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当奸臣 第二百六十五章 升迁!
作者:乙骨的小说      更新:2022-05-30

  郭县令大肆宣传他的‘战绩’,上报州府之后,灵州州牧翟大人都被惊动了。

  听完报信的信使讲述之后,连着说了三声好字。

  不过,翟大人还是比较谨慎的,专门派了部下,前去实地考察。

  这部下也不是个靠谱的,来到昌平县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郭县令,然后把翟大人要他考察的事情,告诉了郭县令。

  郭县令虽然在某些时候十分的蠢笨,但这种事情他门儿清啊。

  二话不说就往人家手里塞金条。

  那部下见郭县令这么上道,满意的点点头,留了两天,享受了一番之后,连牛角山去都没去,就打道回府了。

  回去之后说确实如此,翟大人受了蒙蔽,相信了他,于是当即决定,要给郭县令升官,升到州里面来,给他当助手。

  如今天下的局势,十分的不明朗,之前也有提到过,翟大人如今也是在招兵买马,以防万一。

  一旦八百年前汉末时期,群雄割据的旧事重演,翟大人可不想自己一点自保的力量都没有。

  手里有兵有将,才能在乱世之中有自保的资本。

  若是有野心一些,独居一方,自己建立一个政权,也是没有问题的。

  在这种大前提之下,翟大人自然是越多的收集人才越高兴。

  郭县令要的就是这个,他早就想去州里面当官了。

  虽然在州府里面当官,肯定是不比他在这昌平县里头更加自由,但是官总是越做越大的。

  想做大官,总不能一直在这小县城里头窝着吧?早晚还是要到外面去做官,才能有其他的升迁机会。

  一纸调令,郭县令没有丝毫犹豫,就直接赶奔灵州城赴任去了。

  到了灵州城,翟州牧问他,说你走了,这昌平县县令就有了空缺,你有没有什么推荐的人选呢?

  郭县令说有,然后便推荐了唐重。

  其实他倒不是好心,他只是一时间就想起来唐重这么个人而已。

  翟大人又问他为何要推荐唐重,郭县令就胡编乱造了一番。

  最后翟大人也是抱着笼络人才的想法,没有过多追问,直接按照郭县令的推荐,提拔了唐重作为昌平县的县令。

  唐重对此完全没有任何的预料,郭县令走了他还有些不甘心。

  这家伙在昌平县作恶这么多年,结果现在人家反倒升了官。

  虽然升官的功劳也是自己拱手送人的,但是唐重还是不想让这家伙就这么跑了。

  再不济,也得从他身上咬下来一块肉啊。

  然而现在么……

  唐重叹了口气,证据也没有收集到,姓郭的人也跑了,可以说他现在是彻彻底底的对姓郭的束手无策了。

  不过,当州里的使者,将唐重被任命为县令的消息告诉唐重时,唐重还是有些错愕的。

  “唐主簿,恭喜恭喜啊,从今天开始,大家就得改口管您叫县令了。

  年纪轻轻,就已经做了县令,您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呀!

  不过,您可得好好感激感激郭大人,是他在翟大人面前保举的您。”

  “郭大人?”

  唐重一愣。

  信使眨眨眼道:“就是之前在这里担任县令的郭大人呀!

  您难道没印象了嘛?”

  “哦……”

  唐重拖着长音,哦了一声。

  心中可以说,是十分的惊讶。

  他怎么都想不出来,这家伙为什么要保举自己。

  自己跟他的关系也不怎么样,而且唐重怀疑这姓郭的肯定也知道,自己对他的想法。

  那既然如此,他还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

  难道他只是单纯的不想欠自己的人情?又或者说,他是在讨好自己,希望自己就此放过他呢?

