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春秋 末世京华?梁王妙计安天下?上
作者:纸上绘人间的小说      更新:2022-07-14

  皇城上下,自西而东,从光化门到元阳门,从正德门到玄仁门,从礼华门到神武门,一队队禁军士卒明火执仗登上了城墙,引弓控弦、刀枪出鞘。主持这一切的是领军将军、梁王司马彤。

  卫尉府的节堂上灯火通明,甲士时不时的进出通传消息,一派的森严气象。堂上堂下甲胄遍布,气氛一如临阵。然而节堂中的两位主人却青衫着身,丝毫没有半点紧张的样子。

  梁王司马彤素衣木簪一身质朴,卫尉荀辑儒服锦衣一身雅量,两人在堂中相对而坐,一壶上好的茶叶已经煮好,茶香四溢。

  “左军将军裴頠已经成擒拿!左军已在掌握之中!”

  “后军将军贾谧已经成擒拿!后军已在掌握之中!”

  “前军将军汲盛传讯王爷,前军上下听凭吩咐!”

  “公车司令氾无伤传讯王爷,公车卫士听凭吩咐!”

  一个个捷报被甲胄裹身的士卒禀告,说是捷报频传绝不为过。

  司马彤缓缓托杯品了一口茶,然后抬头微微眯了眼,咂咂嘴向荀辑笑道:“泰安兄,尝一尝,这是司隶送的毛尖。我这毛尖浓郁清润,这一番滋味就像人的阅历一样繁而不杂、厚而不重,个中滋味真是回味无穷啊。”

  荀辑从容的端起茶杯来凑到嘴边浅浅的呡了一口,然后向着司马彤笑道:“果然是好茶,配上阳羡君窑的紫砂杯就更好了。”

  司马彤连忙笑着摇头说道:“哈哈哈,此间仓促啊,下次,下次一定备好紫砂杯。”

  荀辑摇摇手中杯又道:“再添虎跑水更佳”,说罢又饮,饮罢又拍着花梨木卷浪纹边的客椅扶手说道:“子微兄你害我不浅,不论明天谁号令凤凰池,我怕是都要去奉旨乞讨了。”

  司马彤置了手中的龙山黯韵陶杯于几上笑道:“大不了我管饭,饿不死你。”

  荀辑陪着笑,却是苦笑,毕竟丢了卫尉府,他的卫尉卿也做不下去了。

  一个时辰之前,四百甲士静静的伏在铜驼大道上。夜黑风高,数以万计的甲叶上没有一丝月光流转,倒是滚滚的夜风吹彻了铁衣。

  梁王司马彤按下人马不动,带着随侍的管家和数名家将站在中军府门外重重的扣门。

  “咚!咚!咚!”铜环敲打在大门上的声音传的老远。

  “老关在吗?老关?”司马彤的随侍管家高声呼喊着,语气显得很平静,和他往常夜里取东西没什么不同。

  “来了,来了。”门里传来声音,是今晚负责值勤的守卫老关。

  “这么晚了,种大管家你又出什么事了?”老关一边开门一边开口问,门刚刚打开就被猛烈推开,老关来不及开口询问就看见了劈向他的雪亮剑光。

  司马彤的家将杀了老关,马上冲入中军府内,控制大门。司马彤一言不发,只是把手一招,默立在黑暗中的四百甲士立刻冲进了中军府。没有一丝喧哗,只有甲片的碰撞声在黑暗里不断震荡。

  司马彤几乎毫不费力就拿下了掌控禁军的中军府,当然他本是就是中军府的主官领军将军,中军府中遍布着耳目。譬如值勤守门的老关,原本就和司马彤的管家熟络,否则也不会全然不做防备。

  中军府的节堂升起灯火,司马彤高踞上座。值守文武十五人,三人被杀,十二人很识时务的投诚了司马彤,虽然他们本也是司马彤的属下就是了。

  管家上前低声进言提醒司马彤说:“王爷,如今四军主将还在外面,中护军赵俊也在外面。”

  司马彤颔首,他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说道:“不妨,我已占据中兵,所有的令符、印玺都在这里,他们翻不起什么大浪。”

  管家马上躬身赞道:“王爷神机妙算,那些个孙子还不手到擒来?”

  司马彤捻须而笑:“苍鹰搏兔尚尽全力,且不可大意了。”然后他一指堂下肃立的夏侯瑫说:“你带五十人持我手令去上城接管前军,不得放任何人出入。”

  夏侯瑫恭敬的施礼说:“属下明白。”

  司马彤接下来连续排兵布阵,只听他一一喝令:“。。。带五十人持我手令去接管后军。。。带五十人持我手令去接管左军。。。”于是他麾下人物各自持了他的批文带着人马奔赴到重重夜幕里。

  管家见身边护卫的人手愈发的少了,忍不住再一次轻声提醒司马彤说:“王爷,兵都派出去了,您的安危?”

  司马彤一摆手:“不妨事。”

  管家又说:“要不要派人去捉拿中护军赵俊?”

  中护军是中军府的二号人物,与司马彤同掌宿卫。出任中护军的赵俊一贯是贾南风心服,也是一位十分要紧的人物。

  司马彤站起身来负手而立,他笑道:“不妨事,老夫要让赵俊自投罗网。”

  司马彤随即从堂下喊来两人,这两人都是中军府今晚当值的。司马彤对二人说:“你们二人去大门那守着,记住了要表现的像平时一样,只要赵俊到了,你们就把他引入府中。”

  这二人眼角的余光对碰一下,连忙应道:“是,属下明白。”

  司马彤又对管家说:“我这里给你留一百人,若是赵俊来,你务必把他拿住。”

  管家心里咯噔一下,他问道:“王爷你不在此坐镇?”

