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火星 第三百九十七章 继续试验
作者:长桥尽头的小说      更新:2022-05-18

  织女星是一颗大质量恒星,

  星系里有没有行星,因为距离太远而无法确定,

  虽然地面的天文学家,没有找到行星存在的直接证据,

  但在从织女星获得的一些数据上可以发现,

  这个恒星系统,大概率是存在行星的,

  而且行星的数量和种类也不少。

  按道理来说,这样的星系也有可能存在生命,

  但在织女星的数据上,王猛注意到一个地方,

  这让织女星孕育生命的几率小了不少。

  “只可惜,织女星的年纪小了一些!”

  “但小一点好啊!”

  按照质量和聚变反应的关系,

  蓝星上的天文学家推断出,

  拥有太阳两倍质量的织女星,其寿命可能只有10亿年,

  再按照光谱分析出的光度振幅周期变化,

  可以推断出,此时织女星的年龄大概只有4.5亿年,

  相较于已经活了几十亿年的太阳系,

  织女星过于年幼,

  此外,因为织女星属于造父变星一类的主序星,

  其恒星活动也比太阳剧烈一些,

  可以说织女星星系内部的环境恶劣程度,要远超太阳系。

  但这样的数据,并没有让王猛心中放松。

  若是没有发现过木卫三生命迹象,

  也没有见识过,土卫六的烃河、烃海。

  王猛大概率觉得在这样的星系中,很难有生命存在的迹象。

  而他现在不得不考虑一些极端的因素,

  是不是在极端的环境下也会出现生命。

  而除了这些外,

  他还注意到,织女星还有一个奇特的地方,

  那便是距离织女星八十个天文单位左右的位置上,

  可能存在一个范围巨大的岩屑圈,

  因为织女星形成的时间短,很多形成恒星的物质,

  还来不及被行星一类的天体清理干净,

  便形成了这有点像是土星的光环,

  这层遗留物质甚至引起了织女星红外异常。

  这样的情况对于他来说倒是一个好消息,

  恒星系内部物质的未被清理干净,

  也就意味着,织女星内部的陨石撞击频繁,

  这有点类似太阳系早期形成的那几亿年的时光,

  几乎所有的固体类天体,在经历了早期的那几亿的时光后,

  大多都留下了满身的伤疤,

  而在这样混乱的星系中,

  一颗陨石便能使得脆弱的生命遭受毁灭。

  对于只有4.5亿年纪,还处于少女时代的织女星来说,

  还不足以将外层那范围巨大的岩屑盘消弭,

  而且岩屑盘的存在还带来了另一种可能,

  那便是屏蔽发射到织女星的射电脉冲信号,

  与中微子信号不同的是,

  射电脉冲信号并没有那么强大的穿透能力,

  在射电脉冲信号传递到织女星的这个位置时,

  射电脉冲所形成的信号,

  已经接近于信号波一样的存在,

  这种波,有点类似海洋中波浪,

  但要比波浪的密集程度高上许多,

  而织女星存在的岩屑盘,

  似乎自带了一层滤波器,

  可能使得进入织女星内部的信号发生减弱的效果。

  “总之,织女星上还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

  看着织女星的数据,王猛又沉吟了片刻,

  “继续实验吧!”

  不管射电脉冲是不是一直射向织女星,

  又或者是织女星中真的存在外星文明,

  此时都无法继续阻止他继续试验下去的决心,

  不论将来会面对什么,

  总也不能放弃现在的努力。

  万一有不幸降临太阳系的那一天,也许因为今日的试验而有了一线生机。

  想到这些王猛继续进行对撞实验,

  不过,当他刚刚开始的维护对撞机时,便遇到了麻烦。

  “这次损坏的怎么如此严重!”

  虽然在飞船上时他已经看过对撞机标红维护区域,

  可真当他到了对撞机前,

  也是微微一惊,他也没有想到对撞机竟然损坏到了这种程度,

  与以往普通对撞机进行实验后,

  那种可预料的损坏不同。

  眼前的对撞机,有很多结构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功能。

  又让花神星确认了一遍后,王猛这才暗自嘀咕一声:

  “也幸亏有着建造枪,若是换做蓝星,这样的损坏恐怕要花费十多个月的时间才能修复!”

  可纵使有着建造枪,

  维护这样圆周超过三十公里的大型建筑,

  对于他来说依旧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而在他忙于修复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时候,

  在蓝星北极所指上方一个天文单位的位置上,

  有一片空荡也与其他宇宙空间没有任何区别的区域,

  而在这时,

  一艘大型飞船,正在加速的离开这片区域,

  飞船上的航天员正向着地面汇报着什么:

  “大都,我是天权,大型深空探测已经释放,

  目前姿态正常,

  稳定推进器正常,

  已进入持续工作状态,

  天权已完成全部检测控制工作,

  现在已经将探测器转为自动模式,

  按照计划,天权号即将返航!”

  汇报完此话,这名航天员将耳麦放到了一旁长出了一个口气,

  若是在蓝星附近,

  他自然要等着地面的回话,

  可在这距离蓝星一个天文单位的位置上,

  就算电磁波以光速传播也需要8.3分钟的时间才能到达蓝星,

  而他刚才那道信息,

  在经过各种设备的转码传播的因素的影响下,

  大概要在20多分钟后才会到达了这里,

  这也是地面直接将探测器的布置工作交给他们的原因,

  要是地面直接指挥他深空探测器,

  在各种因素的参杂下,

  一个指令便要等20多分钟的信号延迟,

  那猴年马月才能完成对深空探测器的布置工作。

  而在等待地面回信的过程中,

  天权号上的几名航天员,

  开始交流起了关于那个未知区域的问题,

  对于地面为何在那个区域放置,

  一颗看起来就造价不菲的大型深空探测器,

  天权号上的几名航天员都感到奇怪,

  因为那片区域什么都没有,

  而且还不是拉格朗日点,

  探测器无法稳定在那片区域,

  需要不断的消耗燃料才能停到那片区域,

  可以预料的是,

  这台造价不菲的深空探测器,

  在燃料耗尽后,便会失去他应有的作用。

  “也不知道,地面是为了探测什么?”

  “等等,那是什么?”

  有一名航天员正通过舷窗,

  望着天权号身后的那片区域,

  原本空无一物的天空区域,

  在这名航天员的注视下,

  竟然凭空出现了如同波纹一样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