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血丹心 第50章 旅途(十三)
作者:沉默似铁的小说      更新:2022-01-30

  途中。

  周之煜问道:“这么晚回去,不会打扰到家人吧?”

  林毅说道:“不会。家里做早点生意,忙到半夜都是常有的事。”

  “早点生意很辛苦。”

  “是啊。我当兵那会,抽空就回来给家里帮忙。”

  “你在哪里当兵?”

  “就在常德。没加入军统之前,我是常德守备团的一名汽车兵。吃宵夜的时候,看见守备团那些人,感觉特别亲切。”

  “那你怎么又加入了军统?”

  “去年年初,团长把我叫去团部,说是军统想要我,去了就是尉官,待遇也比守备团好……”

  临澧特训班经常到常德采买,需要一名熟悉路况的本地司机。

  军统的保密性质,只能从当地驻军中挑人,作为当地土著最集中的军队,常德守备团自然是首选。

  就这样,看上去精明干练的林毅被幸运的选中。

  因为是地方武装,守备团从上到下都是职务军衔。

  林毅只是一名中士,汽车兵升迁的机会少之又少,顶天也就能做到少尉一级。

  进了军统就不一样了,经过短期培训合格后,立刻晋升准尉。

  中士升准尉,即便是职务军衔,那也等于连升三级。

  这种天大的好事,任谁都不会拒绝。

  国军的军衔制度,分为铨叙军衔和职务军衔两种,看似并无不同,实际上各成体系。

  所谓职务军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虚衔。

  王濮臣在41军和第十一战区担任少将参议,就是毫无实权的职务军衔。

  简单的说,职务军衔属于战时需要。

  就比如,某杂牌简编师师长,铨叙军衔基本都是中校一级。

  手底下管着十几个旅团营级军官,顶着师长的光环,总得有一个符合身份的名头。

  只不过,按照资历和军功,这个人又无论如何也担不起一个将衔。

  于是,注了水的职务军衔制度应运而生。

  就像那位杂牌简编师师长,就能因此得到一个少将衔的任命,既可以区别手下那些同级别军官,同时也是一种鞭策手段。

  职务军衔少将,基本等同于铨叙军衔中校。

  军统的十几位少将,除了戴老板是军委会正式任命的铨叙军衔少将,其他人都是职务军衔。

  ……

  十几分钟后,轿车缓缓停在路边。

  对面巷子里第一户,就是林毅家。

  墙上用白油漆写了一行大字:老林家牛肉粉包子馒头大饼子。

  林毅说道:“长官,前面过不去了,您得在这里调头,再顺原路返回。”

  周之煜点了点头:“好的,我知道了。”

  “谢谢您送我回来。”

  “小事情。快回去吧。”

  林毅开门下了车,迈步朝街对面走去。

  常德这种小街小巷,都是青石板铺的路,年久失修,道路坑洼不平。

  加上附近没路灯,回来太晚的话,只能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回去。

  周之煜并没急着离开,轿车横在马路中间,准备用车灯为林毅照亮。

  正在这时,从巷子里急匆匆出来一名穿着深色长衫的男子。

  忽然被车灯晃了眼,他下意识的把手挡在了脸上。

  林毅回过身,大声说道:“长官,回去吧。”

  说完这句话,他一路小跑着进了巷子。

  长衫男子则朝着相反方向走去。

  周之煜调转车头,轿车沿着原路中速行驶。

  刚刚那一幕,让他心里多少起了疑心。

  从常理分析,长衫男子从巷子里出来,十有八九应该是附近居民。

  可是,他和林毅竟然全无交集,两个人就像不认识一样,擦肩而过。

  邻居之间,难道都不打一个招呼吗?

  当然了,凡事无绝对。如果长衫男子并非附近居民,而是偶然来亲朋家里做客的外来人员,这件事就解释得通了。

  只不过,从概率上来讲,这种可能性其实非常小。

  常德的夜晚,宁静而又祥和。

  远处黑魆魆的城墙上,传来高亢激昂的唢呐吹奏声。

  周之煜侧耳听了一会,竟然是那首抗日救亡歌曲《松花江上》。

  这类歌曲在沦陷区是禁忌,也只能在国统区听到。

  感觉距离上也不是很远,周之煜有心多听一会,顺着唢呐声把车开了过去。

  轿车停在城墙根附近,从工具箱里找出一个手电筒,开门下了车,沿着马道朝城楼走去。

  漆黑的城楼上,空空荡荡。

  一名身穿学生制服的青年男子,举着长长的唢呐,以一种近乎癫狂的状态,忘我的吹奏着这首《松花江上》

  在他的脚下,放着一瓶喝了一多半的烧酒。

  周之煜慢慢走到近前,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

  一曲终了,青年伸手抄起酒瓶子,一仰脖,咕嘟嘟喝下去一大口,对着城外大吼了一句:“报国无门,勿宁死也!”

  然后顺着墙砖滑坐在地上,嘴里喃喃自语着:“给我一支枪,我要去前线,杀光瘪犊子小日本……”

  他说话带有浓重的东北口音。

  周之煜手扶着城楼垛口,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说道:“既然想去前线,干嘛不去报名参军。”

  青年明显喝多了,用力挥了一下手,大声说道:“我去报名了,可他们不要我!”

  “为什么不要你?”

  “他们说、说我是赤色分子……”

  “你是赤色分子吗?”

  “我不是……虽然、虽然我很想是……”

  青年忽然闭了嘴,晃晃悠悠站了起来,瞪着周之煜,问道:“你是谁?”

  周之煜笑了笑:“我呀,谁也不是。失眠睡不着觉,听见有人吹唢呐,就跑上来听听。”

  青年哦了一声,再次跌坐在地上。

  周之煜看了他一会,问道:“大晚上的,怎么到城楼吹唢呐来了?”

  “在家里吹,邻居还不骂死我。”青年闷闷的说道。

  “你是东北人吗?”

  “老家辽宁锦州。”

  “怎么来常德了?”

  “听说这边要打仗了,就赶过来投军,没想到,唉……”

  “你是学生?”

  “是。”

  青年渐渐冷静下来,讲话思路也越来越有条理。

  周之煜看了一眼手表,现在已经是夜里11点多钟,于是说道:“小兄弟,我走了,你也早点回家吧……嗳,你喝了这么多酒,没事吧?”

  青年摆了摆手:“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