  司马彤肃然说道:“卫尉府也是要紧的地方,非我亲自去不可。”

  稍后司马彤自将最后的一百甲士步入了中军府外的黑暗里,他要再接再厉拿下卫尉府。

  这一次兵变,司马彤所统四百甲士都是他的家兵,堂堂的领军将军连一个麾下禁军士兵都没有调用,其谨慎若此。

  卫尉府距离中军府不远,但司马彤并没有直接登门拜访,他带着自己的家兵绕了一圈来到卫尉府临近的廷尉府墙下。

  司马彤不清楚此时的卫尉府内是否被惊动,是否已经守备森严,但他清楚掌司法的廷尉府是一定不会戒备的。

  黑暗里传出细碎的声音,五十名甲士取了绳索飞钩出来,一个个的飞檐走壁,翻进了廷尉府。

  目送五十名甲士翻墙而入,司马彤低声对余下的甲士说一声:“走。”又带着人悄无声息的潜行到卫尉府的墙根下面。

  司马彤在卫尉府外潜伏了一阵子,就听见卫尉府内传来似有似无的声响。再过片刻,大门被从里面打开。

  两名甲兵从卫尉府内快步跑到司马彤面前单膝跪下,在无声的静夜里压低了声音说:“王爷,门已夺下。”

  司马彤的脸上露出的笑容被黑夜掩住,他只是语气平静的回应说:“你们做的好。”

  司马彤占据卫尉府后迅速拿了卫尉的印玺令符拟定军令,他先是拟好了派发给上四军的文书。

  “你们四人拿着文书和令符去四军把守的墙上,记住了说是卫尉荀辑签发的。”

  持了文书令符的家兵齐声应是,然后迅速消失在节堂的灯火之外。

  “你拿着文书和令符去阖闾门,让公车司令氾无伤来这里报道。这是卫尉荀辑签发的。”

  持了文书令符的家兵伏拜在地说:“王爷放心,小人一定不辱使命。”

  派出了各路令使之后,司马彤又故技重施,熄了节堂上的灯火,将卫尉府上下伪装成一切如常,等着有人自投罗网。于是就有了之前司马伦与荀辑品茶夜谈的场面。

  且不说卫尉府上司马彤如何款待荀辑,中军府处也有一位贵客到访。

  中护军赵俊只着便服就急冲冲的带着几个心腹家丁冲到了中军府,他远远见中军府里一片漆黑,心中稍安:总算是赶上了,还好没被人抢先!

  赵俊冲到门前,‘砰砰砰’的拍门大喊:“开门!开门!快来人给我开门!”

  不一会儿,门开了,两个值夜的士兵见了中护军赵俊一脸的点头哈腰,口里说着;大人快请进。。。大人这边走。。。

  赵俊带着家丁一边往府内走一边问:“你们可有听到什么风声?”

  两个开门的兵忙说:“没有没有,我们什么什么风声也没听到,大人您难道听到什么风声了?”

  赵俊心里微微一紧:不对,这些下人往日可不是这么说话!

  赵俊减慢了脚步,他看了看两名士兵,却见两人分明都着了甲,手都按在剑柄上,他心中又是一紧:有诈!

  赵俊马上停住脚步不走了,两个士兵都是心里一惊,其中一个小心的问道:“大人怎么了?”

  赵俊急中生智说:“来的时候太急,还没来得及解手。”说着他竟然直接走到道边开始解裤腰带,一边解一边说:“我先打扫一下,你们等一等。”

  两个迎门的士兵立刻放心下来,然后他们很识趣的背过身躯。然后他等来的不是水声,而是刺耳的拔剑声。

  两声惨叫接连响起,赵俊趁着两个士兵背对着他,迅速杀了他们。

  赵俊带来的几个家丁都愣住了,人家迎你进来,你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

  赵俊厉声喝道:“愣着干什么?给我前面探路!”他心底冷哼:宁可错杀,不能放过,就算杀错了,几个大头兵的命值几个钱?

  不等赵俊的家丁反应过来,中军府里大片的火光亮起来,呼喊声远远传来询问发生了什么,那是很多人的声音。

  赵俊的冷汗一下子就出来了,值夜可不会有这么多人,而且明显有些人火光距离可不算远。他转身就跑,甚至来不及和家丁多说一个字。

  赵俊一路夺命而逃,飞快的逃出了中军府,一路上没有一点阻挠,甚至于府中的司马彤所部还没弄清楚来的是谁。

  说起来也是司马彤用人为亲,用自己的管家提领这一百甲兵。管家又没掌过兵,怎么指挥的了上百战士?一百个兵一百个不服气,于是竟然都瘫在府内歇脚,连一个兵都没洒出来布控,这才让赵俊逃起来如此顺利。

  赵俊一路奔逃,心里不住思考对策,‘难道宿卫军已经全都叛变了?这可如何是好?’奔跑中他抬头看看前面模糊的城楼轮廓,那是前军驻守的宣阳门。

  前军将军乃是汲盛,当初赵俊也曾有过知遇之恩的。赵俊一咬牙就向城门跑了过去。

  注:本章节对应赵王司马伦兵变废贾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