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不太稳 第二十五章 矛盾
作者:吃指甲医百病的小说      更新:2021-05-30

  彩子这个角色,如果是后来瘦下来并且坚持健身的张天天,蜂腰翘臀,紧致长腿,倒是非常合适。

  何老苦笑,“你这榆木脑袋,只要业务能力过关,用自己人岂不是更好?你放心,张天天有这个实力,小姑娘人也不错。你作为师兄提携一下学妹,也算有个照应。”何老摆摆手,“拍戏也好,走关系也好,没有冲突。”

  林飞:“从专业角度上,现在的张天天不适合我这部戏的角色,从规则流程上,我自己指定流程是副导演安排试镜名单。何老,真的对不起,张天天我可以请她吃饭道个歉,今后你找我给学生做报告,我也一定不会推辞的。”

  何老生气了,说道:“你说什么!你不是我们学校的,京电的影响力没你的份啊?你知不知道,杨喆一直在背后捣鬼,要是没有学校做你的后盾,你的电影能够评上大奖,能发行上映吗?”

  林飞:“我从小就想拍好电影,才进京电读书。关系最硬交游最广又怎么样?没有作品还不是没用。我只想拍戏,何老,饶了我吧。”

  何老:“又要拍戏,又不肯出力,又想顶着学校的门头占便宜,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靠!”

  “何老…”林飞还想辩解。

  “你这情商啊…不要以为有才华就可以对抗这个世界,你走吧,好自为之。”何老骂完之后,好像耗去了全身的力气,他瘫坐在座位上,不再理睬林飞。

  林飞没想到自己到学校来感谢老师,竟然竟会经历一番风波,先是被张天天误认为要搭讪对方,后来还与自己最尊敬和感谢的何老闹的不欢而散。

  他这才意识到,也许除了来自另一时空的自己勉强算是超脱于这一切社会关系的人。这个世界的人,哪怕是德高望重的何老,也逃不出关系网的维系。

  何老也是人,他也有爱恨情仇,七情六欲,有关心的人,有憎恶的人;就算他再超脱,也无法跳出这个圈子;就算他再强大,也必须按照这个圈子的规则做事。而付出与回报,就是这个圈子的基本规则。

  何老未必就必须要让张天天去林飞的剧组,但是作为京电的人,有一种惯性在推动着他去促成这件事;而从张天天午饭时的反应来看,林飞推测安排试镜这件事情她自己也不知情。一切都潜藏在事物的表面之下,按照某种规则坚定而有序地进行,甚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林飞自己既然获得了京电的荫蔽,自然也就打上了京电的烙印,无论怎么样,自己也是京电这个圈子的一环了,若是不守这个圈子的规矩,路就走窄了,那就会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不过何老这么生气似乎并不是完全针对林飞,他到底在怄什么气呢?林飞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也许一个人的才华的确无法对抗这个世界,那么一个世界的才华呢?林飞想知道答案。

  而在京影的女生宿舍,张天天回到寝室时依旧又羞又恼怒意难平,“竟然说我该先减肥…气死我了!”

  张天天虽然属于京电的新生,但最近在校内也算是风云人物,受韩国导演韩成桓的邀请,她还即将代表学校赴韩国拍摄微电影作品《落樱》。此刻的她正是春风得意,心气颇高之时。

  没想到被林飞一句“你应该先减肥。”给破防了。

  有一说一,张天天的身材并不算胖,只是因为她骨架偏大,一旦有点肉肉立刻就很明显。脸上也是可爱的婴儿肥,总的来说是一个身材匀称的普通少女水准。

  但是林飞的话也不算错,电影电视这些都属于平面艺术的范畴,三维的人体都是通过二维的画面来展现出来,像张天天现在这样的形象,投射到屏幕上就会显得臃肿。所以其实屏幕上看起来一般身材的演员,在真人世界里其实会瘦很多,而电视上都显瘦的演员,可以想像一下在真人世界里会有多么夸张。

  而女演员要上镜,按照这个世界的审美,还真的是越瘦越好。从包子脸小龙女被人诟病,到女性对天鹅颈、A4腰,秀锁骨的迷恋,女星们为了保持身材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张天天并不是不知道银屏对“瘦”的要求。,只是她现在还没有打定主意走演艺圈这条道路,对自己的身材管理还比较宽容。

  “真的很胖吗?”她照着镜子,喃喃自语。

  且不论张天天在穿衣镜前如何纠结,始作俑者林飞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给小姑娘留下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虽然被何老骂了出来,但是林飞却丝毫没有怨恨之心。

