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二宋寻法 第四十七回 (空) 贫婆国(梵蒂冈)基督教前世今生
作者:滹沱散人的小说      更新:2021-08-01

  (梵蒂冈:设,贫婆国。

  这个国家的居民仅仅只有不到六百人,并且这里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严重失调,这里的男女比例是16:1,并且这里的三百多人都是和外国来往的外交官,

  ++++++++++++++++++++++++++++++++++

  十字军东征耶路宗教战争与利益

  师徒四人经过耶路撒冷,正遇上欧洲基督教十字军东征耶路撒冷。

  宗教国家扩张,与政治国家扩张,区别。

  世界各大宗教的独立建国或尝试。

  道:黄巾起义、五斗米教、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

  基督教:梵蒂冈、太平天国

  ***教:阿拉伯国家

  佛教:西藏、日本本愿寺

  ++++++++++++++++++++++++++++++

  +++++++++++++++++++++++++++++++++++

  基督教前世今生

  英语Christianity

  发音[krstinti]

  其他语种:Χριστιανισμ,ReligioChristiana,,,Cristianesimo,Христианств,Cristianismo,キリスト教,,

  信仰人口:S.I.在“基督徒”的文章《数据显示:美国的基督徒数量在持续下降》:在年轻人中,基督教信仰的下降最为明显。“沉默的一代”(SilentGeneration,1928年至45年的出生者)中的大多数都自称是基督徒(84%),四分之三的婴儿潮一代(76%)也自称是基督徒。相比下,只有一半的千禧年一代(49%)自称为基督徒。

  诞生时间:约公元一世纪(0—99年)

  诞生地点: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区(亚洲西南角)

  诞生原因:公元一世纪,罗马奴隶制帝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时期。上层为了满足奢侈生活和长期对外军事扩张,对帝国统治下的各族加大了压迫剥削,各族不堪忍受,起义不断,但均遭到罗马强大军事力量的镇压。一是精神需要。短时间内,由于在肉体上的出路无效,人们开始寻找精神上的出路;二是各民族联合起义的需要。犹太教《旧约》是犹太人维系自己民族传承的宗教,所以指明了仅是上帝与希伯来人订立的契约、仅保护祝福希伯来人,所以需要一种联合所有民族的新的契约或经书。

  诞生经过:公元一世纪,从犹太教古代四大分支之一“(三)艾沙尼派:犹太农牧民派别”中逐渐分化形成一个新的派别,“拿撒勒派”。拿撒勒派由更底层的贫农、手工业者、渔民、奴隶组成,与上层贵族矛盾更深。随着时间推移,矛盾日益加深,并受到许多迫害,一部分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剩下的人被逐出犹太教会,并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教派,在公元150年左右,成为最初的基督教(雏形)。(其中吸收了罗马和希腊哲学、其他宗教思想,从而成为世界宗教。例如埃及女神伊希斯,形象为哺乳圣婴的圣母,被视为童贞玛利亚和婴儿基督的原型。)

  ++++++++++++++++++++++++++++

  发展过程

  刚诞生的基督教和罗马传统的信仰差异极大,而且还不信罗马诸神,遭到了罗马皇帝的迫害,但它提倡的种族平等观念深受罗马下层民众的拥护。基督教徒在罗马统治者的压迫下越来越多,在帝国东部的一些省能占到人口的一半以上。

  随着基督教影响力的扩大,罗马帝国的一些上层贵族开始信奉基督教。在这些上层贵族把持下,基督教逐渐放弃了它反罗马的精神,而且在这些贵族的宣传下,罗马皇帝逐渐认可了基督教。为了笼络基督教徒,392年正式成为罗马的国教。

  +++++++++++++++++++++++++

  重要贡献人:

  一、耶稣:

  (约公元前4年—约公元30年。生辰另有多种推测,一般取公元元年为耶稣诞辰,就像中共成立日,由于战乱,中共领导人自己都忘记了。),

  耶稣,是否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过的真人,却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1、存在论。

  《耶稣一生》记载,耶稣的母亲叫做玛利亚,当年玛利亚已经许配给了约瑟,但是当玛利亚和约瑟还没有成亲的时候,约瑟·潘得拉溜到玛利亚的房间强奸了她,玛利亚就怀孕了,后来生下了耶稣。

