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街溜子 第五十三章 叶子戏
作者:赶夜人的小说      更新:2021-05-29

  “新朝奉?”

  “新朝奉。”

  孙三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上,嘴里不停念叨着新朝奉三字。

  朝奉,绝对不是谁都能做的。

  白日阁麾下人脉广阔,不往远了说,就是这白日街上众鬼,与白日阁有联系的鬼不在少数。

  可从另一角度说,他们又无一人是白日阁之人。

  白日阁就像一个和鬼市子群鬼共生之物,只不过它是群鬼仰头才能望见的存在。

  群鬼不属于白日阁,不是白日阁的人,却依存着白日阁。

  而白日阁朝奉,便是这鬼市子的顶。

  不是人上人!

  俗称鬼上鬼!

  这叫个什么事啊,不是说好了再也见不着他了么。

  委屈的孙三朝着柜台后的方青低首弯腰,乖巧得像个三十五岁的娃娃。

  “朝奉大人好。”

  薛碗儿对这孙三并没有什么兴趣,跟方青交代了几句就径直离开了白日阁。

  整个阁中,只剩下方青和孙三。

  “要卖什么东西,拿出来罢。”方青不耐烦地敲了敲柜台,这孙三已经在他面前杵了有一会了。

  要是孙三往日听到这臭小子敢这么对他说话,他定然会掏出他那大长刀给这小子一刀。

  可如今嘛.....

  “是是是,可不能耽搁了朝奉大人的时间。”孙三从自己胸襟里掏出一件物什放在柜台上,推了推呈在方青眼前。

  要不是亲眼看着孙三是从胸里掏出来的,光是看到这物什上沾着的几根弯曲黑毛就能让方青发飙踹人。

  嫌弃地拿起物什甩了甩甩掉沾着的黑毛,方青打量起了孙三掏出的玩意。

  是一个青铜盒子。

  方青的丹凤眼底闪过灰芒。

  【青铜连盖盒,制作精美,品相为佳】

  是好东西,但没什么特色。

  “十二两银子,卖么?”方青说出了一个价格。

  这个价格,白日阁肯定还要赚上几两银子的,这个青铜连盖盒若是能找到心仪的买家,卖个十五两还是有机会的。

  但是,也有可能压根没卖出去,就被丢物之人找上门来。

  一切皆有可能。

  白日阁都能搞定。

  “卖,就按朝奉大人所说的十二两银子。”孙三点头如捣蒜,这个价格完全符合他的心理价位。

  他当然清楚白日阁还要从这青铜连盖盒上挣钱,这再正常不过。

  “行,喏,这是你的十二两银子,这青铜连盖盒自此归白日阁所有。”方青从柜台中取出十二两白银放在柜台上。

  不得不说,这鬼爷和薛碗儿是真的不怕他偷银子跑路啊,光是每夜给他留着购置物什的银两就有数百两。

  这可是数百两白花花的银子啊。

  “好的,多谢朝奉。”赚到银子,嬉笑言于表的孙三美滋滋地收下这十二两白银,塞进了胸口。

  接受了这小子已经是白日阁朝奉的事实,孙三逐渐能接受之前发生的一切。

  他被白日阁朝奉玩弄那不是应该的嘛!

  不是咱老孙不行。

  而是别人忒行了!

  卖出物什的方青索然无味地将青铜盒放在一旁,他的脑中并没有任何讯息出现。

  哪怕他凭着自己二级鬼眼的能力确信这个青铜连盖盒白日阁有得赚,依旧不会有熟练度回馈给他。

  事实上,在白日阁工作了几日,方青总共收到过3点熟练度,就是这3点熟练度,让他摸清了规则,也让他对自己将鬼眼技能升到3级充满了信心。

  这3点熟练度乃是一次方青收了一个水晶观音,这个水晶观音品相极好,他对此很是看好,便用三十两白银收下了这个水晶观音。

  隔日,他便收到了3点熟练度,询问薛碗儿之后,他清楚这水晶观音已经被转手卖掉,足足卖了六十两白银。

  而按照方青与鬼爷的谈妥的条件,他能拥有三十分之一的提成,这一单他便赚了一两白银。

  从这次事件之后,方青更是对鬼眼技能熟练度的获得有了更深程度的了解。

  那日他获得3点鬼眼技能熟练度时他并没有收到白银。

  也就是说,这个熟练度到账并不等同于白银到他手上。

  经过向薛碗儿多次的询问,他获得了足够的讯息得出了结论。

  是在白日阁经过重重下层将那水晶观音卖给其他买家后,他的熟练度到账了!

  这就意味着如果哪天方青蹲茅坑的时候脑中获得熟练度的信息不断,那便是白日阁出货了。

  “朝奉,小孙这就告辞了。”孙三眼光留意着方青正在发呆,一时间打算告辞了。

  “等一下。”

  就在孙三倒退了几步准备转身之际,方青开口拦住了孙三。

  “朝奉大人还有何吩咐?”孙三止住了脚,恭敬的大脸上有点苦涩。

  果然这朝奉大人要报复自己了。

  “孙三,你们无事闲暇之余都做些甚事?”方青百无聊赖地揉着自己的冻僵的小腿。

  “闲暇之余?”孙三一时间不知道朝奉大人所言为何意。

  “守在摊位,为来往客长提供无微不至的咨询?”孙三尝试给出了一个三好老鬼的答案。

  我尼玛?

  你说的你好像一个好人啊。

  方青翻了翻白眼,只能说得更露骨。

  “我是说,你们这群王八蛋闲得抠脚的时候都玩些啥!”

  “哦,小孙这下懂了。”孙三终于懂了方青的意思,继续开口道,“朝奉大人,白日街上的老鬼无客之时常玩叶子戏消遣。”

  叶子戏。

  方青有了些兴趣,经过对孙三的一阵询问,他知晓了叶子戏为何物。

  通俗地说,这叶子戏就是大宋的扑克牌。

  事实上,后世的扑克牌就是起源于“叶子戏”,论辈分,叶子戏可以说是扑克牌的爷爷。

  这是一种以天文历法为基准,“以象四时”的牌,与后世的扑克牌一样,拥有花色,叶子戏的花色象征着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

  玩法为四人抓牌,余8张为“中营”,玩“叶子”,是“大可以提小”,标明万万贯、千万贯等依次类推的叶子遵循“万胜千,千胜百,百胜钱”的规则。

  这规则与桥牌的方式很是相似。

  我的乖乖,古人这么会玩么?

  方青搓了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