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第两百五十章:倭国的贪婪
作者:数沙人的小说      更新:2023-05-08

  吴有性想不明白,天底下还有这样的皇帝,以及这样的国度。

  孙杰做的这些事情放在以前,根本没有办法想象。

  即便搬出历史上最仁德的皇帝,也远远比不上。

  张润德将那些医书留在这里之后,便急匆匆的离开,前去诊治那些病人。

  北平府的疫病现在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候,张润德必须要亲自上场盯着,以防意外发生。

  送走了张润德,吴有性重新坐回了大厅。

  拿起桌子上的医书,认真翻阅。

  他的儿子一脸呆滞的站在他的旁边,还没有从刚才张润德的那些话语当中回过神来。

  “爹,他说的这些话是真的吗?怎么感觉有些像是说天书?这和咱们在南边听到的那些话根本不一样!”

  吴养浩呆呆的说道。

  “我也不知道这件事情是真是假,说的那些话,实在太过离谱了。”

  吴有性一边说着,一边翻开了医书。

  “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这种事。这些人,竟然比大明朝廷做的还要好,我有些不太相信!”吴养浩摇着头。

  吴有性没有回答,他的目光完全被眼前的这本医书吸引。

  全身心都投入到这本医书当中,目不转睛,目不斜视,仿佛世间所有的动静都已经和他无缘。

  吴养浩叫了几声,见他没有什么反应之后,便自顾自的坐到了旁边,不再言语。

  “原来如此,原来瘟疫是这样产生的!”

  吴有性忽然拍着自己的大腿,连连感叹。

  医书上说,瘟疫是由细菌或者病毒引起。

  而细菌和病毒又存在于天地之间,在某种环境之下,会大量繁殖,最终导致某个与之接触的人生病……

  这医书上面的内容非常详实,同时也详细的讲解了什么是病毒,什么是细菌。

  这本书其实是孙杰搞来的一个集合体,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基础医学,以及一些基础的生物常识。

  对于这個时代的医生来讲,如果不详细的给他们讲解关于生物学的知识,恐怕他们很难理解这上面的内容。

  吴有性连连惊叹,再次沉浸在医书当中。

  时间就这样过去,天也渐渐的黑了。

  吴有性依然沉迷在书籍当中无法自拔。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吴有性就早早的出门了。

  门口有看到他的士兵,并不是说要限制他的人身自由。

  如今到北平疫病并尚未结束,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彻底的消灭下去。

  虽然吴有性是一个郎中,但人生地不熟,万一因为乱跑而感染,可就不好了。

  “我想见见你们家大人,我总不能在这里一直白吃白喝下去吧!”

  吴有性走出房门,看着门口的侍卫,开口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带着你去吧!不过,在离开之前,还是先把这个带上!”

  门口的这个侍卫,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个口罩,交给了吴有性。

  自然明白口罩的使用方法,毕竟这一路而来所见到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戴着口罩。

  和士兵那样,将口罩戴上,随后在士兵的带领下,朝着知府衙门而去。

  这里距离知府衙门并不是很远,加上路上又没有什么行人,所以很快便来到了衙门。

  好巧不巧,刚刚到门口,便看到了迎面走出来的张润德。

  吴有性快走两步,来到了张润德面前。

  双手拱起,弯腰行礼。

  “大人,在下也是一名郎中,此次前来北平府,最重要的目的便是救治当地百姓。

  还请大人能够成全在下,总不能在大人的庇护之下,于北平府无所事事!”

  张润德的脸上满是真诚。

  “想必你也看了我昨天教给你的医书,你应该对这次的疫病有个了解。

  说真的,我确实佩服你的勇气,能不远万里前来。既然你想做,那就紧紧的跟着我!”