  (人的出身是无法改变的,那代表过去,但现在和将来是可以改变的。

  未婚先孕,1、在母系社会,可能不受歧视。女方的一次外出未婚先孕,可能是女方的一次艳遇,就如同现在父系社会男方的一次艳遇。比如华胥,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炎帝和黄帝的直系远祖,誉称为“人祖”,是中华文明的本源和母体[13],被中华民族尊奉为“始祖母”[14-15]。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迹有娠而生伏羲。2、在父系社会,受到歧视。

  第二个未婚先孕,女修,帝颛顼之苗裔,处于父系社会。传说,她吞玄鸟之卵,生下儿子大业。大业就是伯益的父亲,是秦国君主、梁国君主和赵国君主等的嫡系先祖。

  伏羲、大业,都是中国古代十二圣之一。出身高贵的,父亲英雄儿混蛋的不少;出身低微,母凭子贵、父以子荣的同样不少。出身不决定一切。)

  1895年,在德国城市宾根,潘得拉的墓碑被发现,铭刻如下:

  底比留斯·朱里亚斯·阿布得斯·潘得拉

  来自西顿,卒62岁

  服役40年,前大队旗手

  弓箭手第一陆军大队

  在此安息。

  根据统计学和考古学的研究,可以认定,这就是耶稣的生父——约瑟·本·潘得拉。

  耶稣是当时在民间活动的反抗者领袖,他用宗教来号召人民和他一起推翻罗马统治者和上层社会的压迫者,事情泄露后被杀,但是他创立的宗教却逐渐流传了下来。

  耶稣死后,基督教才兴盛的原因:当耶稣被钉十字架而死之时,他的门徒们都四散逃跑,连主耶稣最勇敢的门徒彼得也当众三次不认主耶稣。(保罗和一些教众宣扬)耶稣从死里复活,人们才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也愿意把这个福音传给万民。也由积极的迫害基督教,变成建立基督教义。

  2、不存在论。

  多年来,学者们对《圣经》进行了研究,认为关于耶稣的传说多半属于虚构,到现在为止发现的所有历史资料都不能证明耶稣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在传说中耶稣创立基督教的时代,各种史籍著作都很少提到耶稣本人的生平事迹和创建基督教的详细资料。至于记载耶稣故事的各种福音书是在基督教产生以后很久才陆续问世的。由于宗派斗争的需要,各教派纷纷根据自身需要来编写福音书,按照各自的教派观点来描绘“救世主”耶稣的形象。

  也有可能耶稣和其身边人的受教育程度低,就像穆罕默德不识字一样(但穆让其堂弟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记录),导致周围没有记录的人,从而事迹很少。

  《历史:谁杀了耶稣?为什么会被钉在十字架上!》

  有些资料暗示犹太人杀了耶稣,有四份福音书暗示罗马人杀了耶稣(因为犹太人不被允许惩罚其他犯有亵渎罪的犹太人,他们不得不请不情愿的罗马人杀死耶稣)。从第一世纪到第19世纪,犹太人和基督徒之间的紧张程度使得两个团体都认定犹太人杀死耶稣是可信的。

  1965年,作为梵蒂冈二世理事会的一部分,天主教会发表了一份备受期待的宣言,名为NostraAetate,为犹太人对耶稣被钉十字架的责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该文件认为,现代犹太人不能对耶稣被钉十字架负责,而且并非所有在被钉十字架时活着的犹太人都犯了罪。这是基督徒对待犹太人的历史中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因为犹太人对耶稣死亡的指责长期以来一直是基督教反犹太主义的关键。然而,许多犹太人都很失望。他们曾希望教会可以说犹太人实际上并没有在耶稣的死中发挥作用。

  其实这类事情,对于多神论或无神论的中国人很好理解,但对于一神论的犹太教和基督教来说,很难理解。

  就像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摩尼(印度人或尼泊尔人均可),不能因为其宗族被印度的某个小国国主灭了,佛教徒就反对或消灭整个印度及平民。

  耶稣被钉死前后,当时他教义中的反压迫、反罗马的传教行为,对犹太人的贵族阶层和罗马人的上层威胁很大,两者均有利益驱动去钉死耶稣。为此而反犹太人和反罗马人是不对的,因为耶稣其实是死于宗教和政治阶级压迫,而不能扩大到整个民族,否则就是违反了耶稣的本义,即拯救受难的同胞、拯救世人。而基督教在传遍世界后,基督教也有很多阶级压迫,很多优秀的基督教领袖、政治领袖、文化领袖被迫害致死,不能因此而自己消灭自己、所有基督教徒反对所有基督教徒。改革可以。

