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说 第四章 封神与盘古
作者:.幺蛾的小说      更新:2021-12-26

  “不过,”宠渡话锋一转,“明明是他们狗眼看人低在先,你倒好,不争口气不说,还送出去一袋儿,真当钱是捡来的么?徒儿我存几个钱很辛苦的。”

  “晓得你不容易,”老者“哦哟”一声,“这不每次葫芦空了,都是让你去偷酒嘛,还不是想为你省几个酒钱?”

  师父这个人……该怎么去形容才最贴切?

  大概只能用“老”这个字眼了。

  老顽童。

  老酒鬼。

  老骗子。

  老馋猫。

  老狐狸。

  老不正经。

  ……

  其他的不提,单说吃喝这一项,已是世间少有。按老头子的话讲,“酒这个东西,好比女人,到底是偷来的最香。”

  为取一口好酒,宠渡进过不知多少达官贵人、富甲豪绅的府邸,连俗世皇城都闯过好几回了。

  没办法。

  宫廷珍馐,路边小食。

  琼浆玉液,瓢饮豆羹。

  不论贵贱,但凡人间美味,皆系老者所好。

  “你还敢说?拿回来的酒,哪回不被你喝个精光,让我舔坛子?”

  “小儿家家的,喝什么酒?”

  “还不是被你带的?”

  “天大的冤枉。咱爷儿俩刚遇见那会儿,你就开始抢流云葫芦了。”

  “口说无凭,谁知真假?”

  “再者,”老者撇了撇嘴,“三天不练手生。那皇城高好几丈,你翻进翻出正可练练轻功,也是得了好处的呀。”

  “懒得跟你扯,老没正经。”

  “怎么跟为师说话呢?”

  “我说错了?”

  “小没正经。”老者故作嗔怒,“话说回来,破财免灾嘛。日后若有机会,你连本带利讨回来不就行了?”

  “就怕人家未必领情啊。”

  师父微微一笑,“哦?”

  宠渡闻言不语,只朝身后努了努嘴。

  正路经一个小食摊子,一老一少不约而同停下脚步,各买了一碗辣粉。

  眼角余光中,见李二鬼鬼祟祟缀在后面,师徒俩不动声色,边走边看边吃边聊,不露丝毫异样。

  一种默契。

  一种共历生死磨合出来的心照不宣。

  “还以为你不曾察觉,亏得为师瞎操心。”

  “咱们一入城就被跟了。”宠渡道,“我看了半天,就这一个。如何,往红了办,还是往白了办?”

  红者生。

  白者死。

  “毕竟人家的地盘儿,咱们初来乍到,宜解不宜结。”老者咂了咂嘴,“不过他几个身上的酒味儿那叫一个醇啊,定有好酒。若真能跟上来,不妨讨两口酒尝尝。”

  宠渡明了。

  红办。

  正在此时,后方突起一阵纷乱。

  “让开、让开。”

  “快赶不上最后一回了。”

  原是一伙人手执兵器而来,那打头的壮汉肩扛一口金丝大环刀,也不知遇上什么事,急得跟火烧眉毛似的,一路横冲直撞弄得“鸡飞狗跳”。

  趁此骚乱之际,师徒二人彼此打个眼色,闪身入了街边一条巷子,提气纵身跃落墙头,眨眼间便不见了踪影。

  李二好不容易挤出人堆,着急忙慌跑过去,但见街边空空如也一条僻巷,同样翻上墙头,举目四望不见人。

  “小崽子当真好躲,可别让二爷晓得你的去处。”李二十分无奈,跺脚暗骂了一句,悻悻而回。

  而师徒俩这边几个起落,从窗户先后跳进酒楼二层。店伙计不防蹿出俩人来,把手上食盘眼见着抖翻落地,却又眼疾手快捞了起来。

  宠渡双眼微缩,暗叹:“这凉城倒真是卧虎藏龙。”却听老者呵呵赞道:“小二哥好身手。”

  “两位客官过奖了。”那伙计摆手言道:“咱也就三脚猫功夫,捞盘子还行,打架可难说了。”

  “怎的,凉城里老打架么?”

  “唉,可不是么?”店小二直叹,“老先生是不晓得,凉城那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啊。”

  宠渡闻言暗笑,想起先前那拨凶神恶煞的人,心说就这样的秩序,城里能太平那才怪了。

  “咱一端盘子的,”店小二接着道,“见得多,不过是依葫芦画瓢,没让您二位见笑才是。”

  “小哥切莫自轻。”老者道,“适才让小哥受惊,实在是我二人的过错,对不住。”店小二急急一回礼,道:“老先生言重,小的早习惯了。”

  “怎么说?”

  “再有十几日,便是净妖宗三年一度的‘招役大典’……”店小二刚开了个头,却被楼下突起的喧嚷打断。

  “最后一回了、最后一回了。”

  “前面的赶紧起开。”

  “本就没赶上,再耽误了时候,大爷宰了你。”

  怎么又是“最后一回”?