  张润德说完话,带着吴有性又走进的知府衙门。

  没多久,吴有性背着一个药箱子,安安静静的跟在张润德的身后。

  张润德带着他去了集中诊治区。

  到了集中诊治区,他再一次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

  本来以为这里会是一个非常混乱的地方,没想到竟然井然有序,完全看不出任何乱象。

  这和吴有性心中所想完全不同,按理来说,不管是疫病还是其他灾祸,事发地总会杂乱无章。

  哪怕是朝代前期,也基本上都是如此。

  可眼前,对病人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分类,病房当中的这些病人没有任何焦虑,他们安安静静的等待着医生们的治疗,就好像他们得的病只是普普通通的疾病一样。

  他安安静静的跟在张润德身后,随同他诊治病人。

  ……

  这里发生的一切,都被张润德通过电台发了回去。

  孙杰自然也清楚吴有性身上的变化,也乐得如此。

  为了防止北平府的疫病扩散,孙杰直接将整个北平府隔离。

  除此之外,还从现代购买了大量的防疫物资,囤积在北平府周围的那些府县,以防止疫病扩散。

  背靠着现代,孙杰相信肯定能够打好这场温疫防疫战。

  所以心中也没有如同刚开始那般担忧。

  但有些人却不这样认为。

  图尔格站在一辆卡车的车厢中,他看着车厢外面一闪而过的风景,脸色渐渐变得狰狞。

  外面这大好河山,在他看来,本应该全部都是他们的。

  如今全都归孙杰所有,他心里自然不舒服。

  孙杰之前下过命令,为了加快长安城北边的新式炼铁厂的修建速度,让工部从耀州那边征调一些人手过来修建。

  图尔格当时心生不满,起了想要造反的心,于是浑水摸鱼,上了前往长安城的汽车。

  去的人不止他,还有尼雅哈,以及他私底下联络的人。

  尼雅哈站在他的旁边,显然没有他这么多的心思,想的也只是等到了长安城那边,该怎么样适应那边的环境。

  风吹过图尔格的脸庞,冷烈的寒风就像刀子一样割着。

  他转过头,看向身旁的尼雅哈,用仅能两人听到的声音询问:

  “听说北平府那边闹瘟疫了,看上去好像也挺严重的!”

  声音当中满是幸灾乐祸,他巴不得北平府的瘟疫闹得再大一些,从而给他可乘之机。

  尼雅哈毫不在意的道:“那边就算闹瘟疫,和咱们又有什么关系?

  马上就要到长安了,也该想想去了那边该怎么适应!”

  图尔格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满,非常不满意尼雅哈的这个回答。

  “我之前跟你说的那些话,你全部都当成耳旁风了吧?

  对于咱们来说,这次可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如果就这样轻易的放过,谁也不知道,还要多长时间,才能等到同样的机会!”

