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不太稳 第二十八章 中介
作者:吃指甲医百病的小说      更新:2021-05-30

  第二天林飞找到了之前帮忙注册公司的罗力。

  罗力是大京本地人,大约三十来岁,已经有中年发福的趋势。他开了一家小公司,主营的就是简单的中介代办跑腿业务,生意一直比较清淡。

  见到林飞时,罗力说:“林先生,即使你不找我,可能过几天我也会来找你了。”

  林飞:“哦,为什么?”

  罗力苦笑道:“原本以为注册这种皮包公司的都是一锤子买卖,所以我随手把给您注册的工作室的联络地址,填上了我的小公司,结果没想到自从你那一单完成后,每天都有全国各地上百封的邮件寄过来,我那小办公室都放不下了,只能放在家里,现在连家都快塞满了…”

  林飞奇道:“那你为啥不直接都扔了呢?”

  罗力老老实实回答道:“不瞒你说,我虽然只做一些跑腿中介黄牛打杂的小生意,但是我是真的很佩服像你这样有真才实干的艺术家。你创作的东西,是真的可以流传给后人的,万一寄来的信件里面,有艺术创作的内容,若我要是把信件给扔了,岂不是成了焚琴煮鹤的元凶了?”

  林飞不由莞尔:“罗先生,看来你还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呀。”

  罗力:“我告诉你啊,我最恨的就是糟蹋艺术的人了,那圆明园,我是去一次就哭一次,还有那个把敦煌文物都卖给老外的道士,我是真的恨不得扒他一层皮。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呀…”

  林飞跟着罗力来到了他的公司:这是一间只有几个平方米的小写字间,房间里除了一副桌椅就放不下别的大件家具了。林飞的邮件被整齐地摆放在一起,并分门别类作了便签。

  “我按照发件人的类型进行了分类,”罗力解释道,“这一部分是企业和公司的,我推测应该会有商务合作的相关内容;这些是机关单位和教育机构的,应该也是寻求合作的;剩下的个人信件,估计粉丝为主,但是我担心也有艺术家的信件。”

  林飞看着叠放得整整齐齐的信件,不由点点头:“罗先生,我原本有些担心我们之间的合作,看了你的办公室,我相信我不会失望的。”

  罗力很爽快地接受了林飞的雇用,比起自己业务公司的小打小闹,有稳定收入和大好前途的林飞工作室明显是更明智的选择。当然他的待遇只是底薪加奖金,达不到陆敏琪的分成收入。

  至于那些粉丝的邮件,林飞没有时间一一拆阅,只好先暂放在罗力那里。

  曾经有一位著名的童话作家,每天都要收到成百上千的小读者来信。家人建议他处理掉一批,但他没有同意。他将这些信件视为珍宝。读者因为信任和支持他,才给他写信,必须珍惜这些信任。

  所以,为了放置这些信件,他在大京先后一共买了10套房。当时的大京还没有限购政策,房价大概是1400元/平米。很多人认为童话作家买房,不租不卖,只放信件,将来肯定会后悔。

  现在这些房价涨了几十近百倍,比童话还童话。

  第二天,到了和康若谷约定一起看录音棚的日子。林飞与罗力和陆敏琪一同前往。

  因为林飞没有买车,陆敏琪将自己的车开了出来,私车公用。

  “嚯,富家子弟…”看着陆敏琪一个斯斯文文的女孩子,开的却是这么威猛的陆地巡洋舰,林飞不由咋舌。“这油费不便宜呀…”

  陆敏琪:“你放心,我不会找你报销的。”

  林飞:“你花自己的钱可以大手大脚的,帮我商务谈判时可不要太大方了哦,我微薄的收入可经不起折腾…”

  陆敏琪:“你是在质疑我的职业操守,这个吝啬的嘴脸和我前老板差不多…”

  罗力看着这两个一上车就开始斗嘴的老板和同事,不由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个错误。

  “张大哥,没想到今天你也来了!”林飞有些吃惊。

  张虚怀是一位瘦削的长发青年,他是康若谷青梅竹马的男朋友,留着小胡子,胸口戴着密密麻麻的挂件,一看就是摇滚青年。

  而康若谷还是清雅脱俗的打扮,一个狂野不羁,一个文静秀丽,两个人站在一起倒也有一种异样的和谐。

  不过林飞知道,外表并不等于内在,其实张虚怀对康若谷是又爱又怕,这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康师姐明显才是强势的一方。

  互相介绍寒暄后,张虚怀和康若谷恭喜了林飞。

  “小林,恭喜你在东京获得大奖。”张虚怀微笑着祝贺道,神色间却有一丝淡淡的愁云。

  接下来几人前往录音棚,这是一间坐落于郊区的私人录音棚,面积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特别是设备大多是市场上最新的型号,保养和维护状态都非常好,可以拎包录歌。

