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第一百九十一章:炮击盛京城
作者:数沙人的小说      更新:2023-05-08

  赵大顶拿下了辽阳城,不费吹灰之力。

  城中的百姓,也基本上被赵大顶解救。

  横在城中城外的百姓,也基本上得到了救治。

  城中的百姓尸体,也基本上被收敛安葬。

  活着的这些百姓在建奴那里,连包衣奴才都算不上,只是最底层的劳力。

  吃着最差的伙食,作着最苦的差事。

  如果不是赵大顶的到来,恐怕,早就成了一具尸体。

  夜色静静的在大地上晕染,阵阵北风吹来。

  寒冷如期而至,冰雪开始飘洒。

  小冰河时期的辽东,冬天来的特别早。

  盛京城中的皇太极缩在书房中,身前身后放了七八个火盆。

  里面烧的是上好的木炭,甚至还有一些香料。

  香味浓郁,清雅淡香。

  尽管现在建奴已经缺衣少粮,但对皇太极来说,这种享受,也只是寻常。

  他毕竟是建奴的皇帝,这种享受,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书桌上放着几个奏折,但他没有批阅的心思。

  整个人缩在椅子上,浑身上下被棉被包裹。

  一碗参汤在桌子上冒着热气,白烟缭绕。

  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闭着眼睛。

  房间中只能听到木炭燃烧时发出来的声音,在这寂静的书房中,增添了不少喧闹。

  外面又起了大风。

  鹅毛大雪,被北风裹挟,往大地飞扑。

  “哗啦!”

  窗户被风吹开,冷气灌了进来。

  一旁的太监急忙跑过去,想要关上窗户。

  风很大,窗户很难关上。

  皇太极睁开眼睛,脸上闪过一丝愠怒。

  “连这点事都办不好,要你何用?!”

  骂了一句,又站起身来,准备自己去关。

  还没等他走到窗户前,房门忽然又被大风吹开。

  又准备去关门。

  刚刚走到门前,便看到一个黑色的身影,从黑夜中涌来。

  “主子爷,和硕成亲王在宫外求见!”

  一个侍卫跪在了皇太极面前。

  和硕成亲王便是岳托,历史上他于崇祯十二年病死。

  可当孙杰来了之后,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

  岳托的性命,也得到了延长。

  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崇祯十二年要是死了,那也就死了。

  一直拖到现在,就好像是专门等着孙杰一样。

  “让他进来吧!”

  皇太极的心里咯噔一下,深夜前来,可不是什么好事。

  侍卫走后,门重新被关上。

  房间中的蜡烛,被吹灭了七八根。

  等灭掉的这些蜡烛被点燃后,岳托跪在了皇太极身前。

  “主子爷,城南有异光,光柱朝天,清晰可辨!”

  岳托的声音中带有一丝恐慌。

  皇太极有些惊讶,连忙问道:“异光?何种异光?!”

  哪里有什么异光,那是孙杰的兵马在夜间行军。

  军中士兵,每个人都有手电筒。

  在这黑夜里,汇聚在一起的手电筒,光芒照出去老远。

  岳托不敢有任何隐瞒,连忙把自己在城头上见到的景象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皇太极皱眉沉思。

  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亲自去一趟城墙。

  走出书房,风雪就往脸上拍。

  天,比往年更冷了。

  呼出一口浊气,看向了白山黑水。

  “这个年头,要是在白山黑水之中,恐怕早就冻死了!好不容易走出白山黑水,谁也不能让我们回去!”

  再次坚定了信念,大踏步的往前走。

  风雪在身后汇集,又往四面八方扩散。

  几行脚步,又被风雪急匆匆的吹散。

  终于来到了城墙。

  看着城外的场景,皇太极瞠目结舌。

  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景。

  南边的道路上,有一大片光芒,刺破了风雪,朝着这边移动。

  皇太极和孙杰交手过不止一次,可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景。

  每次交手,总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崩溃,然后逃跑。

  那里和孙杰正面对抗过?

  更别说在深夜直面孙杰了。

  这光柱,超出了皇太极的见识。

  城墙上的建奴士兵没什么见识,除了惊叹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别的反应。

  “孙杰诡异异常,莫非和他有关?!”

