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六年 孔有德
作者:凉梦六白的小说      更新:2021-05-04

  高杰失魂落魄回到府中,刑氏见高杰这般,吓了一跳。

  高杰回到屋里,喝了几大碗茶才缓过神来,向刑氏讲述今日之事,声音中的恐惧怎么也掩饰不了。

  刑氏听完脸都白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是皇帝要杀人啊,压着嗓子问道:“夫君就没有想过为何陛下会得知许定国,李成栋二人,还非要杀之。”

  这一下子让高杰如梦初醒,是啊,连三边总督孙传庭都对这二人不甚了解,可千里之外的陛下却知道这两个人,细细想来,怎能不让人害怕啊。

  几乎是同一时刻,高杰和刑氏都惊恐看向对方,他们从对方眼里,才出了那个机构,那个在民间被认为无所不能,无孔不入的机构,厂卫。

  良久,刑氏叹息到:“看来陛下如今不糊涂了啊,就连厂卫的手,都伸到了西安。大明朝两百年的底蕴还在啊,夫君,你我,还是要信一次大明啊。之前那些事,万万不能做了啊,就当是为了元爵啊。”

  高元爵,是高杰和刑氏刚刚出生不久的儿子。

  高杰想了半天,咬咬牙说道:“罢了,上了朱家的船,为了元爵,给子孙后代挣个爵位,我高杰,就做个忠臣了。”

  京师。

  这一日刘宏明早早起来。在秋灵,小柳服侍下洗漱用完饭后,不由感慨,封建主义真是腐朽伟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啊。

  刘宏明招来马四五二人,向他们询问汤若望府邸。

  马四五二人有些迷茫,刘宏明只好问道,那个在京师为官的西洋人的府邸在何处?

  这是马四五二人才反应过来,回到:“贵人所说的是钦天监官员汤大人吧,不过这满朝文武都对汤大人有些非议,听说这汤大人蓝眼睛,红头发,长的十分吓人,认为非我族类,齐心必异。

  自从徐光启徐阁老病逝以后,陛下看在汤大人编篡历书,打造红夷大炮的功劳上对汤大人还算不错,否则早就被赶出朝廷。

  小人不知贵人为何要见汤大人,小人觉得,一个西夷有何可见?”

  刘宏明笑着摇摇头,看来这大明朝的人,都不知道汤若望的重要性啊。

  汤若望,字道未,德国科隆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明万历四十八年到澳门,在中国生活47年,历经明、清两朝,是继利玛窦之后最重要的来华耶稣会士之一。

  1634年,汤若望协助徐光启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崇祯历书》,共计46种137卷。

  《崇祯历书》的编撰完成,标志着中国天文学从此汇入世界天文学发展的潮流。

  1645年,他将《崇祯历书》压缩成《西洋新法历书》103卷,进呈摄政王多尔衮。清廷定名为《时宪历》,册面上印有“依西洋新法”五个字,颁行天下,从此成为每年编制历书和各种天文推步的依据,直至现在也是中国编制农历的基础。

  汤若望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洋监正,开创了清廷任用耶稣会传教士掌管钦天监的将近二百年之久的传统。

  除此之外,汤若望还有一个最大的价值,就是铸炮。

  汤若望受崇祯帝之命,成功造出大炮,并完成了《火攻挈要》一书。该书传播了欧洲16世纪的火炮制造知识,是明末有关西洋大炮的最权威的著作,一直到清朝中叶都很有影响。

  汤若望还翻译了德国矿冶学家阿格里科拉的《矿冶全书》,定名为《坤舆格致》。全书共分12卷,涉及矿业和相关冶金工序的每个阶段。该书未及刊行,后便在明末清初的战火中遗失了。

