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成长记 槿之番外
作者:拂墨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箫声难寄愁情,人生十九年孤苦。从记事以来我就是孤儿,对父母我没有丝毫的记忆。在女子为尊的世道里,我一个孤儿又是男孩,只能在街头乞讨为生。

  大概是六岁那年,我和一群男孩被送到一座深山里,从此开始一日日的训练,师傅们叫我们武功.书画.经文历史,稍长大些再根据我们各自情况让我们精学最擅长的几艺。我原想着就这样学一辈子于我一届孤苦之身来讲也是幸事,但是随着年岁的加大,训练强度加大,再加上常常几天不给我们吃饭。正是长身体的我们,食量本就惊人,再加上如此艰苦的训练,好多人挨不住饥饿饿死了,好多人体力不够训练中落入陷阱困死了,剩下的人越来越少。我好恐惧,明日再也醒不来,明日再也看不到身边一起长大的朋友。

  我们一众孤儿本来就是师傅们查过根骨奇佳才带入深山的,本就只有五十余人,这么多年一起长大,我们之间的感情都已经很深了。可是到了我十三岁那年,最后留下的加上我只有四人,我们无法言说这七年来的痛苦,隔一两个月就有一个伙伴死去的折磨,到这时我们才明白我们被送进来学艺不是无偿的。如此艰苦的训练,定是要图谋什么的。

  我们剩下的四人更加珍惜对方,恐惧哪日又有谁会死去,但幸好训练难度没有再加大,我们的饮食也正常,师傅们告诉我们我们是最后留下的内堂弟子了。我们并不在乎什么内不内堂,我们只知道我们活下来了,不用像那些尸体被抛入深山从此消身匿迹。

  我十四岁那年,师傅带回来两个衣着华丽的男子,宣布我们六人是这一届景泉阁内堂的弟子。这时我们才知道我们长大后是要挑选几人送到未来的储君身边辅佐的,剩下的继承景泉阁继续培养弟子。

  景泉是山下的一股泉水,故我们派被风国始祖赐名景泉阁,世世代代培养弟子辅佐君主,这样纵使君主才智不够,也能保住风国江山。为防止景泉阁做大,内堂弟子只能为男子,且一届不得超过十人,不得干预君主选择储君。外堂可收女子为徒,使更多人可以辅佐君主,但外堂接触不到真正精髓。

  且内堂弟子多为孤儿,不让其受家族影响,但每届也会收一两位家世不错的弟子,那是令君主放心批准的家族中选拔出的。且内堂弟子出师后若是被选择辅佐君主,不得再与景泉阁,得断了一切关系,防止皇权的权威被影响。

  其实我们这四人都羡慕极了那两位后来的师兄,出自名门贵族,而且无需从小苦练。因为他们门第好,自小熏陶好,插进来琴棋书画也不会输于他们,甚至经史了解的比他们多,虽然武功谋略缺了他们这么多年生死训练获得的经验及耐力,但打斗短时间也不会输于他们。

  而且他们自小受家族观念影响就是希望能入宫,可是于我而言,从小我希望的只是能被人尊重和关怀罢了。那些富贵荣华不是我的希望,我只是想要有亲人,不想在这乱世中只是别人的棋子。

  我十六岁时我们几人出师,太女殿下已是二十有一,已有一侧君。我们六人中被选留下三人,另外三人或因为年纪的缘故或因为姿貌的缘故没被太女殿下选上。留了当时分别为十八十九的两位贵公子侧为正君和侧君,我因为在十五岁那年得罪了太女正君,倒是没给名分,在府中因他之行保全了三年。

  其实我很羡慕留在山上的师兄弟,他们有我梦寐以求的自由。当时十七岁的两位师兄容貌只能算得上清秀,未使太女殿下动心,而时年十四岁的小师弟又因为年岁太小,为什么我就没有这种运气呢?若是能留在山上和自小长大的师兄弟日日相处,该有多幸福。

  十九岁那年,我被太女殿下送给了云国来的质子公主。太女殿下面上虽有不舍,却深知凭着多年训练如今她身边的人只有我最合适做这个卧底,而且因为我师出景泉阁,她相信我的忠心。在她生辰的前一日,她告诉我这个任务,我虽是心里百般不愿,却也只能听从。为什么要身为男子,任由这女子操纵呢?

  我跟随这质子公主回到驿站,还未对她细细了解,就受到她身边之人的警告。我这才发觉可能这世人低估这公主吧,若真是无能公主,身边怎会有这种德才兼备.容貌上乘的人忠心相护呢?

  罢了罢了,这与我又何干,从此有一处日日**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