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火星 第三百八十九章 看起来像传送门
作者:长桥尽头的小说      更新:2022-05-18

  一天后,

  塞德娜星,

  王猛收到了地面传来的消息,

  地面对这两个坐标点产生相互联动的情况,进行了一些分析和猜测,

  而看到地面的猜测,

  他想到的事情远比比地面更多,

  “仅仅只是用来传递信息的通道吗?”

  看着地面的分析结果,

  王猛的脑海中蹦出了另一种可能,

  “如果真的是,来自己外星文明,仅仅只是传递信息未免也太过浪费,”

  “有没有一种可能,

  那里除了可以传递信息外,

  还能传递物质!”

  想到这里,他神情一震,立刻想到了一个蓝星科幻世界,时常提起的名词——传送门。

  虽然从地面的分析来看,

  如今两个坐标点附近的相互扰动现象,

  还处于光速的范围内,

  这样的速度对于本就可以光速传播的信息,没什么大的用处。

  但如果能将物质进行接近光速进行运送,

  那对于人类来说,其产生的意义将无法估计。

  “只可惜,这一切只是我的胡乱猜测!”

  想到这里,王猛轻轻的摇了摇头,

  如今地面还没有搞清楚这两个坐标点,出现量子纠缠的原因,

  他也没有搞清楚,塞德娜星的对撞实验,为何会影响到,上方九十个天文单位的坐标点,

  这些问题都无法支撑他的离谱想法。

  “所以对撞实验,还要继续……”

  ……

  时间慢慢流逝,

  对于对撞实验王猛也越来越熟练,

  纵使大型强子对撞机操作复杂,

  他也对其有了一些的了解,

  甚至已经可以上手进行一定的操作,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

  对撞实验一直由花神星进行操作着,

  就这样,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

  在这期间,

  他与花神星已经进行了大约十六次对撞实验,

  而在这一个多月里,

  建造枪的异常电子自旋的研究,并没有什么进展。

  反而第一、和第三坐标区域的量子纠缠现象有了新的发现。

  “发现了能量梯度差异区域,

  而且是接近球形的差异区域……”

  “这可是了不得的发现!”

  王猛翻看着地面和花神星总结出来的数据,

  心中的那些猜测似乎得到了印证,

  这两个坐标点,可能不仅仅是用来传送信息的。

  “这种巧合已经不能用宇宙中天文物理现象解释过去,

  唯有故意而为之可以解释的通过!”

  “但为何在那里?是谁将传送点放置在那里的?”

  要知道这两个坐标点都在太阳系的“上”方。

  其中第三个坐标点区域大概在塞德娜星“上”方90个天文单位的位置上,

  如果要从第三个坐标点到达由角动量守恒形成太阳系黄道面上,

  至少要经历这九十个天文单位的路程,

  这样的距离几乎等同于从蓝星到达塞德娜星的距离,

  如果那里有传送门,对人类似乎没有任何意义,

  虽然从第三个坐标点飞到塞德娜星,

  在蓝星北半球的人看来是,从上往下飞的,

  北半球人类,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省力的过程,

  但如果换做是蓝星南半球人类的视角,

  其飞行的方向,却是从下往上,

  这种情况,

  就像两小儿辩日那篇小学课文一样,

  太阳引力形成的球形范围,

  不因人类的主观观测而发生改变。

  这也是王猛不解的地方,

  那个位置距离,大多数太阳系物质所在的黄道面盘面实在是太远了,

  建立传送门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就算是第一个坐标点的位置也不近,

  那个位置在蓝星上方,大概一个天文单位的位置上,

  这样的距离对于现在的王猛和蓝星上的人类来说也许不算什么。

  可换做几年前的人类,这依旧是一个遥远的距离,

  毕竟火星到蓝星的最近距离,也不到0.5个天文单位,

  当初王猛到达火星还花费了不少时间。

  对于前几年的人类来说,这个距离属实有些远了。

  而面对这样的困惑,王猛很自然的便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是谁放置的这两个坐标点区域?”

  想到这样的问题,他下意识的摸了一下腰间的建造枪,

  因为这几个坐标点就是几年前,

  人类利用粒子对撞机从建造枪上解析出的数据,

  回想这几个坐标点获取的过程,

  如果说一开始获得这几个坐标点的过程,有可能是巧合,

  但现在,结合大型强子对撞机对电子自旋现象,研究进度缓慢的情况,

  王猛发现,当初获取解析这四个坐标点的过程,

  也未免太简单和太顺利了,

  仅仅是一个小型的粒子对撞机便获取到了这样的信息,

  好像是建造枪背后的文明故意泄露给人类的。

  至于建造枪身后的文明,

  他想到了自己所拥有的那个未知的系统,

  “它究竟是什么来历?”

  王猛暗自嘀咕了一声,心中闪过了许多念头,但最后只能默默的将系统面板关闭,

  “还有10个月,剩余的四颗深空探测便可捕获成功,

  也许第三个任务出现后,便能看出些什么!”

  想到这里,

  他也不在这件事情上纠结,

  将地面和花神星汇总出来的那份数据放在一旁,

  继续与花神星进行着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对撞实验。

  ……

  与此同时,

  蓝星,

  大都地面指挥中心的新动作,

  引起了一阵舆论风波,

  如果说整个蓝星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

  以前的普通人可能没有准确的答案,

  明星、电影、游戏等形形色色的事物,

  都可成为自己所认为的值得关注的事物,

  但现在只要关注新闻的人,

  都在都将目光放在了一艘飞船上,

  那便是搭载了壳层氦闪脉冲推进器的天权号,

  尤其是在,天权号达成,在非登陆火星窗口期内,两个月快速往返的成就后,

  稍有学识的人类,

  也明白蓝星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

  便是那些时常摸黑大都地面指挥中心的媒体,

  也不得不一步步的变化了风向。

  从最初将大都地面指挥中心称为太空安全威胁者,

  到火星资源的盗取者,

  直到最后变成了人类文明的曙光。

  而这样的天权号一旦出现什么变动,必是引发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