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签到一个吕奉先 184章 是不是也该纳几个妃子了?
作者:幕六少的小说      更新:2024-02-27

  养心殿。

  在荀彧离开后,周辰依旧仔细的看着荀彧刚刚递上来的那道奏折。

  周辰万万没想到,大周的土地已经兼并侵占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虽然,大周律法禁止土地买卖。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律法禁止收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百姓交不起税,只能变卖土地。

  世家地主想要吞并侵占百姓的土地,也有的是办法。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这个理。

  百姓没有了土地,唯一的出路就是帮世家耕种,以获得酬劳,养活自己。

  这样一来,百姓逐渐的就都生活在了世家地主麾下。

  这也是世家地主越来越昌盛的原因之一。

  这种事,历朝历代都是一个难以根治的问题。

  历朝历代,无数的新法改革,都是围绕土地的问题。

  可惜的是,很少能够完整的实施下去。

  因为,阻力太大。

  就拿大周来说,要真的追根究底,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哪个两袖清风,麾下没有千亩良田?

  就算是威武候,兵部尚书这些忠臣老将恐怕也不例外,名下不知道有多少的土地。

  甚至是已故的三朝元老太师闻仲都是如此。

  说的再直白点,大周皇室,不就是天下最大的世家地主吗?

  所以说,历朝历代,想要解决土地的问题基本上都是胎死腹中。

  为首不多能够勉强改革解决的,也紧紧只是局限于某个范围。

  对于整个国家朝廷来说,见效甚微。

  不过,这对别人来说,或许是这样。

  但对周辰来说,顶多只是麻烦一些。

  谁叫周辰是有着金手指的帝王,

  只要给周辰一些时间,解决这些不是问题,也没有什么是能够阻挡周辰脚步的。

  周辰又仔细的看了一遍荀彧的这道奏折后,嘴角勾起了一丝冷笑。

  土地?

  科举?

  等着吧!

  等丈量统计完了土地,朕就一举把你们这些特权都消除了。

  ……

  北疆。

  镇北侯府。

  镇北侯薛绍文看着手中的一张纸条。

  纸条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

  这张纸条写的内容都是曹性,侯成,郝萌三人的一举一动。

  曹性,侯成,郝萌三人自进入了镇北军后,他们的一举一动就都在镇北侯的监视之下。

  哪怕是曹性他们三人每天上几次茅厕都逃不过镇北侯的眼睛。

  然而,就是如此紧密严谨的监视,还是出现了纰漏。

  镇北侯薛绍文放下了手中的纸条,挑眉的看向了下面站着的那位将领;“两天前,曹性他们三人有小一个时辰消失在了你们的视线之内,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当时没有及时汇报?”

  镇北侯看着下面的那位将领问道。

  他早就已经下过严令,要盯紧曹性他们三个朝廷派来的将领。

  可没想到,还是出了纰漏,让曹性他们三人有小一个时辰的时间消失在了他们的视线之内。

  并且,当时还没有及时的汇报。

  这让镇北侯的脸色有些阴沉。

  那位将领似乎看出了镇北侯的不满,立马开口解释道;“侯爷,曹性他们三人那天是拉着军中的几位将领去喝酒,那几位将领都是咱们的人。”

  “所以,监视的人就没有盯得太紧。”

  “后来,他们喝完酒后就去了怡红院,监视的人没有进去。”

  “不过,末将后来已经确认过了,曹性他们三人并没有离开过怡红院。”

  “末将觉得没什么问题,就没有当时汇报。”

  这位将领将事情说了一遍。

  镇北侯闻言,瞪了眼下面的将领;“没有离开过怡红院,就不会出问题了吗?”

  “派人去查查,那天进出怡红院的都有什么人?”

  “都给本候查清楚了。”

  镇北侯严声的说道。

  “是,侯爷。”这位将领应声道。

  “还有。”

  “查查那天进入镇北城的陌生面孔。”

  “尤其是从神都方面来的,要重点的关注。”

  “以后,要盯紧曹性他们三人,一刻也不能让他们离开你们的视线。”

  镇北侯可不是一般人。

  在镇北侯看来,曹性他们三人进入怡红院,有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是不在他们的视线之内的。

  这中间会发生什么,有太多的可能。

  所以,镇北侯要仔细的查查那天进出怡红院的人。

  并且,就连那天进入镇北城的陌生面孔也得排查一番。

  只有这样,镇北侯才能放心。

  “遵命。”

  那位将领拱了拱手。

  “去吧!”

