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宰之召唤诸天 第一百四十一章 联合
作者:异想di的小说      更新:2022-04-02

  “对了,玄德兄,你对这恶蛟有何看法?”话音一转,姒遇的眼神变的些许凝重。

  “恶蛟作恶多端,于公于私,我刘备都不可能放任自流。”

  刘备的眼神也变得凝重,双拳紧握,面色中带着藏不住的悲哀和愤怒,不管怎么说,刘备爱民如子是毫无疑问的,不然也不会指使张飞率先出手,拯救平民。

  “然而,恶蛟实力强劲,虽然被宋城主打败,但是若仅凭我等一人之力,是万万敌不过。俗话说的好,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因此,燕王殿下,我此番来找你,是希望你可以和黄巾、诸侯联合起来!”

  刘备眼神坚定,双眼炯炯,里面似乎甚至还带着一丝哀求。

  姒遇望着眼前这位二十出头的大耳少年,心中不免有些动容。

  这真的是网上流传的刘跑跑嘛?

  伪也罢,装也罢,起码现在的他是真诚实意为人族办事,至于后面如何,取决于天咯!

  从来没有一个人是不变化不成长的,不要忘记,前世那个所谓腹黑的刘皇叔,现在才二十出头,前世那个中年还在到处漂泊的刘皇叔,现在才二十出头。

  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

  尽管这次发言,可能会让眼前的燕王为难,从而让燕王针对自己,但是刘备不后悔,他也是鞭抽督邮的存在,更何况,他也相信,眼前之人的决心。

  不为人族,何谓人皇?

  刘备有野心,仁义和野心自古不矛盾,他也知道,眼前之人也有野心,而且他肯定也会答应的。

  若没野心,会拉拢他?从刘刺史到刘青州,到刘兄,再玄德兄,这几声称呼的变化完全诠释了面前姒遇的野心……

  既可以增长名声,又可以顺其心声,甚至还有可能在关键时刻摸一把功勋值,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呢?

  果不其然!

  “和反贼,黄巾,一起联合是吧……”

  “这风险,我燕王,姒遇承担了!”

  姒遇眼神同样爆发出一阵精芒,利索答应,当然,这不是冲动上头,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其一,虽说他拥有着秘密武器,石锁老人所送的石锁,但是石锁要葛条锁龙方可发动,既然锁住,不说伤残,重伤轻伤是至少的。若单靠两个神级的杨再兴霍去病,可能无法造成如此伤害。

  而且,石锁在手,他是最有可能获得功勋值的大头,能让其他三位心甘情愿为他做嫁妆,这买卖,值了!

  其二,相比其他三位,赢稷、刘备、王世充,姒遇对平城以及恶蛟的了解甚少,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带路党是必不可少的。

  其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虽然身为王族和反贼联合会堕了王族的名声,若传出去,甚至还会受到夏王的惩罚。但是,要知道,就算姒遇做到完人,他也敢打包票,妹喜一行人也会找出黑姒遇的点,即便是莫须有。

  至于联合,虽然明面上是损己,济民,给敌人找了污点,但实则上是大赢特赢,因为,姒遇赢得了民心。

  俗话说的好,得民心者得天下。纵观悠悠中华五千载,每一个盛世的背后,都心存着同一个信念,那便是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得天下!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仅需民心便能夺天下,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朝代的诞生,不是由百姓在温情脉脉中选出来的,都是靠着拳头,军队,刀枪剑戟打出来的。

  没有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就没有新政权的建立,这才是冷漠却真切的事实。

  不管是春秋战国的大秦崛起,还是秦末的楚汉争霸,不管是东汉的穿越与天命之争,还是三国的三家鼎立,抑或是隋唐的各显神通,更不用说混乱的五胡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国时期,其中,不管是汉唐这种几百年的大王朝,还是刘宋这种几十年的小王朝,哪一个朝代的建立不是充满着血雨腥风,哪一家天下不是来自于强大军队支持。

  至于大元大清两个朝代,这两个朝代是由异族所建,在当时只能靠杀伐,杀伐,再杀伐,根本不可能得到当时老百姓的认可,但即便这样,大元大清仍然成功建国。

  即便是魏代汉、晋代魏、唐代隋、宋代周所谓的“和平交接”,怎么可能会是真正禅让,无非是武力强权之下的名义操弄而已。

  这就说明一个道理,在争霸路上,硬实力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包括人才、领土、资源等等,但这能说明民心的地位低下吗?