  出于感恩,返校感谢老师,结果因为理念不同而不欢而散,林飞不知道自己这点执拗的坚持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回想过去,他的坚持在《小鞋子》剪辑时顶住了压力,从而获得了与罗斯文合作的机会;但在《灌篮高手》的篮球队经理这个角色上,自己要坚持走流程,却开罪了何老。

  林飞终于体会到罗斯文所说的理念不同了。除非一方妥协,否则这样的矛盾很难调和。

  他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有自己才是孑然一身。而要把握自己的命运,可能只有先掌握自己的事业基石。

  拍电影只能由简到繁,从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出作品。但是自己脑海中的财富还有海量的歌曲,拥有自己的录音棚,才能最大程度的去发挥这个优势,这应该是林飞当前最优先的目标。

  正巧下午舌尖的导演陈晓青打来了电话:“林飞,你的电话怎么老打不通呀。发邮件到你公司也没人回复。”

  林飞:“陈导,真不好意思,我这几天出国…公司在搬迁…您有什么事情吗?”

  陈晓青:“我也是受人所托,来向你邀曲呀…”

  林飞:“陈导你知道我主业是导演,配乐只是兼职,而且现在我还没有自己的录音棚,每次出作品都要四处求爷爷告奶奶,欠好多人情。而且我现在在沪市有个项目,也不一定有时间呀。”

  陈导很干脆:“你帮我个忙,和舌尖一样,纪录片,一头一尾就两首曲子。算我欠你个大人情,录音棚的事我也帮你问问,你看行不。”

  陈导是纪录片大咖,交游广阔,人际关系应该比康若谷学姐的圈子广泛得多,若是能出面帮忙询问录音棚的事,对林飞也有好处。

  “好吧。”林飞问道,“是什么纪录片呀?”

  “《工程》,也是我们台的纪录片,还在拍摄中。你这不是很忙吗,我就先预约一下。”陈导说道。

  “这部片子我知道,很好的主题,我一定全力以赴。”林飞明白这应该就是后世自己看过的《超级工程》没想到在这个时空也提前出世了,不过《舌尖》既然都先出来了,那《工程》也的确该出现了。

  看来这个时空与自己的那个时代还是有许多差别的,林飞不由提醒自己不要总用原时空的眼光和印象来看待这个世界。

  《工程》是央视继《舌尖上的华夏》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大型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聚焦国内五大重点尖端科技工程,将那些建筑过程中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场景纳入《超级工程》的镜头。该片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了参与“超级工程”建设的普通人,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智慧、生活、情感和梦想,鲜活呈现了奇迹背后的艰辛历程和付出,使得这一部科学类工程题材纪录片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

  林飞相信,随着国家的发展,这类节目还会越来越多。华夏人渴望被认同,他们想看的不是生活中的困境与苦难,而是自身创造的辉煌与成就,他们需要能够承认自己奋斗价值的作品,这也是林飞拍摄的《小鞋子》结尾的初心。然而现在的华语电影市场,这样接地气的作品还是太少了。

  “有你的保证我就放心了,”陈导说道,“对了,华影的《大业》也在筹备中,你不考虑去报个名?”

  从陈导那里,林飞才知道《大业》正在筹拍,这部电影是华影的献礼影片,影响力巨大,演艺圈内的明星艺人纷纷趋之若鹜,愿意零片酬出演。电影正在筹备期,这段时间正在向业内征集主题音乐。

  “导演早就定了,音乐征集过几天就要截止了,你一定要去试试,要是被选送上了,有天大的好处。“陈晓青关切地嘱咐道。

  “好的,谢谢陈导。”林飞倒不是想蹭热度,这样有纪念意义的电影,林飞也不希望错过。做不了导演贡献点配乐也是应该的。

  林飞不清楚这个时空的《大业》具体剧情,但这个主题,想必战争片激昂壮烈的曲子应该是合适的。

  一询问才知道,离《大业》的音乐征集最后期限只有三天了,林飞赶紧联系康若谷学姐,又是连续三天的高强度工作。好消息是之前委托康若谷询问的录音棚转让事宜有了进展,过两天就可以去实地考察了。

  不过时间紧迫,这时林飞只能一门心思扑在手上的配乐工作上面。这种有最后期限的紧张感,他很久都没有体验过了。三天的时间转瞬即过,终于赶在截止时间前提交了《大业》的配乐作品。这次把林飞累的够呛,破天荒睡了个懒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