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从封王开始 第894章 谁能做主
作者:飞花逐叶的小说      更新:2023-03-16

  恋上你看书网,末世从封王开始

  时间很快进入八月,大晋各地已陆续开始秋收。

  而当大晋上下沉浸在喜悦中时,关外的匈奴军队已开始西进,他们已经收到了单于的命令。

  粮食断供这件事的影响,对南线各部无疑是最大的,所以他们动作起来很麻溜。

  北海王在大军西进一百多里后,他才命返回的丁零王于黎希,带着使团重返天御关。

  “兄弟,这次你去天御关,可一定要多动脑子,要让南朝继续送粮食!”

  听到这话,于黎希只觉责任重大,于是极为郑重点头应是。

  在西域时,丁零王与西蛮交战过,对西蛮了解越多他越清楚,匈奴不是西蛮的对手。

  原本他以为,匈奴也会被西蛮所灭,变成其中某个大族的奴隶,族人会死在某个不知名的冲锋路上。

  所以近几年来,于黎希是悲观而绝望的。

  可两个月的关内一行,当他见识了南朝的万里江山,见到那一座又一座坚城,以及那无边无际的麦地……于黎希又看到了希望。

  抵御西蛮的希望!

  所以,对于和晋廷修好一事,于黎希比谁都要上心。

  听完北海王最后一番叮嘱,于黎希带着队伍离开了。

  他这一行,是带着族人期望而去,所以于黎希的心情格外沉重。

  可以说,现如今整个草原,无论男女老少都很忧愁,只有关内的人才高兴得起来。

  …………

  麦地旁,罗伦拿着镰刀,带着一帮总督署官员,正在地里收着麦子。

  在赵延洵执政后,因为皇帝喜欢下地,而且还喜欢带着官员下地,所以这在朝廷内外引起了潮流。

  所谓上行下效,为了表达自己对皇帝的忠心,以及显示自己对农耕的重视,许多地方官儿都有下地劳作。

  但罗伦和这些人不同,以赵延洵对他的信任,他也没必要专门去作秀。

  如今带着总督署的官员下地,他只是想做个表率,表示对农耕本身的重视。

  只不过,罗伦也是上了岁数的人,所以干了两个半个时辰,他那老腰就受不了了。

  和几名年老官员坐在地边,罗伦喝下了一口水,顿有神清气爽之感觉。

  “今年丰收,社稷之服啊!”

  周围几名官员纷纷点头,然后就开启了吹捧模式。

  第一个要夸的,自然是远在京城的皇帝,然后才是罗伦治理有方。

  这个时候,罗伦不会煞风景,于是也就静心听着。

  大概过了几分钟,有官员走过来禀告,说让找的人已经到了。

  于是罗伦起了身,就这么一副老农装束,便往那官员来的方向走去。

  在不远处的空地上,此刻已聚集了几百号人,这些人竟个个身着华服。

  西北穷困,遭遇丧尸之乱后,这地方条件更差,在田间出现这么多的“贵人”,可着实非常难得一见。

  反倒是罗伦这老农,出现在此格格不入。

  “总督大人到了,你们还不见礼?”引路的官员大声呵斥。

  听到这话,众人才真的确认,眼前之人乃是皇帝肱骨,统领西北两郡文武的总督罗伦。

  “拜见罗大人!”

  一众华服老少,此刻尽皆向一老农行礼。

  罗伦微微一笑,示意众人免礼后,便问道:“诸位远道而来,如今在西北可住得习惯?”

  这话一出,众人都觉得难受,只因他们本是权贵,如今却被流放到了西北。

  虽然田产屋产粮食财物被抄,但他们的衣服官府并未没收。

  谷鞵

  总督召见,他们自然格外重视,所以个个盛装出席,以至于出现了眼前这颠倒的一幕。

  面对罗伦问话,在场众人无人回答,主要是他们也没心情回答。

  说自己过得好?那是自欺欺人,说出来也憋屈。

  说过得不好,那更是自找麻烦所以干脆不说话了。

  罗伦敛去笑容,语气平淡道:“既来之则安之,诸位都是聪明人,这些道理也不必本官多说!”

  “你们虽有罪,但来了西北也就赎罪了!”

  “要尽快沉下心来,尽快适应此间生活,你们都是聪明,带领族人重新立一番家业,也不算太难之事!

  这一年多时间来,被流放西北的有近十万人。

  这些人有知识有能力,安抚他们尽快融入西北,无疑有着极大好处。

  所以借着秋收,当南方最后一批流放者赶到时,罗伦便召见了这些人。

  “三年之内,向官府缴纳税更多的家族,本官会上奏皇上予以特赦,准许其返回故里!”

  “归还田宅土地房屋!”

  如果说,他先前的话让在场众人生出了希望,那他刚才这番话就让他们燃起了斗志。

  返回故里,重获一切,只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如果旁人说这些话,他们绝对嗤之以鼻,但这毕竟是罗伦说的,那就真的有实现的可能。

  眼见众人心态变了,罗伦露出了微笑,他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

  接下来,他又对这些人勉力了一番,告诉他们只要脚踏实地,土地和粮食不会辜负他们。

  半个时辰后,这些人带着希望离开了,可以预见他们背后的十万人,接下来几年会拼命干活儿。

  “大人,您真要上奏皇上,特赦他们里边的人?皇上会同意?”

  “有什么不可以?”罗伦笑着说道。

  这么划算的一笔买卖,皇帝又怎么会不同意?毕竟为了利益和匈奴人合作都可以。

  刚想到匈奴人,只见远处有飞马疾驰而来,最终在罗伦不远处停下。

  “大人,天御关紧急军情!”

  从信使手中接过信件,罗伦粗略一看,脸上就露出了笑容。

  匈奴议和使者又来了,而且还是受新任单于所命,为表诚意还把军队往西开进。

  “大人,如此看来,两国重归于好,也该提上日程了!”一旁官员极为慎重道。

  “重归于好?现在还不急!”

  “就算他匈奴大军西行,可毕竟还未屏障天山郡,对我朝有何益处?”

  “更何况,他说往西开进就是真的?胡人狡诈岂能轻信!”

  在场官员点了点头,这件事他们插不了手,全权由罗伦一人决断。

  收起信函,在原地转了两圈,罗伦对信使说道:“去告诉匈奴人,让他们军队先开到天山郡,再来找我们谈!”

  “是!”

  这一要求做不到,那也就没谈判的必要,反正罗伦是不太慌的,毕竟朝廷大军已进驻天山郡。

  在这一点上,罗伦和赵延洵并不心意相通。

  一个只需顾西北两郡之事,一个人却得考虑九州万方。

  信使离去,罗伦带着官员们重新往地里走去,此刻他心中还有一个疑问。

  禺山单于位置坐稳没有,他到底能不能代表匈奴?

  这个问题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