  不管是那种可能,唐重都觉得很头疼,想不出来答案。

  毕竟那姓郭的是条老狐狸了,自己这个小年轻,论经验,论门道,肯定都是不如人家的。

  但既然现在已经到了这步了,那就不要多想,还是做好眼前的事情,那姓郭的,等自己找到了账本,再去州里举报他也不迟。

  留下信使在家里吃了个饭,唐重亲自下厨,那信使吃的是赞不绝口,连声称赞唐重烧的饭菜,是他吃过最好吃的,没有之一。

  随后信使离开时,唐重还送了人家十两银子。

  虽然唐重自己也很反感这种事,但是这也是为了自己以后铺个路。

  万一将来自己搞郭县令的时候,他能帮上忙呢?现在给人家留下点好印象,得到人家的好感,将来不就能多个帮手嘛。

  信使十分的欣赏唐重,觉得这小伙子年纪轻轻,又烧的一手好饭菜,最要紧的是这小伙子还上道,接下银子,心里想着回去怎么也得替他在翟大人面前美言几句。

  不然的话,这银子他也不好意思收。

  于是,在牛角山围剿战半个月过后,昌平县县令的位置易主,留在了唐重的身上。

  官位升迁,自然是要请客吃饭。

  当天晚上唐重就在杨氏正店,排设筵宴,邀请同事,亲朋好友前来赴宴。

  白先生得信之后,一开始是拒绝的。

  他认为身为地方官长,带头搞这种铺张浪费的行为,是在做坏榜样。

  后来老太太指着他鼻子给他骂了一顿,说你当年升官的时候不也是把家里的钱都拿出去请客了吗?

  害的一家老小啃了半个月的窝窝头,直到半个月后发放俸禄,才能吃口白饭。

  白先生被说的哑口无言,最后无奈之下,带着一家老小,进城参加唐重的升迁宴。

  不只是白先生来了,当初唐重在书院时,有不少同学,也都过来了。

  这帮人本身跟唐重没什么交集,但正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些孩子的家长一听说是孩子当年的同学当上了县令,马上就想着套近乎,硬逼着那些本身就跟唐重不熟的孩子,带着他们来参加宴席。

  唐重知道这些人的心思,但这时的他也觉得无所谓了,人家来都来了,总不好将人家拒之门外吧?

  当然了,前提条件还是要有的,那就是不能送礼。

  来的人基本没有空手来的,但唐重什么礼物都不要,他吩咐在门口接待客人的小二,凡事带了礼物的,都不让进。

  杨氏正店今天是被他给彻底包下来了,一共三层,一个外人都没有,全是来参加这升迁宴的。

  原本的桌椅板凳都不够做,杜掌柜还是特意跑到旁边的店里借了几十套桌椅板凳来。

  店里人挨着人,小二上菜的时候走的都是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碰到了哪位客人。

  菜洒了事小,撒人家一身可就是大事了。

  不但请了各路亲朋好友,当初的那个老庞头,也带着女儿过来弹琴暖场。

  他这女儿弹琴着实不错,搭配上他的二胡,听着十分热闹。

  人都来齐了,唐重自然是要发言的。

  但是唐重的发言依旧简短,祝福大家吃好喝好,之后就再也没什么其他的说法了。

  他所在的这一桌上,做的都是亲近之人。

  白先生一家自不必说,曹猛,还有偷偷跑出来的唐玄,凌飞,谢山河,张大庆,这些人都同坐一桌。

  老太太,阿秋、白婴她们是算作家眷,一旁单独有一桌,那地方还比较清静,很适合她们,可以专心吃东西,不被打扰。

  饭桌上,白先生一再强调,嘱咐唐重既然做了地方官长,那么就得起到带头的作用。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要是他这个县令带头作恶,那么昌平县上下,老百姓的日子自然要苦不堪言。

  可他若是明察秋毫,一心为民,底下的官吏争相效仿,政治自然清明,老百姓也自然会过的好一些。

  唐重认真的听着,没有半点的不耐烦。

  等白先生说完,他还敬了白先生一杯酒。

  对于唐重的表现,白先生可以说是十分的满意。

  能听进去自己的话,就说明这小子的尾巴还没往天上翘。

  但说一次自然是不够的,以后还是要多多鞭策唐重。

  年轻人很容易走歪路,白先生为人师表,自然不愿意看到唐重走上歪门邪道。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来拜山头的人就一个接一个的过来了。

  唐重是不能再喝了,他酒量不行,再喝下去就得和那天一样,半夜睡觉的时候吐一身。

  以茶代酒,唐重对每个来敬酒的人都给足了面子。

  到最后是饭菜都没吃多少,光喝水就喝的肚皮鼓胀,走路都费劲。

  一顿饭吃了有两个时辰,从黄昏时分吃到夜色深沉。

  众人是酒足饭饱,尽兴而归。

  唐重虽然没怎么猛喝,但他本身就是个酒量很差的人。

  到了现在也是头晕目眩,脸涨的通红。

  结账他就不参与了,之前就怕这种时候,所以特地让苏兰秀去结账。

  老庞头和他的女儿说什么都不肯收钱,还说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

  当初唐重救了他女儿回来,至今为止也没能好好的报答唐重,给唐重的升迁宴弹个琴,奏个曲,又算的了什么呢?

  无奈之下,苏兰秀只好作罢,不过还是嘱咐老庞头,若是日后有需要,尽管去唐重家里找他便是。