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第一百三十二章:回陕西
作者:数沙人的小说      更新:2023-05-08

  一支队伍走在去潼关的路上,过了潼关,就是陕西境内。

  领头的人是赵大顶,身后是俘虏的建奴和收拢而来的百姓。

  这些人每天消耗的粮食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好在之前抄了范永斗的家,弄来了不少粮食。

  不仅能足量供应不说,还能剩下不少。

  至于钱粮什么的,赵大顶并没有运送。

  先把这些人送到陕西去,再抽出时间来慢慢运送钱粮。

  梁五带着兵马已经赶到了太原。

  现在,太原府中的兵力有四千人。

  赵大顶带走了两千,不然的话,还要更多。

  没有建奴俘虏和百姓掣肘,这些士兵能全部用到实处。

  孙杰早就把城封了,禁止任何人随意出入。

  如今,太原中的那些晋商,基本上全都堵在太原城中。

  马上就是年关,孙杰把晋商们囤积的粮食拿出了一部分,分给城中贫苦百姓。

  仅此一个手段,尽收太原府民心。

  百姓们都躲在家中吃着孙杰发下来的粮食,加之天气越来越冷,街道上人影冷落。

  范家已经烟消云散,所有之前的东西,全都被带走。

  再过一段时间,等秦商的掌柜到位,太原的产业,将会尽入秦商之手。

  秦商的主事人是孙初文,而他又是孙杰的老丈人,又以孙杰马首是瞻,和孙杰掌控没什么区别。

  一天比一天冷,太原府中剩余的晋商人瑟瑟发抖,不知所措。

  范家已经覆灭,孙杰已经举起了屠刀对准了他们,他们不过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形势已经很清楚了,就是冲着他们这些晋商来的。

  晋商靳家,家主靳良玉坐在后厅中。

  里面挤满了人,人人面带惆怅,脸色难看。

  从范家出事后,他们就没怎么安心过。

  范家都倒了,难道还能饶过他们?

  他们心里和明镜一样,自知躲不过去。

  叹气此起彼伏的响起,愁云惨淡。

  前几天,家中的账房、管事、办事小厮以及家中下人,几乎全都跑了,拦都拦不住。

  如今,只剩下他们这些靳家人了。

  “诸位都说说吧,有没有什么办法?!”靳良玉开口了。

  哪里有什么办法?

  后厅中的这些人不断叹气,实在说不出什么来。

  想逃出城,城门口重兵把守。

  花钱贿赂,可那些兵马倔强的厉害,看着那些白花花的银子,硬是不为所动,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跑去找虎大威,这厮更是精明,直接闭门不见客,说什么病了,不宜见客。

  又跑去找巡抚吴珄。

  吴珄也没办法,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晋商覆灭吧?

  毕竟,晋商在山西地界势力纵横交错,关系盘根错节,在京城中也有复杂的关系网。

  硬着头皮去找孙杰,希望能够给个说法。

  孙杰没惯着吴珄,把范永斗以及范家主要话事人的口供拍在了吴珄面前。

  光是私通建奴这一条,就是满门抄斩的罪过。

  牵扯到的人可不少,晋商八大家没有一家能撇清干系,全都不干净。

  吴珄又拿“孙杰不是刑部官员,此事应刑部来办”的说辞,希望孙杰能就此罢手。

  开玩笑,把他们送到刑部去,还能治他们的罪?

  孙杰懒得和吴珄废话,直接让他滚了出去。

  一个手中无兵的巡抚,还能怎样?

  没办法,只能回去。

  “难道你们真的就没有办法了?

  二房三房?!你们都是读书人,身上都有功名在身,现在家族遇事,拿一个办法出来啊!”

  靳良玉焦急的催促道。

  二房三房的功名是花钱买来的,本来就是混吃等死的话,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三房靳良生想了半天,小声说道:“要不,要不咱们花钱买平安?!献出一半家产?!”

  “糊涂,杀了咱们,家伙也是他的!”

  靳良玉呵斥道。

  忽然觉得自己这个三弟是个糊涂蛋,怎么连这点事都想不明白?!

  “现在咱们出不去,虎大威的兵马根本没什么用,外面的人又进不来,难道,天要亡我靳家吗?”

  靳良玉悲从中来,仰天长叹。

  “不好了!他们来了!”

  一道尖利的声音从外面传来,一个靳家弟子冲了进来,一脸慌张。

  “什么?!”

  靳良玉拍案站起,眼睛圆瞪。

  耳边响起了嘈杂的脚步声。

  “噗通!”

