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第一百七十一章:士绅之乱又起
作者:数沙人的小说      更新:2023-05-08

  有些事情,不一定非要讲明白。

  明末的这些士绅们,几乎没人真真正正的了解过经济。

  基本上还处于懵懂阶段,就算孙杰把这里面的内容详细的解释清楚,他们这些人也不一定能听明白。

  但这不代表他们不知道钱庄是什么东西。

  事实上,明末的晋商已经把钱庄开遍了大明北方。

  南边,也有不少的钱庄。

  那次孙杰在抄晋商家时,几乎把他们一网打尽,一并将晋商的钱庄全部抄掉。

  其实,钱庄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那就是防止贪腐。

  钱庄设立之后,官吏的俸禄、士兵的饷银,都会通过钱庄下发。

  每个人每个月是多少钱,钱庄就发多少钱。

  省去了很多繁琐的手续,大大消减了贪腐的土壤。

  对军队而言,还能进一步的消减上官对士兵的掌控。

  整整三天时间,孙杰几乎一有时间,就把这些人叫过来。

  这些人的办事速度还算可以,差不多拿出了一个具体的章程。

  陕西钱庄这事急不得,在造币机器还没有到位之前,急也没有用。

  经济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能慢慢施为。

  先整合陕西才是关键。

  这是孙杰的基本盘,想要改革天下,必须要先从陕西入手。

  一个稳定且能持续输出的陕西,对目前的孙杰极为重要。

  ......

  天一天比一天冷,风也一天比一天大。

  冬天马上就要到了,孙杰也将麾下兵马尽数派了出去。

  以西安府为中心,往四周扩散。

  周围的那些府县,在见到孙杰的兵马后,几乎都是望风而降。

  当然也有负隅顽抗的,等待他们的,便是猛烈的炮击。

  大部分人都比较识相,现在的陕西已经孤悬朝廷之外,他们就算反抗,也没有什么意义。

  一个又一个城池,被孙杰拿下。

  孙杰的实力再一次扩张。

  也有一些明朝的死忠,在城破之际自杀殉国。

  这只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罢了。

  陕西被流贼肆虐这么多年,哪里还有力量抵挡孙杰?

  加上孙杰名声在外,在秦商这么多年的努力宣传之下,美名传遍整个陕西。

  即便城中的官员想要抵抗,城中的百姓未必能够同意。

  更别说,陕西的这些府县中,几乎每个都有秦商的产业。

  赶在过年前,整个陕西终于被孙杰拿下。

  在扩张的时候,孙杰也没有闲着。

  他把现代的预备役制度拿了出来,进行征兵。

  主要对象是整个陕西的卫所军户,以及青壮年轻。

  主要还是集中在西安府附近。

  毕竟,西安府是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最大的城池。

  加上孙杰这几年的治理,人口的素质要远远比其他地方好上很多。

  这次征兵,总共六万。

  凡入伍士兵,每人每月一两白银,除此之外,入伍士兵的家中,每月可以额外领取粮食。

  正所谓一人参军,全家不饿。

  和正规军不敢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正规军每人每月三两白银,额外领取的粮食,也要比预备役多一个等级。