  刘宏明心中很清楚,现在的清王朝,这是一个上升的王朝,他确定以现在大明的实力对付流贼只要谋划得当还是大有胜机的,可他更明白清王朝现在的势力。

  后世只是传说清军入关时的铁骑和重甲步兵有多么可怕,其中白甲兵更是让人闻风色变啊。

  白甲兵内穿锁子甲,外再披铁甲,中再夹棉甲。从十五岁就开始考核,合格者为步甲,优秀者为马甲。然后再依据战场斩获,斩杀多者擢升,斩杀一百级者可穿红甲,再在红甲中选取骑射双绝者为巴牙喇(即白甲兵)。白甲兵数量非常稀少,可说千里挑一。在一个甲喇中也只有三五十人!连战力最强的正、镶两黄旗也只有二百余白甲兵。

  可是刘宏明心里很清楚,靠这些,清朝打不下天下,清王朝现在的火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在大明之下了。

  要知道,无论是李自成的潼关,还是南明的扬州,都是拿火炮轰开的啊,要是拿人命填,就是八旗填完也不一定够啊。

  想到这,刘宏明骂道当年登莱兵变的孔有德等人了。

  孔有德,字瑞图,辽东盖州卫(今辽宁省盖县)人,原籍山东,明末清初将领。

  原为毛文龙部将,毛文龙死后,于崇祯四年发动吴桥兵变,不久投降后金。崇祯九年,受封为恭顺王,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

  八旗汉军成立时,被编入汉军正红旗。入关后,随豫亲王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顺治六年改封定南王,出征广西。

  顺治九年,孔有德被南明将领李定国打败,被困桂林,清廷破格予以厚葬,并追谥为武壮。

  崇祯五年正月,孔有德部东进围登州,登州告急,而在此防守的孙元化相信自己能招抚孔有德,疏于防范。

  崇祯五年正月,孔有德部东进围登州,登州告急,而在此防守的孙元化相信自己能招抚孔有德,疏于防范。

  孔有德乘机让部下300余人诈降,混入登州城,与在城里的耿仲明等密谋策划,并趁夜间人们熟睡之时,里外夹攻,占领了登州城,活捉了孙元化及明守备宋光兰、分巡道王梅等官员。

  总兵张可大坚守水城数日,终因寡不敌众,水城陷落,张可大杀死妻妾后自尽于太平楼。孙元化不久逃回天津,被明政府处死,余大成也被罢免。

  不久以后,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又攻破黄县,明廷急令谢琏为副都御使巡抚登莱,擢参政徐从治为山东巡抚,让徐从治驻守莱州城,以防备孔有德部西进。

  崇祯五年(二月,孔有德部率军围攻莱州,徐从治与谢琏拼死抵抗,同时向朝廷求援。但自北京南下的总兵刘同柱,虽抵山东境内,却迟迟不敢到莱州解围,大学士周延儒与兵部主事张国臣等又提议招抚,张国臣等也自愿到阵前招抚孔有德等人。

  明主力部队的迟疑不前和主抚派的活动,更加助长了孔有德等人的气焰,他广招原部下,驻守皮岛的明将陈友德等3000人,也加入到叛乱的行列。

  叛军更是全力攻打莱州城。对于明朝一些官员的招抚行为,坚守莱州的徐从治、谢琏等人坚决反对。

  在徐从治、谢琏和莱州知府朱万年等的带领下,守卫莱州的军民“备刍粮,设守具,据敌数月”。在叛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尽管城中已到弹尽粮绝的地步,仍拒不开城投降。

  而明总兵邓圮、王洪已率川兵万人自昌邑来援,距莱州仅40里,却接到命令驻足不前,指望招抚成功。

  孔有德见状,拼命攻城,巡抚徐从治亲上城楼,被叛军炮火击中,重伤而死。他的死更激发了莱州军民守城的决心,“莱人感其义,卒坚守不下”。

  崇祯五年七月,莱州被围已有4个月之久,但明政府的一些官员却并不急于解莱州之围,而是一直采用招抚的手段对待孔有德。

  由于莱州城防坚固,叛军一时也难以得手。孔有德见攻莱州不下,就又施展诡计,给总督刘宇烈写信,表示愿受抚归降,但要面见谢琏谈判。刘宇烈派推官屈宜阳入莱州城,谢琏信以为真,先让知府朱万年出南门面见孔有德,孔有德告诉朱万年,表示愿意投诚。

