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剑侠录 第八章 寻求解药
作者:林中久立的小说      更新:2022-01-20

  残阳嗜血,野径无人踪。

  老树昏鸦,枯藤盘荒冢。

  寒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暗蛮溪。

  苦愁逢蛇草,畏落尸虫避魅魑。

  所谓怪人所处皆怪,只这条路便足令常人退避三舍。

  小尼姑慧若在前面领路,智贤大师紧随,赵汾殿后。

  “师侄可知此人姓甚名谁?”智贤边走边问慧若道。

  “回禀师叔,此人姓冷,人送外号冷鬼手。”慧若边走边答。

  “阿弥陀佛,善哉!此人姓氏与外号也算是相得益彰了!”智贤自言自语后,便不再言语,一路无话。

  经一番跋涉,三人到了一处崖壁下的洞穴前,小尼姑慧若便停下了。

  只见她右手撑在石壁上歇息,左手指着洞穴道:“此洞便是冷鬼手洞府!”

  智贤和赵汾便站定,细瞧那洞。

  但见是一口阴森森的三角形洞穴,两块巨石紧靠在一起,形成洞口。

  二人又向石洞周遭环视一圈。

  只见:怪石林立,犬牙差互,瘴气浮生山坳,枯骨半掩草坡。

  真真是一番死气沉沉的景象。

  智贤看了看,并不言语,准备向洞里叩问。

  只见他将锡杖立好,整了整袈裟僧袍。

  站在洞口,双手合十,高声道:“贫僧德兴寺方丈智贤,久闻冷施主名震四海,今日特携二徒前来拜会阁下。”

  话音落下半晌,却不闻洞内答应,智贤大师便又重复喊话。

  连喊三遍,洞内俱无回应。

  见此情形,三人颇感蹊跷,面面相觑。

  “你肯定此处便是冷鬼手洞府?”赵汾忍不住问慧若道。

  智贤大师也回头看着小尼姑慧若,待她答复。

  慧若委实不愿理赵汾。

  若非见智贤大师也看着自己,便不想答他所问。

  智贤大师发现了他二人之间的嫌隙,只是不语。

  见智贤大师正等着自己作答,慧若便道:“师叔在上,弟子绝不敢打诳语,若有一句谎言,便叫……”

  “罢了!”智贤听她将要赌咒发誓,便打断道:“师侄可曾来过此地?见过此人?”

  “弟子来过,也见过,不过却是三年前。”

  顿了一下,慧若继续道:“彼时弟子尚未出家,只因母亲中了蛊毒,弟子便随爹爹来向冷鬼手讨解药,来了七回,却被他拒绝了七回,母亲便……”

  慧若说着鼻子一酸,竟垂下泪来,再也说不下去了。

  智贤和赵汾本就是侠骨柔肠之人,见慧若此般情状,顿生怜爱,便不再追问。

  智贤大师忙道:“阿弥陀佛,师侄节哀,待为师且再喊他一喊却如何?许是睡着也未可知。”

  接着智贤又连喊三遍,仍是无人答应。

  智贤大师喊话之时,赵汾一直在观察洞口状况。

  果真叫他发现了蹊跷之事。

  且说那洞口地面,乃是进出洞口必经之处,本应会光秃无草。

  然此时却是青草和着枯草,聚拢成堆了。

  赵汾便对智贤道:“师父不必再喊,您且请看!”

  赵汾说着,便用手指着洞口的草丛让智贤看。

  智贤顺着赵汾所指,瞧了瞧,突然也幡然醒悟。

  他叹道:“哎!看来此处已久未有人,罢了,我等且进去一看便知!”