  除此之外,正规军只要入伍,就会获得安家田。

  后面要是立下功劳,还会有军功田。

  这些田地都是能传家的东西,在这个时代的百姓眼中,可是千金不换的宝贝。

  家中田地上缴的赋税,也会有相应的减免。

  刚开始的时候,孙杰手中没钱,那时军队的待遇不是很好。

  现在孙杰手中有钱了,自然会提高士兵的收入。

  预备役尽管比不上正规军,可比朝廷的兵马好上不知道多少。

  当孙杰的征兵告示贴出来后,整个西安府都沸腾了。

  一人入伍,全家不饿。

  尤其是那些刚刚过来的难民,他们更是挤破了脑袋。

  征兵的事情孙杰也不用亲自看着,早已经成了定制,按照之前制定的规章制度来办就行。

  还没等孙杰的军队把整个陕西拿下,士兵就已经征召完毕。

  总共六万人,不多不少。

  这些人,将会有一万训练充足,能力强悍的士兵充入正规军。

  剩下的那些,将会驻扎在陕西一地的主要府县,维持地方稳定。

  日子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转眼便是新年。

  在阵阵鞭炮声中,崇祯十二年渐行渐远,崇祯十三年登上了历史舞台。

  过完年后,孙杰回了一趟现代。

  看了看老家的父母,顺便再采买了一些必要的货物。

  范小鹏也把造币机器制造好了,还按照孙杰的吩咐,另外造了一些蒸汽机。

  将所有的东西全弄到位后,孙杰把这些东西带到了明朝。

  机器一到位,孙杰就抽调人手,进行学习,同时组建大明钱庄。

  这个部门是命根子,是钱袋子,必须是心腹才能掌握。

  于是,孙杰便把这个差事交给了老丈人孙初文,直接向孙杰负责。

  再过一段时间,孙杰便会和孙玲完婚。

  孙初文跟随孙杰时间不短了,几乎是顶囊相助,把这个部门交给他,再好不过。

  之前的时候,孙杰就让人修建机器的厂房。

  早就修建完毕了,机器刚一到位,便装进了厂房。

  ......

  西安府城东北角,有一片由高大围墙隔离开的厂房。

  这里便是造币厂。

  一个造币车间里,在阵阵轰隆声中,孙杰站在一个由蒸汽机带动的液压锤头之前,把手中的一块银板,放进了冲压磨具中。

  随后一踩脚下的控制杆,那巨大的金属锤头猛然砸下。

  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一枚圆形的银币,从模具的通孔中落下,落进了下面的竹筐中。

  孙杰关掉机器,将那枚银币拿了起来。

  这枚银币银光闪闪,正面中间是一个大写的“壹”字,旁边还有“一元银币抵银一两”的小字迹。

  背面是一朵精美的菊花,和现代的一块钱钢镚很像。

  站在旁边的众人看着孙杰手中的这枚银币,眼睛瞪得老大,下巴差点落在地上。

  “这就行了?也太离谱了吧!”

  孙传庭看着孙杰手中的这枚银币,惊骇到无以复加。

  旁边的孙初文、杨临和王笔他们早已经习惯了,只是略微表示惊讶,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孙杰吹响了银币。

  那嗡嗡铮响声,久久无法消散。

  孙杰把手中的银币高高的举起,向众人说道:“这银币含银七钱、铜两钱、铅一钱,抵市银一两。

  通过银币的手段,慢慢的将市面上的白银收拢回来,最后全部铸造成这种银币。”

  说完话,把银币交给了孙初文。

  孙初文反复看着这枚银币,笑容满面,脸上的皱纹高高的堆起。

  不得不说,这银币确实好看,大方,精美。

  “你们几个过来看着,我再给你们示范,我给你们几个三天的时间,三天之内,学会者奖,学不会者罚!”

  孙杰看向孙初文等人身后的几个工匠。

  这是特意挑选出来的识字工匠,年轻且心思活跃,而且身家清白。

  还是和学开车一样,先教会几个头脑灵活的,再由他们教其他的工匠。

  这几个工匠急忙凑到孙杰面前,不敢有任何迟疑。

  孙杰耐着性子,将一整套设备,给他们讲了一遍。

  从蒸汽机设备,到铸币设备,其中所有涉及到的事情,都被孙杰清清楚楚的讲了一遍。

  他甚至还编写了一本手册,对照着手册,把这些机器的各项部件以及操作规程,给他们一一讲解。

  想要把这些东西全部讲通透,很难。

  要是只讲操作规范以及顺序,倒是花不了多长时间。

  接下来的三四天里,孙杰一直在铸币厂,给这些工匠上课。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孙杰的辛勤指导之下,这些工匠终于掌握了基本操作。

  这工厂外面,会有士兵巡逻,里面修建有宿舍和食堂,若是没有特殊事情,禁止任何人随意出入。

  要是敢硬闯,直接击毙。

  里面工人的伙食,每天都会由内部人员供应。

  尽最大的可能,保护铸币厂的安全。

  经济是国之命脉,而银币,又是孙杰用来复苏经济的重要手段,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春天还没有正式到来,但被冻上的泥土,渐渐开始融化。