  关于阶级,适当的阶级是合理的,虽然不合情。比如封建社会,统治阶级通过征税,来治理水患、外防侵略。当腐败过重、人民负担过重时,就是不合情合理,社会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调整。

  ++++++++++++++++++++++++++++

  二、保罗:

  一般指圣保禄。

  犹太名字叫撒乌耳――今依希腊文音译作扫禄(扫罗Saul),和一个罗马名字:保禄(保罗Paulus)一一意即“微小的”。

  他是一名犹太富商的儿子,名叫扫罗,因为父亲加入罗马籍成为政府差役,扫罗也改为罗马人的名字——保罗。保罗受到良好教育,是法利赛派的忠实信徒。(法利赛派:犹太贵族集团(宗教与王权勾结)。犹太教古代四大派别之一。)

  圣经上说,保罗早期大力迫害基督教。在耶稣死而复活后,保罗在大马色的路上,耶稣向他显现,结果他眼睛看不见三天。耶稣后来差亚拿尼亚为保罗祷告,眼睛恢复后又施洗,从而保罗归顺基督教。公元67年,在尼禄皇帝时期,于传教中被处死。

  个人认为保罗态度转变的较可信的原因,是他从小受到并忠于法利赛派的犹太教义,在对“拿撒勒派”和基督教的判处镇压中,作为一个教育程度比较高、智商较高的人,逐渐受到这两个比较先进的教派或宗教的影响,意识到仅团结犹太民族的犹太教教义力量太小,不足以改变整个犹太民族的悲惨命运,而团结所有民族的基督教教义,力量更大,更有希望降低压迫程度,或者推翻罗马帝国残暴统治。

  +++++++++++++++++++++++++++

  主要神灵:

  基督教基本教义有:三位一体的神,即:

  上帝——圣父(耶和华)、

  基督耶稣——圣子、

  教会——圣灵。创世说——上帝万能;原罪说——人类祖先原罪。

  ++++++++++++++++++++++++++++

  派别:

  三大教派,并各分为若干小教派。

  (注意:有的神父或教众可能没有选择分支教派,而是仍在主干。)

  1、天主教:

  1.1方济各会

  1.2多明我会

  1.3本笃会

  1.4奥斯定会

  1.5克吕尼修会;

  2东正教:

  2.1旧礼仪派

  2.2杜霍波尔派

  2.3司科蒲奇派

  2.4莫洛阁尼耶派

  2.5末世论派

  2.6英诺肯提乙派;

  3新教教派:

  3.1路德宗

  3.2改革宗

  3.3安立甘宗

  3.4长老会

  3.5卫斯理宗

  3.6公理宗

  3.7浸礼宗。

  4、其他小型教派:

  4.1科普特教会

  4.2基督教科学派

  4.3基督复临派

  4.4耶和华见证人

  4.5摩门教

  4.6普救派

  5、中国基督教派:

  真耶稣教会

  三自教会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

  6、福音教派

  7、灵恩派

  8、自由派

  9、基要派

  1、天主教(catholic):约1054年,东西两派基督教会分裂。西派教会自称公教(即天主教),东派教会自称正教(即东正教)。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派别之一,亦称公教、罗马公教、罗马天主教。天主教等级森严,对教会各层和教众控制较严,类似贵族阶级。在英国,14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的思想则成为“这场反天主教和反封建运动的精神之父”。起义农民冲进首都伦敦,处决了英国首相兼坎特伯雷大主教和其它—些大臣,捣毁伦敦所有的监狱,焚毁法院的档案,要求没收教会的一切财产。起义虽然失败,但却使作为封建统治支柱的基督教会在英围遭到严重的削弱。同时,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商品货币经济出现了繁荣,新兴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要求统一国内市场反对教会苛捐杂税,主张教会改革成一个·“廉价教会”。(农民、平民、市民、贵族、教会五个等级。)

  1.1方济各会:1209年意大利阿西西城富家子弟方济各(FrancisoJavier1182-1226)得教皇英诺森三世的批准成立该会,方济各会是天主教托钵修会之一,一译法兰西斯派,拉丁文名OrdoFratrumMinorum是拉丁语小兄弟会的意思,因其会士着灰色会服,故又称灰衣修士。。1223年教皇洪诺留三世批准其会规。方济各会提倡过清贫生活,衣麻跣足,托钵行乞,会士间互称“小兄弟“。他们效忠教皇,反对异端。传教的主要方向为非洲。初创时,会内不置产业,靠乞食为生,后会规松弛,在城市内建立住院,积聚大量钱财,内部为此意见不一,引起纷争,从而分裂为守规派、住院派、嘉布遣派三个支派。后守规派进行改革,自称方济各派,16世纪时通过传教向外发展。方济各的同乡女子克拉拉创建的女修会,倡导隐修,称方济各第二会,又称克拉拉会,后也分裂成数派,并参加传教活动。还有为在俗教徒设立的第三会,入会者不必出家,只须在修会指导下安贫乐道或解囊布施,过清贫生活。