  朱万年回城将情况告知谢琏,谢琏与朱万年及翟、刘两个派来监军的宦官出城与孔有德见面,宣读朝廷让他投降的诏书。孔有德早有准备,立即让部下将4人捉住,乘城门大开,急令攻城。朱万年见势危急,大喊关闭城门,被孔有德杀死。明军紧急关闭城门,孔有德破城计谋未能得逞。

  谢琏被俘后,明政府招抚不成,遂急令各路援军向孔有德进攻。孔有德见情势不妙,撤回登州城,明总兵吴襄率军克招远、黄县,莱州之围方解。同年九月,明军将孔有德叛军围于登州城中。

  十月,明军开始攻城,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明副总兵丁思侯、裨将程仲文、祖邦楼在攻城中战死,叛军主要将领李九成也被明军炮火击毙。

  孔有德见登州难保,于崇祯六年二月十三日率叛军近万人突围,弃城登船而逃。驻守在旅顺、长山、鹿岛的明总兵黄龙,预计孔有德兵败后必经长山、旅顺而投奔后金,早已严阵以待,周文郁等也穷追不舍。

  孔有德部在旅顺一带登陆后,黄龙率兵伏击,擒获孔有德部将毛有顺、毛承福等人,大败叛军。孔有德、耿仲明等率余部逃到盖州,转投后金,上书乞降曰:

  为直陈衷曲,以图大事:照得朱朝至今,主幼臣奸,边事日坏,非一日矣。兵士鼓噪,触处皆然,非但本帅为此也。

  前奉部调西援,钱粮缺乏,兼沿途闭门罢市,日不得食,夜不得宿,忍气吞声。行至吴桥,又因恶官把持,以致众兵奋激起义。遂破新城、破登州,随收服各州县。

  去年已有三次书札,全未见复,始知俱被黄龙在旅顺所截夺。继因援兵四集,围困半载,彼但深沟高垒,不与我交战。

  彼兵日多,我兵粮少,只得弃登州而驾舟师,原欲首取旅顺为根本,与汗连合一处,谁知飓风大作,飘至广鹿岛。

  本帅即乘机收服广鹿、长山、石城诸岛,若论大海,何往不利?要之终非结局。久仰明汗网罗海内英豪,有尧、舜、汤、武之胸襟,无片甲只矢者,尚欲投汗以展胸中之伟抱;何况本帅现有甲兵数万,轻舟百余,大炮火器俱全。有此武备,更与明汗同心协力,水陆并进,势如破竹,天下又谁敢与汗为敌?此出于一片真热心肠,确实如此。汗如听从,大事立就,朱朝之天下转瞬即汗之天下。

  是时明汗授我何职,封我何地,乃本帅之愿也。特差副将刘承祖、曹绍中为先客,汗速乘此机会,成其大事,即天赐汗之福,亦本帅之幸也!

  若汗不信,可差人前看其虚实如何。本帅不往别地,独向汗者,以汗之高明,他日为成大事,故效古人弃暗投明也,希详察之。

  崇祯六年四月,他们率叛军及家眷10000多人在鸭绿江口与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率领的后金兵会合,被要求剃发,登莱之乱遂告结束。

  由于孔有德带来了后金急需的舰队、红夷大炮及匠人,所以皇太极对他们的投降极为重视,亲率诸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并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相待,仍以他为都元帅,安置东京,自成一军,称“天佑兵”,给予特殊待遇,随后便引后金兵攻占黄龙所在之旅顺。

  崇祯九年大清帝国成立之际,孔有德受封恭顺王,并且作为汉官代表劝进。同年冬,孔有德等三顺王充当了清军的急先锋,带领6千清军攻打朝鲜,迫使朝鲜投降清朝,使明朝失去了可靠的邻国和在东面牵制清军南下的重要力量。

  在以后清朝对明战争中,孔有德也大多参与其中,立下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