  镇北侯挥了挥手。

  那位将领转身离开。

  在那位将领离开后,镇北侯薛绍文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东厂在镇北城的暗子还没有查到吗?”

  “没有。”

  一道黑影出现在了镇北侯的身边,摇了摇头说道。

  “继续查,给本候一定把东厂在镇北城的暗子都挖出来。”

  镇北侯凝声的说道。

  朝廷都明着派钉子进镇北军了,镇北侯不相信暗中朝廷没有派东厂的人来镇北城。

  镇北侯已经下令,让他手下暗中的力量清查镇北城。

  一定要把朝廷派来的暗子都挖出来。

  “是,侯爷。”

  黑影的身影又眨眼间的消失了。

  ……

  西凉。

  西凉侯府坐落于西京城,西京城也是西凉的第一大城。

  这日,一辆马车缓缓的进入了西京。

  “这西京城可一点都不比镇北城差啊!”

  贾诩掀起马车帘子,打量着西京城说道。

  没错,马车里坐着的正是贾诩。

  贾诩的任务不仅仅是拿下镇北侯,还要拿下西凉侯。

  在镇北城,贾诩了解完了镇北侯和镇北军的一些情况后,做了一些安排布置。

  然后,贾诩就又立马动身来了西凉西京。

  “贾先生,咱们是直接去我们东厂的暗点吗?”

  赶车的东厂厂卫开口问道。

  东厂在北疆的镇北城有暗点,在西凉这西京自然也有东厂的暗点了。

  毕竟,镇北侯和西凉侯二人都是拥兵自重的主,是朝廷重点关注的对象。

  “嗯,直接去你们东厂的暗点吧!”

  贾诩点了点头。

  他来西京可是有着不小的任务,直接去东厂的暗点,先基本的了解一下西凉侯和西凉军的情况最好。

  ……

  夜晚。

  西京,东厂的暗点里。

  贾诩坐在主位上。

  下面站着两道身影。

  这两道身影不是别人,正是朝廷派往西凉军中的宋宪和成廉二人。

  宋宪和成廉二人看完了旨意后,对着主位上的贾诩说道;“贾先生,陛下的旨意我们二人已经知道了。”

  “贾先生有任何吩咐,只管开口,我们二人听从贾先生的命令。”

  宋宪和成廉二人表态的说道。

  旨意写的很清楚,让他们二人听从贾诩的安排。

  贾诩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宋宪和成廉二人;“你们说一下,你们二人在西凉军的情况吧!”

  “还有,你们这段时间在西凉军都打听到了什么,西凉军各将领的情况,你们了解到的都说一说。”

  贾诩要做的就是先了解这些情况。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宋宪和成廉二人也没有犹豫,直接开口说起了他们这段时间了解到的东西。

  宋宪和成廉二人与曹性他们三人一样,这段时间在西凉军也是一个劲的拉着军中的各级将领吃喝。

  正因为如此,也让他们二人侧面的了解到了西凉军的一些情况。

  最重要的是,西凉军一些将领的信息,他们打探到了不少。

  ……

  皇宫。

  养心殿。

  周辰坐在龙椅宝座上,看着曹正淳送上来的消息。

  “贾诩已经去了西京。”

  周辰有些诧异。

  周辰没想到,贾诩的动作怎么快,这刚到北疆镇北城没几天,就离开了。

  难道镇北侯这边贾诩心中已经有了谋划?