  “器材设备都没问题,都是进口大厂的尖货儿。”张虚怀搞乐队的,对这方面也很了解。“很多好东西,现在在国内都不容易买到。”

  这间录音棚的原主人是一位业内的音乐制作人,现在因为家庭关系要移民出国,所以将工作室打包出售,因为是急售,价格相当实惠。

  录音棚这种相对特殊的不动产,其实并不是很好出手,资金雄厚的专业公司一般只会自己建设改造,而对小工作室或者独立音乐人来说,对录音环境以及设备器材的偏好又各不相同,预算也有限,所以要找到合适卖家一直不容易。

  “因为买家不好找,这套录音棚价格一直在降,光是这些顶级器材,算上折旧,都至少值五百万。”张虚怀看来是做了不少功课,“卖家要价五百五十万,相当于买设备,地皮白送,相当划算了。”

  “主要是设备不易搬运,卖家也只愿意卖给圈内人。”康若谷说,“关键是还可以即插即用,林飞,这是我能找到的最合适的录音棚了。”

  林飞算了一下,之前天成提供的收入已经到账,自己目前手里的现金有四百多万。如果能再讲讲价,咬咬牙应该能够吃得下。

  《小鞋子》已经上映,《无人知晓》的配乐工作不能再拖了,连《灌篮高手》的配乐,为了综艺节目和项目进度也需要提前制作。

  买下这个录音棚,自己就可以立即投入新项目的制作中,音乐制作费用也可以为自己带来不错的收益。无论从成本和时间上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到了午餐时间,一行人就近随便找了个餐馆吃饭。

  康若谷问道:“小林,听说你现在主要项目在沪市,要是买下录音棚,大京这边顾得过来吗?”

  “两头跑确实很辛苦,”就算前世是一只出差狗,现在频繁往返大京和沪市也的确很费时间,要是京沪高铁早点修好就好了。林飞也有些困扰,挠挠头说道:“的确是这样。不过我还是希望把大京当作基地,毕竟无论是人才还是社会关系,我的根基都在这边。”

  林飞想到自己前两天还得罪了何老,不由苦笑。

  “我觉得你还是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创作上面,《小鞋子》我也看了,你的导演事业也算走上了正轨。要是继续跑单帮、凡事都要亲力亲为,这样太辛苦了。”康若谷说道,。

  “我也这么觉得,”林飞答道,“所以才找来陆女士和罗先生来协助我管理大京的工作室。”

  康若谷说:“音乐制作方面,需要我推荐一位很有才华的,刚刚退学的社会青年来帮忙吗?”

  林飞一愣,看了看旁边的张虚怀。这个粗犷的汉子不由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这边录音棚的日常事务,我本来就想找康学姐替我介绍一个专业人士,张师兄家学渊源,业务能力过硬,又有康师姐担保,当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林飞爽朗的笑道。康若谷在音乐制作上给了林飞巨大的帮助,现在有机会报答林飞自然不会错过。“不过张师兄为什么退学了呢?要是不方便说当我没问。”

  “没什么好遮掩的。”接着张虚怀开始讲述起了他近期的遭遇。

  摇滚青年张虚怀在社会上结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几个年轻人组成一支摇滚乐队。

  而在当时的国内,摇滚并不受主流音乐待见,特别像张虚怀这样的音乐世家。张虚怀瞒着家人搞起来的乐队刚刚成立,就面临着各种困难,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没有任何收入,连练习的场地都没有。

  张虚怀四处奔波,终于通过中介租到了一套可以作为练习室的房子。乐队凑钱给中介交了一年的租金,把乐器搬了进去。结果不到一周就被房东找上门来。

  原来中介跑路了,将张虚怀的乐队成员们省吃俭用凑出来的房租全数卷走,而房东并没有收到房租。

  于是房东和租客爆发了冲突,当房东派人将张虚怀心爱的乐器像垃圾一般扔到门外时,冲突加剧了,张虚怀在盛怒下和对方进行了关于搏击技术的深入交流,最后被送到了派出所,派出所通知学校后,他就因为打架斗殴退学了。

  “也没什么好遗憾的,我唯一后悔的就是自己贪便宜,没有找大一点的正规一些的中介。”张虚怀看了一眼康若谷,委屈的说。

  “虽然我也算是做商业中介的,但是不得不说,租房这方面还是找大公司正规平台才安全。”罗力说道。

  “这也未必…”林飞想了想后世,看了看这个原本豪爽彪悍的男人,在女朋友面前强撑的样子,也丧失了吐槽的欲望。

  蛋壳要想逃脱碎掉的命运,就只能成为化石。年轻人要想成长,就要遭受社会的毒打。只是对张虚怀来说。这个代价有些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