  话音听着耳熟,宠渡循声细看,正见一群人沿着木梯蹿上来。

  那当首之人,不正是先前街上的那名壮汉么?

  前后才多久,那金丝大环刀上就沾了血,显见刚被壮汉用来砍了人,还没来得及擦。

  宠渡一边感慨着凉城凶险,一边叹那壮汉的火爆脾气,却见一伙人马不停蹄,火急火燎地过去了。

  “……回回这个时候,都有四面八方来的客人。最近不走正门的人多了,可不差您二位。”店小二回过神来解释道,“想必两位也是来参加大典的咯?”

  “小哥好眼力。初登贵宝地,还请多指教。”

  “好说。”

  “先前这拨人说什么‘最后一回’,”宠渡道,“这是从何说起?”

  “这是赶着去听书哩。”店小二笑道,“几个月前,不知何处来了一位姓常的老先生,说是为了几口饱饭,要在此开坛说书。”

  “照此看来,”师父也来了兴致,“这位老先生说得不错咯。”

  “您二位还真别说,这常老爷子说书那是真有一手。”小二面泛荣光,“自打他开讲,许多人慕名而来。所以咱这店虽不是东门入城的第一家,位置不算好,但生意却是全城最好的。”

  “他说讲何事?”

  “如今只讲了一本,挺长一个故事,”店伙计想了想,“叫做《封神演义》,很是有趣。今日正是最后一回了,故而许多人过来听。”

  闻听“封神”二字,师徒俩眼神一凛。

  老头子素有搜罗古物的癖好,所收藏的东西当中,有一本前人札记,说的正是这上古封神一事。

  师徒二人闲来翻翻,权当解闷儿,颇以为趣,只可惜年岁久远,仅得一卷残本,所录封神之事多有不全,而今听闻有人说讲此事,当不会错过机会,也想听上一听。

  “在何处布讲,”师父道,“速速领我二人前去。”

  “好嘞,二位这边请。”店小二生怕人走了,躬身引路,将人带至中庭。

  但见人山人海座无虚席,已经开讲了好一会儿,早没了空位,师徒俩只得在外间角落里落座。

  “宝剑赠英雄、美酒配故事,”店小二一边擦着桌子,一边言道,“二位莫如点几样小菜,来一壶老酒,边吃边喝边听,岂不美哉?”

  “倒是会做生意。”宠渡暗赞,当即按老头子的口味点了几样,道:“请把贵店最好的酒来一壶。”

  “今日客多,热菜兴许得多等些时候,小的先把酒与冷食儿端上来。”店伙计欠身笑道,“二位以为如何?”

  “无妨。”

  “得嘞……”

  店小二高唱着菜名去了,师徒俩趁着等酒菜空当,竖耳细听,虽隔着重重人墙,好在那说书先生嗓音洪亮极具穿透力,倒也听得清清楚楚。

  想是最后一回的缘故,其所述故事,除去几个人物,与师父那卷手札上的内容并无太多重合的地方,不失为对残卷手札的一次补漏。

  二人老神在在地听着,很快便进入了那故事所绘的情境之中,仿佛置身上古封神大战,听有妙处,也随其他食客共同喝彩;等到热菜上桌,便听得啪的一声响。

  那说书先生拍了一下惊堂木。

  “……却说子牙封过神后走下来封神台,率文武百官回了西岐。后武王封列国诸侯,开大周八百年江山。此乃后话,暂且不表。封神演义至是终。”

  说书先生再拍惊堂木,一声脆响将所有人的思绪从那波云诡谲、光怪陆离的封神世界里拉了回来。

  片刻后,台下掌声雷鸣。

  “好!故事好,讲得更好。”

  “说得我都想去会会那些神仙人物了。”

  “谁不是呢?可惜上古奇闻是不知多少年前的事儿了,甚至连是真是假都说不清楚。”

  “也是……其他的不提,单说这‘周家八百年’,我便闻所未闻;你们呢,可曾听过有此王朝?”

  “我看未必。既是上古秘事,或载于古卷之中,被这老爷子偶然得之,故而这般演绎,也未可知呀。”

  “但常先生从上到下俱是寻常,不似我道门中人,何来此等机缘奇遇?”

  “那又如何?就算是常老爷子杜撰的,那也是不可多得的好故事,我等又何必管它真假?”

  “对对对,这故事实在太下酒了。”

  台下食客热情高涨,却听有人高声呼喝道:“哎,不对!”众人急忙喝问道:“老先生讲得这么好,哪儿没对?你可别瞎说。”

  “谁瞎说了?还有好些人作何结局,可没交代啊。”那人也觉得委屈,“托塔天王李靖,李家的三个儿子……”

  众人一听,也反应过来。

  “他说得对。”

  “那什么韦护、雷震子,最后如何了?”

