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风云录 第036章 莫名其妙
作者:江南豪哥的小说      更新:2022-02-28

  “峰哥,你准备去哪玩?”

  岳林虎没有凌晓丫那么夸张,他关心的是去哪玩、玩什么。

  “有可能去县城。”

  “什么时候去耶?峰哥哥,带我去好不啦。”

  凌晓丫一双大眼睛眨吧、眨吧地望着岳林峰。

  “到时再看吧,先等我到县城去了再说。”

  现在屋里屋外都收拾好了,柴米油盐、锅碗瓢盆、衣服被褥等起居条件得到了改善,至于塘里的鱼就随它长去吧。

  当务之急就是把后山的地翻了,种上桃黍,然后等待去县城的机会。

  当初岳林虎说他懒、不种桃黍时岳林峰还有点纳闷,这桃黍是什么鬼哦?

  后来当他在凌云家看桃黍种子时,才恍然大悟。

  原来搞了半天,桃黍就是现代人所说的高梁!

  这还真是应了那几句话:倒士加两点,和尚一条巾,平常两个字,猜死个读书人……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东南一品香的伙计来得很快,才过了五天就再次来到了岳家村找岳林峰要菌子。

  他们找到岳林峰时,岳林峰正在后山种桃黍,一身的汗、两手的泥。

  据前来要菌子的两个伙计介绍,他们老板吴掌柜把这茅柴菌子汤推介出去后,食客们相当满意,逢餐必点。

  加之东南一品香生意火爆,所以,上次买去的那一百六十多斤茅柴菌几天就被点得差不多了。

  这不,吴掌柜又打发他们俩个来买菌子了,而且还带了两头驴子,看阵势是想买更多的茅柴菌。

  买更多好呀!

  连续多天漫山遍野地捡,岳林峰带着两个小跟班在山里面弄回的茅柴菌太多了,家里家外派得到处都是,正愁没地方放呢。

  这茅柴菌又不比其他物件,是鲜货、怕挤压,无法堆放,只能散开摊在地上。

  好在这段时间太阳好,先前几天捡回来的菌子已经在烈日的曝晒下成了干货,要不既使房前屋后的地坪里都摊满,地方也不够。

  村里人看到岳林峰他们三个莫名其妙地突然捡回来这么多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菌子,少不了又指指点点、长长短短地好一番鄙视和脑补。

  做自己的事,随他们去说吧。

  说几句又不掉砣肉,说高了风吹掉了,说低了脚踩掉了。

  赚钱才是王道,何况这还是无本生利、只需费点力气的活。

  世上只有病死人,没有累死的人。

  哪怕劳累过度而死,也是积劳成疾所导致。

  年轻人力气有的是,用完后睡一觉又回来了。

  把已收晒干的菌子留下,还没有晒干或者只晒了半干的茅柴菌子,这次一古脑全部被东南一品香的伙计给拉走了。

  价钱照旧,菌子是自己长出来的,反正没花成本,岳林峰一律按新鲜菌子的价格算,二分银子一斤。

  东南一品香的伙计很开心。

  五百二十八斤菌子,共计十两五钱六分银子,一分不少,当即钱货两清,爽快得很。

  要知道,一斤新鲜的菌子晒干后顶多只有二两。

  无论新鲜的还是半干不湿的一律按新鲜的计价,岳林峰这么大方,东南一品香可是占了大便宜。

  岳林峰也无所谓。

  种完桃黍他就要到县城去了,这捡菌子的买卖他也没办法继续做下去。

  肥水不落外人田,他打算把这事交给凌云、岳春雷他们两家去做,趁着茅柴菌子的繁殖期还有十多天,好让他们两家也挣点钱。

  当然,吃独食并不是岳林枫的风格,同时也搞不成器。

  这东南一品香的伙计短短几天连续两次来岳家村,把岳林峰带着凌晓丫、岳林虎从山里面捡回来的菌子拉走了,还给了钱,村里人最怎么蠢,到最后也能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等大家都弄明白、醒悟过来时,恐怕是牛呷苋菜、一扫而光,连刚冒出来的菌崽子都会被捡得一干二净。

  当然,岳林峰乐见其成。

  村子附近山里有丰富的茅柴菌资源,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让大家能知道如何利用这种自然资源,从而挣点钱补贴家用,这是好事。