  显然不能!

  在我看来,民心是打天下以及守天下的基础。打天下易,守天下难,再辉煌的王朝终究会毁灭,大元何等辉煌,元系开国开疆扩土,打到遥远的欧洲,还不是百年而亡?大秦何等霸道,始皇出,六国灭,千古一帝,祖龙盖世,还不是二世而亡?

  《尚书》中记载夏朝初年的大禹曾经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这个说法永远不会过时。

  大思想家孔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荀子·哀公》。这个说法总爱被一代代统治者借用。

  孔子的爱徒子夏说:“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大意是说,老百姓没有了国家还可以照样活得有滋有味,皇帝没有老百姓就什么也不是。

  《春秋谷梁传》说“民者,君之本也”。没错,战争的老本。

  《孟子》则尖锐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个说法就被很多历代统治者选择性无视了,朱元璋更是气得把他的牌位赶出文庙。

  《汉书·郦生陆贾列传》中有这么一段话:“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后半句倒是被改造成了一句口号。

  魏征说过:“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历代封建王朝的无数农民起义运动一直在深刻地验证着老魏的这句至理名言。

  这么多大佬,都说民心重要,难道他们都是睁眼说瞎话?

  显然不是!

  如果民心不重要,北魏孝文帝为何要汉化,如果民心不重要,忽必烈为何要重视儒学,如果民心不重要,为何会出现我们共太祖的理论?

  诚然,刀枪之下出政权,江山不认情面,只认得拳头,但是在冷兵器时代,造反门槛很低,大家拿着锄头就能跟官军干。

  而且兵器制造也没有多复杂的程序,哪怕你禁止百姓持有刀枪,哪怕你让几户人家共有一个菜刀。但你不能把铁全部藏到国库里,矿山也不能用一把锁锁上。所以老百姓依然能够获得铁器,一个铁匠铺一夜就能造出好多把刀剑。

  如果一个皇帝好大喜功,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又有苛捐杂税,贪腐盛行。皇帝又不体谅民间疾苦,只知道盘剥,那就会民不聊生,民怨沸腾,大家没有活路,就会揭竿而起。

  出身底层的百姓都是“乌合之众”,很难撼动封建王朝的统治,表面上看,历史每一次动荡和改朝换代,都是军阀操作的。但是失去民心、民怨太大,也是导致政权垮台的重要原因。

  东汉末年,如果不是张角的黄巾军起义,董卓有兴风作浪的机会?曹操有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刘备更是默默无闻,要当一辈子的小贩。

  元朝末年,如果没有红巾军的起义,朱元璋还会老老实实当自己的和尚,在历史舞台上连当一个跑龙套的机会都不会有,更不用说建立大明、青史留名了。

  当然,在中国古代,百姓是无助的,他们只能委曲求全、忍气吞声,当沉默的顺民。他们不但愚昧无知,也没有力量,到什么时候都是绝对的弱者,命运不在他们手里,他们只能任人摆布。

  但是如果老百姓对皇帝不满,当朝廷有难的时候,他们至少可以选择消极抵抗,选择袖手旁观,甚至选择为一点钱粮,给入侵者带路,运输。

  充当士兵的百姓可以漫无目的地将目标转移,当战争打响的时候,他们要么脚底抹油当逃兵,要么调转枪口当叛徒。不管皇帝怎么宣传忠君爱朝,他们依旧会无动于衷,不会同仇敌忾,更不会誓死抵抗。如此一来,一个政权肯定会灭亡得更快。

  在此情况下,你还说民心不重要吗?

  虽然这是在异世界,但姒遇相信,只要出世后,多宣传宣传,完全难不到他,至于如何宣传,青丘阁,说书人,甚至可以借用妹喜的宣传……

  现在的他不处在京城之内,潜龙已出渊,妹喜而已,何惧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