  1.2多明我会:1217年由西班牙人多明我创立。一译“多米尼克派”。同年获教皇洪诺留三世批准。1232年受教皇委派主持异端裁判所,残酷迫害异端。曾控制欧洲一些大学的神学讲坛。除传教外,主要致力于高等教育。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等均为该派从事教学和研究活动的场所。

  1.3本笃会:529年由意大利人本尼狄克创立。在意大利中部卡西诺山(MonteCassino)上建立第一座隐修院,严格遵守本尼狄克所制定的会规,要求修士发绝财、绝色、绝意“三愿”,称为“发三愿”。10世纪,许多修院会规松弛、日渐腐化。为此,一些修道士提出对本笃会进行改革,并在本笃会会规基础上,创立了一些新修会,其中最重要的是克吕尼修会。

  1.4奥斯定会:391年后,遵从奥古斯丁所倡守则的天主教隐修士。一译奥古斯丁派。奥古斯丁(AugustineofHippo)(公元354年11月13日-公元430年8月28日),天主教译为“圣奥斯定”,是一名摩尼教徒,同时也是基督教早期神学家,教会博士,以及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守则内容主要为按福音书所说抛弃家庭、财产而追随基督,在教会内集体过清贫生活,脱离世俗事务;除日常祈祷外,从事济贫和传教工作等。

  1.5克吕尼修会:910年起,因“本笃会由于世俗政治势力的渗入,许多隐修院修规废弛”,法国人伯尔诺在克吕尼森林建立一所隐修院,规定全守本笃所定的严规,后陆续得到2000多所隐修院的响应。该会规定会士必须脱离家庭,不得婚娶;禁止隐修院的地产通过会士的亲属转给世俗的领主。后期,在希尔德布兰德(后任教皇,称格列高利七世)的倡导下,强调教皇权利至上,并主张教皇有权废黜君主。会规:规定全守本笃会所守严规并具体化:(一)修院直属教会领导,以防止后任院长改变办院方针;(二)禁止修士结婚,以端正作风并避免教会财产的转移;(三)以本笃会规为基础,增补修订新会规;(四)兴办医院、学校。还要求重新调整天主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反对神职买卖。

  2、东正教

  国际通称“正教会”(英语:OrthodoxChurch)或“东正教会”(英语:EasternOrthodoxChurch),官名“正统大公教会“。东西罗马分裂后,东西教会大分裂,形成西罗马天主教、东罗马正教会。目前主要为希腊和俄罗斯,有独立宗教地位。在中国暂归入中国基督教,无独立宗教地位。

  圣像破坏运动:约726年至843年期间,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

  拒绝圣像崇拜是早期基督教确立的基本原则之一,同时谴责把“偶像”神圣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帝王肖像的感染力的迷信(东西罗马均推行君权神授说),对圣体、圣人遗物的神力的笃信不疑,强化了人们这样的一个信念:把圣灵、圣人具体形象化(图像化)就意味着可以与他们直接进行联系、沟通。因此,随着东罗马的建立——尤其是查士丁尼一世执政以后——拥护、保卫圣像的人数激增。

  总体而言,利奥三世推行运动是因为人民对当时奢华教会的不满,要求简化宗教仪式,取消圣像崇拜,教会地位崇高及财富雄厚,帝国政府想利用破坏圣像抵抗修院的势力,因而借由认为圣像就是圣经上所说的偶像,有违宗教原则的指责,发动毁坏圣像运动。

  政治上:破坏圣像运动是一场帝国皇帝与宗教势力争夺对教会控制权的斗争。

  经济上:教会所占有的土地却几乎占了帝国的半壁江山。

  军事上:为了抵抗外敌入侵,希拉克略王朝和伊苏里亚王朝的皇帝大力推行军区制,将全国处于军事管制之下,建立军役和封建义务合一的军事屯田制。军区制的实施需要大片的国有土地,但国内大部分的土地均控制在教会之下,致使未能将土地分配给保护国家的军官,令国家的防卫体系受到动摇。