  图尔格一脸蛊惑。

  他没有经历过瘟疫,但他知道瘟疫的厉害。

  曾经草原上发生过瘟疫,往往一死就是一大片。

  很多体量不大的小部落,很有可能在一场瘟疫之中就会化为虚无。

  他不相信孙杰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把北平府的这场瘟疫摆平。

  在他看来,这场瘟疫一旦闹起来,不绵延个两三年,根本没有办法消糜。

  这不同于战争,不管你的武器有多么强大,实力有多么强,该得病还是要得。

  趁着外部混乱,然后在内部兴风作浪,未尝不能大做一把。

  到了那个时候,如果做的有声有色,还可以联络南边的那些人。

  来个里外开花,说不定,能一举将孙杰彻底毁灭。

  他甚至已经有了一个粗略的办法,越发觉得这件事的可行性很大。

  尼雅哈并不在乎这些,他搓了搓自己的脸,看着南边,心里想的却是,等到了长安之后,那边会有什么饭菜等着他。

  在出发之前,管理他的那个队长曾说,等到了长安,会有丰盛的饭菜让他们这些人好好恢复体力,所以现在他满脑子都是那些丰盛的饭菜。

  他压根不在乎图尔格所说的那些,想的只是丰盛的饭菜。

  看着尼雅哈漫不经心的样子,图尔格不由得恼怒。

  “真是没出息的样子!”图尔格破口大骂。

  尼雅哈满不在乎,背过了身子。

  图尔格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随意的骂了两句,便偃旗息鼓。

  汽车奔驰在水泥公路上,冰雪虽然覆盖了路面,但汽车轮胎上都有防滑链条,也不用担心轮胎打滑。

  汽车上拉满了建奴俘虏,对于他们来讲,这样也好,总好过徒步行走吧。

  终于赶在黄昏之前,汽车停在了长安城外面的炼铁厂外。

  早已等候多时的士兵,瞬间将整个车队包围起来,开始转运俘虏。

  尼雅哈跳下汽车,非常坦然的跟着士兵跑了,图尔格想拦都拦不住。

  看着尼雅哈离开的方向,图尔格狠狠的跺了跺脚,又追了上去。

  当图尔格跟随控制着尼雅哈的士兵走进炼铁厂的大门时,心里的复仇怒火,再次开始燃烧。

  ……

  这个世界本就不太平,丛林法则盛行,各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劫掠他人。

  朝鲜,本是大明藩属国。

  后来,又被建奴攻克,被迫臣服于建奴,向其称臣。

  孙杰击破了建奴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所以暂且维持了辽东的状况,并没有急着进逼朝鲜。

  朝鲜不过是一个小国,连建奴都打不过,没有必要太过着急。

  那里山多地少,粮食尚且不能自给自足,物资匮乏,也不害怕他们翻起什么风浪。

  等解决了国内的事,再顺手将其攻灭。

  正是出于这个决策,所以孙杰的兵马也止步于鸭绿江。

  对于朝鲜来说,突然没了头顶上压着他们的建奴,自然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

  加上孙杰尚未派遣兵马进攻,让他们拥有了完全自主的权利。

  朝鲜王李淏也成为朝鲜王国历史上,真真正正享有所有权利的国王。

  这个人心里很复杂,他并没有向孙杰或者南明称臣,但国内所使用的年号,还是崇祯年号。

  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朝鲜国内“叫好声”不断,甚至有好战者上书,趁机进攻辽东,“收回故土”。

  对于这种荒谬的言论,李淏自然视若无睹。

  不过,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朝鲜王李淏的头疼事越来越多。

  汉城,这座汉文化非常昌盛的城池,汉字以及汉痕迹遍布各地。

  在其中央,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坐落其中。

  规制与大明的藩王府差不多,青砖黑瓦,是主要基调。

  当代朝鲜王李淏,便在这座宫殿中主持朝政。

  前一阵子,他是过了不少“指掌天下”的瘾。

  可这几天,这些“瘾”却消失的一干二净。

  他此时心里想的,是给自己找个“爹”。

  至于原因,当然和小日子过得不错的那个国家有关。

  随着孙杰和南明南北对峙以来,这一消息也传到了倭国。

  如今的倭国被德川幕府把持,由第三代德川大将军德川家光主理朝政。

  德川家的执政思想非常保守,定下了“闭关锁国”的基本国策。

  但是,能严格遵守这个规定的,也只有德川家的那些嫡系。

  至于其他人,对这个禁令视若无睹。

  其中以萨摩藩为最,几乎把德川家的这个禁令当成了破纸。

  萨摩藩当代家主岛津光久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想重振萨摩藩的荣光。

  想如同丰臣秀吉那般,统领整个倭国,同时攻略大明,以实现中央之国的帝国之梦。

  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

  从他继任藩主开始,他就开始往这一方向努力。

  明末清初,中原大乱。

  各种视力在中原不断登场,以至于大明朝廷自顾不暇,根本没有能力去管外面的那些藩属国。

  岛津光久趁着这个机会,出兵琉球。

  其实早在万历年间,倭国就开始了对琉球的渗透。

  只不过,那是的大明依旧是不可战胜的国家,倭国的这些招数,只能隐匿于暗中。

  随着丰臣秀吉于朝鲜的大败,倭国对琉球的渗透也渐渐停了下来。

  但这一情况没有持续多久,随着大明内部不断崩乱,萨摩藩开始加大入侵力度。

  虽说孙杰这一变故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但倭国这帮人的贪婪心理,可不会轻易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