  又重重的瘫坐在椅子上。

  “和他们拼了!”

  靳良玉的大儿子站在旁边,年前气盛的他大声嚷嚷着。

  说着话,面带愤怒往外面冲去。

  “噗!”

  刚刚出门,又倒飞进来,一个脚印清晰的浮现在胸口前。

  陈虎那铁塔般的身子站在门前,身后的士兵鱼贯而入,将房间中的这些人全部控制住。

  从怀中取出一张记录着靳家罪行的宣纸,大声朗读:“晋商靳家,与万历二十三年起私通建奴,倒卖朝廷明令禁止的货物,粮食、茶叶、食盐、铁器,此乃资敌之罪。

  天启七年,倒卖喜峰口、青山关、独石口布防图,以至于建奴于崇祯二年从喜峰口破关而入,后又与范家,王家等其他家作为向导,领建奴纵横在京畿之地......”

  一桩桩罪行,从陈虎口中说出。

  靳良玉等人脸色大骇。

  范永斗知道的事情可不少,这些事情又是晋商之间公开的秘密,搞清楚靳家的罪行费不了多大力气。

  “此乃杀头灭门之罪!”

  陈虎收起宣纸,最后一句话落下。

  环视眼前众人,冷声道:“抄家,不要放过一人!敢反抗者,杀无赦!”

  身后的士兵冲了过来。

  ......

  这样的事,在太原府不断上演。

  晋商八大家,一家不留,尽数被孙杰抄没。

  晋商的主要人物,也难逃一死。

  用晋商八大家家主嫡系一脉的人头和鲜血,祭奠因为他们而死难的百姓。

  范永斗在死的时候,不断求饶,不断磕头。

  屎尿齐流,鼻涕眼泪不断的流淌。

  没有人不害怕死亡,范永斗也是这样。

  只可惜,他这样的人,活着也是浪费空气。

  可孙杰怎么会饶了他?

  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二五仔,不杀了他,对不起死难的百姓。

  刀光一闪,头颅飞起。

  剩余的那些人,也都是这个下场。

  尸首分离,横尸城外。

  当孙杰带着行刑的人离开时,一群野狗扑来,嚼碎了他们的骨头,啃噬着他们的血肉。

  几天之后,他们变成了一坨又一坨的狗屎。

  至于旁系,以后就乖乖的修路去吧。

  当然也有反抗的,他们都成了刀下鬼。

  孙杰不是滥杀之人,除了晋商八大家的钱财以及主要人物之外,晋商聘请的账房、掌柜、小厮、或者作坊工匠,都安然无恙。

  这些人只是混一口饭吃,在晋商下面打工,都是苦难人,为难他们干什么?!

  秦商到位后,还会接着聘请他们。

  抄没晋商八大家可费了孙杰不少工夫,连着十几天,都在抄家。

  不过,孙杰一点都不觉得累。

  看着那一车车送出城的钱财和货物,心情舒畅。

  有时候想想就觉得悲哀。

  他们的钱,每一个铜板上都沾满了同胞的血。

  在建奴兴起之前,他们把物资粮食卖到草原。

  草原鞑子用南下抢来的财货,购买晋商的粮食以及物资。

  吃饱肚子后,鞑子们又接着南下。

  死去的百姓们留下来的土地,又被他们笑纳。

  建奴兴起后,他们又把贸易对象放在了建奴身上,如法炮制。

  他们在乎的只有钱,怎么会管百姓们的死活?

  晋商八大家兴起的背后,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哭泣的百姓。

  尸骨堆就了晋商的金库,屈魂造就了他们富贵。

  拉着晋商的车队蔓延出几十里,根本看不到头。

  当这些车队出去之后,太原府瞬间变得空荡。

  孙初文倒是有几分能力,很快抽调了一批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管事过来,把晋商留下来的产业尽数回收。

  萧条的太原府恢复了一些生机,之前被晋商抬起来的物价,也恢复到之前的水平,甚至还要更低。

  百姓们不在乎晋商还是秦商,只关心自己能不能吃饱肚子,能不能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多的粮食。

  当他们看到比正常物件还要低的价格时,瞬间把之前城中的动静抛之脑后。

  事情办的差不多了,孙杰也该回去了。

  介休那边已经派了士兵过去,过不了多久就能见到结果,也不用太过担心这事。

  在临走之前,孙杰还有一件事要做。

  他来到了虎大威的住处,这是一个三进小院子。

  和晋商们豪奢的地方相比,有几分寒酸。

  虎大威哪里敢端架子?小心翼翼的作陪。

  在他家的大厅中,孙杰高坐上位,看着坐在面前的虎大威,说道:“建奴人头你想要多少?!这是我的价格单!”