  破坏圣像运动的产生,遏制了教会无限膨胀的经济特权,限制了教会的扩张,这次运动是君权与神权的交替,此运动在各方面打击教会,导致教会需依附在君权之下,皇权高于教权的原则并未发生动摇,并加深了东西教会的裂痕,促成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

  西罗马的天主教为神权第一、王权第二,东罗马的东正教为神权第二、王权第一,这是政权和神权流血斗争形成的。

  东方的***(***教)兵临城下,东正教被迫向西方的天主教求救。1095年及以后,天主教发起了四次十字军东征,以帮助东正教,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鱼龙混杂的十字军竟然向东正教首都君士坦丁堡拔刀相向,洗劫了这座千年古城。经此一役,天主教与东正教和解无望。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入侵君士坦丁堡,灭了拜占庭,东正教的象征圣索菲亚大教堂,沦为清真寺。

  再后来,一部分东正教教徒负重北上,在今天的俄罗斯、东欧地区再度传教,最终在斯拉夫人聚集的地区重建了东正教。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娅公主,宣布成为东正教的保护人,他的继承人认为他们是罗马帝国和君士坦丁堡的合格的继承人,是第三个罗马帝国。)

  下面6个都是反国教派。“反国教”,是指反对国家和国教的存在,崇尚高度的宗教自由,宣传无政府主义和平均主义。(失之偏颇,没有政府等维持治安,容易盗匪横行,宗教活动则会无从谈起。)

  2.1旧礼仪派:1658年,索洛维茨修道院以旧教名义举行暴动,反对尼康和彼得一世的改革,成员多为下层贫民群众和低级教士。他们反对政府的横征暴敛,宣传平均主义和无政府主义,17世纪下半叶形成了强有力的反国教势力,曾遭沙皇的严厉镇压。(OldBelievers)是俄罗斯正教会中的一个反国教派别,亦称老信徒派。

  2.2杜霍波尔派:产生于18世纪的俄国。这个名字的含义是“精神角斗士”。Doukhobors[1]——杜霍波尔派(意为灵魂力士派)产生于18世纪的俄国。这个名字的含义是“精神角斗士”。这个带有嘲讽意味的称谓是东正教教堂给他们起的。杜科波尔派教徒拒绝东正教。他们还拒绝各种形式的现实政府。除了上帝之外,他们不承认任何权威。杜科波尔派的独立就像卡在沙皇喉咙上的一根刺,俄国政府愿意让他们迁移到加拿大。反国教派之一。

  2.3司科蒲奇派:1770年创立,为从俄罗斯正教会分离出来的精神基督教派之一支,亦称阉割派,创立人是农民塞列凡诺夫。他自称万神之神、万王之王,宣称其使命是在俄罗斯建立弥赛亚王国。该派举行宗教礼仪时身着白衣,狂热的旋转舞蹈,成员多数经商,彼此互助。十月革命后影响逐渐削弱。反国教派之一。

  2.4莫洛阁尼耶派:产生于18世纪,创立人是农民西门乌琳。他反对正教礼仪,攻击一切圣礼,认为只有圣经才是开启默示希望的源泉,并认为不能仅从字义去理解圣经。该派与杜霍波尔派有某些相似,并受到鲍格米勒派影响,主张均贫富、等贵贱,反对战争。该派遵守法律,服从君主,但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仍然受过迫害,大部成员移居西伯利亚和北美。该教派成员多为富裕农民,1929年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后,莫洛阁尼耶派势力大为减弱。反国教派之一。

  2.5末世论派:约1880年从俄罗斯正教中分离出来,创立人是喀琅施塔得司祭约翰。他宣传末世论,被信徒认为是耶稣基督的化身,信徒常把他的像挂在家里进行崇拜。这个教派主要分布在乌克兰、北高加索以及一些边远的地区,至今仍有少数信徒。即约翰派,是反国教派之一。

  2.6英诺肯提乙派;20世纪初由巴尔塔市司祭列维佐尔·英诺肯提乙创立。他自称是圣灵化身,宣扬世界末日,声称最后审判即将到来,主张抛弃财产、家庭,热衷于宗教狂热运动,主要分布于乌克兰和摩尔达维亚等地,十月革命后转入地下。反国教派之一。

  3新教教派:

  最初指1529年在德意志帝国会议中对恢复天主教特权之决议案提出抗议的新教诸侯和城市代表,后衍为新教各教派的共同称谓。主要分布在英国、德国、瑞士、北欧五国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亦称基督新教,源出德文“Protestanten”(抗议者),包括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罗马普世大公教会(大公的基督教)而产生的新宗派: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以及随后又从这些宗派中不断分化出来的更多宗派。新教又称“更正教”、“抗罗宗”。中国常以“基督教”一词单指新教。民间常称为耶稣教,因对罗马公教(即天主教)抱抗议态度,不承认罗马主教的教皇地位,故西方一般称基督新教为“抗罗宗”或“抗议宗”。

  核心教义

  《圣经》具有最高权威

  改教运动的重要神学基础是圣经的权威,“唯独圣经”的原则是路德所持守的。在中世纪后期,罗马教会认为圣经与传统是上帝双重源头的启示,两者并行不悖,更不会互相冲突。教会不仅保存圣经的真理,有施教的职权,并且订立圣经的正典;所以,教会的地位是在圣经之上。这些主张正是路德要反驳的。他指出圣经的权威并不是从教会取过来的;相反,教会的地位是靠圣经来确定。

  信徒皆祭司

  新教认为既然只凭信心即可得救,那么信徒人人均可为祭司,无须神职人员作为神人之间的中介。此外,信徒还可以互相代祷,每个信徒都有在宗教生活中彼此照顾相助的权利和义务,都有传播福音的天责。这就冲淡甚至取消了神职人员与一般信徒之间的差别。虽然新教的多数宗派仍然保留教务专职人员(牧师等)的指称和封立仪式,但这主要是职务上的标志,不意味着具有颁赐恩典的特权。

  3.1路德宗:1529年马丁·路德创立于德国,这一新的宗派的建立,标志着基督新教的诞生。目前信徒主要分布在北欧五国(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冰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德国和美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共有427个独立的教会团体,信徒约6840万人。主要特点:(一)“因信称义”,(二)强调圣经的最高权威,三)坚持“平信徒皆为祭司”,(四)从“因信称义”的原则出发,不重视教会的形式和体制的统一,不同的教会制度如主教制、公理制或长老制,在不同的路德宗教会团体中均存在。(五)实行洗礼和圣餐两项圣礼,突出布道和唱圣歌,实行婴儿受洗,认为圣餐礼是神圣的,表明基督真实“临在”于饼和葡萄酒之中。

  3.2改革宗:始于1519年欧罗巴洲“抗议宗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英语:ProtestantReformation)的后续部分,改革原则建立在强调信仰多元化、各抒己见的《改革信经(Reformedconfessionsoffaith)》。改革宗的教会通常是在不同国家、地区孤立展开,因而被统一的称作“大陆派改革教会”(ContinentalReformedchurch)。是慈运理与路德宗领袖马丁·路德因圣餐礼改革分歧,而后松散的分布在五大洲不同国家、地区的教会与宗派统称。教义主张:唯独圣经,唯独基督,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神的荣耀。

  3.3安立甘宗:传统地被认为起源于在6世纪末到英国的第一位坎特伯里大主教──圣奥古斯丁(坎特伯里)。

  安立甘宗(英国国教,英语:Anglicanism),常用名“安立甘教会”(盎格鲁教会,AnglicanChurch)或“主教制教会”(主教会,EpiscopalChurch),是基督新教三个原始宗派之一,也是带有盎格鲁-撒克逊人礼仪传统的宗徒继承教会。它在清朝传入中国,译作“圣公会”,取义神圣的天主教会(圣而公教会,HolyCatholicChurch),约定俗成。

  安立甘宗主张中庸之道(ViaMedia)及《三十九条信纲》,定位在新、旧两教之间,分为采用至公派神学(天主教神学)的盎格鲁天主教(Anglocatholic),即高教会派(HighChurch);采用福音派神学的低教会派(LowChurch);采用自由派神学的广教会派(BroadChurch)。[4]截止21世纪初,信徒超过8000万人,其中坎特伯雷大主教荣誉领导的安立甘共融,也是基督教的第三大教派及新教第一大宗派。

  3.4长老会:产生于十六世纪的瑞士宗教改革运动,后流行于法国、荷兰、苏格兰及北美。长老派采取1647年创作的《韦斯敏斯德信仰宣言》作为该会牧师受训的标准教条。长老教会(Presbyterianchurch)是基督新教三大流派之一,又称长老宗、归正宗、加尔文派等。