  周辰又看了一下有关北疆镇北军的其他一些消息,就放到了一边。

  镇北侯和西凉侯二人的事情,周辰都交给了贾诩负责。

  等贾诩真的打开了突破口,周辰到时候直接动手就行。

  其他的过程,周辰不关心。

  “曹正淳,摆驾慈宁宫。”

  周辰站起了身。

  这几天,周辰每天都会抽时间去慈宁宫一趟。

  不过,每次都是被太后派人以各种理由挡了回来,见不到太后。

  周辰知道,太后还没从蜀王的事情当中回复过来,不想见他。

  但身为儿臣,太后这段时间身体不适,周辰不得不每天去慈宁宫一趟。

  ……

  慈宁宫。

  周辰这次没有受到太后派人阻挡,直接走进了慈宁宫。

  “见过陛下。”

  慈宁宫的宫女太监见到周辰这位皇帝到来,纷纷跪下行礼。

  周辰进入内殿,看到太后正坐在那里闭着眼睛敲着木鱼,手里拨动着佛珠。

  “儿臣见过母后。”

  周辰上前一步,对着太后见了一礼。

  木鱼声停止。

  太后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周辰;“陛下来了。”

  这是自蜀王死后,周辰第一次见太后,也是太后第一次开口。

  “儿臣听闻母后身体不适,来看望一下母后。”

  “母后什么时候开始信佛了?”

  “母后身体不适,可要多注意休息。”

  周辰关心的说道。

  “哀家没事,让陛下担心了。”

  “陛下不用总是挂念哀家,陛下要把心事多放在国事上,勤政爱民,做一个有道明君,这样才能对得起大周的列祖列宗。”

  太后放下了手中的佛珠就要起身。

  周辰见状,立马上前扶着太后站了起来。

  “母后说的是,朕会做一个有道明君的。”

  “不过,对于朕来说,母后和国事一样重要。”

  周辰扶着太后坐了下来。

  “哀家都是半截入土的人了,怎么能和国事比。”

  太后坐下来后,也让人为周辰搬来了一个蹲椅。

  然后,周辰坐下来后,就问询起了太后的身体情况。

  ……

  半个时辰后。

  周辰离开了慈宁宫,返回了养心殿。

  周辰坐在龙椅上,心里叹了口气。

  虽然见到了太后,也和太后聊了半个时辰,可周辰还是感觉到了太后和之前有了一丝变化。

  看来蜀王周治的死对太后的影响不小。

  周辰本来还打算向太后旁敲侧击一下张国舅说的那件事,可最后周辰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现在,因为蜀王周治的死,太后和他之间已经和之前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要是周辰再旁敲侧击的揭开这件事,只会让他们彼此之间更加怪异。

  这不是周辰想要的。

  再说,张国舅交代的那些真的重要吗?

  就算弄清楚了又能如何?

  又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他周辰不管是不是太后所出,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周辰现在就坐在九五之尊的龙椅之上,是大周天下的皇帝。

  这就足够了。

  周辰抬眼看了一眼旁边的曹正淳;“曹正淳,传旨给靠山王,让靠山王安排好南疆的防御,尽快的回洛阳一趟。”

  周辰要在年关前解决了北疆和西凉的问题。

  周辰可没有时间,翁水煮青蛙的去慢慢的煮镇北侯和西凉侯这两只青蛙。

  有贾诩这位毒士谋划,解决镇北侯和西凉侯二人应该不会太难。

  难得是如何能稳得住镇北军和西凉军这两边的几十万大军。

  为了多加一道保险。

  所以,周辰要把靠山王召回来。

  靠山王毕竟是三朝元老,和太师闻仲一样,都是大周的两大擎天之柱。

  尤其是在军中有着不俗的威望和影响力。

  到时候,派靠山王这位三朝元老去北疆和西凉,应该能很轻松的瓦解掉镇北军和西凉军。

  解决掉镇北军和西凉军两军的问题。

  曹正淳闻言,立即躬身道;“是,陛下。”

  周辰再没有多说什么,批阅了几张奏折就到了用膳的时间,

  宫女们早就在殿外等候,手上端着御厨门精心准备的膳食,只等皇帝点头就依次送进来。

  周辰用完膳,天色差不多已经黑了。

  如果是按着以前,还有很多奏折需要周辰继续批阅。

  但是这几天,朝堂已经步入了正轨,有房玄龄,杜如晦,荀彧,刘晔这几位人杰在,周辰把一些不要紧的奏折都丢给了这四人去处理。

  所以,周辰这几天不用再勤政到深夜。

  周辰起身走入了内殿,准备休息。

  可是看着空荡荡的内殿,周辰心里突然的冒出了一个念头,自己身为皇帝,不能一直就这样做一个和尚吧!

  是不是也该纳几个妃子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net。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