  孙杰将价格单放在旁边的桌子上。

  虎大威拿起一看,倒吸了一口冷气。

  贵,实在是太贵了。

  没法和英国公这些勋贵比。

  虎大威平时吃了不少空饷,也经常收受贿赂。

  即便这样,依旧承担不起这个价格。

  想讨价还价,但在看到孙杰那张毫无表情的脸时,打消了这不切实际的念头。

  “这样吧,我买三十级人头!”

  牙齿一咬心一横,花了一万五千两白银。

  这可让他着实肉疼。

  “行了,事情办妥了,那我就先走了!”孙杰站起,往外走去。

  虎大威小心翼翼的跟在孙杰身后,陪笑道:“孙将军放心,太原府之事,我绝对守口如瓶,不忘外面透露一分一毫!”

  孙杰毫不在意的摇了摇头,道:“无所谓,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无所谓!”

  手中有兵,自然有这个底气。

  历史上的李自成,把福王煮成一锅“福禄粥”,也没见害怕什么。

  孙杰可要比李自成强大多了。

  把建奴人头交割之后,孙杰带着人出了太原府城。

  朝着潼关方向前进。

  已经把钱财和人口提前送走了,孙杰轻装简行,速度快上不少。

  没多久,便过了潼关,进入陕西境内。

  这一消息很快被孙初文得知,在孙杰距离西安府还有十几里路时,他便早早的带着人在西安府城外十里处迎接。

  孙初文站在冻得梆硬的官道上,看向前方,脸上多了不少焦急和期盼。

  官道两侧,扎了不少彩亭。

  红绸缎挂在这些彩亭上,风一吹,随风招展。

  他特地聘请了西秦班,在官道旁边唱着大戏。

  一个黑点出现在前方,孙初文眼睛大亮。

  他急忙转过身,看向西秦班那些正在吹做的乐手,大喊道:“卖力些,卖力些,吹的好了,待会重重有赏!”

  一听这话,那些乐手们鼓足了力气,吹吹打打的声音更响了。

  黑点越来越近,孙初文看到了走在前方的孙杰。

  当下就带着人,朝着孙杰跑去。

  喜悦洋溢在脸上,嘴巴合不住。

  孙杰自然也看到了朝自己这边跑过来的孙初文,控制着战马开始减速。

  “泰山,怎么这么远就过来迎接?!”

  孙杰笑呵呵的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孙初文,说着就要从战马上跳下来。

  “莫要如此!”

  孙初文连忙阻止,笑道:“大将军德胜而归,缺个牵马坠蹬的人,怎么能让大将军徒步前行呢?”

  拽着马辔头,孙初文就要往前走。

  “这可不行,这不行!”

  孙杰连连阻止,道:“说什么也不能这样!”

  孙初文执拗不过,只能重新换一个人。

  等回到西安府时,天已经黑了下来。

  大冬天,天黑的很早,也黑的非常厚实。

  孙初文特意在秦香楼摆了接风宴,作陪的人可不秦商这些人,还有西安府的那些大小士绅。

  一个大房间里,摆了三四张大圆桌。

  和孙杰亲近的那些秦商之人,和孙杰同坐一桌,西安府的那些士绅,坐在其他桌子上。

  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反而还很兴奋。

  能过来陪孙杰,可是莫大的荣幸。

  现在的孙杰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刚刚来到大明的傻小子了。

  手握大功,手握重兵,手握十数万人口,已经是威震一方的诸侯了。

  孙杰的事迹,早就被秦商这些人,宣传的人尽皆知。

  甚至还夸大其词。

  竟然说,孙杰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是天上的神仙。

  还说什么,孙杰出生那年,天地赤红,产房霞光满堂,异香飘荡十数里,天上有阵阵龙吟……

  说的非常夸张,就好像真龙天子下凡一样。

  这些秦商精明着呢,哪怕孙杰现在心中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他们也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把孙杰往这方面引。

  房间当中的这些士绅,也听过秦商宣传的那些事迹。

  自然而然对孙杰有了敬畏。

  他们对秦商说的那些异象存疑,但那些功劳可是实打实的。

  一出手便是阵斩数千建奴,俘虏数千建奴,从万历年后,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战果?

  那可是建奴,不是流贼。

  “来,诸位,让我们共同举杯,敬将军一杯!”

  孙初文脸色通红,举起手中的酒杯,声音洪亮,中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