  教义:因信称义;归正宗强调圣经权威至上,应据以判断一切传统,归正宗还认为任何人都不应被赋予无限权力,这一观点对现代法治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在崇拜仪式中,归正宗使用方言,屏弃祭台、圣像和祭礼,不承认圣餐中存在耶稣的真体和血,只承认其中有耶稣体血的德能。该宗还强调讲道,。

  3.5卫斯理宗:遵奉英国18世纪神学家约翰·卫斯理宗教思想的各教会团体之统称。基督教新教七大宗派之一。该宗原为英国圣公会宗的一派,其雏形为卫斯理组织的“牛津圣社”,主张认真研读圣经,严格宗教生活,遵循道德规范,故又称为“循道宗”(Methodists)。该宗实行监督制,故又称为“监理宗”。卫斯理于1738年独立传道,1784年脱离圣公宗,“牛津圣社”发展为独立的卫斯理宗。它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新教主要教派之一,其信徒统称为会友,包括正式会友、预备会友、慕道友三种。其各类会友约4000余万,其中美国有正式会友1400余万人,英国有250余万人。

  3.6公理宗:16世纪末英国人罗伯特·布朗(RobertBrowne,1550一一1633)首倡。公理宗(Congregationalists),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又称公理会。以公众治理的教会制度为特征,主张各个教堂独立自主而由各该堂的教徒公众管理。不赞成设立统管各个教堂的上级行政总机构;主张只设立由同派教堂自由参加的联谊性机构。其教会主要有公理会、浸会等。由于该宗宗旨只涉及教会的组织制度方面,故在教会的其他方面,可同时属于其他宗派。如在礼仪形式方面,浸会又属于“浸礼宗”。公理会的信仰比较自由化,强调个人信仰自由,尊重个人理解上的差异。公理宗分布在美国及英联邦各国,约250万信徒,成立有国际公理宗协会。

  3.7浸礼宗:是17世纪从英国清教徒独立派中分离出来的一个主要宗派,因其施洗方式为全身浸入水中而得名。浸礼宗(Baptists),又称浸信会。该宗的国际组织为浸礼宗世界联盟(TheBaptistWorldAlliance),建立于1905年,有106个教会团体参加,成员遍及各大洲。[1]

  此宗派的特点是反对婴儿受洗,坚持成年人始能接受浸礼;实行公理制教会制度。

  基本特点:浸礼宗深受三个教派之影响。部分浸礼宗的神学思想受加尔文主义的影响,洗礼观念属于重洗派(门诺会),而教会体制则为会众制受公理会的影响。

  (一)浸礼宗强调信徒与上帝的直接联系,无须神职人员和教会为中介;只承认基督和圣经在信仰与实践上的权威,浸礼宗的宣言并非强制信徒的信条,并不具有权威性、约束性。[1]

  (二)坚持信仰自由和自愿的原则,因而只吸收具有判断力的志愿者入教,为维护信仰自由原则,反对政府干涉宗教信仰和教会事务。[1]

  (三)不承认礼仪为圣礼,而称之为“礼节”(ordinance)。在它看来,仪节并无神圣价值和意义;信徒仅因信仰而获恩典,而非仪节本身。该宗实行浸礼与圣餐两种仪节。浸礼象征着耶稣的埋葬与复活,也是对信徒罪的埋葬,获得新生的标志。[1]

  (四)教会实行公理制,所有信徒在教会中的地位和权利一律平等。信徒自愿结合而成的地方教会为最重要的教政单位,拥有全部自治权,可以自行决定仪节、规则及其与其他教会的关系和成员的接纳与清除。牧师由会众聘任,不设执事。各地地方教会自愿组成同盟处理共同的问题和任务,但其决定对地方教会不具有权威性。由此可见浸礼宗在教义和礼仪上具有个性化、自由化的特点;在教会制度上具有民主的色彩,故往往被人们视为较典型的自由教会。

  4.1科普特教会:431年以弗所会议后,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区的修道士优提克斯提出基督只有神性,其人性已经融合于神性之中的一性论主张,他所代表的基督论思想在埃及等地受到普遍拥护。这些地区的一性论派反对卡尔西顿信经以及正统教会关于基督一位二性的教义,逐渐和东方正统教会脱离,形成独立的一性论派教会。

  4.2、基督教科学派:美国人艾娣1879年所创教派。该派认为物质是虚幻的,疾病只能靠调整精神来治疗,并称此为基督教的科学。艾娣本是催眠疗法医生昆毕的病人和学生。

  6、福音教派:

  始于十六世纪,福音教派(Evangelical),简称福音派。福音派有“早期福音派”与“新福音派”之分。

  当时的宗教改教者以此名称呼表明反对罗马天主教的立场。它是基督教内部的一个神学派别,与自由派和基要派并列。它是一个神学思想的概念,而不是宗教团体或者宗教组织的概念。作为团体和组织而存在的每一个宗派和教派内部,由于教徒的神学观不同,而将其划入自由派或基要派或福音派。

  福音派也指随着宗教改革而来的属灵运动,例如:敬虔主义、清教徒主义等,在内容上也包括了个人经历福音的必要性。

  1817年路德宗和德国改革宗联合教会称为福音教会,今美国路德会仍冠福音在其中以美国人数最多的信义宗(EvangelicalLutheranChurchofAmerica简称ELCA)。在BiographicalDictionaryofEvangelicals此书把路德,加尔文,清教徒,卫斯理,大苏醒领袖JonathanEdwards,(1703-58)列入福音派。

  “早期福音派”:复原派(抗罗宗);但信仰是属于保守派,相信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是绝对无误的。此派与非福音派的抗罗宗主义,或基督教的旁门是不同的。他们注重圣经神学及正确的解经,并相信历史的三位一体论。

  “新福音派”:名称是由奥根奇博士(HaroldJ.Ockenga)于一九四八年在富勒神学院演讲时所起的。主要是呼吁“福音派”人士反对“基要派”的立场而起的名称。其实“新福音派”的神学与“基要派”的基本观点差别并不大,但其中仍有不同:

  ·为驳斥现代派,他们注重学术研究。

  ·为群策群力传福音,强调各宗派合作,反对分离主义。

  ·为传福音放下信仰立场,广推教会合一运动。(按:其中会有副作用)

  ·他们对启示的本质注入新的解释,于是不坚持圣经无误论。

  ·注重社会关怀及政治。

  ·强调人身体的需要;社会的责任;生活的改良;理性与社会福利。

  ·对末世论观点不一致,其学者有“无千禧年派”,有“灾后被提”,也有其它观点。

  ++++++++++++++++++++++++

  消极作用:

  《罗马帝国衰落的8个原因》:七、基督教的传播和传统价值观的丢失随着基督教的传播罗马帝国走上了衰落之路,有些人主张说新信仰的崛起壮大加快了帝国衰落的速度。313年颁发的米兰赦令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而后者在380年成为了国教。这些赦令终止了延续几个世纪的宗教迫害,但它们同时也侵蚀了传统的罗马价值观体系。基督教取代了多神论的罗马宗教,后者认为皇帝有着神圣的地位,并且基督教将关注点从国家的神圣转向了唯一的神身上(皇权和神权谁第一谁第二)。同时,教皇和其他教会领袖在政治事务中的作用越发重要,使得统治更为复杂。尽管基督教的传播可能在侵蚀罗马公民道德感上发挥了极为微小的作用,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一影响与军事、经济和行政因素相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

  土地:在公元1100-1300年,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欧洲1/3的土地。挑衅封建制度,就是挑衅教会。

  财税:1、向全体居民征收什一税:其苛重在于,是在不扣除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征收的;一部分用于支付神职人员的薪资,填进主教、神父的私囊,一部分上交罗马段廷,真正用于教室日常经费和赈济的数量有限;

  2、出卖圣职:即出卖大主教、主教和修道院长等神职而大发横财。据估计,教皇每年的收入大大超过欧洲各国国王的年收入总和。

  3、贩卖赎罪券:罗马教廷经营赎罪券的机关是听悔审判厅,由它规定赎罪券价格.罗马印刷后运住欧洲各地,由教士们在教堂、广场、十字街头叫卖,重要财源。

  4、杂费:忏悔费、弥撒费、圣体费、理葬费、祈祷费等;

  政治压迫:异端裁判所,又称宗教裁判所、宗教法庭。因为天主教的教义和神学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武器,在意识形态领域占统治地位,高级教士本身就是大封建主和统治阶级的一员。“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西欧异端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农民、城城市市民和平民,自文艺复兴起则是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罗马教会的斗争。对于富有的资产阶级,罪过是因为

  他们太富有了,一‘旦被诬告为异端,其财产便可被裁判所及有关的人侵吞。

  神权和皇权的博弈和相互制衡,有时有利于民主,但当外族入侵时,不能迅速的进行集中对敌。民主与集中如何协调好,是一个古今难题。由于经常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所以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做法是皇权第一,儒教第二,佛道每隔一段时间互换位置,有时再加上藏传佛教和中土佛教的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