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拳霸上海 第九章
作者:老马伏骥的小说      更新:2021-06-27

  第九章

  一队荷枪实弹的警察一路小跑着冲进了场中严阵以待。

  开枪的正是匣北区警察署署长孟求生,他手中举着的手枪枪口上还袅袅的冒着青烟。

  杨雁飞心里一喜,心想我正要找警察呢,这可来得正是时候。其实他不知道,警察署的人是洪门请来的,还以为他们是专程来查封福寿膏的。

  杨雁飞满心喜悦地迎了上去,对孟求生说:″孟署长来得真是太及时了。这些洪门的人串通了东洋鬼子贩运鸦片,您看该怎么处理吧?“

  孟求生吹了吹枪口的余烟,乜斜着一双吊鸡眼上下打量了一遍杨雁飞,阴阳怪气地说:″你是谁?干什么的?“

  杨雁飞说:″我是民生帮马行空马帮主的师弟。名叫杨雁飞。“

  孟求生哼了一声,突然双眼一翻,将枪口对准了他,冷冷地说:″马行空怎么啦?马行空就可以无法无天?走,跟我回警察署去接受调查。有人告你们民生帮寻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持械伤人……对了,还有打伤洋人,严重破坏国际友好关系。

  ″这……“杨雁飞说:″孟署长是不是弄错了?我……他们贩运鸦片,您不拘捕他们,却来……这岂不是颠倒是非?“

  这时龟本三郎在两名洪门车夫的搀扶下来到孟求生身边,说:″他们的,破坏国际友好的大大的,你的要严惩!“

  孟求生毕恭毕敬地向他举手行礼,然后点头哈腰地说:″龟本君的放心,我的明白。“

  转过身来,大声喝道:″把民生帮闹事的人通通给我带回警局去协助调查。“

  杨雁飞心里窝着气,心想这些警察颠倒黑白分明是存心跟民生帮过不去,真是岂有此理。我就不信天底下还没个说理的地方?但面对蛮不讲理盛气凌人的孟求生,他也只能是选择了忍气吞声跟随他们去了警察署。

  到了警察署,孟求生吩咐手下对带回来的数十名民生帮弟兄例行公事般地录了口供,就放了他们回去。对杨雁飞却爱搭不理。最后甚至还将他关了起来。

  杨雁飞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委屈,怒不可遏地用力摇晃着铁栅栏门,嘶吼着:″放我出去,你们不去查封福寿膏,却关着我干什么?快放我出去。“

  可是,尽管他喊破了喉咙,那些警察也只是装聋作哑亳不理会。好像他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似的。

  杨雁飞折腾得累了,神情颓废地跌坐在阴暗潮湿的地上无计可施。看来要想从这儿平安走出去,唯一的希望只能是寄托在师兄的身上了。

  值到此时,杨雁飞才有闲心开始打量起这间牢房来。

  借着窗户上散落进来的阳光,只见地上乱七八糟地铺着一些稻草,这才看清原来在靠近窗户的角落里还躺着一个看起来似乎气息奄奄的人。

  这人是谁呢?他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会被关在这儿?我刚才吵闹那么厉害,他居然一声没吭,难道……

  杨雁飞想到这儿,就冲那人说:″喂!你还好吗?“

  那人身体蠕动了一下,随后就坐了起来,没好气地说:″我死不了呢!倒是你受不了蹲号子的苦,你就别去招惹那些警察。我告诉你吧,这世道有钱有势就有理就可以走遍天下,没钱没势嘛……哼,就寸步难行了哟!“他把声音拖得很长,显得很是无奈。

  杨雁飞说:“难道我阻止洋鬼子贩运福寿膏也错了?也没理了?而这仅仅是因为我没钱没势?这是什么天理?“

  停了一停,杨雁飞又说:“你呢?你是因何进来的?“

  那人叹了一口,说:“烧鸦片!“

  “烧鸦片?“杨雁飞半信半疑,见他约莫四、五十岁的样子,篷头垢面,一身衣服邋里邋遢的,也不知被关了多久?

  那人说:″是呢!烧鸦片。“

  “你为什么要烧鸦片?“杨雁飞诧异地问。

  那人看了他一眼,不答反问说:″你又为什么要阻止人家贩运鸦片?“

  ″鸦片害人啊!清朝还在的时候不就开始禁烟了么?鸦片的危害谁人不知?为此,那些洋鬼子还把中国人称作'东亚病夫’呢。所以我见到那些洋鬼子就气不打一处来……唉!只可惜咱们的政府不作为,你瞧瞧这些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警察……长此以往,国人怕是永远也摆脱不了帝国列强外侮的欺凌啦。”