  何况,岳家村是自己生长的地方,村里人绝大多数都是本家族人,带动他们致富是应该的。

  虽然近两年大家有点不待见自己,原因不在他们,主要是自己消积颓废所致。哪怕是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某种程度上也是恨铁不成钢。

  东南一品香的伙计走后,岳林峰继续种桃黍。

  节气不等人,把桃黍种下去,秋天就可以收获,这样也能解决部分粮食问题。

  种完桃黍,岳林峰把刚刚到手的十两五钱六分银子分成三份,每份各三两五钱二分。

  前两次卖菌子的钱岳林峰没办法,急需钱解决家里的破事,没有分给凌晓丫、岳林虎两人,全部留在自己手中。

  这次不一样,家里的事情基本得到解决,接下来自己有可能就要去县城,没有什么急需用钱的地方,同时,家里还晒了那么干的菌子,这些菌子将来卖出去也是钱。

  凌晓丫、岳林虎这两个小跟班最近为自己的事很辛苦,应当给予肯定。

  第一次卖了并篓子菌子是二钱银子,第二次是三两四钱,加起来共计是三两六钱银子,三个人平均每人正好一两二钱。

  这次每人三两五钱二分,再者合在一起,就是四两五钱二分。

  因而岳林峰给凌晓丫、岳林虎每人拿了四两五钱二分银子作为他俩所付出的收益,把前两次他俩该得的也补上了,自己仅留下一两五钱二分。

  凌晓丫、岳林虎两人打小跟在岳林峰身后打酱油,习惯于义务付出、不计回报,所以死活不要。无奈之下,岳林峰只能拿出老大的威风下命令,才迫使他俩收下。

  安顿好两个小跟班,洗后个澡、换身干净衣服后,岳林峰又跑到隔壁凌晓丫家,然后再到岳春雷家,把捡茅柴菌子的事跟凌云、高爱梅和岳春雷、二婶说了一遍。

  自然也先后被凌云、高爱梅和岳春雷、二婶两家说了好一顿扎实的。

  原来凌晓丫、岳林虎两个回家后,一进家门就把岳林峰给的钱分别交给了自己爹娘。

  看到自家的孩子拿回来的银子,凌云、高爱梅和岳春雷、二婶四人自然很不高兴,这不是见外么。

  他们早己把岳林峰当成了自家的孩子,因而凌晓丫、岳林虎成天不着家,有事没事喜欢粘在岳林峰那里,跟他混在一起,他们才没横加干涉和制止。

  哪怕是村里人越来越不待见岳林峰,他们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回岳林峰又是翻修房屋、又是建鱼塘,他们都是当作自己的事在做,认认真真操办着。

  倒是岳林峰自己没操什么心,三天两头带着两个小跟班在山里、地里和城里转,又是捡菌子,又是种桃黍,又是买鱼苗什么的。

  现在倒好,捡回的菌子变成钱了,他却把钱给三人平摊了。

  这孩子!

  都不知道该说他什么才好。

  凌云、高爱梅和岳春雷、二婶硬要把退还给岳林峰,岳林峰当然死活不肯。

  常以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

  小峰这孩子怎么就老说不通呢?

  郁闷中,凌云、高爱梅和岳春雷、二婶寻思着算了。

  既然小峰这孩子不肯把钱拿回去,就先收着吧,权当替他保管,到时他遇到什么事急需用钱时再拿出来不迟。

  四两多银子相对岳家村人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可是世上的事有时就这样,当双方的情感发自内心深处时,既便是钱,也会暗然失色。

  茅柴菌子不但能吃、还能卖钱这一消息不胫而走,村里人听了可以说是五味俱全。

  这剧本有点不对啊!

  “说好的败家子,怎么就忽然麻石翻身了呢?还无本生利挣了这么多钱。”

  “不是说这个破落子高烧把脑子烧坏了么?怎么又是翻修房屋、又是添置衣被?”

  “才多长时间哦,变身打脸也不用这么快吧!”

  ……

  东边日出西边雨,有人纠结就有人舒坦。

  “小峰这孩子,不声不响地挣了这么多钱。”

  “有什么好奇怪的,这孩子本性本来就不错。”

  “早就说了,他是个有想法的孩子,你们不信,还说他发神经。看吧,打脸了吧!菌子都卖到城里去了。”

  “他每天带着小丫、小虎两人满村子疯跑,又是弄的哪一出?”

  “这谁知道哦,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

  “这孩子,莫名其妙的,看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