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道在诸天 第三十六章、家天下
作者:新海月1的小说      更新:2023-05-12

  恋上你看书网,逐道在诸天

  皇宫中

  “都是朕的好臣子啊!”

  “好一个国泰民安!”

  “哼哼!”

  “山贼袭击、蒙面人偷袭、魔道偷袭……朕也是熟读史书,怎么未闻有如此的太平盛世?”

  ……

  不怪泰昌帝发怒,实在是发生的事情太过气人。仅仅只是清查僧庙寺产,还没说要怎么样,就搞出这么大动静,摆明就是在向他这个皇帝示威。

  偏偏禁军的表现又不尽人意,被人揍得鼻青脸肿不说,关键是明知道凶手是谁,居然也不据实奏报。搞得泰昌帝现在非常被动。

  好不容易策划了一次行动,就是为了打各方一个突然袭击,结果到了关键时刻禁军掉了链子,直接让朝廷沦为笑柄。

  追究责任是不可能的,禁军中关系户太多。现在这帮废物都挨了揍,再追责就显得他这位皇帝没有度量,很容易引发勋贵集团的集体反弹。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大周帝国,对官员们的要求已经大大降低,只要是大义无亏,些许小错根本就不能算事。

  像这次的事情,拿到朝堂上来说,禁军上下不仅无过,反而是有功之臣。虽然清查僧庙寺产失败,可人家剿灭了京师附近的乱党,维护了大周统治。

  甭管皇帝信不信,反正文武百官是信了。不信可以看奏折,上面的歼敌人数都破了十万大关,连金丹魔头都砍死了好几个。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留下尸首。不过考虑到魔教妖人的缘故,及时毁尸灭迹也说得过去。

  类似的战报,每年都要收到很多份。全国各地的战报汇聚在一起,每年剿灭的乱党没有一千万也有八百万。

  和层出不穷的捷报相对应的就是百官口中的——国泰民安。

  当然,期间也少不了不断的丢城失地。丢了、收复、丢了、再收复……整个一循环产业链,搞得周天子都不知道哪些地方还在、哪些地方已经丢了。

  没有法子,这种情况都持续了上千年。连续若干代皇帝都在和稀泥,偏偏泰昌帝是个喜欢较真的皇帝。

  事实上,泰昌帝也想过混日子的,怎奈老祖宗留下的万年大劫预言近在眼前,容不得他继续醉生梦死。

  不改革就是等死,改革谁也不清楚。反正在过去的近万年岁月里,大周帝国前前后后都改革了好几十次,均以失败告终。

  折腾了几十次都没有把帝国折腾死,泰昌帝自然要继续尝试了。反正再怎么折腾,也不会比现在的局面更糟糕。

  待皇帝发泄完了,唐国公杨硕才硬着头皮上前劝说道:“陛下,请息怒!您若是气坏了身子,岂不是让那些乱臣贼子如了愿。”

  “息怒?”

  泰昌帝冷笑道:“那些乱臣贼子如此嚣张,朕的禁军又成了病猫,你让朕如何能够息怒?”

  听了皇帝的话,杨硕默默的低下了头颅。手下人不争气,当老大的日子也不好过。现在被皇帝迁怒,他也只能装聋作哑。

  眼瞅着要坏事,一旁的内阁首辅急忙上前帮忙解释道:“陛下,此事和杨公无关。禁军的疲弊早就深入骨髓,绝非一日可扭转。

  这次的事情,其实也并非全是坏事。保守派势大,不易直接与之争锋,正好利用这次失败,先麻痹住他们。

  至于禁军之事,继续改革就是。事实上,相比之前禁军的表现已经好了很多。

  虽然被人揍得灰头土脸,起码这次他们和敌人交了手。打不赢是实力问题,对朝廷的忠心他们还是有的。”

  能力不行,只能拿忠心说事。相比大周其它军队而言,禁军对朝廷的忠心绝对是排前列的。

  里面的勋贵子弟个个都是既得利益集团的一员,屁股绝对坐得正,近乎全部都是拥护大周帝国统治的。

  泰昌帝嘲讽道:“哼!他们也只剩下忠心了,可惜这份可怜的忠心还打了一个折扣!”