  孙杰站在西安府城的城墙上,看着城内热火朝天的场面,一抹笑容,从胡子下面滑出。

  年初的时候,孙杰针对西安府城提出了三大改造。

  改造城市道路,改造居住环境,改造城市职能。

  对城池进行分批次改造,主要划分为行政区,居民区和商业区。

  西安府城其实不大,也只能容纳下这些区域。

  至于工业区等区域,只能安置在城外。

  城中有历史的房屋,都会进行保护。

  例如已经人去楼空的秦王府,以及秦王府麾下那些郡王府。

  西安府城中的那些郡王,也在过年前被孙杰收拾了。

  顺从的,就留下,反抗的,要么死,要么当劳工。

  当然了,他们的财产,也尽数被孙杰收缴。

  西安府东城,集中着这些权贵,所以豪华很多。

  这里,除了改善道路以及部分建筑之外,剩余的其他地方,都维持原貌。

  又看向城外,不远处便是阡陌相连的农田。

  之前收拢而来的百姓,在里面耕种着。

  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可就是有人不长眼睛。

  王笔噔噔噔的爬上城墙,手中拿着从凤翔府发回来的电报,脸色焦急。

  急匆匆的跑到孙杰面前,还没站稳,便连说三声:“大人,出事了!”

  孙杰从城外收回目光,看向王笔,脸色渐渐凝重,急忙把电报接过。

  “凤翔府士绅周河鹿、李诚玮和赵云景三人,纠集佃户,鼓动地方百姓,联合凤翔府周围土匪,竖起明字大旗,袭杀城外清丈土地的人员,冲撞府衙……”

  电报的内容很长,孙杰的脸色铁青。

  开春之后,孙杰便发布三条政经。

  其一:即刻起,废除贱籍、佃户等低廉户籍,以后所有百姓,皆平等自由之身。

  其二:境内所有士绅土地,将会重新丈量清理,除其士绅固有田亩之外,投献而来的土地全部发与耕种田亩的佃户。若是巧取豪夺而来的田亩,直接剥夺,发与无地百姓。

  其三:境内所有百姓,所有政令皆由西安府为准。

  这三条政令中的前两条,简直就是要人命。

  这些士绅们吃了这么多年的特权,孙杰这一纸命令,把他们“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家底全都搂光了,他们怎么能忍?

  凤翔府的这三个士绅,在当地盘踞多年,城中八成以上的土地,尽是他们家的财产。

  他们怎么能容忍孙杰一纸命令就剥夺了他们的田地?

  于是,他们趁着孙杰派出去清丈土地的人员不注意,仗着人熟地熟的优势,纠集土匪流氓,于一坡道中,袭杀清丈土地者三人。

  后又缩至城中,冲击府衙,进攻文参院派出去的公职人员。

  凤翔府中只有五十人的预备役,而且还是刚刚进驻不久。

  预备役的装备远远不如正规军,加上这三家士绅鼓动城中百姓,硬生生拉了上万人出来,声势骇天。

  仗着人多,衙门最终被攻破。

  孙杰派出去的公职人员死伤惨重。

  其实,随着孙杰开始施行新政以来,各地的士绅都有怨言。

  很多人心里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小九九,只是没有凤翔府闹的那么凶。

  也难怪,孙杰要断了他们的生路,砸了他们的饭碗,他们怎么会如愿?

  “这些人,难道不怕我再重现江南之景吗?”

  孙杰冷笑两声,杀气毕现。

  既然你们不想活,那就如你们所愿。

  这些士绅们,从来都不长记性。

  他们只惦记着手中的那一亩三分地,要是谁沾染上,他们便会拼命。

  这无关南北,不管是江南金陵,还是西北凤翔,士绅们大多都是一个样子。

  “大人,咱们现在该如何?!”王笔的脸上满是焦急。

  “此事必须以雷霆手段除之,让他们知道,违抗命令的代价。”孙杰的声音又冷了几分。

  带着王笔,急匆匆走下了城墙。

  没多久,便来到了巡抚衙门。

  这里被孙杰收拾了出来,暂时用来处理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