  那人笑着说:″看来小兄弟还挺有忧国忧民之心呢。好、好!这倒挺合我的味口。“

  口中说着,突然伸出右手抓向杨雁飞的手腕。

  杨雁飞乃习武之人,见他手影甫动,便本能地缩手躲避,可奇怪的是尽管自己这缩手回避的动作几乎迅雷不及掩耳,却依然没能躲得过那人轻描谈写的随意一抓。这不禁让杨雁飞细思极恐,没想到这人看起像个痨病鬼似的,手法竟然如此奇快,料来必是位身怀绝技的高人。

  那人一经抓住杨雁飞的手腕,手指便即像把铁钳似的将之牢牢钳住。

  杨雁飞惊悸不定,遂暗自运力挣扎了几下,也不过是徒劳无功,不禁大为震惊,不知对方猝然出手抓住自己到底有何用意?

  那人手上微一用力随后便即松了开来,说道:″原来小兄弟不但练过功夫,而且还具有相当的火候……可造之材,可造之材呀!“

  杨雁飞哼了一声,说:″让前辈见笑了,微末伎俩不足挂齿。“他见那人年岁高出自己许多,又身具鬼神莫测的身手,是以就改称其为“前辈″。

  那人笑着说:“我看起来很老吗?叫什么前辈?顶多就唤我一声‘老哥哥′好啦!前辈前辈的听得人耳朵根子都发麻了。“

  杨雁飞尴尬地笑了笑,说:″我瞧前辈……不,老哥哥手法奇快,一定是位身怀绝技的高人,难道就甘心呆在这儿?

  那人长叹了一口气,幽幽地道:″甘不甘心又怎么着?世间之于我,身在何处都一样,倒不如就呆在这儿苟且偷生,但得一日三餐有口饭吃,又夫复何求?“

  杨雁飞听他语音幽幽满怀凄恻,想是往事悲凉早已心如死灰,也不觉心下恻然,说:″老哥哥自怨自艾,心念如此,不知有何伤心事,终是难以释怀?可否予以告之,看看兄弟能否相助老哥哥一二?″

  那人突然间神色黯然眼光迷茫,似乎沉浸在了往事之中,口中喃喃自语:“你是帮不了的,天下间无人帮得,除非……除非……“

  ″除非什么?″杨雁飞心存好奇地轻声问。

  那人突然间眼神一亮,问:″你说,爱一个人有错吗?″

  杨雁飞听他这样一问,刹那间勾起了心事,想起小师妹司徒燕来,自己在心中对她有着千个万个喜欢,而她却始终对自己不冷不热,相反却对马行空师兄情有独钟,忍不住脱口而出,说:″爱一个人没有错!只是不知对方爱不爱你……“

  “爱的。花若兰本来是爱我的,我邵重阳敢对天发誓,如果……如果不是那人横插一刀,我们也绝不会沦为这般地步……“

  杨雁飞从他的话中得知,原来这人姓邵名重阳,他曾与一个名唤花若兰的女子相爱,只是到得后来两人不知因何没能走在一起,才让他伤心欲绝而不能自拔。

  在杨雁飞的一再追问下,邵重阳这才道出一段往事来。

  邵重阳,广东新会人。从小师从昆仑“不老神仙“修习玄冥神功。从师二十余年始得大成,下山后满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到北京参加时年的武举考试,凭借扎实超群的功夫力挫天下应试武子而一举夺魁,被慈禧老佛爷钦点为武状元。

  那时候的邵重阳血气方刚,在出任广东水陆提督后,对官场中的尔虞我诈和面对外侮时的不作为十分不满,因而对满清政府失去了信任和希望,遂愤然挂印辞官归隐乡间。后来适逢革命党反清反封建反帝制闹得如火如荼,他又对孙中山提倡的″三民主义“极为推崇并成了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便毅然决然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在经历了数次革命失败后,为躲避清廷追杀只得四处流亡。

  在一次流亡途中,见到一队官兵在一个村子中烧杀抢掠恣意暴行,当即怒火中烧,出手一阵撕拼连杀数人,救下了惨遭几名官兵蹂躏的少年女子花若兰。

  那花若兰生得眉目清秀身段娉婷,在这次事件中父母双亡,为感恩戴德便嫁给了邵重阳随他一起踏上了漫漫逃亡之路。

  清政府被推翻后,二人辗转来到了上海。为求生计,邵重阳不得不委屈求全投靠在洪门老大李宇天的门下,协助李宇天共创洪门。因邵重阳武功高绝,一身“玄冥神功“罕逢敌手,在洪门的霸业中屡建功勋。洪门老大李宇天对他极为倚重,破格将之提升为洪门三大元老之一,地位仅次于帮主李宇天。

  自此,邵重阳顺风须水平步青云,总算是在洪门占有了一席之地。

  但正所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般好“。后来伴之而来的事,却让他措手不及疲于应对,并因此而令他心如死灰再无人生贪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