  忠于大周不等于忠于皇帝,勋贵集团都是大周帝国的坚定拥护者,有多少是他这个皇帝的拥护者,那就很难说了。

  若非没有可用之人,泰昌帝恨不得将这帮家伙全部换掉。可惜这只能想想而已,没有勋贵集团的支持,大周帝国立即就会分崩离析。

  站在门口的李凡忍不住开口提议道:“陛下,这些人毕竟是忠于朝廷的。既然他们不肯支持改革,不如废物利用,打发他们到地方上镇压叛乱。

  这些人的能力虽然不怎么样,但身后的势力却不小。如果能够许以厚利,诱使他们背后的势力出力,稳定地方局势应该不难。

  不管怎么说,现在都必须先将叛乱给扑灭下去。要不然朝廷的财政,早晚都会被这个无底洞吞噬干净。”

  馊主意?

  好主意?

  谁也说不上来。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按照李凡的提议,能够先解朝廷的燃眉之急。至于由此可能导致的后遗症,改革派现在还顾不上那么多。

  事实上,在场的这些人大部分也是勋贵子弟,区别仅限于嫡系和旁系、小贵族和大贵族、实封贵族和虚封贵族。

  就算自己头上没有爵位,祖上也一定是贵族。包括正统的文人世家,本质上也是贵族集团的一员。只不过因为利益的缘故,形成了不同的团体。

  时至今日,大周帝国贵族集团内部已经形成了一条鄙视链:

  地方诸侯势力最为雄厚,站在鄙视链的顶端。看不起所有顶着虚衔的家伙,认为没有封地就不是正统贵族;

  混军队的虚封贵族也看不起习文的家伙,认为这些文人只会耍嘴皮子,没有丝毫的贵族风范,不愿与之为伍;

  受到排斥的文人贵族,对以上两个不带他们玩儿的团体,那是羡慕、嫉妒恨。迫不得已,只能另起炉灶拉出了一个文官集团。

  这三个团体内部,又分成了若干个小团体。同时也不乏跨越大团体混的,比如说:保守派、改革派、中立派,就是三个大杂烩。

  受此影响,整个大周官场都乱得不像话。今天是改革派,明天是保守派,后天可能又变成了中立派,跳来跳去的事情时有发生。

  若是深究下去,这些传承古老的大贵族,几乎都有过联姻,全他妈的都是亲戚。相当于一大家子在陪皇帝玩儿政治游戏。确切的说,皇帝也是这家子中的一员。

  在过去的近万载岁月里,甭管怎么风云变化,权力都在这个小圈子里轮流转。

  见无人反对,犹豫了片刻功夫后,泰昌帝缓缓说道:“既然大家都不反对,那就按李爱卿的提议办!

  杨公,此事就交给你负责了。尽快拟定一份名单上来,将这群滚蛋打发到地方上去!”

  看了看皇帝的脸色,杨硕暗自叫苦。这年头的地方官可不好坐,不仅升官速度慢,还要天天和乱民打交道。

  现在大家都在拼命往中央挤。在大多数人眼中,京官外放就等于流放。

  就算是外放能够升一级,可那又怎么样?十几二十年后再看,基本上还是留在京中的混得更好。

  真要是想外放,那也是等到了一定级别,需要靠外放跨入朝中大员行列之时,大家才会去考虑。

  这个时候拟定名单,注定是要得罪人的。可是没有办法,同实封贵族的逍遥自在相比,他这个位高权重的唐国公却不得不跟着皇帝的步伐走。

  不过对改革派而言,这却是一件大好事。踢走了这帮人,不仅减少了接下来改革可能遇到的麻烦,还给自己人腾出了一堆位置。

  这年头,谁家没有几个等着补缺的崽儿?就算是自己的儿子不需要,家族中也一定会有人需要。

  对勋贵一脉把持的禁军,大家早就垂涎欲滴,只是一直都没有合适的插手机会。

  得了这么大的好处,大家看李凡的眼神一下子顺眼了很多。纷纷叹服:不愧是“圣人转世”,这份思想觉悟就是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