  “杨戬!”一女子岔道,“老娘就爱杨戬。”

  “还有哪吒,我要听哪吒。”

  ……

  声音此起彼伏,众人报了一通人名儿,最后齐刷刷看向木台,眼中俱是期待,争相言道:“请常老爷子快说说。”

  “嘿嘿,”那说书先生摇头晃脑地捻了捻胡须,“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杨戬、韦护、雷震子,此七人俱是肉身成圣。”

  言罢,台下连连称叹。

  “啧啧,肉身成圣。”

  “光听着都觉得厉害。”

  “常老爷子可还有故事?”又有人叫起来道,“请再讲一个呗。”

  “对啊对啊,我这刚换的酒,还剩半壶哩。”

  食客们附和着,更显兴味盎然。

  有道是盛情难却,那说书先生不好扫了众人的兴致,道:“有是有,不过只是故事,各位看官图个乐便了,切莫当真才是。”

  “当遵先生之言。”

  “对对对。”

  众人应承着,便见说书先生呵呵笑道:“今次的故事嘛,还得从这开天辟地说起……”

  而师徒二人这边,老者小意“嘘”了一声,“葫芦里可还有酒?”宠渡本不解,却见师父朝木台努了努嘴,旋即明了。

  “既有好故事,怎可无酒?”宠渡忙取葫芦在手,听其声辨准方位,撩手就扔,“常老爷子接好。”

  “祖师爷遗训犹在,老儿不便多饮,小友莫怪。”那说书先生接在手中,意味深长地看了看二楼,一双眼眸古井无波,眼神却似能穿透人墙,只小抿一口算是领情,便将葫芦稳稳掷了过来。

  抛得稳,抛得准。

  同样的听声辨位!

  仅凭此点,显见这说书先生也非等闲。

  若非他身上并无半点灵息的波动,众人还以为他是什么不世出的玄门老怪;况且,连店中小二都会两手拳脚,一个走江湖的老人家又岂会没两手功夫防身呢?

  因此,虽然感到惊讶,却无人多想,任由那老先生捋袖擦了擦嘴角,再把惊堂木往桌上一拍,说开了:

  “话说天地之初,浑沌如鸡子,那可是清浊相杂、阴阳未分呐,后有大神盘古生于其间。

  “好个暗无天日,大神端的恼怒,‘哇呀呀呀,真个气煞我也。’便手持巨斧一划拉。

  “——啵儿,响一声,这就算开了天辟了地了……”

  起于盘古开天,却落脚在别处。

  那老先生一口破锣嗓子,于说书这行当本不讨巧,却避实就虚自成风骨,倒是别有意趣娓娓动听。

  每逢妙处,食客争相叫好。

  但宠渡的心思,却全在盘古那儿了。

  “老头子,你说可真有盘古其人?”

  “传说而已,谁知真假?”

  “既是古来有之,总该有个源头。”

  “那或许是真的咯。”

  “也不知盘古到底长啥模样,是否真如传闻中那样,龙首人身?”

  “有机会你去问问呗。”

  “盘古不走娘胎,却从‘鸡蛋’里出来。按今人标准来看,当算非人。”

  “那便如何?”

  “那就不该叫‘大神’,叫‘蛋神’或更为妥帖。你觉得哩?”

  “就你小子鬼心思多。”老者扔过去半截花生壳,“前人大能,岂容这般戏言?”

  宠渡点头应道:“也是,若非那一斧头,说不定天下人都还在那‘蛋’里待着。男人是蛋黄,女人是蛋清。”

  “男人为何不能作‘蛋清’?”

  “一来女人如水,适合做‘蛋清’;这二来嘛,男人不总喜欢被女人围着么?”宠渡煞有介事,“所以这男人,便只能作‘蛋黄’咯。”

  “作男人有温柔乡,你不得谢谢盘古老爷?”

  “能见到他老人家再说吧。”

  就这般瞎聊着,酒菜已上齐。

  老者不吃饭菜,先把那壶中酒喝一杯,挑眉呼道:“好酒。”只此一口,便将酿酒的原料与工艺说了个七七八八。

  小二如见神人,竖指赞道:“老先生原是酒道行家,说得一点没错。”师父顺着话头问道:“这城中可还有其他好酒?”

  “道门之外,各家酒楼自有特色。可不是吹,本店的‘醉花阴’,就是二位喝的这壶,算是凉城顶尖儿的。”

  “道门之中又如何?”

  “老先生算是问到点子上。若论道门中的好酒,却不在净妖宗这等豪门巨擘手中,反要往那些个二流宗门去寻。”

  听店伙计将“二流”两个字说得很小声,老者笑问:“这等宗门,城中有多少?”

  “灵隐门,七巧阁,小剑宗,横刀坊……尽可去得。”店伙计顿了顿,“差点忘了,还有一个。”

  “哪个?”

  “金乌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