  慧若却不明白他二人打的甚哑谜,又不好问,便罢了。

  三人准备进洞。

  只因洞内昏暗,先做了几个简易的火把。

  先用随身带的火折子点着火把,又从衣服上撕下几条布,蒙住了口鼻,方才进洞去了。

  洞里黑漆漆的,幸有火把照亮。

  只见越往里走空间越大,便是一个大洞厅,只因太过昏暗,也不知道是否有叉洞。

  洞厅里弥漫着一股腐尸的味道,闻之令人作呕。

  “冷施主可在否?贫僧智贤等冒犯了!”大师兀自呼唤着。

  仍是没有回应。

  三人便小心翼翼分头查看,却并无叉洞。

  但见洞内石桌、石凳、石床等家用一应俱全。

  赵汾发现石壁上有火烛,便用火把将火烛点亮。

  只因这石洞太大,即使有火烛也仍显昏暗。

  “师叔,有人……”慧若忽然道。

  洞里空旷,声音便更显清脆,也更响亮。

  智贤和赵汾便忙移步过去看。

  却见一个背对众人、面壁而坐的人,头向胸前微垂,长发散披,只因背向而坐,模样形容不得而知,便如酣睡一般。

  “冷施主!”智贤轻呼一声。

  不语,便又连呼几声,仍无回应。

  三人便绕至此人侧前方,用火把照亮了看。

  待才看清,便听慧若“啊”一声竟跌坐在地上,火把也掉了。

  只见那人却早已坐化成一具枯骨干尸。

  长发掩映下,便是:白骨森森然,七窍洞洞黑,利牙排排对,表情似笑若哭,恐怖至极。

  “阿弥陀佛!”见此状况,智贤便双手合十,默诵佛号。

  “看来我等今日却是空走一遭!冷鬼手已驾鹤西去了。”赵汾失望道。

  慧若因适才的失态而正自羞惭,便不再言语。

  然而,想到此次不能找到解药去救师太,她便暗自垂泪,亦觉意冷心灰。

  她心意失落,随手拾起地上的火把,手撑着地便要坐起。

  就在她坐起那一刻,火把亮光照了石壁。

  忽悠忽悠的光闪动着,恍惚间便觉得壁上有似乎刻着什么。

  慧若好奇,便凑近了去看,竟发现整整一面墙壁全是刀刻的小字。

  便叫道:“师叔且看,墙上有字!”

  智贤正自吟诵佛经超度冷鬼手死尸,听到慧若喊叫,便也转头去瞧。

  待凑近仔细看,却见满墙尽刻的是蛊术和对应的解毒秘方。

  可在赵汾和慧若看来,这些小字便如天书,诡异非常。

  但在智贤大师,只因他学识渊博,又精通医术,却是一看便知。

  只听他自言自语道:“善哉!善哉!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慧能师妹得救也!”

  闻听大师此言,赵汾和慧若又喜又惊。

  二人几乎同时问道:“大师何出此言?莫非此中便是解药秘方?”

  说完,二人互相对视一下,便扭转头互不理睬。

  智贤大师闻听二人疑惑,也不直言,却笑道:“这冷鬼手也算是当世之怪才,此等文字虽有些邪门外道,却也不乏可取之处。”

  赵汾和小尼姑慧若却仍是疑惑不解,俱不言语。

  智贤停顿了一下,又看了看石壁,继续道:“如不出为师所料,这冷鬼手或早预知到自己的死期,便将其研制的毒术与解药刻在了石壁上!却不知是何用意?”

  “这岂不是要害人?”赵汾插言道。

  “徒儿所言极是,此正是为师所虑之处,此等秘术若落入名门正道手中,或可治病救人,若落入歪门邪道之手,则会祸害四方。”智贤喃喃道。

  “既然它落在了我等手中,不如将它毁掉又如何?”慧若问道。

  “师侄所见与为师略同,以为师之见,我等便尽毁此等害人毒术,止留救人秘方,徒儿们意下如何?”智贤以问作答道。

  赵汾和慧若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小尼姑便要挥剑凿除刻字,智贤忙用手制止慧若。

  他笑道:“师侄且慢,要救你师太却离不开此秘术,待为师从中找到救你家师太的药方再毁不迟!”

  “正是正是,弟子鲁莽了,差点误了大事!”小尼姑自责道。

  智贤笑而不语,只见他手擎火把,认真的将石壁上所刻文字悉数反复看了几遍,并一一默记。

  待他将那些秘术及解药配方已熟记于心,方才叫赵汾二人凿字。

  小尼姑慧若心思细密,心中突生忧虑。

  便自言自语道:“师叔若忘了却该如何是好?秘方若无用又该如何是好?”

  智贤半晌方道:“死马权作活马医,且看师妹造化罢!阿弥陀佛!”

  三人便不再言语。

  赵汾和小尼姑分站两侧,用剑凿除刻字,怎奈小尼姑慧若,饶是不愿与赵汾协同。

  智贤笑而不语。

  待到中间止剩一个“毒”字,二人竟同时挥剑凿去,双剑撞在一起,发出“当”一声响。

  小尼姑白了赵汾一眼,即撤回宝剑,嘟哝道:“晦气!”

  气的赵汾待要争辩几句,却又按下不语。

  待要凿掉那“毒”字,却听智贤道:“徒儿且慢,且留下此字,以之警示后人便如何?”

  赵汾称:“妙!”便把“毒”字留下了。

  于是便成:右边一个“毒”字,左边尽是秘方,冷鬼手僵尸则面壁而坐。

  “阿弥陀佛,徒儿们,此间有毒,我等便救慧能师太去也!”

  说罢,智贤带着赵汾二人出洞,照原路向赭云庵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