  心再次悬起,皇太极的紧张,开始扩散。

  “主子爷,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岳托看向皇太极,有些焦急。

  皇太极哪里知道怎么办,只能说一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万金油之类的话。

  这种诡异的场景让皇太极不敢轻视,传了命令,让城中所有青壮上城。

  十三岁以上,六十岁以下,只要能拿得动武器,就得上城。

  当风雪渐渐平息,太阳重出之际,城墙上站满了建奴士兵。

  阳光从白云中出来,映照在大地上。

  盛京城以及周围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大风吹在孙杰的身上,卷起头盔上的红缨。

  身后是如林的铁甲兵,红缨翻滚。

  孙杰骑着战马,看着前方的农田。

  白雪地里,若隐若现的横着被冻的铁青的尸体。

  尽管北风呼啸,但空气中的血腥气味仍然很浓。

  死在这里的百姓数量之多,可见一斑。

  前方的盛京城静静的矗立在那里,就像是一座亘古永存的城池一样。

  大地一片苍茫,距离盛京城,只剩下四五里。

  “大人,前方就是沈阳城,天启五年,老奴攻取沈阳,已有十五年。”

  身后的孙传庭解释着盛京城的来历。

  “今日兵临城下,便收复故土。传令下去,四面围城,不留一处缝隙。

  兵马到位之后,轰炸三日,清空所有弹药,三日后,再攻入城池!

  记住,切莫对准城墙炸,往城中炸。把他们堵在城中炸,往死里炸!”

  孙杰的脸上闪过一丝狠辣。

  盛京城里城外的大明百姓都被建奴杀光了,如今,里面只剩下建奴。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不把带来的炮弹全部清空,对不起死去的百姓。

  这次,定要把盛京城夷为平地。

  哪怕日后巨费重建也在所不惜。

  整整轰炸三天,那可真是片甲不留了。

  听的孙传庭连吸冷气。

  当孙传庭把孙杰的命令传下去之后,孙杰让人把崇祯带了过来。

  冰天雪地中,士兵们安营扎寨,布置火炮阵地。

  几乎每寸土地上都有尸体。

  这些尸体被暂时集中在空地上,等到战事结束之后,挑个好日子,好好安葬。

  ……

  “这些人,曾经都是你大明的子民!”

  一处空地上,不知道多少具尸体横在这里。

  那嶙峋惨样,让人不忍直视。

  崇祯什么话都没说,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

  他可不会为这些百姓的死感到悲伤。

  在他的眼中,最重要的是他的大明江山。

  哪怕现在已经被孙杰从皇位上撸了下来,他也这么认为。

  如果说,死一千万百姓能保住他的大明江山,估计,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同意。

  皇帝,是不会有错的。即便有错,也不会错在这种事上。

  煤山上的血书写的好,可谁又知道,那是他的真心话,还是他的表面文章?

  “说你是昏君你还不服气,这些百姓被建奴抢过来,累死累活不说,最后还客死他乡。

  你一个皇帝,保不住自己的子民,便是罪过。

  好好的看着吧,我是怎么为这些百姓报仇的。”孙杰看着前方的沈阳城,目光开始深邃。

  一旁的崇祯什么话都没说,从始至终都是如此。

  ……

  孙杰兵马在城外的行动很明显,很快就被城墙上的皇太极发现。

  为了能够挡住孙杰兵马,他亲自坐镇城墙。

  为了鼓舞士气,他甚至把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财富全都拿了出来,希望能够守住城池。

  看着城外的一个又一个方块阵地,他心里很慌。

  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尽管他挨过炮击。

  毕竟,他只挨过炮击,没见过火炮阵地。

  “那都是些什么东西?”

  看着城外的火炮,皇太极有些担心。

  距离有些远,只能看到一个大概,看不清楚。

  身边的岳托也是一脸疑惑。

  城墙上的那些建奴士兵,大多也都是这个样子。

  很多士兵都只是刚刚被皇太极征召上来的少年,又或者是年龄大的老头。

  他们根本没有和孙杰交过手,自然也不清楚孙杰火炮的威力。

  他们也根本不知道,城外的那些火炮都是什么。

  尤其是那些十几岁的孩子,还在那里嘻嘻哈哈,说着各种各样的玩笑话。

  建奴连年的胜仗,已经让他们迷失了自我。

  加上皇太极一直在宣传他的厉害,以至于这些孩子,还认为他们是无敌的存在。

  岂不知,城外的这些火炮阵地,已经为他们奏响了哀歌。

  当城外的那隆隆炮声响起来的时候,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这一条路。

  然而他们现在,还不知道死神已经到来。

  城中的那些建奴,和平常没有什么区别。

  大多都是一些建奴百姓,他们和城墙上那些半大的少年一样。

  加上又没在城墙上,更没有亲眼见到,所以并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两天的时间,火炮阵地终于布置完毕。

  孙杰站在火炮阵地后,拿着望远镜,看着前方的城池。

  当所有火炮准备就绪的消息传来之后,孙杰从孙传庭的手中接过对讲机。

  “我是孙杰,开火炮击,开火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