  “婶子,我刚才已经说过了,钱,确实还了。要不,咱们换个角度,您说没还钱,那借条在哪?如果没有借条,这钱就是还了呀。”

  二狗媳妇龇牙咧嘴,把江小朵一把推开,“我不管什么借条,我说没还,这钱它就是没还,你说什么也没用。”

  “得,遇到这么个讲不清楚理的主,说再多,也是白费唇舌。”

  江小朵无奈之下,只好放弃,转而找二狗。

  “二狗叔,您也确认,这钱已经还了,希望您管管您媳妇,让她别再张嘴胡说骂人,引得全村人看我们家笑话。她要再这样,我去告她诬陷的。”

  二狗满脸歉意,反复承诺一定管管她,不让她再胡来。

  谁知道,隔天,江小朵大清早还没出门,二狗媳妇又站在她家门口,手指着宁珑家,跳起来骂:“没脸没皮,欠钱不还,什么货色,小心生的孩子没肚脐眼。”

  江小朵听得火冒三丈,几步跑到二狗门口,“二狗叔,您昨天怎么承诺我的。您自己听听,她这说的什么话。”

  宁珑在屋里,泪流不止,觉得没脸出去见人,脸都被这个女人丢尽了。

  二狗刚起床,还带着起床气,听到小朵的责怪声,气不打一处来,跑到台子上,揪住自家媳妇的头发往家里使劲拖,边拖边骂,“你这个不听话的婆娘,看来,我只有把你捆在家里了,省得你出去闹心。”

  二狗还果真说一不二,拿了根绳子把女人捆起来了,关在房门里。

  江小朵也无暇管人家家事,“只要这个女人不再胡乱纠缠,管二狗叔怎么惩治她。”

  于是,收拾好后,继续到镇上打工。

  晚上回来,宁珑慌慌张张地拉住小朵,求救道:“小朵,怎么办啦,二狗媳妇喝农药寻自杀。”

  “不会吧,她没有道理,她为什么自杀,要自杀,也应该是您,受了冤屈自杀啊。”

  “二狗媳妇觉得,二狗不该捆着她,觉得受了委屈,等二狗给她松绑后,拿了瓶农药当着二狗的面吞了下去。”

  “那人怎么样了,没事吧。”

  “人抢救及时,立刻拉到镇上洗了肠胃,已经救过来了。”

  江小朵听了,心有余悸,内心思考着:“这个女人这么不讲道理,这事如果不解决,迟早是个隐患。如果哪天,她自杀死了,连带我们家也跟着倒霉。该怎么办呢?彻底解决,以绝后患。”

  想至此,江小朵跟妈妈宁珑建议,“妈,这事,我们要么到法院说清楚,要么请中间人,当面锣对面鼓理清楚,不然,会有麻烦。”

  宁珑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无助地望着小朵,问:“小朵,你脑瓜子灵活,读的书比妈妈多,你说该怎么办?”

  “妈,我看这样。咱们去请大队支书、大队会计,还有二狗爹妈、兄弟,村里人,跟二狗和她媳妇一起,面对面把这事情一次性说清楚。对了,您还记得,还款的具体日期吗?”

  “记得啊,就是过完年,你上学后,3月2日下午,我吃过中饭就去还给二狗了。”

  “好,咱们现在去找中间人和见证人。”

  母女两个说着,就去依次找大队支书、大队会计、二狗爹妈、兄弟以及村里平时大家公认比较公道正派的人,并约定好,等二狗媳妇出院回家,宜早不宜迟,就去把这事办了。

  一个星期后,二狗媳妇出院回家了。

  宁珑和江小朵把之前找的人,都一起叫到二狗家,挤满一屋子。

  村支书和大队会计坐在桌子中间,宁珑和江小朵坐旁边,二狗和媳妇坐对面,其他人挨个坐着。

  村支书首先开口:“二狗,宁珑跟我们把这事都说了,我们也大概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今天过来呢,就想听听你的说法。你说说,宁珑还你钱了吗?什么时候还的?借条在哪里?还的钱到哪里去了?”

  “村支书,大家伙,首先,我很抱歉,这事都是我处理不当,惹出了这么大麻烦。今天,当着大伙的面,我把这事说清楚。宁珑欠我的3000块钱,3月2日下午还了,借条,当场撕掉了。还的钱呢,因为我姐姐家出了点事,找我借钱,我怕我婆娘不肯,就偷偷把这还的钱借给我姐姐了。”

  “二狗啊二狗,你瞧瞧你干的好事,因为一场误会,差点出人命,还害得人家宁珑背了这么大冤枉。得亏宁珑大度,要是她想不开,也去寻死觅活,我看你怎么交待。”

  村支书听了二狗的解释,总算明白怎么回事,当场一通数落,说得二狗无地自容。

  “是,这事都是我不对,不该瞒着我婆娘,借钱给我姐姐,让她误会宁珑没还钱。宁珑,小朵,都是我的错,你们原谅我吧。”

  宁珑人一向善良,看事情说清楚了,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开言道:“二狗,二狗他媳妇,今天当着大伙的面,这事算彻底清楚了,往后啊,可别再对着我家门跳脚骂人了,我受不起。”

  江小朵仍然愤愤不平,“二狗叔,婶子,你们这做的也太不叫人事了,是欺负我们家都是几个女人,没有男人撑腰是吧。我说,欺负人也不是这么欺负的,往后,谁要再敢欺负我妈妈,我跟她没完。”

  说着,江小朵特意拿眼睛狠狠瞪了二狗媳妇一眼。

  二狗媳妇此刻哑巴了,低着头不说话。

  村里来主持公道的村里人也觉得荒唐,开始谴责二狗:“二狗,宁珑嫁到我们村子十几年了,她是什么为人大家不清楚吗?这么欺负人家几个女人,我们村里人看了,也不答应。”

  “行了,大伙都别说了,今天这事,事情已经搞清楚了,我看到此为止,谁都不准再提。这样,大伙都散了吧。”

  村支书一锤定音,让大家都散了。

  宁珑和江小朵回到家里,拉着小朵的手,抚摸着说:“小朵,还是你有办法,看来以后啊,妈妈凡事都得靠你了。”

  “妈,对啊,你有江小朵这个女儿,什么都不用发愁,谁都不准欺负你。”

  母女俩又解决一桩棘手事,高兴地依偎到一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